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绿色港口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80后”干到全球第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2:06
港口发展历程 - 日照港是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 于1982年开工建设[3] - 吞吐量从2006年1亿吨快速增长至2022年5亿吨 16年间实现5倍增长[3] - 2024年货物吞吐量达5.52亿吨 集装箱671万标箱 位居中国沿海港口第6位 全球第7位[5] 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 位于山东半岛南翼 隔黄海与日韩相望 地处环太平洋经济圈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结合部[7] - 全国唯一拥有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单一港区 具备天然深水良港条件[8] - 瓦日和新菏兖日两条千公里级铁路干线直通港口 辐射中西部16省市[9] - 航线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9] 战略定位与业务特色 - 专注能源 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 避开同质化竞争[10] - 铁矿石 大豆 石油焦 木片 原木 焦炭 下水冶金煤7个货种吞吐量全国第一[10] - 建成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单机效率提升50% 综合成本降低70%[11] - 研发全国产自动化粮食连续卸船机 最大卸船效率1500吨/小时 核心技术100%国产化[12] 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 - 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重要节点 享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红利[12] - 依托山东港口集团一体化改革 与青岛港 烟台港实现资源整合 形成协同效应[12] - 代表中国港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趋势[13]
盐田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3亿元,投资收益稳步增长
证券时报· 2025-08-30 00:4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9亿元,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4.07% [1] - 参股企业盐田国际(一、二期)实现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长7.64% [2] - 参股企业西港码头实现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17.95% [2] - 控股经营的惠盐高速深圳段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21.81% [2] 业务网络布局 - 已开通20个内陆港、15个组合港、17条驳船支线及33条海铁联运线路 [1] - 服务覆盖大湾区、西南及中部地区 [1] - 盐田港是华南地区超大型船舶首选港及全球最繁忙集装箱码头之一 [1] - 黄石新港是长江中游少有的深水良港 [1] 运营战略举措 - 2023年完成收购盐港运营公司100%股权,2024年完成配套募资 [2] - 黄石新港推动铁矿石"公转铁"业务模式,深化"江海直达""长江班列"业务 [2] - 惠州荃湾煤炭港夯实存量客户,小漠港开拓汽车滚装及集装箱航线 [2] - 惠盐高速深圳段作为国家高速G15/G15重要组成部分,受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2]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89.03亿吨,同比增长4.0% [1] - 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73亿标准箱,同比增长6.9% [1] - 盐田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实现较快增长 [1] 未来发展重点 - 跟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港口行业动态 [3] - 提升自营港口运营管理能力并扩展腹地范围 [3] - 加快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及新业态开拓 [3]
日照港: 日照港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3: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8亿元,同比下降10.66% [2] - 利润总额5.19亿元,同比下降17.5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17.47%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8亿元,同比下降23.41% [2]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下降14.29% [2] 业务运营数据 - 完成货物吞吐量2.38亿吨,同比增长3.17% [3] - 大宗干散货及件杂货吞吐量1.67亿吨,同比下降0.40% [3] - 集装箱吞吐量366万标箱,同比增长9.01% [3] - 外贸大宗干散货吞吐量1.256亿吨,同比下降2.67% [3] - 内贸大宗干散货吞吐量4146万吨,同比增长7.17% [3]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7.03亿吨,同比增长2.5% [3] - 全国沿海港口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1.6% [3] - 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5227万TEU,同比增长7.1% [3] - 港口行业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 [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拥有67个生产性泊位,包括3个大型铁矿石泊位和5个煤炭泊位 [6] - 全国唯一拥有两条千公里铁路直通港区的沿海港口 [6] - 建成投用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6]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便利通航,开通80余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 [6] - 直接腹地包括鲁南、豫北、冀南、晋南及陕西关中地区 [7]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 建成投用全国产自动化粮食连续卸船机,核心技术实现100%国产化 [4] - 岚山港区2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集装箱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运输车投入运营 [5] - 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米,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5] - 研发费用5895.36万元,同比增长55.46%,主要因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研发投入加大 [8] 市场拓展与客户服务 - 开发新客户50余家,创新铁矿石业务模式 [4] - 开通首条"日照—中东"滚装航线,首航次发运乘用车300余台 [4] - 新增开3条件杂货班轮,累计发运8个航次 [4] - 船舶平均在港停时同比下降13.5%,港口装卸效能持续增强 [3] 利润分配方案 - 拟以总股本30.76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0.33元(含税) [1] - 需分配利润总额1.01亿元,该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397.5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3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8.8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3% [2] - 使用权资产7.8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8.35% [9] - 租赁负债6.3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4.35% [9] 关联交易情况 - 与山东港口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发生日常关联交易 [14] - 在山港财务公司存款余额9.45亿元,贷款余额20.21亿元 [15] - 集发公司与日照港集团签订土地使用权租赁协议,年租赁费50,000元/亩 [16] 重要子公司业绩 - 集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5亿元,营业利润3.91亿元 [9] - 裕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营业利润1.11亿元 [9]
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经济日报· 2025-08-06 01:59
核心观点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1] 产业结构优化 - 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47.2%和57.6% 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7%[2] - 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718亿元 同比增长8% 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和邮轮艘次同比分别增长40.1%和33.7%[2] -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居世界第一 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64.6%、43.3%和62.6%[3] - 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取得突破 15万吨级养殖工船交付运营 自航式养殖工船下水[3] - 海水淡化领域科技创新加快 研发新型水凝胶实现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3] 资源保障能力 - 南海发现惠州19-6油田 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4] - 海洋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3%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6.9%[4] - 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2% 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199.4%[4] - 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2% 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4] - 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5] - 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投产 自主研发TFN海水淡化膜正式应用[5] 科技创新成果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正式启动 满足深远海仪器设备试验需求[7] - 仿蝠鲼机器人与蛟龙号实现协同作业 深海装备应用场景拓展[7] -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投产 采用创新开发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7] - 发布水下生产系统装备品牌擎海Techigh 奠定深水油气装备产业链基础[7] 对外贸易与港口建设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 船舶出口同比增长20%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同比增长13.7%[8] - 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 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5G无人驾驶集卡实现规模化应用[8] - 国际枢纽港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过60%[8] - 多个港口新增直航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国际航线[8] 企业预期与投入 - 87.6%企业对下半年经济环境持乐观或中性态度 73.8%企业预计营业利润持平或增长[9] - 89.4%企业预计用工人数保持稳定或增长 57.5%企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 58.4%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9]
自然资源部: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
证券日报· 2025-08-01 16:07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2] - 海洋经济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 [1] 海洋传统产业发展 - 船舶行业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7% 数字化检验和喷漆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2] - 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718亿元 同比增长8.0% 受益于政策利好、供给优化和出游意愿上涨 [2] 海洋新兴产业表现 -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4.6%、43.3%和62.6% [2] 海洋空间资源和能源供给 - 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2% 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 [2] -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有序推进 垦利10-2和文昌16-2油田开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2] 海洋对外贸易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 高于一季度1.0个百分点 [3] - 船舶和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势较好 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3.7% [3] 智慧绿色港口建设 - 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5G无人驾驶集卡实现规模化应用 [3] - 大型抵港船舶"零待时"作业技术取得突破 天津港完成20万吨级和30万吨级实船验证 [3] - 宁波舟山港梅山低碳码头累计发电超4000万千瓦时 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 [3] - 11个国际枢纽港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过60% [3]
日照|42条措施支持日照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大众日报· 2025-07-29 00:51
港口效能提升与智慧绿色建设 - 扩大铁矿石等大宗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规模,试点进口矿产品远程查验 [1] - 推进粮食进口全流程电子化,打造示范口岸 [1] - 依托全国首个四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优势,推广油品自动取样模式 [1] 口岸功能拓展与监管创新 - 支持日照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推动裕廊码头粮食监管场地扩建 [1] - 创新实施"先放行后处置"等便利措施,推广"样捷通"智慧应用,实现取样送检"一站式"办理 [1] - 支持日照进口铁矿破碎加工项目建设,拓展铁、镍等多矿种保税混配、保税破碎、保税筛分等业务 [1] 陆海联运网络与通道建设 - 支持开通"中亚-郑州-日照港-广东"海铁联运新通道,推动"日照-仁川"新航线开通 [2] - 推广应用"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监管模式,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2] 营商环境优化与智能监管 - 复制推广青岛前湾港智能监管模式,实现查验业务"一个平台"通办 [2] - 推广进口燃料油"税检合一"改革成果,探索扩大适用商品范围 [2] - 加强智慧海关、智慧口岸、智慧港口建设衔接协同,复制青岛前湾港口岸智能监管模式 [2] 产业集群与新业态培育 - 支持日照打造千亿级粮油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出口基地 [2] - 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 [2]
山东发布未来十年水运高质量发展“规划图” 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级海洋港口群
大众日报· 2025-07-26 00:36
港口与航道规划总体布局 - 构建"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补充 [1] - 形成"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布局,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为辅助 [2] - 建设"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总里程约3100公里,包括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等国家高等级航道 [2] 港口功能与运输系统 - 构建"三类十种"专业高效运输系统,优化港口运输结构,提升客运和滚装运输服务能力 [2] - 强化青岛港国际枢纽港地位,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世界一流海港 [1] - 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优化内陆港功能,构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2] 区域发展战略 - 推动港口与城市、产业融合协调,提升航运服务业辐射能级和港航供应链服务水平 [2] - 拓展至中亚、欧洲的海铁联运及至蒙古、俄罗斯的海陆联运业务 [3] - 加快河南、山西等沿黄省区内陆港布局建设,构建"立足山东、覆盖沿黄、辐射全国"的内陆港集群 [3] 重点城市与港口建设 - 济宁市将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多式联运中心等"五大中心",强化京杭运河"骨干航道"和济宁港"核心港"地位 [4] - 青岛市重点建设一流港口基础设施,促进航运物流扩容升级,推动智慧绿色转型 [3] - 加快世界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面向全球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3]
2024年青岛港完成货物、集装箱吞吐量7.1亿吨
齐鲁晚报· 2025-07-25 08:42
青岛港发展现状 - 青岛港是国际枢纽港、世界第四大港,在山东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中发挥龙头作用 [1] - 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087万标准箱,分别位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 [3] - 拥有230余条集装箱航线,数量稳居我国北方港口首位 [3] - 2024年完成海铁联运量254.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3%,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 [3]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形成"一湾两翼辖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 [3] - 建成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45万吨原油码头 [3] - 可停靠世界最大2.4万标准箱集装箱船、世界最大23.7万总吨邮轮 [3] - 计划开工建设总投资约770亿元的港口重大项目 [4] - 加快董家口港区专业化泊位建设,推进前湾港区集装箱升级改造工程 [4] 航运物流网络发展 - 2024年海运航线数量保持北方第一 [3] - 2024年计划新增10条海运航线 [4] - 2024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目标265万标准箱,力争"十一连冠" [4] 智慧绿色转型 - 2024年岸电接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63%,居北方港口首位 [4] - 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2.62自然箱/小时,第十三次刷新世界纪录 [4] - 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扩大氢能应用规模 [4]
从河埠小港驶向世界一流
经济日报· 2025-07-10 22:09
天津港发展概况 - 2024年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完成约4.9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达2328万标准箱 [2] - 内贸航线新线路不断完善 2024年3月联合上海港 广州港 安通控股开通"三港一航" [2] - 生产作业智能化加快推进 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 研发全栈自主可控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 [2] - 5年来打破各货类作业效率纪录120余次 [2] - 全港建成风 光等新能源发电系统146.5兆瓦 年发绿电能力超3.4亿千瓦时 [2] 天津港创新与改革 - 建成投产新中国第一个专用集装箱码头 率先实行体制改革试点 成立全国港口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3] - 从"手搬肩扛"转向"智慧绿色" 从"河埠小港"驶向"世界一流" [3] - 全球首创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 获评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 [4] 天津港业务拓展 - 依托国家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开辟智利车厘子快线 引入秘鲁蓝莓 厄瓜多尔白虾 巴西牛肉等冷链物流新品类 [3] - 零缺陷接卸空客大部件700余架次 [3] - 国际邮轮母港接待旅客超35万人次 稳居北方第一位 [3] - 打造国家4A级天津港文化旅游区 [3] - 推进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3] 天津港战略定位 - 从单一物流运输节点发展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 [4] - 年集装箱吞吐量 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港口前十位 [4]
传统港→智慧绿色港 河北如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7 06:17
港口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 - 黄骅港翻车机房采用自动化翻车机,每次可翻转4节车厢并完成煤炭倾倒仅需20秒,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3] - 煤炭通过传送带和北斗定位+5G调度的取料机实现全自动化转运,工作人员仅需远程监控 [3] - 作为全球首个实现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前5个月煤炭吞吐量达8820万吨 [5] - 国内首套散货港口智能生产操作系统启用后,流程准备时长减少23%,实现货物"快进快出" [17] - 全港生产运行模式从人控转向自主运行,覆盖计划调度到设备运行全流程 [16] 港口扩建与运能提升 - 煤炭五期工程新增18座储煤筒仓、4个7万吨级散货泊位,投产后年运力增加5310万吨 [7] - 项目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增厚钢筋保护层技术,设计年限从50年提升至75年 [9] - 堆存能力新增54万吨,煤炭年运输能力从2.1亿吨跃升至2.6亿吨 [9] - 沧州港务集团计划推进总投资558亿元的21个码头项目建设 [14] 港口功能转型与区域协同 - 黄骅港从单一煤炭港转向综合港,拥有47个生产性泊位覆盖散货、液化和集装箱业务 [12] - 前5个月综合港区及散货港区吞吐量5293.4万吨(同比+4.36%),船舶进出港2403艘次(同比+19.55%) [19] - 河北省三大港口分工明确:秦皇岛港定位旅游+能源枢纽,唐山港2024年吞吐量8.6亿吨居全球第二,黄骅港侧重综合服务与"一带一路"枢纽 [22] - 唐山港试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黄骅港建设原油码头,秦皇岛港发展邮轮旅游 [24] - 全省设立118个内陆港和47条海铁联运线路,构建辐射亚欧的多式联运网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