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对浪费
icon
搜索文档
莫让临期食品变问题食品
经济日报· 2025-09-29 00:21
临期食品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如果界定模糊、销售无序,其结果将是消费者吃亏,商家失信, 市场失序。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相关工作指引和风险提示,通过界定标准、明确标识、限量备 货,精准施策,着力保障临期食品安全。上述工作指引聚焦临期食品界定不清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明确不同保质期食品"临期"界定标准,指导农村食品经营单位通过设置销售专区、优化食品标识、及时 处置过期食品等方式,加强临期食品管理。这是市场监管的优化,也为食品安全筑牢了防线。 长期以来,临期食品界定缺乏统一标准,让消费者心里没底。一些商家将其与正常食品混售,不标 识、不提醒,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临近过期的食品,甚至有商家涂改日期销售过期食品。 更有一些不法商家将临期过期食品涂改日期后销往食品安全管理薄弱的农村地区,威胁消费者健康。只 有明确了不同保质期食品的临界点,让监管有据、经营有法、消费可知,才能从制度层面堵住临期食品 变为问题食品的漏洞。 近年来,我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折射出理性消费和反对浪费观念的日渐深化。市场要有 序发展,必须守好安全底线。治理临期食品乱象,关键要让规则长出"牙齿"。商家要守住底线,不 打" ...
焦点访谈|“紧日子”≠“苦日子” 读懂中央“紧”字诀背后的民生温度
央视网· 2025-09-28 14:3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 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从严从简,带头过紧日子"。这一条例的修订,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那么,党中央再次修订《条例》,向全党释放了什么样的强烈信号?如何正确理解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党政机关要过紧日子,先后提出坚持过紧日子、习惯过紧日子,到今年在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 例》中,把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增加为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成为最突出的亮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郝栋:"条例是党内法规的一个重要形式,有机的组成部分,一经推出就具有纪律的刚性约束力。在原则当中明确 提出,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既是一份宣言书,同时也是对所有党员的一份约束令。" 北京廉政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伟:"可以说在全世界政党史上,只有中国共产党勇于提出这样的承诺,这不仅仅 是对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更是对所有老百姓的庄严承诺,释放出了我们党严于律己、一心为公的政治情 ...
怎样正确认识反对浪费和提振消费(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3
最近,许多贴息"红包"、平台补贴陆续出台,我自己也"以旧换新"了手机和家电。但身边也有人疑惑, 提振消费是否会助长浪费?反对浪费和提振消费可以"两全"吗? 从"小份菜""按需备餐"让餐饮更精细更健康,到"共享单车""共享办公"极大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从闲置 交易推动物品循环利用,到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走进千家万户……这些身边的改变,清晰传递出一个 信号:反对浪费不仅没有抑制消费,反而正在悄然引领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升级,并深入影响生活的方 方面面。追求绿色低碳逐渐成为新风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民网网友 这样一种理性、可持续的观念,也与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早在革命战争时 期,我们党就号召"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厉 行节约、反对浪费,深刻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 和奢靡之风。" 能够理解这种担忧。非理性的消费行为,确实会产生浪费。比如为了"排场"大摆宴席,结果剩下大量饭 菜;为了"痛快"冲动购物,最终却闲置无用……这些行为不仅造成资源消耗,也和国家提振消费的初衷 背道而驰。 那么,提 ...
金一文化:签署终止协议
格隆汇· 2025-08-04 12:08
租赁合同终止安排 - 公司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于2023年11月签署原租赁合同 因承租面积减少需退回合同保证金345,448.48元但尚未退还 [1] - 公司因政策规定及整体业务安排要求提前终止合同 双方约定原合同自2025年7月31日起终止 [1] - 合同终止前公司需结清已发生未支付费用(如水费、电费等) 前期已支付合同保证金737,493.44元不予退还 [1] - 公司需支付六个月租金共计1,371,708.90元作为违约金 与未退还保证金345,448.48元冲抵后需支付剩余款项1,026,260.42元 [1] - 付款需在协议签署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 协议自双方盖章生效 [1] 财务影响分析 - 提前终止租赁合同预计产生损失210.92万元 将计入2025年度并对年度利润产生影响 [2] - 华熙LIVE中心写字楼租赁费用为22.86万元/月 属于较高成本支出 [2] - 终止合同是基于响应国企过紧日子政策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及厉行勤俭节约要求 [2] - 短期虽造成损失 但长期可降低房屋租赁成本并节约费用 对公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 - 具体财务影响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果为准 [2]
河南:省直部门培训不得租用高级宾馆,用餐不得上高档菜肴、不得提供烟酒
券商中国· 2025-06-05 04:10
河南省财政厅加强培训费管理 - 严禁非必要出省培训 确需出省培训需省委组织部审批 县处级以上干部为主[2] - 提倡"请进来"替代"走出去" 优先使用单位内部场所 禁止租用高级宾馆[2] - 压缩培训学制 单项业务类培训从严控制[3] 培训费用使用规范 - 禁止列支公务接待费/会议费 禁止套取费用设立"小金库"[3] - 禁止购置固定资产 禁止开支与培训无关费用[3] - 住宿限标准间 禁发洗漱用品 用餐禁高档菜肴/烟酒[3] 中央厉行节约政策背景 - 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强化经费/差旅/接待等管理[3] - 要求拧紧制度螺栓 深化纠治"四风"[3] - 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营造节约光荣氛围[4]
《条例》印发,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需紧而又紧
中国环境报· 2025-05-21 23:28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修订 - 修订后的《条例》为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进一步拧紧制度螺栓,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执行[1] - 自2013年原《条例》发布以来,已有效遏制"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浪费"等突出问题[1] - 新《条例》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基础上做出更细致全面的制度要求,强化党纪约束和政绩观引导[1] 制度执行与作风建设 - 浪费问题体现党的作风,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需从更高政治站位看待[2] - 制度要求覆盖经费管理、采购、投资、差旅、接待、用车等公务活动全流程[2] - 明确禁止将宴请吃喝视为人情往来、奢侈消费当作特殊待遇,严查"四风"变异问题[2] 资源优化与民生投入 - 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腾出资金优先投入民生和高质量发展领域[3] - 加强能源、粮食、办公物资等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通过调剂共享盘活存量资产[3] - 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参照执行,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和绿色低碳转型[3] 示范效应与社会影响 - 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建设节约型组织,发挥全社会节俭风气示范作用[3] - 通过严格制度执行和监督追责,实现浪费行为"不能为、不敢为"的治理效能[3] - 节约举措将转化为民生福祉的增量积累,体现"紧日子"与"好日子"的辩证关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