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

搜索文档
阿斯利康(AZN.US)哮喘三联疗法“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在华申报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3:02
今年5月,阿斯利康宣布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哮喘的两项III期研究(KALOS和LOGOS)达到主要终点。这两项研究共纳入4461 例控制不佳的哮喘成人和青少年患者,评估了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对比二联疗法Symbicort(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作为维持治疗的 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相较于Symbicort组,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组患者的1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 )显著改善,并且重度哮喘恶化发生率显著 降低。详细数据尚未公布。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气道炎症和肌肉紧缩(支气管收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全球有多达2.62亿人受哮 喘影响,估计近一半接受二联疗法的患者仍控制不佳,这会显著限制肺功能并降低生活质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7日,CDE网站显示,阿斯利康(AZN.US)的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英文商品名:Breztri,中文商品名:倍 泽瑞令畅)在华申报新适应症。根据临床试验进展,推测此次申报的适应症为哮喘。 | 受理品种目录浏览 | 在审品种目录浏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亿呼吸药物市场角逐:解锁“沉默区”,挖掘新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8:28
哮喘疾病负担与未满足需求 - 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者约4570万 患病率4.2%且201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 其中40%-50%为过敏性哮喘[1] - 哮喘诊断率28.5% 控制率28.5% 超过70%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4] - 小气道病变人群达4.26亿 超过90%哮喘患者合并小气道病变[1] 小气道治疗重要性 - 小气道指第八级支气管以下直径≤2mm的气道 占整肺容量98%以上 表面积是大气道近5000倍[1] - 小气道被称为"肺部沉默区" 在临床实践中易被忽视但已成为慢性气道疾病预防和干预的重要靶点[1] - 专家发起"小气道病变与慢性气道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项目推动大小气道共治[1] 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118亿美元 2024年达128亿美元[2] - 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达196亿元 正稳步上扬[4] - 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占整个医药市场约5%-7%[8] 吸入制剂技术演进 - 吸入制剂剂型从传统混悬液向气雾剂、粉雾剂、软雾剂等高端剂型转变[2] - 超细颗粒药物将粒径缩小至1-2微米 肺部沉积率飙升至56% 其中1/3能直达小气道[6] - 新一代装置如启尔畅易悦达最佳吸气流速仅需35L/min 显著低于传统干粉剂要求的60L/min[4][6]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过敏性哮喘药物市场葛兰素史克稳居首位 阿斯利康紧随其后 赛诺菲/再生元、诺华占据特定细分领域[5] -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剂前五大品种合计市场份额近70% 布地奈德市场规模53亿元占23.7%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亿元占14.3%[8] - 本土企业正大天晴、健康元、恒瑞医药等崛起[5] 生物制剂研发进展 - 针对Th2型炎症、非2型炎症等哮喘表型的靶向药物研发成为热点[9] - DPP-1抑制剂HSK31858Ⅱ期临床显示可显著降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急性加重风险[12] - 复星医药DPP1抑制剂XH-S004以1.2亿美元首付款+5.25亿美元潜在销售里程碑款授权出海[11] 政策支持与防治体系 - 《健康中国2030》将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列为重点 目标到2030年将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降至8.1/10万及以下[7] - 专家呼吁构建哮喘三级防治体系:一级肺功能筛查 二级4周吸入激素诊断性治疗 三级FeNO检测动态监控[6] - 医保覆盖范围扩大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7] 企业战略布局 - 百洋医药战略投资济坤医药获24%股权 锁定肺纤维化1类创新药所有权益[11] - 凯西中国实施"中国为中国""中国为全球""全球为中国"三大战略 推动本地与全球市场协同发展[12] - 跨国药企重点关注研发专长、中国价格支付体系、疾病特点三大方向进行市场布局[13]
“雷暴哮喘”为何越来越常见?这些因素在被忽略
第一财经· 2025-09-15 05:55
哮喘患病情况 - 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者约4570万 患病率4.2%且自2010年呈上升趋势[3] - 18岁以下儿童哮喘患者达1500多万 若包含咳嗽或胸闷倾向患者群体规模更大[4] - 哮喘诊断率与控制率均低于30% 患者基数大但疾病管理存在明显不足[4] 疾病管理挑战 - 哮喘患者合并小气道病变现象普遍 小气道表面积达大气道近5000倍但易被临床忽视[5] - 吸入药物难以充分到达小气道是临床控制难题 需动态监测小气道功能指标[8] - 患者对疾病认知存在不足 未能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情况较为常见[5] 治疗技术发展 - 超细颗粒ICS/LABA干粉吸入剂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正式商业上市 为国内唯一获批同类产品[9] - 超细颗粒较普通颗粒具有更高小气道沉积率 药物在大小气道的精准递送是突破治疗瓶颈的关键[9] - 简易筛查技术正在开发 可通过问卷筛查或支气管激发试验发现早期哮喘患者[7] 环境影响因素 - 全球变暖及碳排放增加导致过敏原浓度上升 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升高[3] - 气候变化使雷暴事件频现 雷暴天气中植物致敏颗粒会出现级别放大现象[3] - 雷暴哮喘易引发医疗资源挤兑 建议哮喘患者在雷暴天气减少户外活动[6]
康沣生物(06922) - 自愿公告哮喘冷冻消融系统获得美国食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
2025-07-24 13:5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哮喘冷冻消融系统2025年7月24日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3] - 该系统由冷冻治疗设备及气道冷冻消融导管组成,用于治疗中重度哮喘[3] - 系统通过冷冻消融破坏肺部迷走神经治疗哮喘[3] 其他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6922[2]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公布[4]
孩子不喘了就没事了?家长当心擅自停药导致哮喘症状加重
搜狐网· 2025-05-06 08:40
哮喘疾病现状与挑战 - 春季气温波动、花粉弥漫和病原体增多导致哮喘就诊高峰,患者频繁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 [1] - 我国约55%-70%哮喘患者病情未有效控制,超过3000万患者管理不足 [3] - 76.8%重度哮喘患者属于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病情复杂且控制难度大 [2] - 5%哮喘患者(约300万人)属于重症,即使规律吸入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 [5] 哮喘病理机制 - 哮喘本质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性发作时气道剧烈痉挛可能危及生命 [2] - 嗜酸性粒细胞(EOS)通过释放炎症因子持续激活气道炎症,是重度哮喘重要发病机制 [2] - 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不可逆气道重塑和肺功能减弱,引发慢阻肺、肺气肿等并发症 [2] 现有治疗方案 - 标准治疗方案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LABA) [3] - ICS抑制炎症因子减轻气道炎症,LABA舒张气道平滑肌改善呼吸困难 [3] - 许多患者症状缓解后自行减药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和加重 [1][3] - 重度哮喘患者年平均治疗费用比轻中度高5至8倍,占哮喘医疗总成本50%以上 [5] 创新疗法进展 - 生物制剂可精准靶向EOS等关键炎症通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并改善肺功能 [5] - 生物制剂相比传统疗法具有"精准导弹系统"优势,减少全身性副作用 [5]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首次提出哮喘"临床治愈"理念 [6] - 创新疗法使重度患者有望实现症状稳定、维持正常活动水平 [6] 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制剂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面临高昂费用挑战 [6] - 专家呼吁将更多创新生物制剂纳入医保以提高临床可及性 [6] - 国家PCCM哮喘专病能力提升项目持续强化诊疗能力 [6]
哮喘规范化管理 让呼吸更自由
人民网· 2025-05-06 08:00
哮喘疾病概述 -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本质是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2] - 哮喘症状包括喘息、胸闷、气短、咳嗽,其中喘息是典型症状,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特点 [2] -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密切相关,控制不佳可能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 [3] 哮喘诊断挑战 - 非典型症状如胸闷、气短、咳嗽诊断难度大,易被误诊漏诊 [2] - 长期慢性咳嗽或胸闷患者需考虑哮喘可能并进行专业检查 [2] - 易敏人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筛查以实现早诊早治 [3] 哮喘治疗方案 - 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非药物治疗根本途径 [4] - 维持治疗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常与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 [4] - 缓解药物用于急救,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需随身携带 [4] - 生物靶向药物针对免疫异常靶点,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药物 [4] 疾病管理重要性 - 规范化诊疗和长期管理是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5] - 提升患者认知可推动早诊早治,避免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 - 医患良好沟通能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患者信心 [5] - 医院规范化管理实践有助于精准诊断和治疗 [5]
儿童哮喘高发!过敏与感染是诱因,如何治疗?医生解答→
搜狐财经· 2025-05-06 06:17
全球及中国哮喘患者现状 - 全球哮喘患者数量超3.58亿人 今年预计突破4亿人 [1] - 中国哮喘患者数量超4500万 其中儿童患者达1500万人 [1] 哮喘发病诱因 - 常见诱因包括尘螨(粉尘螨 户尘螨) 狗毛 猫毛 食物(螃蟹 虾) [1] - 剧烈运动 吸入冷空气 大哭大笑(过度通气)可引发急性发作 [1] -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最常见诱因之一 [1] - 家族哮喘病史儿童患病风险较高 [1] 哮喘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 - 发病时表现为胸闷 咳嗽 呼吸困难 [1] - 本质为气管痉挛收缩导致的呼吸不畅 [1] 哮喘治疗方式 - 吸入治疗是国内外经典方法 需根据年龄选择吸入方式并逐步减量 [2] - 脱敏治疗 中医汤药 膏方 针灸 敷贴可改善病症 [2] - 膳食健康搭配(少冰食)有助于降低发作风险 [2] 急性发作处理建议 - 家长需避免盲目治疗 及时就医 [2] - 缺氧时间过长会损害脑 心 肾等重要器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