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转债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固收】本周转涨,且涨幅超权益——可转债周报(2025年9月22日至2025年9月26日)(张旭/李枢川)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8 02:22
以下文章来源于债券人 ,作者光大证券固收研究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 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 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 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 证券的客户。 债券人 . 唯有进行扎实的基本面研究,方能行稳致远。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报告摘要 1、市场行情 本周(2025年9月22日至2025年9月26日,共5个交易日)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为+0.9%(上周涨跌幅 为-1.5%),本周转涨;本周中证全指变动为+0.2%(上周涨跌幅为-0.2%);本周转债涨幅超过权益,近 一个月来首次。2025年开年以来,中证转债涨跌幅为+15.3%,中证全指数涨跌幅为+21.3%,转债市场表 现稍逊于权益市场。 分评级来看,高评级券(评级为AA+及以上)、中评级券(评级为AA)、低评级券(评级为AA-及以下) 本周涨跌幅分别为+0.69%、+0.86%、+0.51%,低评级券本周涨幅 ...
可转债市场周观察:估值继续压缩,等待切入时机
东方证券· 2025-09-24 0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转债自发调整未结束,跟涨能力减弱,正股回调时估值主动下行,对权益市场波动更敏感,当前转债性价比偏低,但A股处于慢牛行情,无需过分担忧,当前是转债兑现集中点位,高价低溢价股性品种及偏防御个券更值得考虑,部分银行底仓品种现配置价值[6][9] - 回测近几年强赎案例发现,博弈强赎条款有客观收益和一定确定性,后续触发和放弃强赎数量可观,值得关注[6][9] - 权益市场上周冲高回落、板块分化,周初强势,上证指数几近突破3900大关后大幅调整,成交缩量上涨放量下跌,短期指数需震荡调整,中长期趋势看好,关注下周一国新办发布会[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转债观点:估值继续压缩,等待切入时机 - 转债自发调整未结束,跟涨能力减弱,正股回调时估值主动下行,对权益市场波动更敏感,当前转债性价比偏低,但A股处于慢牛行情,无需过分担忧,当前是转债兑现集中点位,高价低溢价股性品种及偏防御个券更值得考虑,部分银行底仓品种现配置价值[9] - 回测近几年强赎案例发现,博弈强赎条款有客观收益和一定确定性,后续触发和放弃强赎数量可观,值得关注[9] - 权益市场上周冲高回落、板块分化,周初强势,上证指数几近突破3900大关后大幅调整,成交缩量上涨放量下跌,短期指数需震荡调整,中长期趋势看好,关注下周一国新办发布会[9] 可转债回顾:转债再度跟跌,估值继续下行 市场整体表现:权益冲高回落,科技仍是主线 - 9月15日至9月19日,市场指数涨跌分化,上证指数下跌1.30%,深证成指上涨1.14%,沪深300下跌0.44%,中证1000上涨0.21%,创业板指上涨2.34%,科创50上涨1.84%,北证50下跌1.43%[13] - 行业方面,煤炭、电力设备、电子领涨,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领跌,日均成交额上行1922.4亿元至2.52万亿元[13] - 上周涨幅前十转债为景兴、恒帅、崧盛等,成交方面,景兴、景23、利扬等转债较为活跃[13] 估值主动压缩,高价、中低评级转债表现较好 - 上周转债再度回调,估值主动压缩,日均成交额大幅上行至818.02亿元,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55%,平价中枢下行1.1%至111.1元,转股溢价率中枢下行1.1%至18.9%[6][18] - 从风格看,上周高价、中低评级转债表现较好,AA+评级、大盘转债表现较弱[6][18]
【兴证固收.转债】权益指引,转债寻迹——2025年8月可转债市场展望
新浪财经· 2025-08-05 13:41
估值水平分析 - 当前转债定位接近2022年估值高点水平,也与2015年1月接近 [3][4] - 转债中位数价格达127.63元,偏债转债估值处于历史极高点,偏股转债与2022年高点仍有小幅差距 [16] - 期权定价偏离度处于高位区域,明显超过3月高点 [12][17] - 新券定价普遍在130元以上/30%溢价率以上,恒帅转债出现小盘品种极强定价状态 [22] 历史表现对比 - 2007、2009、2015年全面牛市中转债定位远高于当前水平,但当时牛市强度和转债稀缺性非当前可比 [3][4] - 2015年1月转债普遍涨到130元以上,5月行情加速时普遍涨至200元以上,溢价率普遍20%以上 [28] - 2007年强势行情下中位数定价远超130元,晨鸣转债等品种价格快速突破 [54][55] - 2009年高点转债价格均高于150元,转股溢价率普遍处于高位 [60][63] 市场资金状况 - 7月权益市场延续突破态势,资金回补是主要原因 [72] - 融资规模抬升成为重要资金补充,融资余额达19500亿元 [71][74] - 固收+产品转债仓位显著下降但申购持续,一级债基转债仓位回落至年内低点 [103][106] - 转债申购依然偏强,ETF份额保持高位,7月获利了结资金规模较大 [100][101] 短期风险因素 - 美就业数据大幅下调引发衰退风险担忧,9月联储降息预期增强 [77][80] - 市场对政策端预期转弱可能带来中期担忧,PMI新出口订单处于荣枯线以下 [81][84] - 白宫发言人言论引发中美贸易担忧抬升,出海方向近期出现调整 [89][88] - 权益市场出现拥挤度偏高状况,小微盘拥挤度达到0.9 [73][75] 投资策略建议 - 低价转债策略空间明显收窄,偏股品种占优 [110][115] - 稀缺性定价成为重要方向,包括强势方向稀缺性定价、新券偏高"底部"、资金推动的底仓修复 [116][122] - 关注AI算力、创新药、军工、反内卷、人形机器人等赛道催化机会 [124][132][136][142][144] - 推荐十大转债组合精选优质标的,注重弹性,每月调换一次 [9][153] 行业配置方向 - 科技方向关注国产算力(烽火转债)、先进封装(甬矽转债) [154][157] - 创新药方向关注乐普转2,军工关注核电模块(利柏转债) [154][141] - 周期品种关注华友转债(镍产能释放)、温氏转债(供给改善) [157][158] - 光伏方向关注隆22转债、双良转债等逆境反转品种 [158]
可转债资产的性价比开始明显下降?
集思录· 2025-07-18 13:14
可转债性价比分析 - 当前可转债与股票的性价比定价已进入接近2022~2023年的高位区间 期权绝对定价水平显示估值处于中等偏高位置 [1][3] - 可转债期权相对定价指标(蓝线)同样显示当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反映估值压力 [1] 历史周期表现对比 可转债占优期(2018-2021) - 万得可转债正股等权指数累计收益44% 最大回撤35.2% 经40%delta调整后收益17.6% 回撤14.1% [3] - 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累计收益99.7% 最大回撤12% 显著优于正股组合 [3] 可转债劣势期(2022-2024.10) - 正股等权指数累计收益-7.5% 最大回撤38% 调整后收益-3% 回撤15.2% [4] - 可转债等权指数累计收益-7.5% 最大回撤23% 与正股相比未体现明显优势 [4] 2024年11月后最新表现 - 正股等权指数累计收益22.2% 最大回撤21.4% 调整后收益8.9% 回撤8.6% [4] - 可转债等权指数累计收益17.3% 最大回撤9.2% 收益略低于正股但波动更小 [4] 配置建议 - 建议可转债摊大饼或ETF持有者逐步转向IM/IC贴水策略或优秀公募基金 后者今年超额收益显著 [5] - 对能获取可转债alpha的投资者 可动态调整权益类与可转债配置比例以优化收益结构 [5] 市场观察 - 当前集思录可转债温度计显示85.7° 平均价格与中位数均处高位 接近泡沫阶段 [8] - 可转债在部分周期中展现出更高夏普比的beta收益特性 [7]
金融工程定期:7月转债配置:转债估值偏贵,看好平衡低估风格
开源证券· 2025-07-16 05:47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转债综合估值因子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结合转股溢价率偏离度和理论价值偏离度(蒙特卡洛模型)两个因子,构建综合估值因子,用于评估转债的估值水平[2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转股溢价率偏离度 = 转股溢价率 − 拟合转股溢价率,衡量转股溢价率相对于拟合值的偏离度[21] - 理论价值偏离度(蒙特卡洛模型) = 转债收盘价 / 理论价值 - 1,通过蒙特卡洛模拟(10000条路径)计算转债理论价值,考虑转股、赎回、下修、回售条款[21] - 综合估值因子公式: $$转债综合估值因子 = Rank(转股溢价率偏离度) + Rank(理论价值偏离度(蒙特卡洛模拟))$$ **模型评价**:在全域、平衡型和偏债型转债上表现较优,偏股型转债中理论价值偏离度单独效果更好[20][21] 2. **模型名称**:转债风格轮动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市场情绪指标(动量与波动率偏离度)对低估风格指数进行动态配置[2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单个转债的20日动量和波动率偏离度,取风格指数内中位数作为该指数的情绪指标[27] - 市场情绪捕捉指标公式: $$转债风格市场情绪捕捉指标 = Rank(转债20日动量) + Rank(波动率偏离度)$$ - 根据指标逆序排名分配仓位,若排名相同则等权配置,若同时选中三种风格则全仓平衡低估风格[27][28] **模型评价**:通过动态调整风格暴露提升组合收益风险比[27]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转股溢价率偏离度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转债转股溢价率与拟合值的差异,消除平价影响[2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截面拟合转股溢价率与转股价值的关系曲线,公式为: $$y_{i}=\alpha_{0}+\,\alpha_{1}\cdot\,{\frac{1}{x_{i}}}+\epsilon_{i}$$ 其中$x_i$为转股价值,$y_i$为转股溢价率[42] - 偏离度 = 实际转股溢价率 − 拟合值[21] 2. **因子名称**:理论价值偏离度(蒙特卡洛模型)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期权定价模型计算转债理论价值,捕捉价格与理论值的偏差[2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使用蒙特卡洛模拟(10000条路径)计算理论价值,考虑转股、赎回、下修、回售条款[21] - 偏离度 = (转债收盘价 / 理论价值)− 1[21] 3. **因子名称**:修正YTM – 信用债YTM **因子构建思路**:剥离转股条款影响,比较偏债型转债与信用债的收益率差异[6][4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修正YTM = 转债YTM ×(1−转股概率) + 预期转股年化收益 × 转股概率,转股概率通过BS模型计算[43] - 取截面中位数:median{修正YTM − 同等级同期限信用债YTM}[43]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转债综合估值因子模型**: - 偏股转债低估指数:年化收益率24.63%,年化波动率20.59%,IR 1.20,月度胜率60.67%[24] - 平衡转债低估指数:年化收益率13.94%,年化波动率11.83%,IR 1.18,月度胜率61.80%[24] - 偏债转债低估指数:年化收益率12.85%,年化波动率9.45%,IR 1.36,月度胜率57.30%[24] 2. **转债风格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24.00%,年化波动16.69%,IR 1.44,最大回撤-15.89%[31] - 2025年以来收益29.73%,近4周收益2.37%[30]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低估值增强效果(近4周)**: - 偏股转债超额-1.40%,平衡转债超额-0.55%,偏债转债超额1.12%[23] - 偏股低估指数近4周超额1.33%(与正股等权指数对比)[20] 2. **估值因子分位数状态**: - 百元转股溢价率:滚动3年分位数64.9%,5年分位数67.3%[5][18] - 修正YTM − 信用债YTM中位数:-1.26%(配置性价比偏低)[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