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期食品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莫让临期食品变问题食品
经济日报· 2025-09-29 00:21
临期食品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如果界定模糊、销售无序,其结果将是消费者吃亏,商家失信, 市场失序。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相关工作指引和风险提示,通过界定标准、明确标识、限量备 货,精准施策,着力保障临期食品安全。上述工作指引聚焦临期食品界定不清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明确不同保质期食品"临期"界定标准,指导农村食品经营单位通过设置销售专区、优化食品标识、及时 处置过期食品等方式,加强临期食品管理。这是市场监管的优化,也为食品安全筑牢了防线。 长期以来,临期食品界定缺乏统一标准,让消费者心里没底。一些商家将其与正常食品混售,不标 识、不提醒,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临近过期的食品,甚至有商家涂改日期销售过期食品。 更有一些不法商家将临期过期食品涂改日期后销往食品安全管理薄弱的农村地区,威胁消费者健康。只 有明确了不同保质期食品的临界点,让监管有据、经营有法、消费可知,才能从制度层面堵住临期食品 变为问题食品的漏洞。 近年来,我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折射出理性消费和反对浪费观念的日渐深化。市场要有 序发展,必须守好安全底线。治理临期食品乱象,关键要让规则长出"牙齿"。商家要守住底线,不 打" ...
多地出台标准规范临期食品,标准怎样界定?商家如何规范销售?
央广网· 2025-08-30 16:33
行业监管动态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农村食品经营者临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 旨在规范农村及城镇地区临期食品销售行为 防范过期食品流入市场 [1] -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通过规范标签信息、临期时限和质量安全责任来保障消费者权益 [2] - 监管模式采用"企业自查+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重机制 结合"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定期清查食品库存 [3] 企业运营规范 - 中大型商超需设立临期食品销售专区实行集中陈列销售 小型超市需加强效期排查并及时与供货商协调调货 [2] - 食品经营者须对打折销售的临期食品粘贴"临近保质期食品"专用标签 发现过期食品必须立即下架并实施无害化处理 [3] - 企业需将临期食品排查纳入风险管控清单 定期检查在售食品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标签要求 [2][4] 临期标准界定 - 保质期一年及以上食品的临期标准存在地区差异:北京、山西定义为到期前45天内 河北、安徽则定义为到期前30天内 [3] - 食品经营者可参照地方标准或自行设定临期时限 但须确保在销售过程中明确标识 [3] 消费市场特征 - 临期食品因价格优惠受到部分消费者青睐 线上线下的热销现象持续增长 [2] - 行业存在包装不合格、货源不明、以次充好等问题 需加强渠道管理和质量把控 [2] 食品安全管理 - 过期食品可能滋生微生物或真菌毒素 尤其常见于奶制品和粮油制品 [4] - 消费者购买时需检查包装完整性(无破损、胀袋、漏气)并确认贮存条件符合要求(冷藏/冷冻) [4] - 建议按需购买并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 发现异味或口感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 [4]
进货量不宜超过日常3倍,北京发布消费节点备货管理风险提示
新京报· 2025-08-21 05:28
政策监管动态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农村食品经营者临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和《农村食品经营单位重要消费节点备货管理风险提示》 旨在解决农村过期食品问题并强化源头管控 [1] - 政策要求农村食品经营单位通过设置临期食品销售专区、优化标识及及时处置过期食品等方式落实主体责任 [1] - 重要消费节点备货管理要求进货量不宜超过日常3倍 并实行库存"先进先出"管理以降低积压和过期风险 [1] 行业管理规范 - 《工作指引》明确不同保质期食品的临期界定标准 指导经营单位加强临期食品管理 [1] - 农村商超、食杂店及餐饮店需合理采购食品及原材料 及时清理临期和过期原料以减少经营损耗 [1] - 政策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和采购策略 有效阻断过期食品流向农村市场路径 [1] 专项整治行动 - 新规是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举措 为经营单位提供明确管理规范和操作指引 [2] - 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力度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以净化市场环境 [2] - 政策目标为提升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2]
进货量不宜超日常3倍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明确食品“临期”界定标准
北京商报· 2025-08-21 03:56
政策发布背景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农村食品经营者临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和《农村食品经营单位重要消费节点备货管理风险提示》以解决农村地区过期食品问题 [1] 临期食品管理规范 - 明确不同保质期食品的临期界定标准 [1] - 指导农村食品经营单位通过设置销售专区、优化食品标识、及时处置过期食品等方式加强管理 [1] 重要节点备货管理 - 提示农村食品经营单位重要消费节点进货量不宜超过日常3倍 [1] - 建议对库存商品实行先进先出管理并及时清理临期过期食品和原料 [1] 政策实施目标 - 从源头上防范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问题 [1] - 作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举措以提升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