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

搜索文档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8:30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袁秀月)9月23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高等教 育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新闻发布会现场。袁秀月 摄 此次发布会上,教育部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进展成效。 怀进鹏表示,教育部持续推进扩优提质,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同时,大力推进县中 改革,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了27.5个百分点,达到了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中国基础教育 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怀进鹏介绍,在基础教育方面,以县中振兴为推动,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进行探索,淡化竞争、减少 焦虑,高考综合改革持续落地,并已在各地全面实施。 在高等教育方面,依据学位法,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研究生可以用专利、产品设计、方案设计等创新性成果申请获得学位,历史性突破 ...
云岭大地上的教改脉动(深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21
云南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学习汽车维修知识。 薛莹莹摄(影像中国) 银龄教师李志华(右)在辅导学生。 周兴永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新村街小学,学生在操场上跳 绳。 王 勇摄(影像中国) 过去,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云南教育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生源流失、乡村教育活力不足 的发展难题。如何破题?近年来,云南立足省情、精准施策,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学生创造健康 成长、全面发展的环境。 自《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以来,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再提速,多 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教育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进一步夯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就在几年前,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个边陲小县的很多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到外地去读"名 校"。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夏天,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越过山川,来到云南省临沧 市镇康县。孩子能在家门口接受好的教育,许多家长十分欣慰。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留在县里上学,是正确选择吗?2022年,刚刚升入镇康一中时,学生 ...
云南着力破解优质资源短缺等难题,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云岭大地上的教改脉动(深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08
过去,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云南教育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生源流失、乡村教育活力不足 的发展难题。如何破题?近年来,云南立足省情、精准施策,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学生创造健康 成长、全面发展的环境。 自《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以来,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再提速,多 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教育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进一步夯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夏天,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越过山川,来到云南省临沧 市镇康县。孩子能在家门口接受好的教育,许多家长十分欣慰。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构建"县域示范—乡镇辐射"的帮扶格局,由县城骨干教师结对 乡镇教师,通过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精准推广"有效课堂"模式;昆明市累计组建基础教育集团89个, 提供优质学位50余万个;曲靖市以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共同体等多种方式,增强基础教育优质资 源辐射引领。 近年来,云南省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力持续增强,截至2024年底,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 ...
营造更专注的校园氛围,瑞典将全面实施校园手机禁令
环球时报· 2025-09-17 22:49
事实上,瑞典多数学校此前已在上课期间采取没收学生手机的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学生常通过 上交假手机、谎称手机遗忘在家或已损坏等方式规避监管,导致禁令效果未能完全发挥。此次全国范围 内的强制禁令实施后,瑞典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卫报》16日报道称,瑞典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校园手机禁令。该禁令将于 2026年秋季学期正式生效,届时所有学校及课后俱乐部需强制收集7至16岁学生的手机,并统一保管至 放学时段。瑞典政府表示,实施此项禁令旨在进一步改善学生的校园安全环境与学习条件,为青少年成 长营造更专注的校园氛围。 在欧洲,除瑞典外,多国政府都在积极推进青少年手机与社交媒体使用的严格监管。今年2月,丹麦政 府宣布将修改现有立法,强制要求所有小学和初中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同时明确提出13岁以下儿童 不应拥有个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挪威则在去年将社交媒体使用的最低年龄设定为15岁;法国于今年 9月要求11至15岁学生在上课前,必须将手机放入学校指定的储物柜或专用收纳袋中。(张晴) 为保障手机禁令顺利落地,瑞典政府计划在下周提交的预算法案中,专门拨款9500万瑞典克朗(100瑞 典克朗约合76 ...
会思考也会动手,将成为未来人才硬核竞争力
第一财经· 2025-09-16 11:41
2025.09. 16 本文字数:1171,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李攻 封图 | AI生成 日前,福耀科技大学迎来了首批50名本科新生,福耀科技大学理事会理事长曹德旺在开学典礼上表 示,大学必须面向产业、服务应用、面向未来,希望福耀科技大学成为一所以理工科为核心、交叉融合 为路径、产业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型大学。他同时强调,教育绝不能脱离实际。 福耀科技大学是曹德旺捐资100亿元创办的民办高校。曹德旺之所以创办这所高校并提出上述办学理 念,部分缘于他参加2009年达沃斯论坛时受到的"刺激"。在这次论坛上,他听到多位专家说,"中国 学生擅长考试,但缺乏动手能力和批判思维"。 2014年,曹德旺又在美国戴顿投资现场亲眼见到戴顿大学如何与通用电气、爱默生等企业深度合作, 把课堂搬进实验室,把实验室建在生产一线。在那一刻,他明白"教育绝不能脱离实际,大学必须面向 产业、服务应用、面向未来"。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应试一直是教育的指挥棒,许多优秀人才从中脱颖而出,但也催生人们 对"做题家"的忧虑。举例来说,数十年来全国产生了许多 "状元",但其中真正取得卓越成绩者屈指可 数。 近几年,国家加大对教育 ...
壹快评丨会思考也会动手,将成为未来人才硬核竞争力
第一财经· 2025-09-16 10:06
教育理念变革 - 福耀科技大学以理工科为核心、产业应用为导向 曹德旺捐资100亿元创办民办高校 强调教育不能脱离实际[1] - 办学理念源于2009年达沃斯论坛专家观点 认为中国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批判思维[1] - 2014年受美国戴顿大学产教融合模式启发 课堂与实验室结合 实验室建在生产一线[1] 教育政策调整 - 2025年目标优化调整高校20%学科专业布点 淘汰低就业率专业 新增国家战略需求专业[2] - 过去12年全国新增本科专业布点2.1万个 撤销或停招1.2万个专业布点[2] -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改革方向[2] 就业市场趋势 - 现代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校毕业生[2] - 福耀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起薪可能比普通高校毕业生高出30%[2] - 本科职业大学录取分数线超过211高校 出现普通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现象[2] 人才标准重构 - 企业需求定义人才为"既会思考 又能动手" 反映教育发展方向[3] - 应试教育催生"做题家"忧虑 数十年来高考状元中卓越成就者屈指可数[1] - 国家加大治理教育"内卷"现象 推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1]
福耀科技大学50名新生开启新程 曹德旺致辞谈办学初衷勉励首批学子
长江商报· 2025-09-14 23:07
学校创办背景与理念 - 由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曹德旺发起 河仁慈善基金会首期捐资100亿元人民币创办 采用民办公助形式与福州市政府合作[2] - 办学初衷源于2009年达沃斯论坛上外国专家指出"中国学生擅长考试但缺乏动手能力和批判思维" 以及2014年在美国投资办厂时观察到戴顿大学与通用电气、艾默生等企业深度合作模式[1] - 定位为新型应用型、研究型大学 教育部批复函中明确为新型研究型大学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 学校建设与规模 - 学校建筑面积达86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1286亩 设有八个学院包括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等[2] - 2025年面向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广西五省共招收50名本科生 办学层次涵盖本科和研究生教育[2] - 校训为"敬天爱人 止于至善" 与福耀集团厂训完全一致 解释为敬畏自然遵守法律、心怀家国关爱社会、追求卓越永不满足[2] 教育模式与目标 - 办学模式以理工科为核心 交叉融合为路径 产业应用为导向 旨在培养既能创新又能实干的高素质人才[1] - 强调教育不能脱离实际 大学必须面向产业服务应用 采用课堂搬进实验室、实验室建在生产一线的实践教学模式[1] - 目标是办成一所真正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产业需要的新型大学 培养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 不仅要会思考更要能动手 不仅要立足中国更要面向世界[1][2]
曹德旺在福耀科技大学开学典礼致辞:教育绝不能脱离实际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16:19
福耀科技大学办学理念与定位 - 大学定位为以理工科为核心、交叉融合为路径、产业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型大学 [2][5][8] - 办学宗旨强调面向产业、服务应用、面向未来 深度结合企业需求开展教育 [2][5][8] - 校训确立为"敬天爱人 止于至善" 体现敬畏自然、心怀家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 [5][9] 创办背景与动机 - 创办源于2009年达沃斯论坛外国专家对中国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评价 [4][7][8] - 2014年在美国戴顿投资时观察到戴顿大学与通用电气、爱默生等企业深度合作模式 [4][5][8] - 累计捐赠超160亿元 其中100亿元专项用于创办大学 旨在培养创新与实干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7] 基础设施建设 - 校园建设耗时不足两年 建筑面积达86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1086亩 [5][8] - 聘请清华、同济一流设计团队参与校园规划设计 [8] - 强调"好大学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注重师资力量与校园文化建设 [5][8][9] 人才培养目标 - 要求学生既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 既要会思考更要能动手 [6][11] - 注重修德明理、心怀天下、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综合素质培养 [6][11] - 首批招收50名本科生 配备最优师资与环境支持学生成长 [6][9][11] 国际合作与借鉴 - 实地调研斯坦福、剑桥、MIT、哈佛等世界名校及北大清华等国内高校 [5][8] - 融合中外办学理念与精神传承 形成独特教育模式 [5][8] - 培养学生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全球化视野 [6][11] 企业资源与支持 - 福耀集团在全球13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 拥有37000名员工 [7] - 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 不获取任何经济回报 [9] - 获得各级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支持 目标明确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11][12]
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海医改革
海南日报· 2025-09-11 01:27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张琬茜 吴卓 9月1日,海南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海医)迎来开学日。 校园里,三角梅绚烂绽放,椰影摇曳生姿。师生们背着印有校徽的文创包,齐聚于医学宝鼎前合 影。白袍如雪,校徽熠熠,"我爱海医"的欢呼声响彻晴空,青春的脸庞与医学的梦想在这一刻定格。 这座拥有78年历史的老牌学校,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师生们步履坚定、意气风发,眼中写满 作为海医人的自信与豪情。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两年来,海医以"破天荒"的勇气与魄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 例、热辣滚烫的"自我革命"—— 破思想藩篱,推动全员观念变革,从安于现状转向拥抱改革,校园气象为之一新; 闯改革深水,刀刃向内推进职称与绩效改革,营造"能者上、庸者让"的良性氛围; 强管理效能,以"切入纹理"的机构改革和"全员卧倒、竞争上岗"的干部竞聘机制,推动服务效能 从"推诿扯皮"变为"马上就办"; 筑人才高地,实体化运行医学科学院,建设高标准实验室,广纳天下英才,打造干事创业的热 土…… 两年间,海医推出改革举措近百项,每一步都坚定有力,每一步都踏石留痕,谱写了学校发展史上 浓墨重彩的篇章。 改革,首先要革心 2023年9月15日,海 ...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福建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跑出加速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4 01:40
教育规模与核心指标 - 福建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2万所 在校学生总数921.12万人 [1] - 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保持在99%以上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以上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3.9% [1] 教育资源投入与规划 - 教育支出是福建省财政第一大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保持在20%以上 [2] - 制定出台《福建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 全面部署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 基础教育建设成果 - 新建改扩建或提升公办幼儿园804所 新增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5.14万个 [3] - 改造中小学教室照明条件7.11万间 组织1110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 [3] - 学前教育普惠率从2020年92.18%提高到94.97% 16个县区成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乡村小规模学校100%达到省定标准 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比例从2020年92.76%提高到95.38% [3] - 8个县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优质普通高中定向招生指标比例不低于70% [3] 教育保障体系 - 省级及以上财政每年下达资助资金约27亿元 年均资助学生约100万人次 [3] - 实现20万人口以上县域特教学校布点全覆盖 建成9所专门学校 [3] 高等教育专业优化 - 累计调整优化本专科专业点1589个(占总数44.46%) 新增专业点888个 撤销或停招专业点701个 [4] - 全省高校现有本专科专业点3574个 其中理工农医类占比达58.98% [4] 高等教育布局升级 - 福建工程学院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 新设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等院校 [4] -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6所职业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 [4] - 布局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11个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7个 [4] 研究生教育发展 -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从2020年8个增加到11个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13个增加到20个 [5] - 实现研究生培养各设区市全覆盖 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占全省总数85%以上 [5] 教师队伍建设 - 评选表彰省级以上各类优秀教师1189人 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近1200人次 [6] - 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公办普通高校人员控制总量管理改革 [6] 教育国际化发展 - 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56个 海丝学院等职教品牌受一带一路国家欢迎 [6] - 具备对台招生资格高校达39所 搭建全学段两岸教育交流平台 [6] 数字化教育建设 - 实现中小学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 推进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数字资源衔接互通 [7] - 教育入学一件事改革实现学生入学一网通办 减跑动减环节均达到10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