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下行

搜索文档
息差下滑趋势出现分化 零售不良走高再引关注
金融时报· 2025-09-11 03:21
业绩表现 - 10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同比增长[1] - 江阴农商银行营收24.01亿元同比增长10.45% 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6.63%[2] - 常熟农商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0.1%和13.51%[2] - 瑞丰农商银行营收22.59亿元同比增长3.91% 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5.59%[4] - 重庆农商银行营收147.4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4.63%[4] - 上海农商银行营收134.44亿元同比下滑3.4%[5] - 青岛农商银行营收同比降低1.83%[5] 净息差变化 - 行业净息差呈现普遍走低趋势 但部分机构降幅收窄[1][3] - 江阴农商银行净息差下滑22个基点至1.54%[2] - 常熟农商银行净息差下降0.13个百分点至2.58%[2] - 瑞丰农商银行净息差降低0.08个百分点至1.46%[4] - 重庆农商银行净息差较年初仅降低0.03个百分点[4] - 张家港农商银行和苏州农商银行净息差降幅分别达0.19和0.16个百分点[5] - 上海农商银行和紫金农商银行净息差降幅分别下降0.17和0.24个百分点[5] - 紫金农商银行净息差水平最低仅1.18%[5] 收入结构 - 江阴农商银行投资收益大幅增至8.82亿元 较去年上半年增长81.44%[2] - 常熟农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提升57.26%至14.22亿元[2] - 瑞丰农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分别提升3.44%和4.99%[4] - 重庆农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增幅达5.98%[4] 资产质量 - 10家机构资产质量整体改善[1] - 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77%较2024年底降低0.03个百分点[9] - 仅瑞丰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微升0.01个百分点至0.98%[9] - 青岛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04个百分点至1.75%[10] - 常熟农商银行和重庆农商银行不良率均降低0.01个百分点[10] - 常熟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76%[10] - 10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中有9家不良率保持在1%以内[10] 零售贷款挑战 - 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问题突出[10] - 重庆农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从1.6%提升至2.04%[11] - 重庆农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同比仅增长2.71%[11] - 青岛农商银行个贷不良率从1.69%提高至1.71%[11] - 常熟农商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从0.94%升至1.02%[11] 业务调整措施 - 重庆农商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潜在客户"白名单" 推进精准服务[12] - 青岛农商银行深度融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累计走访客户达14.53万人次[12] - 常熟农商银行持续推进做小做散战略 形成乡区"精网微格"+城区网格"社区管家"服务方式[13]
再次“双降”,贵阳银行业绩压力不小
36氪· 2025-08-27 06:5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01亿元 同比下滑12.22% [1] - 归母净利润24.74亿元 同比下滑7.2% [1] - 拨备前利润46.01亿元 同比下降15.96% [1] - 连续五个半年报告期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为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案例 [1]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49.2亿元 同比下降15.26% [4] - 利息收入占比从85%降至75.69% [4] - 非利息收入15.80亿元 同比下降1.22% [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8.53亿元 由盈转亏5.1亿元 [6]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7.19亿元 部分对冲非息收入下滑 [6] 资产负债情况 - 贷款总额3434.61亿元 较年初增长1.27% [5] - 对公贷款余额2907.65亿元 较年初增长0.71% [5] - 不良贷款率1.70% 较年初上升0.12个百分点 [6] 成本控制措施 - 职工工资及福利支出11.70亿元 同比下降2.68% [2] - 2024年人均薪酬42.88万元 较2023年下降6400元 [2] - 员工总数从5912人降至5888人 [2] 管理层薪酬变动 - 董事长2024年薪酬94.6万元 含任期激励收入31.3万元 [3] - 监事长薪酬同比增加30.12万元 [2] - 董事长2019年以8.27元/股增持1.68万股 当前股价6.32元/股 [2] 行业环境与战略应对 - LPR利率下行导致新发放信贷资产利率下降 [4] - 采取"以量换价"策略服务地方经济 [4] - 债券市场走弱对非利息收入造成负面影响 [5][6]
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经营承压瞄准“数字化”突围
证券时报· 2025-05-20 20:04
存款利率降息潮 - 5月以来多家民营银行如辽宁振兴银行、吉林亿联银行、湖南三湘银行、福建华通银行等再度下调部分存款产品利率 [1] - 主流银行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1.5%,民营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已低于或等于2.5%,与国有大行利差缩小至100个基点左右 [1][2] - 民营银行净息差达3.95%,显著高于商业银行1.43%的平均水平,但较去年末下降16个基点,降幅居各类银行之首 [2] 行业发展两极分化 - 2024年末19家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合计约2.15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放缓 [3] -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两家头部机构资产总额超1.12万亿元,占民营银行半壁江山 [3] - 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民营银行有5家,500亿至1000亿元之间有6家,低于500亿元的有8家 [3] - 2024年19家民营银行中有9家净利润同比下降,微众银行营收下降3.13%,网商银行净利润减少24.66% [3] 资产质量与资本状况 - 2024年民营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达1.66%,2025年3月末升至1.76%,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3] - 截至2025年3月末民营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11.98%,低于商业银行整体15.28%的平均水平 [5] - 部分民营银行通过引入地方国资股东强化公司治理,如裕民银行、新安银行、新网银行等 [5] 未来发展方向 - 民营银行需以数字化能力支持风控和业务创新,把握低利率环境下资金成本劣势缩小的机会 [1][6] - 应聚焦特色化、差异化业务,加大对区域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6] - 建议从产品创新与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力,如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方案、个人定制化财富管理服务 [6]
拆解大行一季报:息差仍在下行,个贷乏力、对公信贷支撑扩张
第一财经· 2025-04-30 15:04
财务表现 - 六大行一季度营收9102亿元,同比减少139亿元,降幅1.5% [1][2] - 归母净利润3444亿元,同比少赚73亿元,降幅2% [1][2] - 工商银行营收2000亿元以上但同比下滑3.2%,建设银行营收1900.7亿元同比下滑5.4% [2] - 净利润两增四降:农业银行增长2.2%,交通银行正增长,其余四大行降幅2.62%-4% [2][3] 净息差与盈利压力 - 六大行净息差全面跌破1.8%,邮储银行最高1.71%,交通银行最低1.23% [1][4][5] - 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净息差较去年末降幅10BP以上 [4] - 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大(建设银行环比降22BP至2.81%),负债端成本率下降(建设银行环比降13BP至1.57%)形成对冲 [5] - 所得税率提升(中国银行实际税率20%,同比升3.5个百分点) [3] 信贷与资产扩张 - 六大行资产总额208万亿元,贷款规模124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4.8% [1][6] - 对公贷款增速5%以上(邮储银行9.92%、建设银行8.16%),个贷增速普遍低于5%(中国银行仅0.72%) [6] - 工商银行资产规模51.55万亿元,增速5%以上 [6] 资产质量与拨备 - 不良贷款率整体下行:农业银行降0.0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降0.01个百分点 [6] - 个贷不良率结构性上升:交通银行个贷不良率从1.08%升至1.18%,房贷、经营贷不良率分别升12BP、24BP [7] - 拨备覆盖率4家大行下行,邮储银行下调20个百分点 [7] 非息收入与资本补充 - 仅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手续费净收入正增长 [3] -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146%、105% [3] - 资本充足率普遍下行,多家银行计划资本补充(包括5000亿元注资) [7]
8家头部城商行:重庆银行不良率最高,上海银行利润增速倒数
南方都市报· 2025-04-10 13:48
文章核心观点 选取营收前8家A股上市城商行作为样本,分析其2024年经营成绩,包括营收、净利润、资产等方面表现,以及业绩驱动差异和资产质量情况 [2] 营收与净利润情况 - 2024年8家城商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均正增长,营收平均增速7.1%,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8.7% [2][3] - 江苏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8.2亿、318.4亿,居首且首破800亿、300亿 [3][4] - 宁波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6.3亿、271.3亿,排第2 [3][4] - 上海银行、南京银行营收超500亿,归母净利润超200亿 [3] - 杭州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8亿、169.8亿,排第5 [5] - 长沙银行、成都银行营收分别为259.4亿、229.8亿,排第6、7,长沙银行盈利能力弱 [5] - 重庆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8亿、51.2亿,排最后,增速也垫底 [4][5] - 南京银行营收增速最高,达11.3%,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达18.1% [2][6] 业绩驱动差异 - 宁波银行利息净收入逆势增长,2024年达479.9亿,同比增17.3%,营收占比提至72% [7][8] - 宁波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6亿,同比降19.3%,投资收益137.1亿,同比增4.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跌98.5% [9] - 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101.8亿,较上年减2.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9亿,同比暴增115.7% [9] - 重庆银行投资收益23.6亿,较上年末增17.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亿,较上年末减7.2% [10] - 2024年宁波银行、重庆银行个人业务利润承压,宁波银行个人业务营收、利润总额分别下滑2%、30%,重庆银行个人业务营收增26.2%,税前利润降28.9% [11] 资产与资产质量 - 2024年末7家城商行总资产同比双位数增长,江苏银行增速最高,达16.1%,至3.95万亿,上海银行增速仅4.6%,垫底 [12] - 重庆银行不良率最高,达1.25%,上海银行、长沙银行排第2、3,其余低于1% [14] - 重庆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最低,为245.08%,上海银行倒数第二,为269.81%,杭州银行最高,为541.45% [14] - 长三角5家城商行与成都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一年末下滑,宁波银行下滑幅度最大,长沙银行、重庆银行有所提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