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戏匹配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玩家起诉《王者荣耀》背后:匹配机制疑虑难解
中国经营报· 2025-08-21 01:28
诉讼案件背景 - 玩家孙千和起诉腾讯要求公开《王者荣耀》匹配算法 案件于8月12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庭审持续约7小时未宣布结果 [1][2] - 原告质疑匹配机制不透明 指控系统在玩家连胜后故意匹配弱势队友和强势对手 使胜率趋近50% [2] - 诉讼请求包括要求腾讯公开匹配机制的具体影响因素 各因素在不同游戏模式中的权重占比 并承担诉讼费用 [2] 双方争议焦点 - 腾讯主张匹配算法属于商业秘密 公开可能被黑产利用损害玩家利益 [3] - 腾讯声称已通过社交平台公开匹配机制 但原告认为现有公开内容仅为承诺而非实质算法披露 [3] - 原告援引多部法律法规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支持其诉求 [3] 游戏运营与财务表现 - 《王者荣耀》为国内收入最高手游之一 长期位居App Store手游收入榜头部 [5] - 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本土市场游戏收入404亿元 同比增长17% 部分由《王者荣耀》收入增长驱动 [5] - 2024年10月游戏九周年庆活动期间超过1亿玩家登录 [5] 匹配机制技术细节 - 游戏采用Elo评分体系评估玩家综合能力 匹配时优先选择实力相近玩家 [6][7] - 官方称匹配机制考虑段位和隐藏分(Elo值) 单局胜负不会显著改变系统对玩家能力的评估 [6] - 腾讯2018年公开否认通过算法干预胜率 强调胜负受阵容搭配、操作状态等多因素影响 [6]
因为玩的不爽,把游戏公司告上法庭,游戏算法第一案昨天开庭了
36氪· 2025-08-14 03:44
案件背景与核心诉求 - 中国游戏算法诉讼第一案"王者荣耀匹配机制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庭审持续约5小时 法院未当庭宣判 [1] - 原告孙女士作为律师和《王者荣耀》老玩家 认为匹配机制将玩家胜率控制在50%左右 要求腾讯公开匹配机制具体细节包括因素和权重 [2] - 除公开匹配机制外 原告还将匹配机制与防沉迷挂钩 指出机制导致玩家沉迷 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5] 腾讯庭审回应与证据 - 腾讯在庭审现场展示随机抽取玩家数据 总游戏场次500-2500不等 胜率超过70% 证明"控制50%胜率"与事实不符 [4] - 腾讯主张匹配算法属于技术秘密 不宜公开 已在多个公开渠道进行说明 担心算法公开导致黑产滥用和外挂问题 损害玩家利益 [4] - 腾讯提交《王者荣耀》上线以来匹配机制披露内容 强调披露详细程度与抖音一致 尽管非法定义务 [4] - 针对防沉迷问题 腾讯表示已严格落实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 对成年玩家有过度游戏提醒和强制下线措施 [5] 匹配机制专业分析 - 匹配机制对游戏结果有影响 但非唯一因素 包括队友对手网速 设备流畅度 游戏环境 阵容选择 英雄禁用等均会影响胜负 [8][9] - 游戏胜负不能简单归结于匹配机制 高端玩家如王者百星选手可在低段位保持连胜 证明机制无法完全控制结果 [13] - 胜负分布符合概率学原理 当样本足够大时 同等段位玩家胜负概率趋近平衡 [12] 算法公开潜在风险 - 匹配算法作为游戏底层核心技术 公开可能导致黑产利用规则 破坏游戏环境 如巅峰赛可能出现更多"演员"行为 [15][17] - 算法公开后 正常玩家可能100%遇到菜鸟队友 因代练可能开发外挂匹配强力队友 [17] - 匹配机制属于商业秘密 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法律未要求企业公开核心技术配方 [23] 法律依据与判例 - 庭审法官询问原告要求公开匹配机制的法律依据 [20] - 原告引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主张玩家有权了解服务真实情况 [22] - 法律专业人士指出 消费者知情权范围不包括企业核心技术配方 如2016年王老吉秘方案例中法院未支持公开秘方诉求 [22][23] - 团体竞技游戏普遍存在匹配争议 类似体育比赛中球迷对队友和对手强弱的争论 [26]
在法院外蹲了6小时,我和起诉《王者荣耀》的律师见了一面
36氪· 2025-08-14 00:11
案件背景 - 《王者荣耀》因匹配机制问题被玩家孙千和起诉 要求公开匹配算法具体细节 包括影响因素和各模式权重[2] - 原告孙千和为执业律师 游戏时长900多天 多次达到王者段位 发现连胜后系统会匹配低水平队友 连败后则匹配弱势对手 怀疑游戏刻意控制胜率在50%左右[7][9] - 公司曾在2022年起诉代练公司破坏匹配公平性并胜诉 但此次成为被告方[1][2] 争议焦点 - 原告主张游戏应遵循"最低限度知情原则" 公布匹配机制逻辑而非源代码 参考抖音算法公开案例[11] - 公司反驳称匹配算法属于商业秘密 已通过ELO机制解析履行告知义务 公开技术细节可能导致黑产滥用 举证显示多位玩家胜率远超50%[16] - 公司强调防沉迷机制已落实 成年玩家娱乐权应自主支配 玩家持续游戏行为与匹配机制无直接关联[17] 法律争议 - 法律界对"商业秘密"界定存在分歧 需满足非公知性 商业价值和保密措施三要件 公司认为匹配算法完全符合[20] - 有律师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知情权范围不包含算法细节 公司2018年公布的ELO机制说明已满足披露义务[22][23] - 法院曾在前述代练案中认定破坏匹配机制损害游戏公平性 此次可能延续类似判决倾向[23] 行业影响 - 匹配机制涉及PVP游戏核心体验 公开算法可能导致玩家钻空子或竞争对手复制 破坏游戏生态[20][22] - 公司持续优化匹配机制 从2018年ELO到2022年MMR再到当前系统 通过玩家沟通改进体验[28] - 案件引发公众对游戏算法透明度的讨论 但未形成舆论一边倒 显示社会认知趋于理性[30] 案件进展 - 庭审中公司提交1000多页证据 法官质疑原告诉讼请求明确性[11][24] - 原告未明确"商业秘密与知情权临界点"的具体标准 律师质疑其缺乏请求权基础[23][24] - 截至报道时法院未宣判 原告行为已获得部分玩家声援 但声援者实际诉求存在差异[25]
担心黑产滥用? 《王者荣耀》月入12亿,陷“匹配算法”之争 | BUG
新浪财经· 2025-08-14 00:10
腾讯Q2财报表现 - 腾讯Q2收入184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 股东应占净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长17%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53%提升至57% [5] - 游戏业务季度收入592亿元 折合每天约赚6.5亿元 本土市场游戏收入404亿元 同比增长17% 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88亿元 同比增长35% [2][5] - 《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无畏契约》等长青游戏实现收入增长 国际市场游戏收入连续四个季度刷新历史高点 [6] 王者荣耀业绩表现 - 《王者荣耀》2024年上半年每月收入近12亿元 是上半年唯一收入破10亿美元(约71.7亿元)的手游 [2][5] - 该游戏在2022-2024年实现全球收入"三连冠"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6% 去年12月未推商业化新品情况下仍保持增长 [5] - MOBA类产品流水份额增加主要受《王者荣耀》流水创新高影响 [5] 匹配算法诉讼争议 - 青岛律师孙千和起诉要求公开《王者荣耀》匹配机制 庭审达5小时未宣判 [2] - 腾讯认为算法公开会造成黑产滥用且侵犯技术秘密 孙千和则认为腾讯未真正公开算法 玩家应有知情权 [2][3] - 职业选手花海在钻石段位排位赛33场对局中获25次败方MVP 胜率不足25% 引发玩家对匹配机制公平性质疑 [4] 王者IP衍生游戏进展 - 三款衍生游戏《王者荣耀:世界》《星之破晓》《王者万象棋》均未在Q2财报中被提及 虽已获版号但均未正式上线 [7] - 《王者万象棋》官网预约破800万 但2024年8月仍未开启不删档测试 《星之破晓》2024年12月关闭先遣测试服并全额退款 [8] - 《王者荣耀:世界》2025年3月GDC闭门演示后开启预约 使用UE5开发 但被吐槽场景密度像"手游放大版" 且未公布可持续商业模式 [9]
律师诉王者荣耀案开庭 技术秘密与知情权边界成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1:06
案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 青岛律师孙千和起诉腾讯要求公开《王者荣耀》匹配机制 指控系统在玩家连胜后匹配实力较弱队友以控制胜率 提升用户留存和游戏时长 [1] - 案件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双方就玩家知情权与商业秘密界定展开辩论 庭审持续近5小时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8] 玩家知情权争议 - 原告主张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要求公开匹配机制具体因素及各模式权重占比 [2] - 腾讯辩称匹配机制不属于知情权范畴 胜负受团队配合、阵容搭配等多因素影响 非单一机制决定 [2] - 法律专家指出现行法规仅明确要求公开随机抽取概率(如抽卡) 对匹配机制尚无明确公开义务 [3][4] 商业秘密与技术保护争议 - 腾讯主张匹配机制属技术秘密 是解决"公平匹配玩家"的技术方案 具有商业竞争价值 公开将损害行业创新与市场秩序 [5] - 原告质疑腾讯未提供充分保密措施证据 且认为运行近10年的游戏存在算法漏洞可能性极低 [6] - 腾讯警告公开细节可能被黑产滥用 举例某游戏因机制公开导致玩家利用异常退出机制破坏公平性 [6][7] 行业影响与监管趋势 - 案件反映游戏用户知情权范畴持续扩展 韩国《游戏产业振兴法》2023年修正案已要求概率公示并成立专项监管小组 [10] - 法律专家指出需平衡消费者权益与产业发展 过度公开算法可能损害竞技游戏核心商业竞争力 [10] - 腾讯表示将本案视为与玩家共建游戏环境的机会 强调已通过信誉分、举报机制等多维度保障公平竞技 [7][9]
国内第一案!《王者荣耀》匹配算法被诉,对话当事人!
新浪财经· 2025-07-27 07:18
游戏算法诉讼案背景 - 一名资深玩家兼律师孙千和起诉腾讯旗下两家公司,要求公开《王者荣耀》匹配算法细节,案件被誉为"中国游戏算法诉讼第一案"并将于8月12日在深圳南山区法院开庭 [2] - 诉讼焦点集中在匹配队友和对手的具体因素、不同模式下各因素权重占比,原告主张算法公开是公平的前提 [2] 《王者荣耀》匹配机制争议 - 游戏多次因匹配机制不合理遭玩家吐槽,2024-2025年更新中曾调整机制,职业选手花海在钻石段位排位赛33场对局中胜率不足25%并引发公平性质疑 [3] - 腾讯官方2018年通过"狄仁杰答疑"提及使用ELO机制但未披露具体规则,仅强调机制公平且不控制玩家胜率 [6] 原告核心观点 - 认为商业秘密不应成为拒绝披露算法的理由,指出抖音等用户量更大的App已公开算法,建议用非专业方式解释匹配逻辑 [7] - 诉讼目标包括推动法律界关注网络游戏不公平现象,指出匹配机制可能通过心理设计延长玩家在线时间并提高日活 [12][13] 玩家反馈与行业现状 - 玩家普遍反映匹配不公平、充值退款困难及网络连接问题,同时对诉讼结果持悲观态度因案件在腾讯总部所在地审理 [10] - 原告提及互联网行业算法透明度趋势,强调游戏领域存在监管盲区,现有防沉迷措施未考虑匹配机制的心理影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