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贫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谈减贫问题:将继续以大国担当和具体行动与各方携手奋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1:31
中方谈减贫问题:将继续以大国担当和具体行动与各方携手奋进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古特雷斯秘书长在联大期间表示,联合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可持续发展目 前推进受阻,贫困与饥饿现象加剧,他呼吁重塑国际合作根基,为各国人民创造福祉,以团结和勇气应 对当今世界的挑战。巴西总统卢拉等各国领导人也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呼吁合作应对饥饿和贫困问题。 中方对此怎么看? 郭嘉昆:消除贫困和饥饿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减贫实践既讲速度,更重实效。我们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 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的减贫实践既有 温度,更显担当。我们心怀发展中国家"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帮助许多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减贫 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提出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持续升级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联合国开 发计划署等20多个国际组织,在60多国开展了180多个项目,受益人数超过3000万 ...
事关TikTok,外交部再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9-26 09:09
对此,郭嘉昆表示,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的 大国,我们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相信波方对此是清楚 的。不希望战争结束,不断拱火浇油,甚至从中大发"战争财"的另有他人,不是中国。 郭嘉昆指出,向中国甩锅推责解决不了问题。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欧洲长期积累的地区安全矛盾,只有 兼顾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对话谈判建立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 之道。我们支持欧洲在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进程中发挥更大积极作用。 外交部: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到金砖合作中 有记者就巴勒斯坦加入金砖国家相关问题提问。 9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方再次就TikTok问题表明立场 有记者就TikTok相关问题提问。 对此,郭嘉昆表示,我要重申,中方在TikTok问题上的立场是清楚的,中国政府尊重企业意愿,乐见企业 在符合市场规则基础上做好商业谈判,达成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利益平衡的解决方案。希望美方为中国企 业到美国投资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外交部: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 有记者就 ...
李强会见比尔·盖茨,拟在全球健康领域全链条开展更多合作项目
GLP1减重宝典· 2025-09-25 03:35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据新华社,当地时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会见美国盖茨基金会主席比尔·盖茨。 李强对盖茨及基金会长期致力于全球减贫、卫生、发展及公益慈善事业表示赞赏。李强表示,近年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 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控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并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合作。中方愿同基金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全 球健康领域全链条开展更多合作项目,积极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三方、多方合作,更好惠及当地民众,为全球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 献。希望基金会继续加强同中国有关部门与地方的合作,用好北京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上海全球健康与发展卓越中心等平台,落 实好相关合作项目。 李强指出,中美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不仅造福两国,而且惠及世界。当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中美应继续紧密合作,加强和完 善全球治理,共促世界稳定发展繁荣。期待盖茨及基金会发挥自身作用,推动中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盖茨表示,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减贫等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基金会期待进一步加强对华关系, 在全球健康领域特别是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共促全球发展 ...
李强会见比尔·盖茨
财联社· 2025-09-25 01:19
据新华社,当地时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会见美国盖茨基金会主席比尔·盖茨。 李强对盖茨及基金会长期致力于全球减贫、卫生、发展及公益慈善事业表示赞赏。李强表示,近年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 界上规模最大的疾控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并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合作。中方愿同基金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全球健康领域全链条开展更多 合作项目,积极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三方、多方合作,更好惠及当地民众,为全球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基金会继续加强同中国有关部门与 地方的合作,用好北京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上海全球健康与发展卓越中心等平台,落实好相关合作项目。 李强指出,中美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不仅造福两国,而且惠及世界。当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中美应继续紧密合作,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 共促世界稳定发展繁荣。期待盖茨及基金会发挥自身作用,推动中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盖茨表示,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减贫等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基金会期待进一步加强对华关系,在全球健康领 域特别是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共促全球发展事业。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组双 ...
乌兹别克斯坦有望在2030年前彻底消除绝对贫困
商务部网站· 2025-09-23 03:00
米介绍了正在实施的七大减贫工作计划。一是创造就业,2024年创造高收入岗位30万个,2025年至今超 27万个低收入家庭获得稳定工作;二是发展教育,低收入家庭学前教育免费、外语和职业技能学习可获 80%的补贴;三是支持女性就业,2024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女性创业;四是扩大医疗保障范围,减少低 收入家庭医疗负担;五是进行社保体系改革,成立国家社保局,在所有城市设置社会服务中心,与世界 银行实施1亿美元的残疾儿童教育项目;六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还将拨款4亿美元用于改善马哈 拉基建、创造就业机会和支持创业;七是建立适合减贫的新金融体系,客观评估风险、吸引投资和提高 资金利用效率。 乌总统网站9月17日报道,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第三届乌国际减贫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乌 有望在2030年前彻底消除绝对贫困。 世界经济整体疲软,各国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乌始终重视减贫工作,将减贫提升至国家政策。截至 目前,已有750万人成功脱贫,2024年乌贫困率降至8.9%,2025年计划降至6%(人均年收入将达到3500 美元)。 ...
建设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中国携手上合组织伙伴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华社· 2025-08-30 06:11
核心观点 - 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涵盖减贫经验交流 农业技术推广和清洁能源产业合作 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2][7] 农业技术合作 - 塔中农业合作示范区棉花产量达每公顷5吨多 显著高于当地每公顷3吨的水平 [4][5] - 中国推广铺膜种植技术 施肥方法和节水滴灌技术 在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州应用上万亩玉米种植 [5] - 陕西杨凌农业技术交流培训基地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260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 [6] - 巴基斯坦实施"千名农业人才赴华培训"项目 首批学员已归国 第二批近300名学员即将启程 [6] 减贫经验推广 - 乌兹别克斯坦借鉴中国精准扶贫经验 通过提供职业培训或补贴贷款帮助民众就业创业 [2][3] - 中国使8亿多贫困人口按世界银行绝对贫困标准在短期内实现脱贫 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称为"真正的中国奇迹" [2] - 埃及鲁班工坊开设汽车维修 新能源应用等专业培养技术人才 促进青年就业 [3] 清洁能源合作 -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使用中国品牌电动公交车 乌兹别克斯坦2024年进口24095辆电动汽车中九成以上来自中国 [7][8] - 巴基斯坦苏吉吉纳里水电站累计发电量有望突破28亿千瓦时 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2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0万吨 [8][9] - 中埃合作本班光伏产业园将光照资源转化为电能 阿联酋风电示范项目年发电量可满足2.3万多户家庭用电需求 [7] 民生改善项目 - 中巴经济走廊等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稳步推进 苏吉吉纳里水电站建设高峰期直接创造6000余个就业岗位 [3][8][9] - 中方在巴基斯坦连续7年植树15万棵 援建鳟鱼孵化所助力渔业发展 修建国道关键路段方便民众出行 [9]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建设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
新华社· 2025-08-30 02:23
中国同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合作 - 中方建议将2025年确定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各成员国积极响应[1] - 上合组织广泛开展减贫和可持续发展合作 取得显著成果[2] - 国际社会期待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推动组织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1] 减贫经验交流与推广 - 乌兹别克斯坦借鉴中国精准扶贫经验实施扶贫政策 脱贫家庭数量持续增加[2] - 中国使8亿多贫困人口在短期内实现脱贫 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称为真正的中国奇迹[2] - 中国减贫经验在乌兹别克斯坦各地得到应用 包括修建基础设施 提供职业培训和补贴贷款[3] - 上合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研修班研究中国乡村振兴案例 学习中国减贫经验[3] - 中柬共建鱼米走廊 结合柬埔寨自然禀赋和中国技术优势[3] - 中巴经济走廊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改善民生福祉[3] 农业技术合作与推广 - 塔中农业合作示范区棉花产量达每公顷5吨多 高于本地每公顷最多3吨的产量[5] - 中国向塔吉克斯坦推广铺膜种植技术 施肥方法等农业技术[5] - 中塔友谊苹果示范园栽种1.6万株来自陕西的果苗[6] - 中国向哈萨克斯坦推广节水滴灌技术 应用面积上万亩[6] - 中国向俄罗斯引进水稻旱直播技术开展规模化种植[6] - 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2600余名[6] - 巴基斯坦实施千名农业人才赴华培训项目 首批学员已学成归国 第二批近300名学员即将启程[7] 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 -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进入上合组织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2024年进口24095辆电动汽车 其中九成以上来自中国[9]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帮助巴基斯坦 阿塞拜疆等国将传统公交车逐步替换为电动车[9] - 中埃合作本班光伏产业园将光照资源转化为电能[8] - 中企在阿联酋承建风电示范项目 年发电量可满足2.3万多户家庭用电需求 每年减少12万吨碳排放[8] - 中土共建图兹湖地下天然气储库扩建项目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8] - 苏吉吉纳里水电站累计发电量有望突破28亿千瓦时 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2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0万吨[10] - 水电站建设直接创造当地就业岗位6000余个 培训超过2000名水电工程师和技术工人[10] - 中方连续7年植树15万棵 援建鳟鱼孵化所 修建国道关键路段[10]
东西问|尼日利亚学者:非中合作成为减贫与促进人权的关键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1:50
核心观点 - 非中合作通过经济投资、基础设施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三大核心维度,成为推动非洲减贫与促进人权的关键力量 [1][4] 经济投资合作 - 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等国建立经济特区,促进当地工业化和就业创造 [4] - 中非合作论坛是关键平台,中国承诺未来三年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资金支持 [4] - 投资聚焦制造业、能源和技术领域,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目标一消除贫困、目标八促进经济增长和体面工作)及非盟《2063年议程》相契合 [4] 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在非洲建设肯尼亚标轨铁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亚吉铁路、尼日利亚拉伊铁路等项目,提升区域互联互通和贸易效率 [5]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资助非洲关键交通网络,连接边缘化社区与市场、医疗及教育资源 [5] - 能源领域承建安哥拉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撒哈拉以南太阳能发电场,弥合电力鸿沟并创造就业 [5] - 基础设施发展为减贫和人权(如发展权、人类尊严权)提供支持,符合非盟和联合国认可的基本人权标准 [7] 农业现代化 - 中国在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推广高产作物品种、现代灌溉技术和农产品加工设施,增强粮食安全和改善农村民生 [7] - 在赞比亚和莫桑比克建立农产品工业园区并转让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 [8] - 通过提高作物产量和市场准入管理,助力小农户从自给农业向商业化转型,巩固食物权和生计权 [11] - 农业现代化与非盟《2063年议程》目标一致(2025年实现农业现代化、淘汰锄头、吸引青年和妇女参与) [8][11] 合作原则与影响 - 中国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强调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确保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及人权保护相一致 [11] - 非洲国家可借鉴中国扶贫经验(如改革开放37年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赋能边缘化群体并减少不平等 [1][11] - 未来需将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人权融入伙伴关系,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12]
乌兹别克斯坦贫困率下降至6.8%
商务部网站· 2025-08-19 16:00
就业与减贫成效 - 2025年1月至6月超过300万人获得就业机会 [1] - 截至2025年7月1日贫困率降至6.8% 较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 [1] - 贫困率呈持续下降趋势 2021年17% 2023年11% 2024年降至8.9% [1] 政策与人才培养 - 政府建立保障体系并投入财政资源以减少贫困 [1] - 总统强调培养高素质人才对减少失业和贫困至关重要 [1] - 呼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以更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1]
中国减贫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40
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借鉴中国在减少农村贫困、增加就业和收入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 会进步 农业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高,农业发展直接影响着乌兹别克斯坦经济民生。乌兹别克斯 坦国内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脱贫和农业发展改革密不可分。面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短 缺和土壤盐碱化等挑战,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借鉴中国在减少农村贫困、增加就业和收入方面的成功经 验,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乌中在减贫领域合作不仅加强了双边关系,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提升民众福祉。相信未来两国在减贫 领域的合作将会继续加强并取得更多积极成果,合作前景非常令人期待。 (作者为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战略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8日 03 版) (责编:白宇、卫嘉)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同时积极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自 主发展,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减贫之路,这对全球减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减贫事业取得成功的重 要因素之一在于调动全国的积极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私营机构和广大民众广泛参与了这项工作。 例如,中国实施的"万企帮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