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民基本收入(UBI)
icon
搜索文档
Stability AI前CEO惊人预测:人类智力价值归零,只剩1000天
36氪· 2025-09-28 01:34
未来1000天内,人工智能不仅将取代工作岗位,更将彻底重塑人类的经济结构。 AI的「无情优化」可能让人类劳动力变得一文不值,甚至变成负值。 在最近的《影响理论》(Impact Theory)播客节目上,Emad Mostaque讨论了他的新书《最后的经济》。 Stability AI前CEO、缔造者Emad Mostaque,观点惊人: Emad是最早为对冲基金经理,现为Intelligent Internet创始人。凭借在金融和AI领域的双重资历,他的话不容小觑。 在节目中,Emad勾勒出当前经济体系的「终结」,以及AI驱动下的「最后经济体」将呈现的面貌。 他认为,在AI主导下,传统经济指标如GDP将失去意义;人类劳动的价值不只是归零,有可能转为负值;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能够在这场变革中实现 情感与财务上的双重丰盛。 主持人Tom Bilyeu追问了Emad残酷真相和实用方案——剖析个人、社会甚至政府,该怎么应对AI或将引起的混乱?在智能机器主导的时代,如何赢得真 正的国家繁荣? 这不仅仅是无尽的悲观预测,而是应对史上最大经济转型的路线图。 左:Tom Bilyeu;右:Emad Mostaque 经济学? ...
Hinton最新警告:杀手机器人或将带来更多战争,最大担忧是AI接管人类
36氪· 2025-09-03 10:54
AI安全风险 - AI教父Geoffrey Hinton预警致命自主武器如杀手机器人和无人机正降低战争人道成本 使战争更易发动[1][6][7] - 自主武器系统将作战人力与政治成本大幅降低 富国入侵穷国门槛下降 军火商可能因此获利丰厚[7] - 500美元AI无人机可摧毁价值数百万美元坦克 AI技术使传统硬件过时 载人战斗机逐渐失去优势[7] AI技术发展现状 - OpenAI和Anthropic等公司在AI安全领域投入不足 更关注提升AI智能而非安全性[1][22] - DeepMind团队通过蛋白质序列预测折叠结构 分拆出新药设计公司 AI在医疗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17][18][19] - AI在医疗领域实现突破 可通过眼底图像预测心梗发病率 未来一两年内可能推动新药研发进展[17][20] AI对社会经济影响 - AI将取代呼叫中心等低薪岗位 律师助理和程序员初级岗位亦受影响 但顶尖程序员需求仍存[12][13] - 水管工等需要手部灵巧度职业短期不易被替代 但十年二十年后机器灵巧度提升可能改变现状[13] - AI甚至能替代高情商工作如护士医生 因AI系统被评价比人类更具同理心[13] AI治理与伦理 - 全民基本收入(UBI)可作为应对大规模失业的临时措施 但无法解决失业导致的价值观丧失问题[14][15] - 国际合作更易在"让AI不想取代人类"技术领域开展 而非在提升AI智能技术方面共享[10] - 年轻AI研究者比年长者更理解AI潜在风险 人性弱点如贪婪和自负可能加剧AI发展风险[24][25][26] AI未来发展方向 - Hinton提出"AI母亲"新思路 通过植入母性本能使AI系统真心希望人类成功[28][29][30] - 人类与AI关系重新定义为婴儿与母亲 而非智慧支配关系 该设想颠覆传统认知框架[30][31] - Hinton对AI未来展望转趋乐观 主要源于对AI母亲概念的思考突破[27][28]
征收“机器人税”,时机成熟了吗?
环球时报· 2025-08-25 23:49
机器人税政策构想背景 - 随着人工智能及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机器替代人力"担忧日益显著,引发美国、德国、韩国等多国探讨"机器人税"政策 [1]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全球类人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美元,超10亿台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技术替代浪潮影响力不亚于互联网普及 [2] -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预测未来每人拥有3-5个机器人,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2017年公开支持对机器人征收与人类同等税额 [2] 征税逻辑与社会经济目标 - 核心逻辑并非惩罚技术进步,而是建立机制对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力红利进行社会化再平衡 [3] - 自动化大规模替代人工将侵蚀以劳动收入为基础的税收体系,社会保障资金池面临压力,征税可开辟新财政来源支持劳动力再培训、职业转型及全民基本收入(UBI)等新型福利模式 [3] - 通过征收自动化企业税收、增值税及福利资金重新分配,可为成年人提供与基本生活费用相当的UBI款项,并根据地区差异调整 [3] - UBI资金可来源于对取代人类劳动的机器人征税,以及对自动化额外利润征税,使受益实体承担相应社会影响 [4] 全球政策讨论现状 - 德国金属工业工会主张征收机器人税支持社会保障或教育系统,但遭工商界反对,认为数字化是经济增长驱动力,征税会抑制创新 [5][6] - 韩国总统李在明2022年提出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征税,2024年再次强调需通过税收确保经济可持续性,保障全民购买力并为再分配政策筹资 [6] - 韩国专家指出机器人核心技术依赖进口,2011-2015年支付美国企业专利费达24万亿韩元,建议优先解决自主技术不足问题 [6] - 国际组织及多国审慎考虑征税设计,担心不当税种扼杀生产力进步,使本国产业处于全球竞争不利地位 [7] 税制设计关键因素 - 需明确征税范围,确定针对行业及人工智能功能类型 [7] - 需厘清税收责任归属,由机器人制造商或使用机器人的雇主承担 [7] - 推动国际合作避免率先推行国家陷入竞争不利地位 [7] 产业发展阶段与征税时机 - 中国信通院预计2045年后中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1亿台,整机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级别 [8] - 宇树科技创始人预测机器人"真正能干活"的技术突破需2-10年 [8] - 当前产业处于商业化极早期阶段,技术、市场和生态具高度不确定性,特斯拉擎天柱等产品存在高昂制造成本、有限续航负载能力、软件系统稳定性不足等瓶颈 [9] - 全球实际部署商业运营人形机器人数量有限,对劳动力市场未形成规模效应,仓促征税可能扼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机遇 [9] 替代政策建议 - 当前阶段政策重心应放在鼓励创新、建立标准和加强监测 [10] - 探索为开发"人机协作"应用企业提供研发补贴,在局部地区或特定行业开展小范围政策试点 [10] - 协同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全球治理与政策观察体系比急于构建税收体系更紧迫 [9][10]
财经观察:征收“机器人税”,时机成熟了吗?
环球时报· 2025-08-25 23:00
机器人税政策构想 - 机器人税是对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社会经济变革提出的前瞻性应对方案 核心逻辑是建立机制对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力红利进行社会化再平衡而非惩罚技术进步 [3] - 征收机器人税可开辟新财政来源 用于支持被替代劳动力的技能再培训 职业转型和探索全民基本收入等新型社会福利模式 [3] - 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审慎考虑该税种 担心设计不当会扼杀生产力进步引擎并使本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7] 全球市场预测与技术发展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全球类人机器人市场总规模突破5万亿美元 超过10亿个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 [2]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2045年后中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过1亿台 整机市场规模达约10万亿元级别 [8] - 宇树科技创始人预测机器人"真正能干活"的技术突破快则2-3年 慢则3-5年 大概率不超过10年 [8] 支持征税观点与理论依据 - 比尔·盖茨2017年公开支持机器人应缴纳与人类同事同等税收 [2] - 迈克尔·J·安认为机器人税是提高技术进步公平性的深思熟虑策略 [2] - 李向明主张通过征收自动化企业税收和增值税为全民基本收入提供资金 使从自动化中受益最多的实体为其社会影响作出贡献 [3][4] 国际讨论与分歧 - 德国金属工业工会主席曾提议征收机器人税用于支持社会保障或教育系统 但遭到商业界明确反对 认为将抑制创新阻碍技术进步 [5] - 韩国总统李在明2024年9月表示应通过机器人税确保经济可持续性 使AI带来的生产力不只让少数人受益 [6] - 韩国专家指出自主技术不足是更紧迫议题 2011-2015年间支付给美国企业的专利费高达24万亿韩元 [6] 税制设计挑战 - 需明确征税范围 确定应对哪些行业及何种人工智能功能征税 [7] - 需厘清税收责任归属 是由机器人制造商承担还是由最终使用机器人的雇主承担 [7] - 推动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以避免率先推行该税种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陷入不利地位 [7] 当前行业发展阶段判断 - 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商业化应用极早期阶段 技术 市场和产业生态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9] - 特斯拉擎天柱和Figure AI产品存在高昂制造成本 有限续航与负载能力 软件系统稳定性和通用性不足等关键瓶颈 [9] - 全球实际部署投入商业运营的人形机器人数量极为有限 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冲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9] 替代政策建议 - 政策重心应放在鼓励创新 建立标准和加强监测上 而非直接征税 [10] - 可为开发人机协作型应用的企业提供研发补贴 [10] - 在条件成熟的局部地区或特定行业开展小范围政策试点和模拟研究 [10]
无人公司的道具们在组团出现,人要去哪里寻找自己的位置?
36氪· 2025-08-04 02:56
自动驾驶与RoboTaxi商业化 - 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允许RoboTaxi在浦东新区(除陆家嘴外)开展收费服务,运营企业包括小马智行、百度智行、赛可智能、友道智途(上汽集团旗下)[1] - 高盛预测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到140亿美元[5] - RoboTaxi正在从实验性产品向"完整负担某种服务的公司"形态转变,形成无需人类直接操作、高效运转的商业闭环[5] 无人机技术应用 - 消费级无人机让普通人以249克的轻巧设备实现专业摄影效果[1] - 救援无人机使用固态电池技术,以每小时0.1度的耗电量实现1000平米的照明[1] - 无人机技术正在从专业领域向消费级市场渗透,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1] 无人设备在各行业的渗透 - 柳工无人装载机进入粉尘弥漫的矿山深处执行作业[2] - Yarbo庭院机器人接管除草、扫雪等庭院维护工作[3] - 新石器无人配送车在国内外城市开展"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3] 无人公司组织形态 - AI驱动的编排与优化能力与无人设备结合,催生"无人公司"新组织形态[5] - 无人公司能够管理大规模无人设备(如100万辆无人驾驶汽车),形成无需人类直接操作的商业闭环[5] - 这种新型组织正在重构成本、空间与效率的定义[5] AI对经济模式的冲击 - AI正在系统性地瓦解人类通过劳动体现经济价值的传统模式,取代范围包括体力和认知性工作[6] - 可能催生"经济被驱逐者"阶层,其经济价值在AI绝对效率面前被清零[6] - 传统经济体系面临"数字极权"或系统崩溃的两难选择[6] 新经济模式可能性 - AI带来的生产力解放可能终结"稀缺性",为"不匮乏"社会提供物质前提[7][8] - 新经济模式可能从"分配工作"转向"分配财富与尊严",以"存在"而非"就业"为中心[9] - 全民基本收入(UBI)等机制可能成为解决方案,解放人们从事艺术、哲学等非市场估价领域[9][10] 技术发展路径选择 - AI可作为人类意志放大器,带来两条发展路径: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的"终极监狱",或重新定义财富与劳动意义的新起点[11] - 需要"文化奇点"匹配"技术奇点",超越恐惧与控制,选择自由与连接[11] - 最终结果取决于人类选择如何运用AI技术[12]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不争总统争“未来”
虎嗅· 2025-07-17 01:13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动机 - 核心动机是对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纲领均持反对态度,认为民主党过度监管科技行业并推行"觉醒文化",而共和党在关键议题上与自身价值观存在根本分歧[1][2][3][4] - 直接导火索是与特朗普因"大而美"法案决裂,但深层原因是对美国未来债务问题的担忧[6][10] - 专家观点认为其目标并非传统"中间派",而是代表面向未来的"未来派",试图突破现有政治框架[8][9] 美国第三党面临的制度性障碍 - 选举制度采用"赢者通吃"规则,第三党在总统和参议院选举中几乎无法获得席位(例如加州54张选举人票全归50.1%得票方)[12][13][15] - 选民存在"搅局者效应"心理,担心投票给第三党会间接帮助更不喜欢的政党[24] - 资源分配极度不平等,两党拥有成熟筹款网络和基层动员能力,而第三党缺乏基础设施[25] "美国党"的潜在政治策略 - 短期目标聚焦国会席位争夺,计划在参议院获得2-3席、众议院8-10席,通过关键投票发挥杠杆作用[17][18] - 可能选择民主党内共和党占优的小选区突破,例如东西海岸特定选区[23] - 马斯克的超级IP属性可能突破传统第三党资源限制,类似特朗普的社交媒体政治路径[27][28] AI时代下的政治形态前瞻 - 专家预测AI将导致财富集中度接近中世纪水平,可能引发UBI(全民基本收入)由科技巨头而非国家主导[36][37] - 未来或形成"政治空间"与"经济空间"平行体系,数字币成为UBI发放媒介,经济巨头承担中世纪贵族式责任[37][38][40] - 马斯克与UBI倡导者安德鲁杨的互动显示其可能在为AI时代的政治经济重构布局[43] "大而美"法案的博弈案例 - 法案在众议院以215-214票、参议院51-50票的极小差距通过,显示两党势力均衡下单票即可改变结果[20][21] - 若"美国党"获得少量席位,可在类似争议法案中成为关键第三方力量[22]
深度|Inflection AI&领英联创Hoffman:2025年,每位工程师都会使用至少一个AI编程助手
Z Potentials· 2025-03-21 03:22
AI与未来工作 - AI工具将渗透所有领域,未来可能与AI实时互动,如"Reid AI"这样的数字分身 [3][8] - AI与人类协作模式能提升效率,例如生成15个剪辑版本测试效果,创造力将成为关键 [3] - 恐惧应转化为好奇心,学习新技能虽不轻松但必要 [3] AI时代必备技能 - 到2025年每位工程师将标配至少一个AI协同编程助手(co-pilot agent),2026年轻量级编程助手将普及 [5][8] - 不应等待技术成熟,早期拥抱AI工具者将在未来获得更大优势 [5] - 社交技能仍重要,结合AI工具与本地洞察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如设计"Hello Kitty主题柠檬摊" [5] - 编程思维仍有价值,类似计算器时代仍需理解数学底层逻辑 [6] 未来经济与社会形态 - 短期内不会出现全民退休潮,人类天生渴望竞争与成就 [9] - 全民基本收入(UBI)实现存在物理限制,可能升级为有条件基本收入(CBI),如每周10小时社区服务 [10] - 人类竞争本能使"全民退休"乌托邦难以实现,差异化回报需求将持续存在 [10] AI创业机遇 - 未来5-10年将出现10-15家新科技巨头,但需避开与现有巨头的正面竞争 [11] - 技术非唯一要素,产品化能力、用户场景融合和市场策略是关键 [11] - 企业级应用赛道将爆发,包括工作流程优化、生产力工具、编程辅助及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 [12][13] - 医疗领域AI助手诊断能力或超越普通医生,每小时成本仅数美元,与医生协同提升效率 [14] - 教育领域AI导师将重塑知识获取方式,提供个性化引导式学习 [15] 热门AI应用 - ChatGPT作为全能数字研究助手 [17] - MidJourney激活视觉创造力 [17] - 微软Copilot重塑编程方式 [17] - Inflection Pi兼具高情商(EQ)与智商(IQ),推动情感智能模块整合 [17] - 数字分身可拓展内容形态、管理日程,并实现跨代际对话 [17]
诺奖经济学家阿西莫格鲁也担心 AI,但他不担心 AI 太聪明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4-10-20 12:01
阿西莫格鲁的AI观点 - 认为当前行业陷入"通用人工智能"(AGI)竞赛是错误方向 疯狂购买英伟达显卡浪费资金[4] - 估算未来10年AI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上限不超过0.66% 对美国GDP总促进作用最高1.56% 仅影响不到5%人类工作岗位[4] - 质疑科技乐观主义叙事 认为AI进步利益不会被所有人共享[4] - 担忧"愚蠢AI"被用于搜集数据扭曲信息 削弱民主加剧不平等[6] 制度经济学理论 - 提出"包容型制度"与"榨取型制度"框架 前者分享经济机会保护个人权益 后者由少数精英把持权力[8] - 通过殖民时期死亡率数据证明制度类型决定国家贫富 死亡率越低地区现今GDP越高[8] - 强调权力分配核心地位 认为民主促进经济增长因再分配更多 投资教育医疗[21] - 指出技术进步需伴随社会权力结构改革 否则利益集中少数人[15] 技术发展与社会影响 - 历史案例显示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早期技术创新未惠及劳动者[15] - 自动化提升平均生产力但可能降低边际生产力 应创造新工作任务而非单纯裁员[15] - 提出技术发展方向应提高劳工边际生产力 而非仅监控或自动化[16] - 反对全民基本收入(UBI)方案 认为需创造有意义的工作而非被动分配[25] 改革路径建议 - 主张通过集体行动改变权力结构 参考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经验[23][24] - 提出AI应研发辅助人类能力的技术 具体措施包括重塑劳工组织/政商透明/数字广告税等[25] - 强调改变叙事/培养制衡力量/政策解决方案三要素[25]
​晚点财经丨特斯拉毛利率最好别再跌了;LVMH二季度业绩会提了48次中国;多地商贷利率逼近公积金
晚点LatePost· 2024-07-24 15:33
特斯拉毛利率 - 特斯拉二季度扣除积分收入后的汽车销售毛利率为14.6%,为近五年新低,纯汽车销售毛利率进一步降至13.86% [4] - 通用汽车同期汽车销售毛利率约为12.2%,比高点少了一半多 [4] - 极端假设下特斯拉营业利润率约为1.4%,财报口径为6.3% [4] - 二季度总收入255亿美元,汽车销售收入1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减少9.2% [5] - 交付量同比减少5%至44.39万辆,Model 3/Y平均售价不足4万美元 [5] - 公司账上现金达307亿美元,预计全年资本支出超100亿美元 [5] LVMH中国市场表现 - LVMH二季报电话会提及"中国"48次,为近两年最多 [5] - 亚洲市场(不含日本)销售额同比下降14%,因中国消费者转向海外购物 [6] - 上半年营收416.8亿欧元,有机增长2%,低于去年同期的17% [6] - 营业利润106.5亿欧元,同比下降8%,营业利润率25.6% [7] - 时装和皮具销售额同比下降2%,营业利润下降6% [8] - 手表珠宝、葡萄酒烈酒部门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5%、16% [8] 房贷利率动态 - 苏州、广州等地首套房贷利率低至2.9%-2.95%,接近公积金利率2.85% [8] - 上海新政后新旧房贷利率差达0.8%,刺激提前还贷 [8] 消费与零售 - 周大福二季度在中国内地净关店91家,零售额同比下滑近两成 [12] - 保时捷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减少20.5%至30.6亿欧元,中国市场销量下滑 [21] 科技与制造 - LG新能源与中国公司洽谈合作开发磷酸铁锂电池阴极 [16] - 日本制铁到期退出与宝钢合资的汽车钢板公司 [17] - 博世拟80亿美元收购江森自控暖通空调业务,目标销售额翻番 [27] 互联网与AI - Alphabet二季度收入8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236亿美元 [28] - Meta发布最大开源模型Llama 3.1,最大版本参数达4050亿 [24] - OpenAI安全负责人Aleksander Mądry被调离原岗位 [25][26] 跨国企业动态 - 苹果COO访华称深圳是重要市场,美光CEO同期访华 [13] - 维珍航空10月停飞伦敦-上海航线,因需绕行俄罗斯领空 [15] 新产品与技术 - 苹果最早2026年推出可折叠iPhone,形态或类似三星Z Flip [23] - 可口可乐加大奥运广告投入,三季度营销费用增长7%至35.5亿美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