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骗保犯罪

搜索文档
曝光“回流药”黑色产业链等骗保手段!4起医保骗保犯罪案件披露
人民日报· 2025-08-31 00:48
医保骗保犯罪案件审结情况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且增幅较大 [2][3] - 2021年审结3064件 2022年审结407件 2023年审结5004件 2024年审结11564件 [4][5] - 2024年审结案件数同比增长131.2% 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6][7] 典型犯罪手段与案例 - 医疗机构通过虚增药品、检查项目、虚报床位及制作假病历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 如山西某医院两年虚报金额970余万元 [8] - "回流药"黑色产业链通过非法收购销售医保骗保药品获利 如戴某寿无证销售药品收款390余万元 [10][11] - 参保人非法转卖药品套取医保基金 如陶某云虚开药品价值22万元并低价出售 [13] 司法惩治措施 - 对主犯依法从严惩处 判处十年以上重刑并处罚金 如艾某忠等六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9] - 全链条打击医保骗保犯罪 对非法收购销售行为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 如戴某寿被判有期徒刑六年 [11][12] - 个人骗保将面临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12个月及2-5倍罚款 构成犯罪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14] 医保骗保犯罪特征 - 所涉罪名90%以上为诈骗罪 同时涉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贪污罪等 [16] - 犯罪主体包括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参保人员及职业骗保团伙 其中参保人员涉案占比较大 [16] - 犯罪手段呈现专业化、团伙化特征 包括伪造证明材料、虚构医药服务、非法转卖药品等 [16] - 犯罪数额巨大造成巨额医保基金损失 严重危害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发展 [16]
以法之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人民日报· 2025-08-30 23:21
医保骗保犯罪案件总体情况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同比增长131.2% [6] - 判处罪犯2299人,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6] - 诈骗罪占比超过90%,为医保骗保主要涉及罪名 [14] 医疗机构骗保手段及案例 - 山西大同某医院通过虚增药品、检查项目、虚报床位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 [7] - 两年间虚报金额970余万元,其中700余万元骗取成功 [8] - 主犯艾某忠等六人被判处十年以上重刑,并处50万-10万元不等罚金 [9] - 某定点医疗机构实际控制人杜某君通过修改检验报告、制作假病历骗取医保基金390多万元 [9] - 杜某君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50万元 [9] 回流药黑色产业链 - 戴某寿在无资质情况下通过微信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收款390余万元 [10] - 案发后公安机关扣押药品数万盒 [10] - 戴某寿被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2万元 [10] 参保人骗保行为 - 参保人陶某云虚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哮喘等药品,价值22万多元 [12] - 将药品低价出售给他人,其中8万余元药品卖给徐某侠 [12] - 陶某云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徐某侠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 [12] 医保骗保犯罪特点 - 犯罪主体多元化,参保人员涉案占比较大 [14] - 犯罪手段包括伪造证明材料、虚开费用单据、虚构医药服务等 [14] - 部分职业骗保人组织化、分工化程度高,专业化特征明显 [14] - 犯罪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巨大 [14]
以法之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法治头条)
人民日报· 2025-08-30 23:20
医保骗保犯罪案件概况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同比增长131.2% [5] - 判处罪犯2299人,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5] - 最高人民法院披露4起典型案件,曝光"回流药"黑色产业链等骗保手段 [5] 医疗机构骗保案例 - 山西大同某医院通过虚增药品、检查项目等手段,两年虚报金额970余万元,其中700余万元骗取成功 [6] - 主犯艾某忠等六人被判处十年以上重刑,并处50万至10万元不等罚金 [7] - 另案中杜某君作为医疗机构实际控制人,通过修改检验报告、制作假病历骗取医保基金390多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50万元 [7] 回流药黑色产业链 - 戴某寿在无资质情况下通过微信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收款390余万元 [8] - 案发后公安机关扣押药品数万盒,戴某寿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2万元 [8] - 非法收购销售医保骗保药品金额5万元以上即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8] 参保人骗保行为 - 参保人陶某云虚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品,价值22万多元低价出售 [10] - 陶某云与徐某侠合作虚开价值8万余元药品,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和一年七个月 [10] - 个人非法转卖药品可被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12个月,并处骗取金额2-5倍罚款 [11] 医保骗保犯罪特点 - 诈骗罪占比超过90%,涉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贪污罪等多个罪名 [12] - 犯罪主体多元化,参保人员涉案占比较大 [12] - 犯罪手段包括伪造证明材料、虚开费用单据、虚构医药服务等专业化手段 [12] - 部分案件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造成巨额医保基金损失 [12]
以法之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法治头条) ——从四个案例看人民法院如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
人民日报· 2025-08-30 23:20
医保骗保犯罪规模与司法打击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 同比增长131.2% [1] - 判处罪犯2299人 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1] - 诈骗罪占医保骗保犯罪案件90%以上 [9] 医疗机构骗保手段与案例 - 山西大同某医院通过虚增药品/检查项目/床位及制作假病历等方式 两年虚报金额970余万元 其中成功骗取医保基金700余万元 [2][3] - 该医院主犯艾某忠等六人被判处十年以上重刑 并处50万-10万元不等罚金 [3] - 另案中杜某君作为医疗机构实际控制人 通过修改检验报告/制作虚假病历骗取医保基金390多万元 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50万元 [3][4] 回流药黑色产业链运作 - 戴某寿在无资质情况下通过微信联系上下家 非法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收款390余万元 [6] - 案发后公安机关扣押药品数万盒 戴某寿被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2万元 [6] - 倒卖行为导致药品变质回流市场 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6] 参保人骗保模式与处罚 - 参保人陶某云滥用医保政策 在多机构虚开心脑血管/哮喘/精神病等药品价值22万多元并低价出售 [7] - 陶某云与教唆者徐某侠均构成诈骗罪 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和一年七个月 [7] - 个人骗保将面临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12个月 并处骗取金额2-5倍罚款 [8] 医保骗保犯罪特征 - 犯罪主体包括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参保人员/职业骗保团伙等 其中参保人员涉案占比较大 [10] - 犯罪手段呈现伪造证明/虚开单据/分解项目/串换药品/冒名就医等专业化特征 [10] - 部分案件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 造成巨额医保基金损失 [10]
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11
医保骗保犯罪现状与打击成效 - 医保骗保手段持续翻新且隐蔽性增强 包括通过社交软件组织非接触式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 形成组织有序分工明确的黑色产业链 [1] - 骗保行为造成医保基金直接损失 同时导致大量药品因保管不当浪费 部分变质药品重新流入销售环节危害公众健康 [1]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案件1156件 涉及2299人 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31.2% 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元 [1] - 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专项指导意见 健全协同机制并明确犯罪认定标准 [1] 医保监管体系完善需求 - 当前医保骗保犯罪呈现高发多发态势 暴露出监管体系存在待完善空间 [2] - 监管边界需从传统"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领域向更广泛范围拓展 重点加强对医院核心领域及关键药品的全方位监管 [2] - 监管方式需融合人工抽查、智能监控与大数据技术 提升精准性与实效性 实现"去存量控增量"目标 [2] - 根本目标在于杜绝基金"跑冒滴漏"现象 保障医保基金规范使用与长期安全运行 [2]
严惩医保骗保犯罪
经济日报· 2025-08-06 22:23
医保骗保犯罪态势 - 犯罪手段呈现迭代升级态势 主要包括伪造医疗票据 医患合谋虚开诊疗项目 参保人倒卖药品等方式 [1] - 骗保行为已从显性违规转向隐蔽数据造假 [1] 监管应对措施 - 亟需强化智能监管与跨部门协同打击 [1] - 应构建智能监控+部门协同+社会共治体系 推进大数据反欺诈模型应用 [1] - 强化飞行检查与行刑衔接 建立医务人员信用计分制度 [1] - 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形成常态化威慑 [1] 政策目标 - 充分展示依法打击治理医保骗保犯罪的决心 [1] - 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维护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 [1] -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和救命钱 [1]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
中国经济网· 2025-08-05 14:38
司法打击行动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和职业骗保人[1] - 典型案例涉及诈骗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罪名 包括艾某忠、杜某君、戴某寿、陶某云及徐某侠等被告人[1] 案件处理规模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 同比增长131.2%[1] - 涉案人员达2299人 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1]
最高法: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04:25
医保骗保犯罪打击 -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 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 职业骗保人 [1]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 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2% [1] - 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1] 政策与指导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牵头起草《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明确定罪处罚 法律适用等 [1] - 会同国家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开展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 [1] - 同步部署全国法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1] 司法建议与监管 - 最高人民法院制发《关于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司法建议书》 [1] - 系统梳理医保骗保犯罪高发 多发原因 提出强化监管对策建议 [1] 下一步工作 - 人民法院将全力推进打击整治医保骗保犯罪工作 坚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2]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
新华网· 2025-08-05 03:57
医保骗保犯罪案件概况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展示打击决心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责任担当 [1]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 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2% [2] - 各级法院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及职业骗保人 2024年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2] 民营医院骗保案件特征 - 山西大同某民营医院通过招揽病人住院、虚增药品进价、重复入库、虚报床位等手段虚构住院费用 [1] - 该医院制作假病历并上传虚假数据至医保中心 截至2020年底虚报金额970余万元 [1] - 其中未拨付金额200余万元属诈骗未遂 主犯艾某忠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 [1] 非接触式骗保犯罪模式 - 犯罪团伙通过无证倒卖医保回收药品非法牟利 造成医保基金损失和药品资源浪费 [2] - 部分变质药品重新流入销售渠道危害群众健康 典型案例中被告人戴某寿通过微信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 [2] - 戴某寿租用仓库并雇佣他人打包邮寄 公安机关查获药品2万余盒 被告人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2万元 [2]
一民营医院虚增药品进价、空挂床骗取医保基金,最高法:依法严惩
第一财经· 2025-08-05 03:35
医保骗保犯罪案件审判情况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涉及2299人 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2% [1][3] - 通过司法程序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1][3] - 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和职业骗保人 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 [3] 民营医院骗保典型案例 -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某医院通过虚增药品进价 重复入库 虚增临床用药和检查费用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 [1] - 该医院采用虚报床位 空挂床手段虚构住院费用 制作假病历上传虚假数据 [2] - 截至2020年底医院虚报金额970余万元 其中未拨付金额200余万属诈骗未遂 [2] 司法惩处措施 - 主犯艾某忠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2] - 其他六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四年至十一年不等有期徒刑 并处3万至20万元罚金 [2] - 根据《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涉案人员区别对待处理 [3] 行业影响与作用 - 民营医院在充实医疗力量和保障群众就医购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3] - 个别民营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危害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发展 [3] - 法院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强化对医保骗保犯罪的司法震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