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资源化利用

搜索文档
上海联交所成立固废资源交易中心,释放工业固废万亿级交易潜力
第一财经· 2025-09-26 09:12
当前,我国工业固废交易市场正释放万亿级潜力,以电厂粉煤灰、炉渣、石膏为代表的大宗固废成为资 源化利用核心。 生态环境部《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我国煤电行业年产生粉煤灰、 炉渣、脱硫石膏等固废超6亿吨,且粉煤灰产量呈年5%的增长趋势。其中建材领域应用占比超60%,环 保、农业及高值化利用需求正在快速攀升。 同时,在政策层面,"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叠加增值税即征即退、碳交易收益等财税激励,区域协同机制 如"西灰东运"正破解供需失衡难题,这些都在推动企业加速资源化转型。 一般工业固废占固废总量的40.8% 9月26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固废资源交易中心揭牌。 上海联交所固废资源交易中心将依托上海联交所的交易系统和市场网络,为工业固废提供集信息发布、 交易撮合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借鉴碳市场建设经验,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 利用,充分发挥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推动工业固废处置高效合规、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为上海建 设"无废城市"提供市场支撑,为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树立新标杆。 根据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发布的《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情况研究 报告 ...
变固废为璞玉,磷石膏铺就绿色生态之路
凤凰网财经· 2025-08-21 03:35
磷石膏问题的严重性与全球挑战 - 全球磷石膏堆存量达60亿吨且年新增1.5亿吨 综合利用率低于10% [1][3] - 中国磷石膏堆存量8.7亿吨且年增8000万吨 宜昌作为磷矿核心区堆存量达1.26亿吨 [1][3][4] - 每生产1吨磷酸产生5吨磷石膏 传统水洗或煅烧处理方式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3][4][9] 昌耀新材的技术突破与创新路径 - 开发磷石膏轻骨料和稳定层材料 磷石膏掺量超80% 轻骨料中占比达90% [5][10][12] - 首创碱性危废中和有害成分技术 解决凝结硬化时间长问题 筒压强度超10MPa [10][16] - 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 拥有17项中国专利及多项国际专利 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10][16] 产品应用与市场验证 - 磷石膏材料应用于S312省道重载道路 经两年重载卡车考验无裂缝塌陷 环保检测合格 [12][13] - 一级公路每公里消耗磷石膏超1.6万吨 已用于近百条道路水稳层及100多个市政项目 [17] - 电杆产品占湖北省70%市场份额 磷石膏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17.33% [16] 战略转型与行业影响 - 从电杆生产商转型为固废资源化集成供应商 覆盖8大类百余种产品 [15][16] - 主动公开核心技术以推动行业协同 牵头制定2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15][16] - 被国家发改委评为资源循环利用骨干企业 技术成果获中央推广案例认可 [13][16][17]
交通领域固废资源化利用获突破,交通运输部将加快产业化推广
第一财经· 2025-07-03 00:28
政策规划与试点成果 - 《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工业固废在交通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1]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完成"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试点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1] - 试点在固废路用性能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 试点成果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推广价值,推动固废在交通行业高值化、规模化利用 [1] 试点任务实施细节 - 试点任务于2021年8月启动,计划1~2年完成固废特性研究,3~5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2] - 从30余种固废中选取12种典型固废开展道路工程应用研究 [2] - 建立大宗固废道路建设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有效控制环境风险 [2] - 在全国17个省区市铺筑102公里示范路段,累计利用固废493万吨 [3] - 示范工程减少筑路材料支出5亿元,节约占地15.4万平方米,降低碳排放6.1万吨 [3] 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 - 首创≥98%大掺量磷石膏路基填筑工艺,首次资源化利用磷石膏30万吨 [4] - 突破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建成中试生产线并完成首例实体工程应用 [4] - 研发多种特殊岩土处治技术,在不同气候区域成功应用 [4] - 建立固废道路利用碳核算模型,开展典型固废全周期碳排放量核算 [4] 地方推广成效 - 江西省发布《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应用工程累计降低建设成本超300万元 [5] - 江西省锂渣处理节省废渣处置及环保税费超千万元,降低碳排放480吨 [5] - 山西省在昔阳至榆次高速公路利用红砂岩20多万吨,节约成本900多万元 [5]
全国节能宣传周|城乡固废协同处置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 ——走进中国节能肥西公司
中国发展网· 2025-07-01 10:32
生态治理与固废处理 - 肥西公司依托垃圾填埋场建设生态环保产业示范园,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示范工程,发挥中国节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作用 [2] - 园区已建成20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00吨/日炉渣综合处理利用项目、8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项目、600吨/日污泥干化项目,总处理规模达3900吨/日 [2] - 截至2025年5月底,累计消纳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超410万吨,实际上网电量13.4亿度,解决了肥西县及合肥西部区域"垃圾围城"难题 [2] 技术创新与资源循环 - 公司通过焚烧发电余热为污泥干化供能、炉渣制砖反哺基建等资源循环利用设计,构建多能互补、成本共担的产业生态链 [2] - 公司承担并完成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提升固废集约化协同处置能力与产学研创新转化水平 [3] - 已申请专利32项和软著作权10项,涵盖垃圾焚烧发电、固废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领域,形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3] 社会责任与公众教育 - 公司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实时公开污染物排放数据等措施消除公众对环保项目的"邻避效应" [3] - 建设以"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为主题的环保科普馆,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宣讲等活动 [3] - 获评"2024年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 [3]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立足"协同处理、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示范转换"四大功能模块,致力于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示范工程 [2] - 2024年成功入选合肥市"无废细胞"名单,获评"无废工厂"称号,为合肥市的"无废城市"树立标杆 [2] - 以央企担当为笔、科技创新为墨,在长三角生态保护画卷上书写"绿色答卷",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4]
从“处理难题”到“资源循环”!“煤矸石智能双体充填技术”将推动固废“变废为宝”
中国能源网· 2025-06-30 12:13
会议概况 - 第三届煤基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于2025年6月27-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聚焦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与智慧矿山建设 [1] - 会议由工业固废网、内蒙古工业大学等12家机构联合主办,准格尔旗对外招商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协办,吸引全国300余名高校教授、科研专家及业内人士参与 [3] - 会议特别邀请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增武、内蒙古地矿生态环境科技董事长张秉智等专家致辞,并组织18位学者作主旨发言 [3] 技术合作突破 - 河图矿业集团与北京固废通签署"煤矸石智能双体充填项目"合作协议,计划在陕西西安发起煤基固废产业联盟 [4][6] - 智能双体充填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山西吕梁煤矿,通过井下就地处理矸石减少地面排矸费、治理费等多项成本支出 [10][13] - 该技术联合HCS智能干选机实现煤炭与矸石精准分选,采用"连采连充"工艺提升资源回收率,降低矸石升井量30%以上 [8][10] 行业技术进展 - 我国煤气化渣年产量超8000万吨,煤矸石智能充填技术可解决大宗固废处理难题 [12][13] - 煤系高岭土可替代传统玻璃纤维原料,与充填技术形成产业链协同,产业化潜力巨大 [12] - 会议展示数字化循环经济链模式,涵盖陶粒陶瓷制备、智能分选等7项技术方向,覆盖建筑、农业等多元场景 [16] 专家观点 - 内蒙古工业大学赵增武指出,双体充填技术以创新模式实现煤矸固废资源化,具备广阔应用空间 [14] -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张建波强调,需破解煤气化渣利用难题,智能充填技术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 [12] - 内蒙古超牌新材料冯建明呼吁行业协作开拓煤基固废资源化新蓝海,构建互利共赢产业格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