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

搜索文档
东港股份:公司票证业务受到电子化的冲击,在上半年收入有所降低
证券日报· 2025-09-26 08:13
公司业务表现 - 票证业务受到电子化冲击 上半年收入有所降低 [2] - 预计下半年及今后票证产品收入降幅可能收窄 [2] 行业趋势影响 - 电子化趋势已基本完成 未来不再有大规模电子替代纸质票证情况 [2] - 票证产品市场规模将企稳 [2]
博俊科技(300926):业绩持续高增长,打造白车身总成供应商
国盛证券· 2025-09-04 01: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PE对应2025-2027年分别为15/11/9倍 [2][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收入25亿元同比+46% 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52% 其中Q2收入14亿元同比+53%环比+28% 净利润2.0亿元同比+55%环比+36%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核心新能源客户放量 包括赛力斯(Q2销量10.7万辆环比+138%)、理想(11.1万辆环比+19%)、小鹏(10.3万辆环比+10%)等 [1] - 公司通过工艺创新和产能扩张切入白车身总成领域 已掌握冲压、激光焊接、一体化压铸等关键技术 并拓展至电池包、电驱产品 [2] - 产能布局覆盖常州、河北、宁波、沙坪坝及肇庆基地 新产能将在未来三年逐步投产以满足订单需求 [2] 财务表现 - 2025Q2销售毛利率25.1%(同比-4.2pct/环比-0.8pct) 净利率14.4%(同比+0.2pct/环比+0.8pct)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11.3/13.7亿元 对应增速40.4%/31.2%/21.3% [2][4] - 净资产收益率保持高位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24.2%/24.7%/23.6% [4][9] - 营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42.27亿元增长至2027年94.90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约30% [4][9] 业务优势 - 客户结构多元化 涵盖蒂森克虏伯、麦格纳等一级供应商及理想、比亚迪、吉利等整车厂商 [2] - 具备精密模具开发制造能力 协同效应显著 形成成本与响应速度优势 [2] - 在手订单充足 产能扩张计划与客户需求高度匹配 [2] 估值指标 - 基于2025年9月1日收盘价28.82元 对应2025年PE为14.5倍 2027年降至9.1倍 [4][5] - 总市值125.17亿元 自由流通股占比65.23% [5] - PB估值从2024年5.0倍预期下降至2027年2.2倍 [4][9]
深度 | 智能驾驶系列专题:线控转向加速落地,线控底盘大势所趋【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6-26 13:57
智能驾驶与线控底盘趋势 - 智能驾驶核心为感知、决策和执行三层面,线控底盘标准化加速,通过电子元器件取代机械件提升响应速度[1][12] - 线控底盘实现XYZ三轴电子化,将被动执行转为主动控制,适配高阶智能驾驶需求[15] - 线控底盘提升智能化水平,满足车企轻量化需求(减重15%)和模块化开发需求[17] - 当前线控制动国内渗透率近60%,线控悬架渗透率4%+,线控转向受法规限制进展较慢[1][20] 转向系统升级路径 - 转向系统从机械转向(MS)到电控转向(EPS)再到线控转向(SBW)升级,ASP从1000元提升至4000元[3] - EPS当前主流方案,2024年国内渗透率99%+,市场规模380亿元,预计2028年达480亿元[3][53] - EPS产品从C-EPS向R-EPS升级,R-EPS传动效率更高,价格达2200元以上[51][53] - 国内EPS市场外资主导,博世华域合资占27%,耐世特占16%,浙江世宝等加速替代[54][56] 线控转向发展现状 - 线控转向(SBW)取消机械连接,响应更快,适配L3+智能驾驶和Robotaxi无方向盘设计[5][67][73] - 2025年为国内线控转向落地元年,蔚来ET9率先搭载,2030年国内渗透率有望超30%,市场规模350亿元[5][26][105] - 全球线控转向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800亿元,渗透率25%[5][105] - 国际厂商捷太格特、采埃孚等先发优势明显,国内耐世特、浙江世宝等加速布局[28][110] 线控转向技术特点 - SBW由手控执行器、轮控执行器及控制软件组成,核心增量为路感模拟器[71] - 相比EPS,SBW响应速度提升至1-10ms级别,释放前舱空间[95] - SBW技术壁垒在于安全冗余设计及成本控制,需解决传动比设定、系统稳定性等挑战[99] - 航空领域成熟应用,2021年法规松绑后加速上车[97] 线控底盘产业影响 - SBW补齐线控底盘能力,实现车身与底盘解耦,缩短整车研发周期1-2年[116][118] - 线控底盘提升智能化水平,通过统一域控制器协同管理各子系统[121] - 滑板底盘为终局形态,集成转向、制动等实现四轮独立驱动[124] - 蔚来、比亚迪、华为等车企积极布局智能底盘技术[127][128]
国际局势持续动荡下武器装备需求有望扩大,继续关注军贸与上游
东方证券· 2025-06-16 0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际局势动荡下武器装备需求有望扩大,应继续关注军贸与上游[1] - “十四五”收官之年景气度持续恢复,军贸有望成第二增长极,当前位置和时点继续看好军工,上游元器件和关键原材料有望受益于需求传导放大效应,迎来更大业绩弹性[7][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走势 一周行情走势 - 本周(2025年6月9日至13日),上证综指下跌-0.25%,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上涨1.03%,军工行业涨幅强于大盘,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与沪深300指数比,相对收益率为+1.29%,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31个行业涨跌幅排序中,国防军工排第7[7][10][13] 一周个股表现 - 本周军工行业涨幅前十个股为天秦装备、航天南湖、北方长龙等,跌幅前十个股为星宸科技、七一二、纳睿雷达等[17] 新闻公告 本周行业新闻 - 国内新闻包括中国军队将参加“可汗探索 - 2025”多国维和演习、中国海军第47批护航编队红河舰技术停靠达累斯萨拉姆港等[20] - 国外新闻包括约7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将部署至洛杉矶地区、土耳其将向印尼出口48架第五代战机“可汗”等[22][23] 本周重要公告 - 涉及多家公司的减持、增持、收购增资、合同签订、人事变动等情况,如鸿远电子控股股东减持股份计划、迈信林控股子公司签订日常经营重要合同等[25][26][27] 核心观点 俄罗斯将聚焦现代化武器系统打造,电子元器件市场空间广阔 - 普京要求重点打造最现代化的武器系统,强化战略核力量与无人作战能力,现代化武器系统核心是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提升对高端电子元器件需求,拉动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增长[28][30] 伊以冲突爆发,军事装备需求持续扩大 - 13日以色列空袭伊朗,伊朗将回应,双方冲突持续升级,中东地区军事装备需求或将保持增长,新一轮军备竞赛或重启,中国军贸有望迎来新增长点[31][32] 印度787 - 8坠毁,波音近年来问题不断 - 6月12日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 - 8型客机坠毁,波音近年来问题频发,市场份额下滑,中国商飞有望在全球民航市场发展[33][34] 当前位置及时点继续看好军工 - 建议关注军工电子、关键材料及零件、航发链、军贸等细分领域标的,如振华科技、西部超导、航发动力、中航沈飞等[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