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冗余设计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新势力的车门把手问题被调查,重新设计能否解安全之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8 07:46
车门把手尽管不是汽车核心零部件,却与用户体验密切相关。 9月18日,特斯拉设计总监Franz von Holzhausen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特斯拉正重新设计其饱受安全争议的车门把手系统。此前几天,美国国家公路交 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部分车型的车门缺陷展开调查,涉及约17.4万辆问题车辆。NHTSA表示,2018年以来已收到超过140起关于特斯拉各车型 车门卡住、无法打开或其他故障的消费者投诉,其中包括多起因断电后无法开门而导致的伤亡事件。 据外媒报道,此次NHTSA调查涉及的问题包括,部分特斯拉车型在低压电池供电不足时,外部门把手会完全失效。这一现象暴露了电动汽车过度依赖 电子系统的问题。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低压电池出现供电不足并非小概率事件,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车门把手就可能无法正常使用,这无疑给驾乘人员的 安全带来风险和隐患。 有报道显示,在一些电动汽车的碰撞事故中,电路短路可能导致电子解锁失效。而特斯拉门把手隐藏式手动释放装置位置隐蔽,像后排乘客需要俯身寻 找座椅侧边拉杆,且不同车型布局不一致,这使得在万一出现事故时的黄金逃生时间内,乘客往往难以有效操作开车门。 而作为电动汽车的隐藏式门把 ...
安全,刻在奇瑞骨子里的追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5 00:41
公司战略与安全理念 - 公司将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并强调安全是核心价值[3][5] - 公司坚持"安全过度投入"理念,累计投入超千亿,完成数万次超标准碰撞实验[7] - 公司提出"冗余设计"安全哲学,为未知风险预留多重保险[11] 技术成果与产品亮点 - 风云A9L完成"铁人三项"极限测试:涉水试验达法规标准4倍,刮底试验达行业标准1.33倍,碰撞试验达行业标准3倍[5] - 风云A9L车身采用88%高强度钢铝,热成型钢强度达2000MPa,远超奔驰E级的1500MPa[9] - "锁子甲"电池结构通过41层防护设计,经历4.9米高空跌落等极限测试,热失控防护时间达国标2400%[11] 研发投入与测试能力 - 2010年斥资20亿元建成亚洲最大碰撞安全实验室,每年进行超1500次实车碰撞测试,覆盖全球67种场景[5] - 公司41款车型获全球五星安全评级,成为中国品牌中获得该荣誉最多的企业[7] - 猎鹰700驾驶辅助系统搭载27颗传感器,支持135km/h紧急避障,AI数字底盘2.0每秒扫描道路1000次[11] 全球化与标准制定 - 公司安全标准对标全球最长板,主动加测美国标准的车辆翻滚测试[7] - 针对海外市场完成"一地一策"适应性开发,覆盖高温、极寒、多雨等复杂环境[7] - 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安全技术满足中国、欧洲、东盟等地区严苛标准[5][16] 未来布局与生态建设 - 研发汽车中央安全域控大脑、AI预碰撞系统等前沿技术应对低空经济趋势[15] - 成立"奇瑞守护者安全俱乐部",从产品安全向生态安全跨越[13] - 车内甲醛浓度仅为国标1/14,电磁辐射趋近于0,量子加密通信技术实现"零破解率"[16]
这本书,让我知道99%的创业公司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混沌学园· 2025-05-12 10:51
创业公司生存挑战 - 90%的创业公司活不过一年,面临现金流断裂、供应商中断、同行内卷等多重致命问题 [1][2] 企业韧性构建方法论 - 冗余设计是抵御风险的核心机制,华为通过"H1现金流业务+H2成长业务+H3新兴业务"的三地平线组合实现业务冗余 [3][4] - 高端品牌具备更强抗波动韧性,技术突破实现的高端化升级比收并购方式更持久 [4] - 战略韧性要求方向正确前提下进行柔性调整,避免组织层级复杂化导致的效率低下 [4] 财务韧性关键要素 - 现金流管理是经营哲学而非技术,健康现金流比规模/利润更重要 [5][6] - 精细化控本需财务与业务融合,财务部门应发挥全流程数据优势担任高级咨询师角色 [5][6][7] - 适度利润优于暴利,暴利易导致现金流大进大出和法律风险,华为"保障企业活下去"理念体现该原则 [8][9] 组织活力管理 - 组织结构创新是抵御风险的关键,僵化组织会从内部瓦解 [10] - 人才动荡是企业最大风险,数智时代需建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超级个体用人机制 [10] - 员工高流动率会破坏经营稳定性,需建立可持续的人才保留体系 [10] 创新底层逻辑 - 创新是系统性行动方案而非概念,需贯穿企业运营各环节 [4] - "做久"是企业价值的核心1,做大规模只是附加的0 [2]
中国军人出身企业家的12条管理铁律
虎嗅· 2025-04-22 00:46
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万科、中化集团等企业将军队管理机制转化为商业管理制度 通过权力制衡、结果导向考核、聚焦核心战略、敏捷组织等军事化管理思维提升企业效能和竞争力 [1][4][5][8][9][10][13][14][16][17][18][19][21][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三权分立制度 - 华为推行提名权、评议权、弹劾权三权分立制度 业务主管提名候选人 人力资源部门审核绩效和资质 党委拥有道德一票否决权 [1] - 制度核心是权力制衡 防止个人偏好影响公司决策 候选人需满足连续两年绩效达标、具备跨部门经验等硬性条件 [1] 弱关系文化 - 万科建立数字化审批流程 任何环节超过时限自动触发问责机制 例如采购合同卡顿超过48小时会亮红灯警告并抄送审计部门和董事会 [2] - 制度设计杜绝人情干扰 使找关系打招呼失效 王石比喻制度如同战地军规 越残酷越能保命 [3] 结果导向考核 - 中化集团引入平衡计分卡 将战略目标拆解为财务、客户、流程、学习四大维度 [4] - 具体指标包括利润增长率≥15%、客户投诉率≤0.3%、决策响应时间≤2小时、人均年培训时长≥120小时 [5] -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MAP平台新增80万注册农户 因线上农资购买更可靠 [5] 聚焦核心战略 - 华为实行针尖战略 聚焦资源砸向5G和芯片领域 70%研发预算投入该领域 [6] - 2024年华为5G专利占比达16% 超过高通和诺基亚总和 [6] - 中粮推行全产业链模式 从种子到零售8个环节自控率超90% 类似美军后勤保障体系 [7][8] 敏捷组织 - 华为建立二十几个军团 编制5-7人小组 授予500万美元内自主决策权 响应时间从需求对接到交付压缩至45天 效率提升三倍 [9] - 内蒙古煤矿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周迭代 矿鸿操作系统适配使57类设备数据互通仅需3天 2024年拿下全国70%智能矿山订单 [9] - 华润推行重装旅+陆战队模式 总部专家24小时支援一线 雪花啤酒并购整合周期从9个月压缩至3个月 [10] 末位淘汰机制 - 华为实行721活力法则 末位淘汰标准包括连续两季度业绩低于团队均值80%、价值观考核未达A级、三年内未完成跨领域轮岗 [11][12] - 淘汰机制重点针对干部 任正非认为指挥官无能会害死三军 通过压力倒逼管理层成长 [13] 冗余设计 - 华为备胎计划包含技术、供应链、组织三重冗余 技术储备15年累计投入超500亿占研发预算20% 单品类供应商≥3家 关键物料储备6个月用量 核心岗位设置AB角确保72小时内可切换 [14][15] - 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占比突破7% 较2019年增长四倍 每年仍采购5000万套高通芯片保持合作 [15][16] 战功晋升机制 - 华为要求年营收超1亿美元区域才有资格竞聘副总裁 2024年近半高管来自非洲、中东等艰苦战区 [17] - 华润实施战功积分制 破格提拔完成3次以上区域整合的一线经理进入高管层 构建并购-整合-晋升闭环 [18] 奋斗者文化 - 华为奋斗者协议通过放弃带薪年假、超额奖金、专属办公室三放弃机制绑定核心团队 [19][20] - 2024年内部调研显示员工认为三放弃是用个人牺牲换取组织生存 美国制裁期间核心人才流失率保持极低水平 [19] 自我批判机制 - 华为EMT自我批判机制通过望远镜思维洞察行业、炸碉堡决策魄力、急行军状态三维度扫描高管能力 [21][22] - 制度保障包括EMT轮值制每半年更替、26项可量化行为准则、持股员工代表投票罢免机制 [22][23] 轮岗制度 - 万科实行三年轮岗+飞行审计制度 区域总裁平均任期有限但跨区域协同效率提升40% [24] - 中粮推行内部市场化 部门协作转化为契约交易 内部结算系统设置200项交易指标包括会议室使用费按分钟计费 [25][26] 之字形成长 - 华为干部晋升需满足3个以上国家工作经验、2个以上业务线轮岗、1次以上至暗时刻挽救案例 [27] - 实现海外市场高管本土化率79% 构建全球化战场指挥官造血机制 [27] 前线指挥权下沉 - 华为赋予基层资源调度权、定价决策权、产品否决权三大特权 区域CEO可调动全球专家资源池 规定范围内价格浮动无需审批 前线可拒绝需求偏差超20%的解决方案 [28][29] - 2024年财报显示一线决策效率提升超50% 客户需求匹配准确率提升 [29] 军人基因转化 - 纪律内化:华为将部队行走规则转化为园区单向通行路线 通勤效率提升 [30] - 危机思维:万科推行黑天鹅推演 每个项目预设3种极端风险预案 [31] - 集体主义:中化集团实行全营一杆枪考核 个人绩效与团队目标捆绑 离职率下降 [32] - 战略预备队:华为5年培养1.2万名储备干部 相当于3个满编陆军师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