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历史观
icon
搜索文档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厚植“三农”情怀 提升工作本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福建省寿宁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图为该县纪检监察 干部在大安乡大熟村走访了解相关情况。吴文沁 摄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 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和推动"三农"工作 的强大思想武器。做好"三农"工作,要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记者 就此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如何深刻领悟其中的人民 立场,不断增强"三农"情怀? 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 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张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农 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以历史的纵深感把握当下洞察未来
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 历史研究是支撑中国文化的必要架构、理解中国社会的必由途径和传承民族记忆的必然选择 [2] - 学习历史可提升文化素养、了解历史规律、涵养政治道德 并培养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 [2] - 党员干部需通过历史学习汲取经验智慧 按照历史规律办事 内化为决策和实践的能力 [2] 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 - 学习历史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这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4] - 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发展规律 推动事业取得胜利 [4] -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4] 历史与民族发展的基础 - 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近代18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奋斗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发展史是人民书写的历史 [5] - 历史不能任意选择 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 [5] - 各国发展道路多样性取决于历史条件 依赖外部力量无法实现强大和振兴 [5]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是历史的创造者 [6] - 坚持群众史观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 按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不胜 [6] - 群众路线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7] - 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近代180多年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传承中走出来的 [7] - 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与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7] 历史对治国理政的启示 - 历史是最好教科书 给予治国理政丰厚的滋养与启迪 [8] - 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治国理政经验 包括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 [8] - 古代主张如民惟邦本、礼法合治、为政以德等给予重要启示 [8] 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9] -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 不能丢掉 [9] - 学习历史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9]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 - 历史文化遗产要完整保护并交给后人 是城市魅力的关键 [10] - 保护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10] - 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 延伸历史轴线 增强历史信度 [11] - 通过考古成果传播 让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脉络和成就 增强民族凝聚力 [11] - 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 展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11] 历史思维与时代发展 - 秉承长时段历史思维方式可把握历史中的经验、教训、规律和趋势 [12] -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 不与历史同步者无法赢得光明未来 [12] - 要以历史纵深感把握当下和洞察未来 [12]
许倬云的最后20年:我要唤醒许多的梦,唤醒许多的错
虎嗅· 2025-08-07 13:16
学术成就与著作 - 2006年出版《万古江河》 将中国历史比喻为黄河长江的演进过程 由黄河流域核心扩大到世界文化范畴 [1] - 退休后20多年间出版20多种图书 发表近200篇文章 接受20多家媒体访谈 录制十多场课程 [2] - 主要著作包括《说中国》《我者与他者》 以大历史观剖析中国五千年文化演进与"中国"概念形成 [7] - 撰写《中西文明的对照》《历史大脉络》 通过文明比较分析东西方发展图景及中国近代发展机遇 [8] - 出版《美国六十年沧桑:一个华人的见闻》 记录客居美国期间对政治制度与文化的观察 核心关注点仍为中国历史与普通民众 [9] 学术思想与影响 - 提出"从世界看中国 从中国看世界"的研究视角 融合人类学 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形成独特大历史观 [18] - 研究聚焦于社会文化史 重点关注一般民众生活起居与心灵关怀 而非英雄人物事迹 [21] - 晚年通过直播与写作告诫年轻人用大历史观看待世界 强调中国文化对安顿内心的价值 [22] - 被学术界誉为"感时忧国知识分子典范" 其思想蕴含的温情对大众产生广泛滋养 [3][11] 教育贡献与学术交流 - 在台湾大学历史系任教期间引进新观念改变学风 为研究生与博士生提供系统训练 [19] - 1972年赴匹兹堡大学任长聘教授后 持续关注两岸社会变化并促进中美学术交流 [19] - 指导王小波修改《黄金时代》并推荐发表 助其获得25万台币奖金改变命运 [20] - 1990年代末推动台湾大学设立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兼任南京大学荣誉教授促进高校改革 [20] 个人经历与学术渊源 - 1930年生于厦门鼓浪屿 因先天肌肉萎缩症形成"旁观者"视角 奠定历史研究基础 [12] - 抗战时期随父辗转内地农村 观察基层生活与社会组织 为后来写作《汉代农业》积累素材 [13] - 1946年就读无锡辅仁中学 受东林书院"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思想影响形成民本意识 [14] - 1948年赴台后转入台大历史系 师从傅斯年 劳幹 李济等学术巨擘 接受跨学科训练 [16] - 1957年赴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 师从顾立雅 伊利亚德等学者 深入研究比较文明与宗教起源 [18]
王小波痴迷,清华学子无人不读:92岁的他,凭什么?
凤凰网财经· 2025-08-06 13:45
许倬云的历史研究价值 - 许倬云是海外华裔史学大家,与黄仁宇、余英时等学者齐名,早年师从傅斯年,被王小波称为"我的老师"[4] -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选择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作为新生入学读物,希望学生通过历史理解世界运转规律[6][45] - 其研究强调"人心之自由,胸襟开放",主张将人类历史经验转化为个人内在力量[8][9] 独特的历史研究视角 - 突破传统历史叙事,如将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读为"中国第一次成熟",标志文官地位上升[16] - 提出战争不仅是冲突,更是文化交流的剧烈形式,促进不同文明发展[17] - 采用跨国比较研究方法,如秦汉vs罗马帝国、隋唐vs阿拉伯帝国,建立全球史观[33][36] 中国文化三部曲核心内容 - 《万古江河》:以"中国文化的黎明-百年蹒跚"六阶段重构中国史,聚焦平民生活而非英雄叙事[50][51] - 《说中国》:延伸《万古江河》细节,覆盖新石器时代至清朝,被葛兆光评价为"截断众流的大历史"[55][56] - 《中国文化的精神》:88岁完成的民俗文化研究,通过占卜、江湖故事等市井元素解析中国精神[59][60] 作品市场定位与装帧 - 套装原价182元,促销价136.5元(7.5折),单本成本低于45.5元[25][42] - 理想国出版社出品,精装硬壳设计,含历史插图,纸张护眼适合长期阅读[73][77] - 被《新周刊》评为"年度品牌",业界公认高质量图书标志[74] 学术影响力与评价 - 余英时赞誉其"古今一贯、学贯中西",许纪霖称其为"当今在世的大智者"[29][71] - 92岁高龄仍坚持学术研究,致力于戳破历史谎言,视其为专业责任[30][31] - 研究跨越半个世纪,建立"大历史观"框架,帮助读者在复杂世界中安顿自我[40][64]
豆瓣9.0+,这套天花板神作,看完直接给作者跪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4 04:32
书籍内容与价值 - 核心观点:限量特装版《中国大历史》全10册为史学巅峰之作,汇集多位史学大家的扛鼎之作,以"大历史观"贯通中华五千年历史 [6][17][26][42] - 内容覆盖83个王朝、599位帝王,从先秦至近现代,涵盖甲骨文、丝绸之路、虎门销烟等关键历史节点 [26] - 每册评分均超9.0分,畅销80年以上,被高校列为历史必读教材 [8][13] 作者权威性 - 作者包括吕思勉(史学四大家之一)、孟森(明清史开山人)、蒋廷黻(近代史开创者)等断代史奠基人 [45][46][52][56] - 钱穆、黄仁宇、余英时等史学大家均为其学生,鲁迅、顾颉刚等对其作品高度评价 [10][12] - 吕思勉"断代四史"中单小节内容可成重大论文,易中天三国研究多源于此 [69][71] 版本与装帧 - 特装版采用复古双封设计、锁线装订,限量500套刷边版全网独家 [31][33][39] - 全套10册精装原价598元,首发特惠138元,较平装更实惠 [37][102] 读者反馈与影响 - 读者评价包括"废寝忘食""中国通史之最""导师强烈推荐"等,有人记录3000条笔记 [28][29] - 当年明月称《明朝那些事儿》创作受《明史讲义》启发,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亦受孟森影响 [26][54] 史学特色 - 独创"大历史观":从制度、文化、地域等多维度解析历史演变 [26][68][89] - 包含金朝、夏朝等冷门历史,邓之诚提供独特通观评论 [79][80] - 蒋廷黻近代史以国际化视野分析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被誉为百年巅峰 [92] 适用人群 - 学生可获取写作素材,历史爱好者可系统掌握史学底层逻辑 [95][106] - 机构团购用于内部阅读,兼具收藏与学术价值 [105]
豆瓣9.0+,这套天花板神作,看完直接给作者跪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16 13:12
核心观点 - 限定特装版《中国大历史》全10册由史学大家联合撰写,代表中国史学研究的至高水平 [6][9][16] - 该套书籍涵盖83个王朝、599位帝王,从先秦到近现代,每本均为各朝代史学著作的巅峰之作 [21] - 书籍采用精装典藏级设计,复古双封锁线装订,限量500套刷边版全网独家首发 [26][28][32] - 全套定价138元,性价比极高,已畅销80万册 [30][33][69] 作者阵容 - 作者包括吕思勉、孟森、邓之诚、蒋廷黻等史学界奠基人,被钱穆、黄仁宇等大家推崇 [9][34][42] - 吕思勉被誉为"史学四大家"之一,其"断代四史"每小节都足以成就重大论文 [35][47] - 孟森是明清史研究开山人,其明史讲义直接影响《万历十五年》的创作 [37][50] - 蒋廷黻开创近代史研究,作品被称为"百年中国近代史的巅峰" [40][62] 内容特色 - 采用"大历史观"框架,从甲骨文到虎门销烟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历史 [21][45] - 包含众多颠覆性观点:如关公未斩华雄、刘备征吴非为报仇等历史细节 [47][50] - 邓之诚独家解析金朝、夏朝等常被忽略的朝代,提供新奇史学视角 [54] - 白话与古文相间的表达方式通俗易懂,适合各层次读者 [64] 市场反响 - 每本评分均超9.0分,畅销80年以上,被高校列为历史必读教材 [8][13] - 读者反馈包括"废寝忘食阅读"、"做3000条笔记"、"导师强烈推荐"等 [24][25] - 当年明月承认《明朝那些事儿》创作受该书启发 [22] - 易中天讲三国大量引用吕思勉的秦汉史研究成果 [48] 版本信息 - 特装版在原有版本上升级内容,采用精装典藏工艺 [26] - 双封锁线装订,复古设计,兼具收藏与阅读价值 [28][69] - 限量刷边版仅500套,出版社直发,机构团购踊跃 [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