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态金属
icon
搜索文档
生益科技跌2.04%,成交额3.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4.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6日盘中下跌2.04%至55.17元/股 成交额3.47亿元 换手率0.26% 总市值1340.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4.5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2.95% 卖出占比8.44% 大单买入占比20.70% 卖出占比25.43% [1] - 年内累计涨幅139.35% 近5日跌0.77% 近20日涨4.39% 近60日涨80.29%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 买入额占比15.76% 卖出额占比37.51%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覆铜板和粘结片占比65.96% 印制线路板占比28.6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占比3.3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1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45.47亿元 [3] - 股东户数7.51万户 较上期减少14.25% 人均流通股31,561股 较上期增加16.61% [2]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概念板块涵盖液态金属/覆铜板/纳米/柔性电子/5G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67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177万股(第五大) 增持186.03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542.83万股(第七大) 增持149.05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持股1131.32万股(第八大) 增持188.69万股 嘉实沪深300ETF新进持股975.07万股(第九大) [3]
创世纪:公司产品可用于部分液态金属材料零部件加工工序后道的精密加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5:3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产品可用于部分液态金属材料零部件加工工序后道的精密加工 [2] - 公司密切关注液态金属相关领域发展趋势 [2] - 公司将针对市场趋势及客户需求持续进行相关创新技术和产品研发 [2] - 公司致力于为目标市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方案 [2]
生益科技涨2.11%,成交额9.5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84.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2: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11%至57.08元/股 总市值1386.62亿元 成交额9.52亿元 换手率0.7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84.18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1.29%和14.2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6.03%和26.90%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47.6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95%/9.56%/93.69%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5.76%和37.51%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覆铜板和粘结片占比65.96% 印制线路板占比28.6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占比3.3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所属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 涵盖液态金属/覆铜板/5G等概念板块 [2] - 股东户数7.51万户 较上期减少14.25% 人均流通股31561股 较上期增加16.61% [2]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67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 [3] - 四大沪深300ETF持股均出现增长 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嘉实分别增持186.03/149.05/188.69万股 其中嘉实为新进股东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1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45.47亿元 [3] 公司背景与经营范围 - 成立于1985年6月27日 1998年10月28日上市 注册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2] - 经营覆盖覆铜板/印制线路板/陶瓷电子元件/液晶产品等电子材料 兼营房屋出租及进出口业务 [2]
生益科技涨2.02%,成交额10.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385.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11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8日盘中上涨2.02%至54.58元/股 成交额10.54亿元 换手率0.82% 总市值1325.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385.63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01%和10.5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9.89%和25.2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2.7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3%/22.79%/85.02% [1] 资金与交易特征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 买入总额3.97亿元(占比15.76%) 卖出总额9.45亿元(占比37.51%) [1] - 股东户数7.51万户 较上期减少14.25% 人均流通股31,561股 较上期增加16.61%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1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45.47亿元 [3]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覆铜板和粘结片占比65.96% 印制线路板占比28.6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占比3.3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概念板块涵盖液态金属、覆铜板、纳米概念、柔性电子、5G等 [2] 机构持仓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67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177.00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86.03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542.83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49.05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持股1131.32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88.69万股 [3] - 嘉实沪深300ETF持股975.07万股(第九大股东) 为新进股东 [3]
生益科技涨2.03%,成交额13.6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60.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3: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54.22元/股 总市值达1317.15亿元 成交金额13.67亿元 换手率1.0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260.2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6.54% 大单买入占比28.06%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31.2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6.48%/21.32%/88.46%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 卖出总额占比37.51%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覆铜板和粘结片占比65.96% 印制线路板占比28.63% 其他业务合计约5.4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所属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5G/覆铜板/柔性电子等前沿领域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5.75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4.25%至7.51万户 人均流通股增加16.61%至31,561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67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1640.04万股 [3] - 四大沪深300ETF集体增持:华泰柏瑞ETF增持186.03万股 易方达ETF增持149.05万股 华夏ETF增持188.69万股 嘉实ETF新进975.07万股 [3]
生益科技涨2.14%,成交额27.3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34.8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2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14%至53.90元/股 总市值达1309.37亿元 单日成交金额27.36亿元 换手率2.1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34.8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34%卖出占比13.23% 大单买入占比30.92%卖出占比26.45%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29.8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1.07%/20.23%/86.51% 年内两次登龙虎榜 最近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5年6月27日 1998年10月28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工业西路5号 [2] - 主营业务覆盖覆铜板及粘结片(收入占比65.96%) 印制线路板(28.6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3.37%) 及其他业务(2.04%) [2] - 属于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液态金属 覆铜板 纳米概念 柔性电子和5G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5.75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7.51万户 较上期减少14.25% 人均流通股31,561股 较上期增加16.6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67亿股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 [3] - 四大沪深300ETF持股变动显著:华泰柏瑞ETF增持186.03万股 易方达ETF增持149.05万股 华夏ETF增持188.69万股 嘉实ETF为新进股东持股975.07万股 [3]
生益科技涨2.01%,成交额4.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298.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3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49.30元/股,成交额4.91亿元,换手率0.43%,总市值1197.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298.48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52%和7.44%,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77%和25.5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0.2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0.91%/14.86%/73.71%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5.76%和37.51%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5年6月27日,1998年10月28日上市,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工业西路5号 [2] - 主营业务覆盖覆铜板、粘结片(收入占比65.96%)、印制线路板(28.6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3.37%)及其他业务(2.04%) [2] - 属于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概念板块包括液态金属、覆铜板、纳米概念、柔性电子和毫米波雷达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同比增长31.68%,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52.98% [2] - 股东户数7.51万户,较上期减少14.25%,人均流通股31,561股,较上期增加16.6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75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67亿股,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177.00万股(增加186.03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542.83万股(增加149.05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持股1131.32万股(增加188.69万股),嘉实沪深300ETF持股975.07万股(新进股东) [3]
生益科技跌2.01%,成交额8.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369.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3:0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48.87元/股 总市值1187.18亿元 成交额8.20亿元 换手率0.6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369.2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5.93%和8.5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5.72%和28.4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08.4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9.45%/16.41%/89.20%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3月19日龙虎榜净卖出5.48亿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5.76%和37.51%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覆铜板和粘结片(65.96%)及印制线路板(28.63%) 其他业务包括陶瓷元件、液晶产品等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所属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 概念板块覆盖液态金属、覆铜板、PCB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51万户 较上期减少14.25% 人均流通股增加16.61%至31561股 [2]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5.75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67亿股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 [3] - 四大沪深300ETF持股变动显著:华泰柏瑞ETF增持186.03万股 易方达ETF增持149.05万股 华夏ETF增持188.69万股 嘉实ETF为新进股东持股975.07万股 [3]
生益科技涨2.05%,成交额1.8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28.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45.36元/股,成交额1.88亿元,换手率0.18%,总市值1101.9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28.57万元,特大单买入1281.23万元(占比6.81%)且卖出529.97万元(占比2.82%),大单买入2111.94万元(占比11.23%)且卖出1934.63万元(占比10.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3.4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18%/19.21%/69.63%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19日,当日净卖出5.48亿元,买入总额3.97亿元(占比15.76%),卖出总额9.45亿元(占比37%) [1] 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51万户,较上期减少14.25%,人均流通股31,561股,较上期增加16.6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75亿元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67亿股(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19亿股(较上期增加140.72万股) [2] 财务业绩与业务概况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6.80亿元,同比增长31.68%,归母净利润15.20亿元,同比增长40.22%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设计、生产和销售覆铜板及粘结片,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1] - 概念板块覆盖液态金属、覆铜板、纳米概念、PCB概念及柔性电子 [1] - 公司成立于1985年6月27日,1998年10月28日上市,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工业西路5号 [1]
折叠屏手机逐渐从高端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4:16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折叠屏手机技术、生态和市场日益成熟 价格逐渐下探[1] - 2021-2027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以49.48%的复合增速增长 2027年达1.02亿台[1] - 中国市场表现亮眼 2028年出货量有望达1730万台[1] - 折叠手机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1.6%提升至2027年的3%以上[2] - 苹果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叠产品 将助力市场渗透率提升[2] 产品创新与技术发展 - 荣耀Magic V Flip 2配备2亿像素主摄 5500mAh电池 支持8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1] - 铰链与柔性屏幕成为关键创新领域 华为和三星通过自研铰链技术占据先发优势[1] - 折叠手机经历从多零件铰链组装到一体化结构设计的技术演进 机身变得更加轻薄[2] - 苹果考虑采用液态金属作为结构件材料 以确保产品兼具轻量与高韧性[2] - 若苹果导入3D打印、复合材质与特殊工艺 将带动高阶结构件供应链全面升级[2] 成本结构与产业链 - 显示模组与铰链在折叠屏产业链中成本占比超50%[1] - 2025年全球折叠手机铰链市场产值预计达12亿美元[2] - 铰链在单机BOM中成本占比约为5%-8%[2] - 相关检测设备和精密加工设备有望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1] 竞争格局与厂商策略 - 小米和OPPO通过性价比策略加速市场下沉[1] - 苹果采取"早期多数族群"策略入局 等待市场稳定后以差异化方式抢占份额[3] - 苹果入市意味着折叠手机迈向成熟应用 核心竞争转向制造效率、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整合[3] - 能同时掌握技术、产能并提供价格弹性的供应商将成为关键受益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