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储决策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理事米兰:目前尚无关税引发通货膨胀的实质性证据
新华财经· 2025-09-25 13:53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美联储理事米兰称,目前尚无关税引发通货膨胀的实质性证据,但这一点似乎正让美联储的其他决策者 犹豫不决。 ...
美国政府停摆:可能性与市场影响:《大国博弈》系列第八十九篇
光大证券· 2025-09-25 03:59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停摆概率接近80% 主要由于两党分歧加剧 拨款法案通过门槛高且时间窗口紧张[1] - 若政府停摆 经济数据暂停公布将加大美联储决策难度 降息路径更可能延续9月指引[2] - 历史数据显示停摆期间黄金表现优于美股和美债 美股收益率下行 美债收益率短期上行[2][15][16] 新财年停摆可能性分析 - 2026财年拨款法案需在9月30日前通过 否则政府将停摆 众议院虽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但遭参议院否决[3] - 两党分歧焦点:民主党要求恢复《减税法案》削减的1万亿美元医疗补助 共和党希望维持减支成果[4] - 特朗普取消与民主党领导人会面 称停摆可能性上升 进一步缩小妥协空间[5] - 法案需参议院60票通过 共和党仅53席优势 且投票时间仅余9月29-30日两天[5] - 市场预期停摆概率达77% 12个部门中仅3个拨款进展较快 停摆影响范围广泛[6][7][8] 历史停摆情况 - 1980年以来联邦政府停摆15次 持续时间1-35天不等[9] - 最长停摆发生在特朗普时期(35天) 其次为克林顿时期(21天)和奥巴马时期(16天)[9][10] 经济影响 - 政府停摆拖累当季GDP环比折年率约1个百分点 但解决后快速反弹[11][13][14] - 政府支出占GDP近20% 停摆导致政府投资项目搁置[11] - 关键经济数据(失业率/非农/CPI)暂停发布 美联储决策难度增加[11] 货币政策影响 - 数据缺失使美联储更可能"按部就班" 延续9月点阵图指引在10月/12月各降息25BP[12] - 鲍威尔表示通胀上行与就业下行风险并存 政策利率仍具限制性[12] 资本市场影响 - 美股:停摆期间S&P500平均下跌0.2% 关门前一周跌1.0% 开门后1-3个月反弹0.6%-3.8%[15] - 美债:停摆超10天的7次事件中 10年期收益率普遍上行[15] - 黄金:停摆期间均上涨 时间越长涨幅越高 1995年21天停摆涨2.6% 2018年35天停摆涨3.8%[16]
美国8月零售销售环比增0.6%超预期,实际零售销售连续11个月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16 13:28
| | | | | Percent Change* | | Jun. 20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ug. 2025 Advance | | Jul. 2025 Preliminary | through | | | NAICS | Kind of Business | | from -- | | from -- | Aug. 2025 from -- | | | code | | Jul. 2025 | Aug. 2024 | Jun. 2025 | Jul. 2024 | Mar. 2025 through | Jun. 2024 through | | | | (p) | (r) | (r) | (r) | May 2025 | Aug. 2024 | | | Retail & food services, | | | | | | | | | total | 0.6 | 5.0 | 0.6 | 4.1 | 1.0 | 4.5 | | | Total (excl. motor vehicle & pa ...
特朗普加大施压美联储决策层 首名黑人女理事将遭司法部调查
央视新闻· 2025-08-22 10:25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21日,美国司法部计划对美联储理事库克展开调查,并敦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其免职。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来加大对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决策层施压。除一再批评鲍威尔坚持不降息的立场,他20日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要求美联储理事库克辞职。 特朗普还分享了美国媒体的一篇报道,内容是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普尔特致信美国司法部长,呼吁对库克的两笔房产抵押贷款进行更严格审查。 据法新社报道,普尔特曾致信美国司法部长,呼吁对库克启动调查,并暗示她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库克方面则回应称,她"无意因为一个帖子提出一些问题就被霸凌到辞去职务",但自己会严肃对待有关其个人财务历史的问题。 库克2022年5月就任美联储理事,成为美国首名担任这一职务的黑人女性。她在2023年9月获批连任,任期至2038年。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特朗普施压,库克拒绝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38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官员 -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辞职 并在其自创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库克必须辞职 现在" [1] - 特朗普分享彭博社报道 内容为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比尔·普尔特呼吁对库克的两笔房产抵押贷款进行更严格审查 [1] - 普尔特致信美国司法部长 呼吁对库克启动调查并暗示其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指认库克在两笔房贷申请中先后将两处不同房产申报为"主要住宅"以获取更优惠利率 [1] 库克回应与背景 - 库克解释房贷申请发生在其"加入美联储之前" 并表示不会因被霸凌而辞职 但会严肃对待个人财务历史问题并提供事实 [2] - 库克曾在奥巴马政府任职于经济顾问委员会 2022年5月就任美联储理事 成为美国首名担任这一职务的黑人女性 2023年9月获批连任至2038年 [3] - 特朗普政府曾以涉嫌"房贷欺诈"为由调查对立阵营人士 包括民主党籍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 后者曾指控特朗普瞒报资产获取贷款优惠 [2] 美联储官员任免规则 - 美国总统不能随意解雇美联储官员 最高法院命令表明总统不能仅因政策分歧解雇官员 需有正当理由如不当行为 [3] - 特朗普多次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持不降息立场 并呼吁其提前卸任 如今将攻击矛头转向库克 [3] - 暂不清楚司法部是否将对库克发起调查 [3]
【特稿】特朗普施压 美联储理事库克拒绝“因霸凌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32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官员 -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辞职 并在社交平台发文"库克必须辞职 现在" [1] - 特朗普分享彭博社报道 内容为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比尔·普尔特呼吁对库克两笔房产抵押贷款进行更严格审查 [1] - 普尔特致信美国司法部长 要求对库克启动调查并暗示其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1] 库克房贷争议事件 - 库克被指在两笔房贷申请中先后将两处不同房产申报为"主要住宅"以获取更优惠利率 [1] - 库克回应称房贷申请发生在她"加入美联储之前" 并表示不会因霸凌辞去职务 [2] - 库克承诺严肃对待个人财务历史问题 将收集准确信息并回答合理问题 [2] 政治背景与制度约束 - 特朗普政府曾以涉嫌"房贷欺诈"为由调查对立阵营人士 包括民主党籍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 [2] - 美国总统不能随意解雇美联储官员 最高法院规定需有正当理由如不当行为而非政策分歧 [3] - 库克于2022年5月就任美联储理事 成为美国首名担任该职务的黑人女性 2023年9月获批连任至2038年 [3] 特朗普与美联储政策冲突 - 特朗普多次猛烈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持不降息的立场 并呼吁其提前卸任 [3] - 特朗普不满美联储拒绝配合降低基准利率 近期将攻击矛头转向理事库克 [3]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扩至十人!特朗普提名米兰接任理事,降息预期下决策层大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8-09 16:37
美联储人事变动与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任期至2026年5月结束,但围绕其继任安排及货币政策调整已出现密集动作,直接影响美联储决策格局及经济走势 [1] 主席候选人名单扩大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主导的继任者遴选候选人数量已扩至约十人,包括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小布什时期经济顾问马克·苏默林等人 [3] - 候选人名单还包括凯文·哈塞特、凯文·沃什与现任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3] - 布拉德曾提及可能在2024年9月前降息,苏默林的货币政策立场尚不明确但因其经济政策背景引发市场关注 [3] - 候选范围先缩后扩,打破特朗普此前缩小至四人甚至三人的说法 [3] 理事会席位变动 - 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于本月8日提前卸任,其任期原定至2026年1月 [4] - 特朗普提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接任,任期至2026年1月31日,这是其第二任期内首次调整美联储理事会构成 [4] - 米兰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参与特朗普政府贸易与金融政策制定,其加入可能影响美联储决策层结构 [4]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无法在六周后依据6月份的预测(点阵图)来做决策。
快讯· 2025-07-30 18:49
美联储政策决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无法在六周后依据6月份的预测(点阵图)来做决策 [1]
7月31日电,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无法在六周后依据6月份的预测(点阵图)来做决策。
快讯· 2025-07-30 18:48
美联储政策动态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六周后无法依据6月份点阵图预测进行决策 [1]
路透调查显示,98位受访分析师中,有66位表示,他们担心美国统计数据质量对美联储决策的影响。
快讯· 2025-07-25 11:48
分析师对美国统计数据质量的担忧 - 98位受访分析师中有66位担心美国统计数据质量对美联储决策的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