Workflow
股票破发
icon
搜索文档
破发股南新制药股东拟减持 上市募资12亿西部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03:1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广州乾元因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8,232,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3.00% [1][2]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744,000股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5,488,000股 [1][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27日至2026年1月26日 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2] 股东持股结构 - 广州乾元当前持股43,120,000股 占总股本15.71% [2] - 其中22,000,000股为IPO前取得股份 已于2021年3月26日流通 [2] - 另有21,120,000股通过2021年及2022年资本公积金转增取得 分别于2022年7月25日及2023年6月13日流通 [2] 公司资本运作历史 - 2020年3月26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34.94元/股 发行3500万股 [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1.35亿元 超原计划4.66亿元 [3] - 2021年实施每股转增0.4股 总股本由1.4亿股增至1.96亿股 [3] - 2022年再次实施每股转增0.4股 总股本由1.96亿股增至2.744亿股 [4] 发行相关财务数据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2.23亿元 [3] - 发行费用总额8761.77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7110.75万元 [3]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破发股华厦眼科跌2.95% 2022年上市超募19.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09:13
股价表现 - 截至收盘股价20.72元 单日跌幅2.95% 处于破发状态(发行价50.88元/股)[1] 首次公开发行 - 2022年11月7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沈俊、赵冀[1]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30.53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7.68亿元[1] - 超募资金19.90亿元(原计划募资7.79亿元)[1] - 发行费用合计2.84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2.32亿元[1] - 原募资计划投向五大项目:天津医院、视光中心、医院升级、信息化系统及运营资金[1] 权益分派方案 - 2022年度每10股派现2.8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7亿元[2] - 每10股转增5股 转增前总股本5.60亿股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40亿股[2] - 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2]
破发股高凌信息连亏1年半 2022年上市即巅峰募1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03: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20.49万元 同比增长15.55%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06.93万元 同比扩大46.99% [1][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4414.78万元 同比收窄2.9% [1][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605.71万元 同比改善8.51% [1][3]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66亿元 同比下降25.23% [3]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5227.57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3] - 2024年全年扣非净利润-9017.32万元 同比扩大795.01% [3]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686.35万元 同比恶化200.68% [3] 上市情况 - 2022年3月15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51.68元/股 [3] - 上市首日最高价51.00元 当前处于破发状态 [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1.10亿元 较原计划少3.92亿元 [4] - 发行费用总额9007.69万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7402.10万元 [5] 股本变动 - 2023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2元并转增0.4股 [5] - 分红总额1858.13万元 转增3716.26万股 [5] - 实施后总股本增至1.30亿股 [5]
破发股英华特某股东拟减持 2023年上市超募1.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06:01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苏州协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581,693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比例1% [1] - 协立创投当前持股5,069,200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比例8.71% [1] - 协立创投与苏州君实协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 控股股东均为南京协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减持比例需合并计算 [1] 减持合规性与投资背景 - 两家机构均为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期限已满60个月 减持不受比例限制 [1] - 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规定 [1] 减持交易规模测算 - 按9月11日收盘价43.22元测算 套现金额约2514.08万元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3年7月13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数量1463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 [3] - 发行价格51.39元/股 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 [3] - 上市首日最高价99.66元 创历史高点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75183.57万元 净额65644.73万元 超原计划12778.73万元 [4] - 原计划募集52866万元 用于涡旋压缩机产能扩建及研发项目 [4] - 发行费用9538.84万元 其中国金证券获保荐承销费用6788.54万元 [4]
破发股嘉和美康某股东拟减持 2021年上市超募4.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8:44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弘云久康计划自2025年10月9日起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375,855股 占公司总股本1%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流动性需求 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1] - 弘云久康当前持股8,485,931股 占比6.17% 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1] - 所持股份为IPO前取得 已于2022年12月14日起上市流通 [1] 股权结构影响 - 弘云久康非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 [1] - 本次减持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上市与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1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39.50元/股 [1] - 发行数量3,446.94万股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1]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3.62亿元 净额12.40亿元 [2] - 实际募集净额较原计划7.50亿元超额4.90亿元 [2] - 原计划资金投向专科电子病历研发、综合电子病历升级改造、数据中心升级及营运资金补充 [2] 发行费用构成 - 发行费用总额1.21亿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9,782.30万元 [2] - 华泰联合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获得上述承销费用 [2]
破发股瑞纳智能高管拟减持 上市超募5亿国元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3:39
公司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陈朝晖计划减持不超过279,5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1%,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实施 [1] - 陈朝晖当前持有公司股份1,118,0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82%,股份来源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除限售股份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所得股份 [1] - 本次减持股东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且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1月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股票数量1,842万股,发行价格55.66元/股,保荐机构为国元证券,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0.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9.17亿元,较原计划3.99亿元募集目标超额5.18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拟用于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研发检测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三个项目 [2] 财务与资本运作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费用总计1.08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为8,714.69万元 [3] - 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5,951.2万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股,合计转增5,951.2万股,未分配利润结转至后续年度 [3]
破发股盛泰集团股东拟减持 A股募12.6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07:26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伊藤忠亚洲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即5,555,600股 减持期间为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 [1] - 该股东同时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2%即11,111,200股 减持时限与集中竞价方式同步 [1] - 伊藤忠亚洲当前持有116,680,000股无限售流通股 占总股本比例21% 全部为IPO前取得股份 已于2022年10月28日起上市流通 [1] 股权结构与股东地位 - 伊藤忠亚洲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盛泰集团第二大股东 [2] - 公司总股本按减持计划推算约为5.556亿股(按1%对应5,555,600股计算)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0月27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数量5556万股 发行价格9.97元/股 [2] - IPO募集资金总额5.54亿元 净额4.63亿元 发行费用合计9121.73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4808.68万元 [2][3]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低于发行价9.97元/股)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4.63亿元 投向包括嵊州面料技改、越南面料扩能、湖南生产线升级、智能制造系统及河南生产中心等6个项目 [2] 可转债发行情况 - 2022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701.18万张 每张面值100元 募集资金总额7.0118亿元 [3] - 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1733.50万元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838亿元 [3] - 可转债发行获证监会批复文件证监许可[2022]2409号 [3] 总募集资金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与可转债发行合计募集资金12.55亿元 [4]
破发股翱捷科技股东阿里网络拟减持 2022上市超募4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06:39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阿里网络计划减持不超过12,549,025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减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 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1] - 阿里网络当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4,557,440股 占总股本比例15.4333% 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 自2025年1月14日起上市流通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股票数量41,830,089股 发行价格164.54元/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 盘中最高价130.11元 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目前股价仍处于破发状态 [1] - 募集资金总额68.83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5.46亿元 较原计划募集金额23.80亿元超募41.66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拟用于新型通信芯片设计 智能IPC芯片设计项目 多协议融合导航定位解决方案及平台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费用及跟投情况 - 发行费用总额3.37亿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10亿元 [3] - 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子公司海通创新证券跟投83.66万股 占公开发行数量2% 获配金额1.38亿元 限售期24个月 [3]
宏源药业跌3.81% 2023年上市即巅峰超募1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08:52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价收报14.63元,较发行价50.00元跌幅达70.74%,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3年3月2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4725.72万股,发行价50.00元/股,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现国联民生证券) [1] - 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触及45元,此后呈现震荡下跌趋势 [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236286.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19584.37万元,较原计划65073.00万元超额募集154511.37万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中心及多功能试验车间、抗病毒原料药及中间体、年产25亿片(粒)高端制剂车间三大项目 [1] 发行费用构成 - 发行费用总额16701.63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达13931.96万元,占比83.4% [1] - 保荐代表人为谢广化与肖继明 [1] 市值表现 - 当前总市值58.52亿元,较发行时市值呈现显著缩水 [1]
破发股华塑股份股东拟减持 A股募17亿国元证券保荐IPO
中国经济网· 2025-08-26 03:39
股东减持计划 -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0,00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28% [1] - 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1] - 中国成达当前持股180,00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5.01% 为第四大股东 [1][2] 股权结构现状 - 淮北矿业集团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1,740,036,832股 占比48.41% [2] - 安徽皖投工业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359,473,816股 占比10.00% [2]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 持股201,002,435股 占比5.59% [2] - 定远县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持有84,85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1月26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3.86亿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11.01% [2] - 发行价格为3.94元/股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 募集资金总额15.21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4.02亿元 [3] - 发行费用1.19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9483.52万元 [3] 再融资情况 - 2025年6月10日向控股股东淮北矿业集团定向发行87,336,244股 [3] - 发行价格2.29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199,999,998.76元 [3] - 扣除发行费用307.50万元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96,924,966.30元 [3] - 两次募资合计总额达17.21亿元 [4] 募集资金用途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拟用于2*300MW热电机组节能改造项目 [3] - 资金用途还包括年产20万吨固碱及烧碱深加工项目 [3] - 计划用于年产3万吨CPVC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