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医深度融合

搜索文档
上海发布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多部门协同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9-15 13:05
行业政策与目标 - 上海市发布《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 旨在系统性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并打造全球影响力高地 [1] - 方案围绕创新策源 临床赋能 审评审批 入院应用 企业培育 产业生态和国际化发展七大方面部署20项重点任务 [1] - 设定2027年发展目标: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 培育2家产值超百亿元龙头企业 建成三大高端产业集聚区 [2] 产业现状与瓶颈 - 上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2024年制造产值达555.1亿元 占生物医药产业总值的27.6% [1] - 行业面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临床转化效率 审评审批协同等链条性瓶颈 [1] - 涌现联影医疗 微创医疗等领军企业 [1] 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 - 布局人工智能 高精度影像 脑机接口 诊疗一体化等前沿赛道 [2] - 通过专项指南 研发平台和标准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 以临床需求为牵引 [3] - 市级医院伦理审查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 多中心协作审查平均10个工作日 [3] - 资助33家医院建设示范性研究型病房 提升临床研究能力 [3] 审评审批改革 - 优化创新产品注册流程和标准体系 推动进口和境外上市器械落地试用 [2] - 新修订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和优先审批程序 以临床价值为核心导向 [4] - 落实国家"春雨行动" 通过线上平台提前介入在研创新器械提供早期指导 [4] 市场准入与支付机制 - 畅通创新医疗器械挂网渠道 允许企业直接申报并由医疗机构自主议价采购 [5] - 探索医保 商保 慈善 企业多方共担的创新支付模式 [5] - 鼓励商业健康险开发覆盖创新药械的产品 [5] 产业生态与资本支持 - 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生态圈 完善集聚区布局与交易平台建设 [2] - 上海国资基金锚定"7+1"重点领域进行精准投资 强化招投联动和全周期赋能服务 [6] - 加快国产高端器械国际化 提升进出口便利化和海外市场拓展能力 [2] 企业响应与协同机制 - 联影医疗将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和海外市场布局 [6] - 通过实体化创新联合体实现"产学研医"深度融合 临床专家出需求清单 科研院所提供技术 链主企业负责产业化 [3] - 政府发挥"穿针引线"作用 构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效通路 [3][6]
以创新为引领 构建医疗高质量发展闭环生态
人民网· 2025-07-07 06:11
医院创新成果 - 浙大二院构建"临床需求 — 科研创新 — 成果转化 — 患者获益"闭环生态 连续六年位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前十 [2] - 自主研发国产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 改进关键技术提升手术精准度 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 [2] - 通过"产学研医"协同模式实现国产瓣膜系统自主生产 为复杂病例提供新治疗选择 [2] - 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采用导管微创操作 避免开胸手术风险 已在欧洲完成多例确证性临床入组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研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实现从门诊筛查到手术规划全流程智能化 [3] - AI分析冠脉造影图像技术可自动计算血流储备分数、微循环阻力指数等参数 替代传统有创压力导丝 降低医疗成本 [3] - AI技术辅助判断中度狭窄病变是否需介入治疗 避免过度手术 节省超声导管、心脏支架等医疗资源 [3] 诊疗技术升级 - 开展声学造影、无痛食道超声、三维超声等技术 提升复杂手术精准度与患者舒适度 [4] - 配备实时三维超声设备 未来计划结合AI定量技术解决基层医院诊断一致性差问题 [4] 产学研医生态构建 - 设立临床研究专项基金 推出"创新中心"模式 整合多学科团队开展重大疾病联合攻关 [5] - 青年医生可同时参与临床诊疗与材料研发 实现"从病床到实验室"无缝转化 [5] -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 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5] - 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 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5]
一季度全市医药制造业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七
南京日报· 2025-05-06 02:56
行业概况 - 生物医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5年一季度医药制造业增长13.7% [1] - 行业遵循"双十定律":十年研发周期和十亿美元级投入 [5] - 2024年南京市生物医药企业营收超2100亿元 增幅5% [8] 企业创新成果 - 奥赛康药业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获批上市 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第二项适应症4月25日获批 [2] - 诺唯赞生物计划2024年上市6款试剂盒产品 含4个"全国首家" 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检测试剂盒可将检测时间提前10-15年 [2][3] - 诺唯赞已推出6项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试剂盒 进入近200家医院 新产品预计三季度获批 [3] 产学研合作 - 南微医学与院士团队合作研发"可携带放疗粒子食道支架" 实现肿瘤放疗 [6] -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已接洽60余家高校 遴选1000项成果 落地20余个项目 [6] - 先声药业与多方签署战略协议 未来将获20亿元投入支持研发创新 [9]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南京拥有约200家生物医药创新平台 为企业节省伦理批件时间近40天 [7] - 政府推动组建创新联合体 构建全链条转化平台体系 抢占合成生物等前沿赛道 [9][10] - 强化审评审批、投融资等全链条支持 培育技术领先型企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