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搜索文档
《中国微短剧精品化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新京报· 2025-09-29 03:18
网络微短剧作为数字文娱产业的一种新兴形态,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前后。彼时,一批以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 为传播阵地的"竖屏小剧"率先出现,凭借时长短、更新快、爽点密集的特点迅速聚拢用户。这一阶段的微短剧大 多以低成本制作和拼贴化叙事为特征,逻辑粗糙、情节猎奇,甚至不乏低俗化、擦边球内容,被普遍视为网络快 消文化的产物。尽管如此,它们敏锐契合了碎片化娱乐需求,成为用户在通勤、休闲等场景中的"情绪速溶剂", 为后续的产业化奠定了观众基础。 随着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与产业链条的逐步成熟,微短剧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从"野蛮生长"到"精品化转型"的跨 越。截至2025年6月,中国微短剧用户已接近7亿,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34.3亿元,甚至在 2027年有望冲击千亿关口 。这一规模不仅与中国电影(600977)票房相当,更使微短剧成为网络文艺中的重要支 柱产业。伴随平台资本的深度参与和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行业逐渐形成了从剧本孵化、拍摄制作、分发传播到 商业变现的全链条生态,精品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精品化转向首先体现在叙事逻辑与审美追求的提升。过去"5秒一个反转"的粗糙套路已难以满足观众升级后的需 ...
短剧+漫剧双赛道放量 时刻互动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近3倍产能持续攀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2: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18亿元,同比增长289.37% [1] - 归属净利润860.41万元,同比增长55.92% [1] - 扣非净利润860.99万元,同比增长55.51% [1] 主营业务结构 - 数字营销服务与微短剧业务为核心业务板块 [2] - 微短剧业务首年营收近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62亿元 [3] 数字营销业务 - 与抖音、腾讯等头部平台深化合作,稳固核心代理商地位 [2] - 具备TikTok官方认证资质,覆盖全球150余国流量资源 [2] - 通过AI广告投放工具实现精准推送,成本降低约20% [2] - 拥有7项发明专利、43件软件著作权及30项作品登记证书 [2] 微短剧业务创新 - 探索"微短剧+"赋能模式,覆盖银发经济、品牌、游戏、文旅等领域 [3] - 《退休返聘之一鸣惊人》上线36小时热力值突破1000万,登顶DataEye短剧热力榜 [3] - 《凉山小厨娘》获第九届麒麟国际广告奖"年度最佳短剧营销案例奖" [3] 产业基地建设 - 赣江新区微短剧产业基地占地1.5万平方米,设近100个拍摄区 [4] - 月产能30部微短剧,预计持续扩张 [4] - 实现创作-制作-发行高效衔接,缩短拍摄周期并降低成本 [4] AI技术应用 - 首部AI动态漫短剧《金榜题名之我靠系统大展宏图》实现技术突破 [4] - AI转绘技术将制作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1个月,成本下降70%-90% [4] - 下半年计划推出100部以上AI漫剧,已与多平台达成版权合作 [4]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短剧App重点在东南亚、日韩测试推广,用户活跃度与留存率良好 [5] - FreeShort平台首批上线约300部作品,多部作品登顶地区热榜 [5] - 与抖音火剧联合制作《天降美飒小食神》,推动江西文化元素出海 [5] 核心竞争力 - 技术积淀包括专利、著作权及AI应用能力 [5] - 具备全链路全媒体整合营销服务能力 [5] - 战略前瞻性体现在短剧、出海及AI内容布局 [5]
中国移动咪咕非遗微短剧《我家后厨通古今》开机,战火与传承交织的动人故事即将上演
环球网· 2025-07-16 09:34
微短剧《我家后厨通古今》内容与创新 - 该剧融合抗战、非遗"荥经砂器"与美食元素,采用双线叙事通过一只带有弹痕的黑砂锅连接1940年与2013年两个时空,展现非遗技艺的传承[1][3] - 创作上运用方言增添地域特色,川军战士说四川话或带四川口音,现代线融入方言梗,并设置历史彩蛋,真实历史人物曾庆红出现在故事中[3] - 故事最后荥经黑砂得以修复,女主领悟先辈奉献精神,展现非遗技艺与爱国精神的代代传承[3] 咪咕数媒的微短剧战略与行业趋势 - 该剧是咪咕数媒"微短剧+"战略的力作,以创新形式展现非遗魅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展现公司在剧本创作与内容创新的能力[5] - 微短剧市场正从"下沉"向"精品化"转型,该剧具有示范意义[5] - 公司探索微短剧与其他领域融合,如《南枝向东暖》诠释女性成长新范式,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双赢[5] - 在"微短剧+文旅"领域,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剧目[5] 咪咕数媒的题材创新与社会合作 - 公司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推出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如即将上线的《郑和下西洋:沧海新途》献礼中国航海节暨郑和下西洋620周年[8] - 题材上不断推陈出新,如即将开机的《楼外枪声》以抗争时期伪满政权为背景,展现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人性、信仰与牺牲[8] - 以"微短剧+"为支点,公司通过创新为观众带来兼具社会价值与观赏价值的优质作品,借短剧讲好中国故事[9]
山东出台措施鼓励微短剧创作 单部最高可获100万元资金奖励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07:36
微短剧行业政策支持 - 山东省推出《山东省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山东省推动"微短剧+"创作计划工作方案》,引导微短剧创作提升 [1] - 每年策划推出一批精品微短剧,建立重大主题微短剧剧本项目库和跟踪指导机制 [1] - 实施"微短剧+"系列创作计划,包括"微短剧+文旅""微短剧+科技""微短剧+教育"等跨界融合模式 [1] 微短剧产业激励措施 - 单部微短剧最多可获得100万元资金奖励,鼓励市县出台扶持政策 [2] - 打造微短剧摄制地和拍摄取景地,优化影视基地功能,提升配套服务能力 [2] - 首批山东省微短剧摄制基地共九个,分布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地 [2] 微短剧技术应用与创新 - 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在微短剧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的全链条应用 [2] - 支持高校、企业、园区建设微短剧技术创新实验室,促进摄制地与研发企业合作 [2] 微短剧与文旅产业融合 - 电视剧《南来北往》带动取景地潍坊坊茨小镇旅游收入超1.2亿元 [3] - 微短剧《当星光坠入花海》20天内带动烟台景区、餐厅消费超500万元 [3] - 纪录片《大泰山》播出后景区接待游客超860万人,创历年新纪录 [3] 行业生态与机构落地 - 山东省招引爱奇艺、优酷等头部机构和2900多家影视机构落地 [3] - 坚持"影视+文旅"战略,推动视听力量与文旅产业融合共生 [3]
养老题材激活“微短剧+”新场景,中国移动咪咕短剧生态再升级
环球网· 2025-03-28 08:18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移动咪咕以“微短剧+”为支点,通过多赛道并进撬动内容创新与社会价值共振,未来将深化微短剧领域生态布局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6][8] 活动信息 - 2025年3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浙里微光·视听赋能”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浙江省网络视听协会联合十余家领军企业计划通过微短剧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 [1] - 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航出席活动并参与“跟着微短剧享养老”创作计划启动仪式 [3] 养老题材微短剧 - 咪咕数媒将推出养老题材微短剧《夕照暖庭》,聚焦老年群体,以传统与新型养老模式碰撞为切口,展现代际互动与养老模式探索,助力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3] 多赛道布局成果 - 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带动地方文旅打卡热潮 [8] - 萌宠题材短剧《小狗来福》全网播放量超4亿,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2024年度优秀作品 [8] - 反诈题材微短剧《夕阳下的伪装者》、乡村振兴题材短剧《带领全村人致富》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双赢 [8]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移动咪咕将进一步深化微短剧领域生态布局,以多元化题材、创新模式及社会价值导向,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6][8]
用短剧解锁视听新打法,中国移动咪咕让科普传播先“破圈”再“落地”
环球网资讯· 2025-03-28 06:3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在科普传播领域创新实践,依托“微短剧 +”形态探索科普传播新范式,通过深耕网文 IP、解决科普痛点、打造标杆案例等举措构建科普微短剧生态,还推出多种题材精品短剧,未来将以精品微短剧赋能科学传播推动科普大众化 [5][12] 会议信息 - 3 月 28 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视听赋能 科普未来——知识就是力量行动启航”科普视听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为论坛主办之一 [1] - 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李永受邀出席圆桌环节,与多方人士共探科普视听领域新趋势、新机遇 [3] 科普传播实践 - 公司秉持初心,依托“微短剧 +”创新形态,探索“科技 + 文化 + 艺术”融合的科普传播新范式,推动科普知识传播普及 [5] 构建科普微短剧生态举措 深耕网文 IP 蓄力 - 咪咕数媒深耕网文行业 10 年,有 2 万多名签约作者、超 2 万部全版权作品,小说 IP 储备丰富 [6] - 21 年开始在科幻小说 IP 领域布局探索,主办多届科幻征文大赛,联合举办首届“科幻小说接龙大赛” [6] - 已与 200 余位优质作家达成内容合作,含 30 余位获银河奖、星云奖等名家作者 [6] - 23 年布局短剧领域,实现“网文 + 短剧”双轨模式,将科幻小说 IP 与微短剧结合构建科普微短剧生态 [8] 直击科普难痛点 - 多数科普内容小众,代入难度大,科普短剧能发挥“强情节”“快节奏”特点,避免说教感,让观众轻松接受知识 [9] - 咪咕数媒基于科幻 IP 储备,以 K12 教育、银发人群需求为导向,聚焦科普应用场景,以多种媒介形式联动推广 [9] - 借助运营商渠道分发优势和咪咕阅读 APP,形成跨平台传播网络,通过包月会员模式精准触达不同圈层用户 [9] 联手脑科专家打造标杆案例 - 咪咕数媒计划与脑科专家共同打造科普短剧《回到三国当名医》,普及医学知识 [10] 其他精品短剧成果 - “短剧 + 萌宠”题材微短剧《小狗来福》全网播放量破 4 亿,入选 2024 年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12] - “短剧 + 文旅”题材微短剧《我有一座百宝屋》《龟城之永泰幻境》等入选“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带动文旅打卡热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