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平竞争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经观社论|“反内卷”别只跟价格较劲
经济观察报· 2025-08-24 08:48
核心观点 - 行业反内卷不应简单依赖行政或协会主导的涨价令 不当价格干预可能释放错误供需信号并延迟产能出清 [1][4] - 反低价竞争需遵循公平竞争审查及反垄断框架 避免形成价格卡特尔 [3] - 治理内卷需从根本上强化市场机制 包括淘汰落后产能和消除不正当竞争 而非仅表面限制低价 [4][5] 行业现象与政策动态 - 西安市交通管理部门叫停网约车"一口价""特惠价" 多个行业协会通过自律公约抵制低价竞争和低于成本倾销 [2] - 部分行业在反内卷过程中出现涨价现象 推手包括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 [2] 价格竞争的本质与治理边界 - 并非所有价格竞争均属内卷式竞争 仅"低于成本的价格战"应被反对 [2] - 价格干预需严格遵循价格法流程 避免任性决策 行业协会自律不可触及反垄断红线 [3] 市场环境与行业案例 - 当前经济面临需求不足问题 非市场化涨价行为难以持续 [3] - 以光伏行业为例 多晶硅涨价将传导至组件企业及下游发电集团 但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并网价格走低 下游承受能力存疑 [3] - 终端消费行业如电商快递 消费者支付意愿和能力制约涨价空间 [3] 治理路径与长效机制 - 反内卷核心在于恢复市场资源配置能力 需解决不正当竞争 政府不合理补贴及行业准入限制等问题 [4] - 需通过市场化手段淘汰低效产能 畅通退出渠道 从而自然推动价格回升和企业利润改善 [4] - 治理内卷需系统性方案和长期调整 无法一蹴而就 [5]
“反内卷”别只跟价格较劲
经济观察网· 2025-08-22 23:15
行业反低价竞争政策动态 - 西安市交通管理部门叫停网约车一口价和特惠价等低价营销 [1] - 多个行业协会通过反内卷倡议书或自律公约抵制低价竞争和低于成本倾销行为 [1] - 部分行业在反内卷过程中出现价格上涨现象 推手包括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 [1] 价格竞争的法律与经济框架 - 只有低于成本的价格战才属于应反对的内卷式竞争类型 [1] - 反低价竞争需符合公平竞争审查 价格法和反垄断法框架 [2] - 价格干预需避免拍脑袋决策 防止形成价格卡特尔 [2] 当前经济环境对价格的影响 - 需求不足是价格战持续的重要背景 [2] - 非市场化涨价行为在需求不足环境下难以维系 [2] - 以光伏行业为例 产业链涨价压力需由下游电力市场消化 [2] 反内卷的根本解决路径 - 反内卷关键在于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和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 [3] - 单纯价格干预可能释放错误供需信号 延迟产能出清节奏 [3] - 需要解决不正当竞争 政府不合理补贴和行业准入限制等系统性问题 [3] 市场竞争机制恢复的长期性 - 恢复市场配置资源能力需要系统性调整方案 [3] - 部分问题涉及领域广 存在时间长 需要较长时间调整 [3]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既需要紧迫感也需要足够耐心 [4]
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8-08 02:04
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 广西百色市有关部门出台文件要求研学旅行承办机构需进入推荐目录才能参与招标 外地企业因无本地分公司被排除在遴选审核范围外 [5] - 江西石城县以特许经营权形式将全县充电桩建设经营权交给本地城投公司 外部企业申请备案一年未能通过 [6]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于2024年8月施行 广西整合设立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并落实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 [8] - 江西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 2024年审查增量政策4459件 修改调整615件 清理存量政策842件 [8] - 百色市有关部门因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被调查约谈 于2024年7月废止中小学研学旅行承办机构遴选文件 [9] - 石城县于2024年11月废除充电桩特许经营权 取消备案前征求意见环节 企业当天即可获得许可 [12] 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 广西北海市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不同地区评审专家通过在线系统跨城打分 过程实时监督并留痕 [17] - 传统属地评标存在专家易被围猎 地方政府排外 专家专业类型不均衡 以及纸质标书成本高等问题 [18][19] - 系统通过"盲配"异地场地和"盲抽"专家 隐藏专家及企业信息 防止围标串标 企业无需现场参与 [20][21] - 北海市远程异地评标覆盖广西所有设区市 并与28个城市建立跨省评审合作 2024年广西5455个政府采购项目采用此方式 占全区总数超1/4 [21] - 实施后北海市投标外地企业占比从58%增至83% 中标率从15%跃升至70% 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6000万元 [21] 区域协作发展模式 - 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市全面主导建设管理 提供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的营商环境 包括连片土地 定制厂房及深圳市社保衔接 [25][26] - 合作区2023年11月获立法明确以深圳经济功能区标准开发建设 2024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0%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3% [27][28] - 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级市均在珠三角设立"反向飞地" 借助人才科研资源培育创新动能 [29] - 南宁市在深圳设立协同创新中心 孵化出"深圳研发+南宁制造+东盟市场"跨境产业模式 企业销售额从2022年2700万元增至2024年7900万元 [30][31] - 该"反向飞地"累计孵化企业超100家 服务85家大湾区企业落地南宁 推动21家南宁企业链接深圳资源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