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垂类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都说这个地级市,宜居宜业宜AI
36氪· 2025-08-06 09:08
当AI回答"最适合生活的城市"时,珠海名列前茅。 这座以宜居著称的城市,在AI产业发展中找到了独特的竞争力。 避开通用型AI的正面竞争,珠海聚焦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医疗AI、海洋科技等本地化场景,将AI技术与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深度结合。较小的辖区使 得珠海AI应用的试错成本低,并为AI后续复制至大湾区其他城市或地区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行性。 虽然拥有9000多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但珠海是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不过,作为特区的经济基础和优美的海滨风光,塑造了珠海强烈的存在 感。从容的生活节奏,在这里奇异地跟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和谐共生。 正如珠海人懂生活,"生活"也成为珠海AI的关键词。 从国内唯一在中央网信办备案的大数值模型,到阿奇机器人、AI海洋馆内交互式科普海洋生物的屏幕应用、智能货运平台,再到模数超市汇集了超140个 细分行业的垂类模型和AI硬件产品。 珠海海边骑车的人们(图源: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01 "小模型"多点开花 位于珠海市中心的写字楼内,整齐明亮的展示大厅演播着各类人工智能应用模型和产品,如智慧教育、工业检测、智慧医疗,多种AI模型的实时演示, 仿佛一场未来预演。 开放式的办公室被划分为 ...
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浦东AI“进化论”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12:05
浦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浦东人工智能产业从"试水探路"到"繁茂成林"跃升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AI药物加速萌芽 垂类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浦东AI产业"进化论" 创新因子见证产业跃升 [1] - 浦东模力社区投用一年 聚焦具身智能 科学智能 应用智能三大方向 以场景闭环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 [3] 智元机器人发展 - 智元机器人2023年扎根浦东张江机器人谷 半年内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 2024年自建生产工厂和数据采集工厂 2025年1月实现千台机器人量产下线 成为上海首个人形机器人量产企业 [1] - 智元机器人推出全能探索机器人灵犀X2 发布通用具身模型基座"智元启元大模型" 展示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多种应用场景 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智元灵渠OS" [1] - 智元机器人将继续扎根浦东 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引领地 [2] 英矽智能业绩 - 英矽智能2024年营收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8% [2] - 截至2024年底 英矽智能有10条管线处于临床阶段 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的AI药物Rentosertib完成临床药效概念验证 [2] 模力社区生态 - 模力社区助力企业将AI技术融入智能生产 生命科学 金融科技 城市管理等七大领域 [3] - 极豆科技为保时捷 小米等25家知名车企打造智能座舱 羚数智能推出30余款工业AI体 服务振华重工等制造业巨头 [3] - 模力社区吸引智谱寰宇 阿里通义千问两大模型巨头落户 张江已吸引近200家上下游相关企业 [3]
国内首个“主任级AI医生”诞生,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12门主任医师考试
观察者网· 2025-07-23 06:32
公司技术突破 - 夸克健康大模型于7月23日通过中国12门核心学科的主任医师笔试评测 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该挑战的大模型[1] - 该模型在5月通过副主任医师职称考试基础上实现能力提升 展现出复杂医学推理任务的突破[1] - 核心突破为构建"慢思考能力" 融合链式推理与多阶段临床演绎路径建模 实现分阶段深入推导医疗问题[1] 技术实现路径 - 采用"双数据产线+双奖励机制"工程体系 将医学数据划分为可验证(诊断类)和不可验证(健康建议类)两类[2] - 训练方法引入过程奖励模型(评估推理链合理性)和结果奖励模型(评估结论准确性) 提升临床可解释性与推理一致性[2] - 通过多阶段强化学习流程 包括人工校验冷启动数据、多轮样本筛选与难度递进训练 以及防作弊识别机制[2] 资源与用户基础 - 拥有千人规模专业医师标注团队 其中超过400名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历专家[2] - 夸克AI搜索在医学生群体中月活用户突破200万 覆盖全国过半医学生[2] - 医学生与医生群体使用该平台进行基础知识搜索、考试备考和临床辅助诊疗[2] 技术架构 - 以通义千问大模型为基础 采用面向垂直场景的深度工程化路线[1] - 通过真实医生标注和"问—思—答"整组数据驱动强化学习[2] - 训练目标聚焦医学思维培养而非简单问题回答[1]
技术选择背后的用户逻辑:美图的垂类模型思考
AI前线· 2025-07-06 04:03
视觉AI战略与垂类模型选择 - 公司选择聚焦细分视觉场景而非通用大模型路线 通过垂类模型精准响应用户需求并实现产品化落地 核心在于根据用户需求迭代模型能力 持续解决特定痛点以形成良性循环 [1] - 垂类模型战略优势包括:差异化产品能力构建 减少基础模型训练的大规模投入 实现效果与用户体验的极致优化 同时提升对用户多变需求的响应速度 [2] - 典型案例为Wink视频美容产品 凭借视频人像美容和画质修复功能实现市占率第二 通过将图片端人像美化技术迁移至视频领域 在垂类场景做到第一 [3] 产品落地与用户体验优化 - 影像工具类产品首要关注用户体验 需平衡简单易用与需求满足 例如美图设计室聚焦小微电商物料设计场景 针对性推出AI商品图、AI模特等功能 解决专业设计资源不足的痛点 [5] - 产品成功关键在于持续深挖细分场景 目前公司在视频美容、画质修复、抠图等细分领域均建立核心能力优势 用户阈值提升背景下 效果质量成为打动用户的核心要素 [5] - AI工作流构建需深度理解用户实际流程 如AI口播工具"开拍"针对录制全流程痛点开发功能 完成从技术应用到落地的闭环 [6] 技术演进与未来方向 - 生成式AI为传统图像智能化场景带来重塑机会 技术代际变化可实现更深度的场景渗透 强化理解力与跨模态能力 [7] - 重要技术方向是推动AI技术普及 通过产品化降低使用门槛 使普通用户能体验AI便利 这与公司AI工具开发战略高度一致 [7] - 研究落地协同机制需对齐技术趋势与用户需求 研发团队需基于社媒需求收集、市场竞争分析、NPS调研等数据 谨慎选择垂直场景进行规模化投入 [6] 行业会议与趋势 - AICon深圳站将聚焦Agent、多模态、AI产品设计等方向 探讨企业通过大模型降本增效的实践案例 汇集头部企业及创业公司专家分享前沿洞察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