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沣生物(06922)

搜索文档
康沣生物(0692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2 08: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入从1947.5万元人民币增至5110.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4%[6][7]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5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1.1百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62.4%[32] - 收入同比增长162.4%至51.106百万人民币[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5110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9475千元人民币增长162.4%[99][100] - 毛利从1528.1万元人民币增至3431.2万元人民币[6] - 毛利同比增长124.5%至34.312百万人民币[84] - 期内亏损从5595.3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722.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4%[6][7] - 报告期间亏损从5600万元收窄至2720万元[45] - 期内亏损同比收窄51.3%至27.221百万人民币[84]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381.7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5217.1万元,亏损额收窄54.4%[8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3817千元人民币,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0元人民币[10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52171千元人民币,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2元人民币[109]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10元[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从3722.2万元人民币减少至1790.7万元人民币[6]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51.9%至17.907百万人民币[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包含研发开支1790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7222千元人民币下降51.9%[103] - 研发开支减少人民币1930万元(降幅51.9%),主因研发人员成本减少870万元及材料投入减少700万元[38] - 公司研发开支中员工成本为11,350千元人民币,占研发总开支的63.4%[36] - 公司研发开支中已用材料及耗材成本为2,333千元人民币,占研发总开支的13.0%[36] - 公司研发开支中临床实验费用为1,901千元人民币,占研发总开支的10.6%[36] - 销售及分销开支激增人民币580万元(增幅174.4%)至920万元,因新产品商业化推广[40]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174.4%至9.158百万人民币[84] - 行政开支略增人民币50万元(增幅1.7%)至3370万元,保持相对稳定[39] - 融资成本增加人民币70万元(增幅142.0%)至110万元,主因银行借款利息上升[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05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36千元人民币增长141.9%[104] - 公司销售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2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8百万元人民币[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679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194千元人民币增长300.5%[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包含工资及薪金2964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6779千元人民币下降19.4%[103] - 以权益结算购股权开支为人民币758.4万元,较去年同期854.4万元减少11.2%[87] 产品注册与商业化进展 - 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于2025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并于5月实现商业化[7] - 哮喘冷冻消融系统于2025年7月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7] - 冷冻粘连治疗系统的一次性使用冷冻探头注册变更于2025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7] - 心脏冷冻消融系统于2023年1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024年9月在中国商业化[10] - 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于2025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并于2025年5月在中国商业化[15] - 冷冻粘连治疗系统于2024年1月获上市批准并于2024年9月商业化[19] - 膀胱冷冻消融系统于2022年6月获批并于2022年12月商业化[20] - 肺结节定位针于2019年3月获批并于2019年5月商业化[23] 产品管线与预期里程碑 - Cryofocus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7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022年12月获FDA突破性器械认定[11] - 肺动脉高压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9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12] - 慢阻肺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2026年下半年获批[13] - 哮喘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2026年下半年获批,2025年7月获FDA突破性器械认定[14] - 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5年3月获批[9] - 结核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2026年下半年获批[9] - 胃部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2026年下半年获批[9] - 房颤脉冲电场消融系统预计2026年上半年提交,2027年上半年获批[9] - 良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7年上半年提交注册申请[16] - 肺周结节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6年下半年提交注册申请[16] - 咳嗽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7年下半年提交注册申请[17] - 结核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申请[18] - 胃部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申请[21] - 食道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申请[22]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人民币1820万元(增幅40.1%)至6370万元[4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40.1%至63.675百万人民币[8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367.5万元,相比期初4545.8万元增长40.1%[88]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人民币690万元,投资现金流净流出10万元,融资现金流净流入2530万元[4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685.9万元,相比去年同期5039.3万元,现金流流出改善86.4%[8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8万元,相比去年同期141.9万元,资本支出大幅减少96.6%[8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535.8万元,相比去年同期1716.3万元增长47.8%[88] - 流动比率从1.6提升至1.8,速动比率从1.1提升至1.4,资产负债率从47.1%升至62.9%[51] - 银行借款总额2570万元,年利率3.45%-3.50%,较2024年3000万元减少[46][49] - 新增关联方贷款人民币6184.8万元,新增银行贷款人民币1000.0万元[88] - 金融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1,261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9,448千元增长80.6%,其中应付关联方款项31,244千元,计息银行借款25,740千元[121] 公司资产、权益与负债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8.5%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7.1%[3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下降22.1%至57.528百万人民币[86] - 非控股权益下降66.9%至1.679百万人民币[86] - 公司权益总额从期初的人民币7893.1万元下降至期末的人民币5920.7万元,降幅为25.0%[87] - 累计亏损扩大至人民币7.59亿元,较期初7.35亿元增加3.2%[87]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期初人民币508.3万元下降至期末人民币167.9万元,降幅为67.0%[87] - 应付关联方款项新增31.244百万人民币[8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74千元人民币,全部账龄在三年以上且已全额计提减值[110][111]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114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05千元人民币下降5.4%[112] - 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为人民币31,244千元,其中宁海麟灃生物科技14,251千元,李辉女士16,993千元[11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中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为人民币9,52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325千元增长309.5%[117] - 资本承担中的厂房及机器已签约但未计提拨备金额为人民币29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5千元减少45.7%[113]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0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0.5百万元人民币[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48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955千元人民币下降83.5%[102]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中向宁海麟灃生物科技等公司垫付公用事业账单总计人民币2,96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25千元增长812.3%[115] - 关联方提供贷款总额为人民币61,848千元,其中宁海麟灃生物科技提供45,000千元,李辉女士提供16,848千元[115] - 偿还关联方宁海麟灃生物科技贷款人民币31,000千元[115] - 关联方宁海康灃生物科技提供垫款人民币7,400千元[115] - 购买产品总额为人民币12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76千元下降29.0%[115] - 购买服务总额为人民币25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94千元下降12.2%[11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宁被胜杰康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标准税率为25%)[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80名全职雇员,绝大部分驻于中国[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42.3百万元[58]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65] - 董事朱军持有非上市股份9,721,236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4.07%[70] - 董事朱军持有H股4,166,244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1.74%[70] - 董事吕先生持有非上市股份80,434,09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3.64%[70] - 董事吕先生持有H股52,610,766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22.00%[7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间派发中期股息[60]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66]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6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239,110,000股,其中非上市股份95,671,421股,H股143,438,579股[72] - 执行董事朱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非上市股份9,721,236股(占总数4.07%)和H股4,166,244股(占总数1.74%)[73][72] - 吕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非上市股份80,434,090股(占总数33.64%)和H股52,610,766股(占总数22.00%)[73][72] - 李女士通过多重控制关系持有非上市股份80,434,090股(占总数33.64%)和H股60,483,766股(占总数25.30%)[73][72] - 高瓴系通过钧恒等实体持有非上市股份13,537,272股(占总数5.66%)和H股5,801,688股(占总数2.43%)[75] - 宁波麟灃直接持有非上市股份66,058,120股(占总数27.63%)和H股30,730,616股(占总数12.85%)[73] - 上海仕地持有非上市股份76,060,092股(占总数31.81%)和H股35,017,176股(占总数14.64%)[73] - 苏州新建元二期创投持有H股12,283,500股,占H股总数8.56%及总股本5.14%[75] - 宁波脉尚持有非上市股份8,972,712股(占总数3.75%)和H股3,845,448股(占总数1.61%)[73] - 宁波弘盈康持有非上市股份8,690,539股(占总数3.63%)和H股3,724,517股(占总数1.56%)[75] - 陈杰先生通过控制实体持有H股12,283,500股,占公司总股本5.14%及H股类别8.56%[77][79] - 杭州比邻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直接持有H股8,047,944股,占公司总股本3.37%及H股类别5.61%[77][79] - 孙晓路先生通过关联实体合计持有非上市股份3,782,406股(总股本1.58%)及H股11,830,350股(总股本4.95%)[77][79] - FutureX系列实体共同持有H股7,963,128股,均占公司总股本3.33%及H股类别5.55%[77] - 盛山资产管理与甘世雄先生各持有H股6,072,552股,均占公司总股本2.54%及H股类别4.23%[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239,110,000股,其中非上市股份95,671,421股,H股143,438,579股[79] - 李女士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控制非上市股份76,060,092股及H股42,890,176股[79] - 宁波麟灃直接持有非上市股份44,538,295股及H股19,087,841股,并通过关联实体控制更多股份[79] - 上海仕地直接持有非上市股份10,001,972股及H股4,286,560股,并通过宁波麟灃控制更大权益[79] - 执行董事朱先生直接及通过宁波弘盈康合计持有非上市股份9,721,236股及H股4,166,244股[79] 公司产品组合与基础设施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14款冷冻治疗产品和9款非冷冻治疗产品,其中11款已于2025年6月30日商业化[9] - 公司拥有两个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超过14,400平方米[30] - 公司产品开发团队由33名内部研发员工和16名临床操作员工组成[29] - 公司在中国及海外拥有153项专利及60项专利申请[29]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24]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为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4]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24][126] - 股份包括非上市股份及H股[124][126] - H股为境外上市外资普通股于联交所上市[124] - 联交所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124] - 国家药监局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24] - 港元指香港法定货币[124] - 美元指美国法定货币[126] - 人民币指中国法定货币[124]
康沣生物(0692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38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143,438,579股,股本143,438,579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非上市股份法定/注册股份95,671,421股,股本95,671,421元[1] - 2025年8月,H股和非上市股份法定/注册股份数目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和非上市已发行股份总数分别为143,438,579股、95,671,421股[4] - 2025年8月,H股和非上市已发行股份数目无增减[4] 其他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39,110,000元[1] - 呈交者为董事朱军[7]
康沣生物-B(06922)公布中期业绩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381.7万元 同比收窄54.35%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2:4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5110 6万元 同比增长约1 62倍 [1] - 毛利3431 2万元 同比增长约1 25倍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381 7万元 同比收窄54 35% [1] - 每股亏损0 1元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2025年3月获批的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及冷冻粘连治疗系统等呼吸介入产品销量增加 [1] - 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其他呼吸介入产品经销销售在报告期内相应增加 [1] 亏损改善原因 - 亏损收窄得益于公司优化发展策略并实施集团控制开支的有效措施 [1]
康沣生物-B公布中期业绩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381.7万元 同比收窄54.35%
智通财经· 2025-08-08 12:4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收入达5110.6万元,同比增长约1.62倍 [1] - 毛利3431.2万元,同比增长约1.25倍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381.7万元,同比收窄54.35% [1] - 每股亏损0.1元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2025年3月获批的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及冷冻粘连治疗系统等呼吸介入产品销量增加 [1] - 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其他呼吸介入产品经销销售在报告期内相应增加 [1] 亏损收窄原因 - 公司通过优化发展策略及实施集团控制开支的有效措施实现亏损收窄 [1]
康沣生物-B(06922.HK)中期收入5110万元 同比增长162.4%
格隆汇· 2025-08-08 12:42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增至人民币51.1百万元,同比增长162.4%,主要得益于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及冷冻粘连治疗系统等呼吸介入产品的销量增加 [1] - 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其他呼吸介入产品的经销销售在报告期内也有所增加 [1] - 公司亏损由人民币56.0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27.2百万元,减幅达51.4%,主要由于优化发展策略并实施控制开支的有效措施 [1] 产品与市场 - 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及冷冻粘连治疗系统等呼吸介入产品于2025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带动了公司收入的显著增长 [1]
康沣生物(0692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08 12: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9.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1.1百万元人民币,增幅达162.4%,主要得益于呼吸介入产品销量的增加[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34.3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3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24.5%[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7.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6.0百万元人民币减少51.4%[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10元,较2024年同期的0.22元有所改善[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及耗材销售收入为51,106千元,同比增长162.3%(2024年同期为19,475千元)[16][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3,817千元,同比收窄54.3%(2024年同期为52,171千元)[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10元,同比收窄54.5%(2024年同期为0.22元)[27]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5百万元人民币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1.1百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62.4%[49] - 整体毛利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5.3百万元人民币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4.3百万元人民币[52] - 报告期间亏损从2024年的人民币56.0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27.2百万元[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7.9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7.2百万元人民币下降51.9%[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7,907千元,同比下降51.9%(2024年同期为37,222千元)[22] - 销售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2百万元人民币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8百万元人民币[50] - 整体毛利率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8.5%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7.1%[5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0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0.5百万元人民币[53] - 研发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37.2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7.9百万元,降幅达51.9%,主要因研发人员减少和材料投入减少[56] - 行政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33.2百万元微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33.7百万元,增幅1.7%,保持相对稳定[5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3.3百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9.2百万元,增幅174.4%,因新产品商业化推广[58] - 融资成本从2024年的人民币0.4百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1百万元,增幅142.0%,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增加[59] 现金及流动性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7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45.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40.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净值为51.9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38.3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5.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的人民币45.5百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63.7百万元,增幅40.1%,主要来自产品销售收入[63] - 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出人民币6.9百万元,投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出人民币0.1百万元,融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5.3百万元[64] - 资本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1,425千元大幅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8千元[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5.7百万元,无未动用银行融资[67] - 流动比率从2024年的1.6提升至2025年的1.8,速动比率从1.1提升至1.4,资产负债比率从47.1%升至62.9%[68][69][70]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业务为基于液氮冷冻消融技术的微创介入治疗系统,覆盖心血管和经自然腔道手术领域[30] - 公司已商业化11款产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14款冷冻治疗产品和9款非冷冻治疗产品及在研产品[31] - 心脏冷冻消融系统于2023年1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024年9月在中国商业化[31][32] - Cryofocus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7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022年12月获FDA“突破性器械”认定[31][33] - 肺动脉高压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9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31][33] - 慢阻肺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6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023年3月进入确证性临床试验[31][34] - 哮喘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6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针对中重度哮喘治疗[31][34] - 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已于2025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31] - 良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7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31] - 胃部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6年下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31] - 食道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7年上半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31] - 哮喘冷凍消融系統於2023年3月進入確證性臨床試驗階段,預計2025年下半年提交國家藥監局註冊文件,2026年下半年獲批[35] - 惡性狹窄冷凍消融系統於2024年5月提交註冊申請,2025年3月獲國家藥監局批准,2025年5月在中國商業化[35] - 良性狹窄冷凍消融系統於2024年1月進入確證性臨床試驗,預計2027年上半年提交註冊文件,2027年下半年獲批[36] - 肺周結節冷凍消融系統截至2025年6月30日處於可行性臨床試驗階段,預計2026年下半年提交註冊文件,2027年下半年獲批[36] - 咳嗽冷凍噴霧治療系統截至2025年6月30日處於可行性臨床試驗階段,預計2027年下半年提交註冊文件,2028年下半年獲批[37] - 結核冷凍噴霧治療系統截至2025年6月30日處於可行性臨床試驗階段,預計2025年下半年提交註冊文件,2026年下半年獲批[38] - 冷凍粘連治療系統於2024年1月獲上市批准,2024年9月在中國商業化,其一次性冷凍探頭註冊變更於2025年8月獲批[39] - 膀胱冷凍消融系統於2022年6月獲國家藥監局批准,2022年12月在中國商業化[40] - 胃部冷凍消融系統截至2025年6月30日處於可行性臨床試驗階段,預計2025年下半年提交註冊文件,2026年下半年獲批[41] - 食道冷凍噴霧治療系統截至2025年6月30日處於可行性臨床試驗階段,預計2025年下半年提交註冊文件,2027年上半年獲批[42] - 房颤脉冲电场消融(PFA)系统预计于2027年上半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45] - 抗胃食管反流系统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45] 税务及财务结构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其中一家附属公司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23] - 公司美国附属公司适用21%联邦企业所得税税率,但因亏损未计提拨备[24] 应收应付款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4千元,全部账龄超过三年且已全额计提减值[27][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140千元,同比下降5.4%(2024年末为1,205千元)[29] 资产及负债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9.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10.5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59.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78.9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4.9%[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7.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73.8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2.1%[9] 研发及生产 - 公司拥有153项专利及60项专利申请[47] - 产品开发团队由33名内部研发员工和16名临床操作员工组成[46] - 公司在浙江省宁波市及上海市的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超过14,400平方米[48]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僱用180名全職僱員,僱員福利開支總額約為人民幣42.3百萬元[78] 公司治理 - 公司未建議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派發中期股息[79] - 公司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第二部分的所有適用守則條文[80] - 公司董事及監事確認於報告期間遵守證券交易標準守則[81] - 公司於2025年6月20日通過修訂公司章程的建議[82] - 報告期間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未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上市證券[83] - 審核委員會確認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財務業績符合相關會計準則[84] - 報告期後公司無任何重大期後事項[85]
智通港股投资日志|8月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6:04
业绩公布与股东大会 - 港股上市公司业绩公布日及股东大会召开日集中在2025年8月8日 [2] 复牌与新股活动 - 国际商业结算复牌 [2] - 银诺医药-B处于招股阶段 [2] 派息日信息 - YUSEI、浪潮数字企业、东原仁知服务、时代电气、弘业期货、长城汽车、国银金租、白花油、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招商证券、中国财险、新华保险、中国东方集团、北京控股、中国铝业、上海复旦、杉杉品牌等公司派息日集中在2025年8月8日 [2][3] 股本增发 - 万马控股除权日 [3] 其他公司动态 - 帝王国际投资、利福中国、运兴泰集团、承辉国际、富智康集团、宝燵控股、康耐特光学、康沣生物-B、泰凌医药、名仕快相、世界华文媒体、国锐生活、荣智控股、鼎石资本、瑞斯康集团、翠华控股、天津津燃公用、佑驾创新、万保刚集团、四威科技等公司无具体动态披露 [2]


康沣生物-B:冷冻粘连治疗系统的一次性使用冷冻探头变更注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
智通财经· 2025-08-07 12:29
产品注册进展 - 一次性使用冷冻探头于2024年1月9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 [1] - 冷冻探头注册变更于2025年8月5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 [1] 产品商业化 - 冷冻粘连治疗系统商业化路径因获得批文而更加完善 [1] - 冷冻探头将以一次性及重复使用的产品特性全面覆盖相关适应症 [1] 技术应用 - 冷冻粘连治疗系统采用亚临界制冷技术及控压传热技术进行快速冷冻粘连 [1] - 系统用于气道内异物、黏液、血液凝块和坏死组织的冷冻去除 [1] - 系统适用于支气管和肺部组织的冷冻活检 [1]
康沣生物-B(06922):冷冻粘连治疗系统的一次性使用冷冻探头变更注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2:26
产品注册进展 - 一次性使用冷冻探头于2024年1月9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 [1] - 冷冻探头注册变更于2025年8月5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 [1] 商业化布局 - 冷冻粘连治疗系统商业化路径因批文获取而更加完善 [1] - 冷冻探头将以一次性及重复使用特性全面覆盖相关适应症 [1] 技术应用与适应症 - 冷冻粘连治疗系统采用亚临界制冷技术及控压传热技术进行快速冷冻粘连 [1] - 系统用于气道内异物、黏液、血液凝块和坏死组织的冷冻去除 [1] - 系统适用于支气管和肺部组织的冷冻活检 [1]
康沣生物-B(06922.HK):冷冻粘连治疗系统的一次性使用冷冻探头变更注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
格隆汇· 2025-08-07 12:26
产品注册进展 - 一次性使用冷冻探头注册变更为冷冻探头于2025年8月5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 [1] - 冷冻探头为冷冻粘连治疗系统的组成部分 于2024年1月9日首次获得批文 [1] 产品技术特性 - 冷冻粘连治疗系统采用亚临界制冷技术及控压传热技术进行快速冷冻粘连 [1] - 冷冻探头具备一次性及重复使用的双重产品特性 [1] 商业化进程 - 获得批文后冷冻粘连治疗系统商业化路径更加完善 [1] - 产品将实现对相关适应症的全面覆盖 [1] 临床应用范围 - 用于气道内异物 黏液 血液凝块和坏死组织的冷冻去除 [1] - 适用于支气管和肺部组织的冷冻活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