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背景与核心诉求 - 中国游戏算法诉讼第一案"王者荣耀匹配机制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庭审持续约5小时 法院未当庭宣判 [1] - 原告孙女士作为律师和《王者荣耀》老玩家 认为匹配机制将玩家胜率控制在50%左右 要求腾讯公开匹配机制具体细节包括因素和权重 [2] - 除公开匹配机制外 原告还将匹配机制与防沉迷挂钩 指出机制导致玩家沉迷 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5] 腾讯庭审回应与证据 - 腾讯在庭审现场展示随机抽取玩家数据 总游戏场次500-2500不等 胜率超过70% 证明"控制50%胜率"与事实不符 [4] - 腾讯主张匹配算法属于技术秘密 不宜公开 已在多个公开渠道进行说明 担心算法公开导致黑产滥用和外挂问题 损害玩家利益 [4] - 腾讯提交《王者荣耀》上线以来匹配机制披露内容 强调披露详细程度与抖音一致 尽管非法定义务 [4] - 针对防沉迷问题 腾讯表示已严格落实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 对成年玩家有过度游戏提醒和强制下线措施 [5] 匹配机制专业分析 - 匹配机制对游戏结果有影响 但非唯一因素 包括队友对手网速 设备流畅度 游戏环境 阵容选择 英雄禁用等均会影响胜负 [8][9] - 游戏胜负不能简单归结于匹配机制 高端玩家如王者百星选手可在低段位保持连胜 证明机制无法完全控制结果 [13] - 胜负分布符合概率学原理 当样本足够大时 同等段位玩家胜负概率趋近平衡 [12] 算法公开潜在风险 - 匹配算法作为游戏底层核心技术 公开可能导致黑产利用规则 破坏游戏环境 如巅峰赛可能出现更多"演员"行为 [15][17] - 算法公开后 正常玩家可能100%遇到菜鸟队友 因代练可能开发外挂匹配强力队友 [17] - 匹配机制属于商业秘密 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法律未要求企业公开核心技术配方 [23] 法律依据与判例 - 庭审法官询问原告要求公开匹配机制的法律依据 [20] - 原告引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主张玩家有权了解服务真实情况 [22] - 法律专业人士指出 消费者知情权范围不包括企业核心技术配方 如2016年王老吉秘方案例中法院未支持公开秘方诉求 [22][23] - 团体竞技游戏普遍存在匹配争议 类似体育比赛中球迷对队友和对手强弱的争论 [26]
因为玩的不爽,把游戏公司告上法庭,游戏算法第一案昨天开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