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潜力挖掘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时评:顺应民生期待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9-26 02:46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的"增长极",一头系着群众生活的"幸福线"。 激活消费,需提升服务暖意,精准对接更高的民生期待。当人们走进餐厅既能吃上有烟火气的菜品还能 体验特色文化,在家附近"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等基本服务需求被满足,轻点手机引导代 厨、宠物服务等个性化需求被关照,更多消费意愿将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行动。 激活消费,要改善服务环境,增加优质普惠的服务供给。针对服务消费中低端化、同质化供给过剩和专 业化、个性化供给不足等问题,近日推出的"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 事""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开展家 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等一系列新举措,受到广泛期待。让大家敢消费、愿消费,市场才能愈 发兴旺。 激活消费,应发挥政策合力,挖掘更多消费潜力。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增开银发旅游列车、推动家政服 务消费扩容升级、促进健康消费,此外还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打出政策"组合拳"。抓 好已有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将"实惠"传导至服务消费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政策红利必将转化为提振消费 实效 ...
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激发金秋消费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9-02 16:27
消费券发放规模与结构 - 宁波市启动总额6000万元汽车消费券发放活动 [1] - 济南市启动下半年第三轮汽车消费补贴及零售餐饮消费券发放 [1] - 株洲市发放800万元职工专属消费券 包括通用消费券300万元 餐饮定向消费券350万元 农文旅定向消费券100万元 助残扶残定向消费券50万元 [1] - 广东省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 于9月12日启动文旅消费券发放 [1] 消费券政策目标与作用机制 - 对冲暑期消费回落周期 激发金秋消费活力 承接暑期消费动能向日常消费场景过渡 [1] - 通过政府补贴加商家让利杠杆机制放大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缓解CPI低位运行下的消费观望情绪 [1] - 重点投向文旅 餐饮 观赛等服务消费领域 精准对接居民升级型需求 [2] - 服务消费形成1加N联动效应 单一消费行为带动多环节消费 [2] 消费券实施效果与撬动比率 - 上海体育消费券活动累计核销2981万元 其中部门预算资金981万元 [3] - 拉动场馆直接消费9104万元 资金撬动比达到3.1倍 [3] - 857家定点体育场馆参与 181万人次领券 [3] 消费券发放优化方向 - 结合居民消费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精准设定使用范围 [3] - 考虑不同人群消费偏好及能力制定发放门槛与优惠力度 [3] - 线上线下同步发放提升便利性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使用率 [3] - 构建场景创新加精准触达加生态协同全链条机制 [4] - 采用消费券加数字支付加社交裂变模式提升核销率 [4] - 利用消费大数据实现靶向投放 推动与商家促销金融机构让利形成叠加效应 [4]
新能源汽车里的经济活力(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22 21:51
中国经济半年报核心数据 - 汽车产业产销首次双超1500万辆 同比均实现10%以上较高增长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出口同比激增75.2% [2]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新车总销量44.3% 新注册登记同比增长27.86% [3] 消费市场表现 - 节能家电和智能家电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 [3]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 [3] - 服务消费在消费结构中占比提升 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增势显著 [3] - 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同比上升30.2% 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上升53.9% [3] 技术创新突破 - 比亚迪实现"1秒2公里"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 [4] - 宁德时代推动动力电池技术进入"多核时代" [4] - 华为发布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 [4] -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 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4] 产业链优势 - 中国形成涵盖原材料供应到充换电设施建设的完整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5] - 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每分钟下线两台新车 体现产业链高度协同 [5]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 覆盖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 [5]
两会|券商展望全国两会 热议挖掘消费潜力
证券时报· 2025-03-03 00:34
宏观经济政策预期 - 全国两会将以"稳增长"为中心,强调宏观政策支持以提振内需,并将"提振居民消费"列为重要任务 [2] - 预计加大对消费及居民部门的财政支出力度,措施包括以旧换新补贴规模扩大一倍以上、设立生育和育儿补贴计划、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支付水平等 [2]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政策利率,加强逆周期调节,推动通胀"合理反弹" [2] 财政政策重点方向 - 财政政策可能侧重四个方面: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为房地产行业提供资金助力、为低收入家庭和生育鼓励提供财政支持 [3] - 经济增长目标或维持5%,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财政货币与各项产业、区域、环保等政策协同配合助力广义财政扩张 [4] 科技创新与产业趋势 - "创新""科技""现代化"等词汇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次较高,AI+、首发经济等在全国两会上提及的概率较大 [3] - 预计到2035年,AI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73万亿元,占全球30%以上 [3] - 2025年产业主题关注五大领域:AI及AI+、品质消费、新型城镇化、基建出海、粮食及食品安全 [4] 国有企业改革与并购重组 -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冲刺、收官之年,央国企并购重组有望持续加快,科技、能源、农业、金融、物流等或是重点 [3] - 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牵引作用包括统一全国大市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改善消费环境、营商环境 [4] 房地产与消费市场 - 房地产行业表现略好于预期,股市回升显现财富效应 [2] - 首发经济在多元化消费场景、服务消费和文化旅游业中的落地是消费潜力挖掘的重点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