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债利率走势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高频 |美联储9月例会降息,全球多数股指延续上涨(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20 16:05
摘要 大类资产&海外事件&数据:美联储9月例会降息,全球多数股指延续上涨 全球多数股指延续上涨,人民币快速升值。 当周,标普500上涨1.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2%;10Y美债 收益率上行8.0bp至4.1%;美元指数上行0.0%至97.65,离岸人民币升值至7.1196;WTI原油持平前值62.7 美元/桶,COMEX黄金上涨1.1%至3685.9美元/盎司。 中美第四轮经贸会谈:TikTok问题达共识,贸易议题进展有限。 9月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第四轮双边 会议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双方就TikTok问题的解决机制达成基本框架共识,但贝森特表态称贸易相关 议题进展有限。中美双方领导人已于9月19日通话。 美联储9月例会降息25BP,美国8月零售销售强于预期。 美联储9月例会降息25BP至4.00-4.25%,上修经 济预测、通胀预测,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空间共3次;美国8月零售销售环比0.6%,市场预期-0.2%,主 要由网购、餐饮服务消费改善推动。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超预期转"鹰" 报告正文 二、大类资产&海外事件&数据:美联储9月例会降息,全球多数股指延续 ...
海外利率系列点评:降息后美债利率走势推演
民生证券· 2025-09-19 06:44
降息后美债利率走势推演 - 根据1个月期国债利率相对于目标利率区间的表现,将降息后利率走向分为四种情景:未预期(利率低于目标区间上缘小于5bp)、正常消化(利率逐渐进入目标区间中段)、提前完全消化(利率持续处于目标区间中段)与不及预期(利率高于目标区间下缘小于5bp)[4] - 未预期情景下市场对长期利率下行押注不足,向长端传导偏弱,主要发生于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2019年低利率环境及2024年担忧美国财政时期[4] - 不及预期情景多见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风险补偿性期限溢价上升导致长短端利率分离,降息对长端无即时显著影响[4] - 正常消化模式下市场处于双重风险困境,10年期国债利率先经历3-5日平稳期(波动极小),1周后因风险重估上行7-10bp,3周后随新数据公布分化交易逻辑[5] - 提前完全消化模式下经济环境稳定,属预防式降息,短端利率平稳,长端利率随降息预期平滑下行,例如2019年7月末30个交易日内长端利率平均下降50bp[5] - 当前降息模式更接近正常消化情景,10年期国债利率预计本周维持4.06%,下周可能因通胀和财政风险重估升至4.06-4.16%平台,随后关注9月末核心PCE是否升至3.0%及10月初失业率是否升至4.3%[6] - 模式转向可能性较低,因提前完全消化需单边风险环境,而未预期与不及预期情景更为极端[6] 9月FOMC会议政策调整 - 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bp至4.00%-4.25%区间,政策表述由限制性转向中性,为后续降息通道埋下伏笔[7][8] - 投票结果反映美联储独立性维持,仅新理事米兰支持降息50bp,其余成员均支持25bp降息[8] 经济预期调整 - 实际GDP增速预期上调:2025年从1.4%升至1.6%,2026年从1.6%升至1.8%,2027年维持1.9%[9] - 失业率预期优化:2026年从4.5%降至4.4%,2027年从4.4%降至4.3%[9] - 通胀预期调整:2026年PCE通胀从2.4%上调至2.6%,核心PCE维持2.6%;当前PCE为2.6%(预期3.0%),核心PCE为2.9%(预期3.1%),暗示未来数月通胀可能上升[9] - 长期通胀预期稳定在2%[9] 利率预期与就业风险 - 年末联邦基金利率中值降至3.6%,较6月预测3.9%低30bp,对应剩余两次会议共50bp降息[10] - 除一位理事(大概率米兰)预期利率在2.75-3.0%区间外,其余FOMC成员预期仅较6月下移25bp[10] - 货币政策声明强化就业下行风险担忧,指出劳动力需求端弱化显著,近三个月非农就业增长仅2.9万,失业率升至4.3%[10] 通胀传导与政策展望 - 关税成本主要由进口商及中间环节承担,向消费端传导偏弱,未来需观察企业从"宣称提价"到"真实提价"的转变[11] - 大幅降息(如50bp)仅适用于政策需迅速行动的紧急情况,未来数月若无严峻数据变化,大概率维持25bp小幅调整[11]
三季度美债供给压力有多大?
一瑜中的· 2025-07-18 15:37
核心观点 - 随着大美丽法案落地,美国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市场担忧三季度美国国债供给大幅增加可能重演2023Q3利率快速冲高的情况 [2][9] - 2025Q3国债净发行额估算达1.12万亿美元,仅次于2020Q2,接近2023Q3财政部实际融资额1.01万亿美元,供给压力较大 [2][4][9] - 与2023Q3不同,本次美债发行增长市场已有充分预期,且利率快速走高需要经济增长持续超预期推动,因此2025Q3不一定会重演利率快速冲高 [2][9] - 若2025Q3美债利率大幅抬升,可能倒逼美联储加速重启宽松周期 [2][9][32] Q3国债净发行压力 - 国债净发行额≈财政赤字+TGA余额变动,2025Q3财政赤字=0.6万亿美元,TGA净增长=0.52万亿美元,估算净发行额=1.12万亿美元 [4][10] - 这一规模为仅次于2020Q2的最高值,略高于2023Q3财政部实际融资额1.01万亿美元 [4][10] - 私人部门国债供给压力的实际衡量指标为财政部实际季度融资额≈国债净发行额+美联储缩表净减持 [4] - 假设2025Q3美联储SOMA净减持为0,则财政部实际季度融资额估算值=1.12万亿美元 [4][19] 国债发行压力是否会重演2023Q3供给恐慌 - 2023Q3供给恐慌核心原因是实际融资额1.01万亿美元大幅超出预期值0.85万亿美元 [5][23] - 2023Q3季度初TGA余额实际值偏低(1480亿美元vs美联储公布值4086亿美元),导致市场估算融资额偏低 [5][25] - 2025Q3国债供给将是符合预期的大幅增长,不太会再度诱发恐慌式利率走高 [5][26] - 2023Q3利率走高还与2023年7-10月美国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偏鹰有关 [5][28][29] - 市场转折点是11月美联储FOMC会议表态被理解为加息周期结束,美债收益率从4.9%高位下行 [5][30] Q3国债到期压力 - 2025财年中长期国债到期额3.3万亿美元,其中2025Q3到期0.85万亿美元 [6][33] - 估算2025财年短期国债到期额25.3万亿美元,其中2025Q3到期6.36万亿美元 [6][33] - 2025财年国债到期额预计28.6万亿美元,其中2025Q3预计到期7.2万亿美元 [6][33] - 从历史数据看,2025Q3国债到期规模未出现大幅提升,到期压力不大 [6][33] 增加短债比例缓解长债供给压力 - 估算2025财年国债总发行额30.6万亿美元,2025Q3国债总发行额8.32万亿美元 [7][36] - 下限假设:中长债发行比例与2023财年历史低位15.6%持平,Q3短期国债发行7.1万亿美元,中长期1.2万亿美元 [7][43] - 上限假设:Q3短期国债发行6.35万亿美元(2024年均值6.1万亿美元+ONRRP余额0.24万亿美元),中长期需发行1.97万亿美元 [7][44] - 调整债务发行结构可部分缓和长短债发行压力,但Q3发行压力无法完全通过增加短期国债比例对冲 [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