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连续9年全国第一 广东凭什么稳坐“创新王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3:00
9月27日,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编著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5》(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广东在 《202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继续蝉联全国第1,已连续9年位居榜首。 《报告》指出,广东各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排名连续两年排第1位,与综合值排名持平。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排名与上年持平,分别 排第2位和第4位,均低于综合指标排名。创新绩效排名较上年下降1位,排第2位,低于综合指标排名。 总体来看,广东的"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双核心优势依然稳固,同时不可忽略的是,2023年数据所显示的领先优势出现边际收敛,创新效率与增长潜力排名 下滑,成为广东从"领先者"迈向"长期领跑者"必须正视的卡位点。在苏浙沪鲁等省份加速追赶的背景下,广东需要找到突破点,重塑其全国创新之首的"含 金量"。 广东企业持续领先一身位 连续九年,广东稳坐全国综合创新能力的头把交椅。其中,广东企业创新第1、创新环境第1、知识创造第2、知识获取第4、创新绩效第2;分层指标中,综 合实力第1、综合效率第5,较上年回落2位。 《报告》指出,广东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综合指标排第2位,设计能力 ...
宁夏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额超143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8:46
宁夏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额超143亿元 中新网银川9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6日从银川海关获悉,今年前8个月,宁夏外贸进出口总值达 143.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04.8亿元,同比增长10.2%,进口38.4亿元,同比增长7.3%。 值得一提的是,8月单月,宁夏进出口额达18.4亿元,同比增长31%,为年内各月度最大增幅。其中,8 月出口同比增长13.5%,实现连续五个月正增长;进口同比增长103.1%,实现连续三个月呈30%以上的 高位增长。 今年前8个月,宁夏民营企业进出口超百亿元,外商投资企业增长明显。贸易市场也越发多元化,欧 盟、东盟、印度为宁夏前三大贸易伙伴。 据银川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8个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宁夏外贸显现较强韧性,对主 要贸易伙伴保持较高增速,制造业充分发挥支撑作用,进出口增速位居全国中上游,预计三季度继续保 持稳中向好态势。 随着第七届中阿博览会等国际展会的召开,宁夏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与148个贸易伙伴实现良性 贸易互动,为宁夏稳定和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未锻轧锰、粗梳羊绒纱线、氧化镍 化合物为主的中间品进出口额81.6 ...
供需联动指数回升 物流市场平稳增长——8月份我国物流业相关数据分析
新华网· 2025-09-05 15:28
物流业景气指数表现 - 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9%,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景气区间运行 [1] - 物流业务总量和新订单业务量增速较快,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增长 [1]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前8个月均值为55.4%,同比高0.4个百分点 [3] 区域与行业分化特征 -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物流业务总量指数分别回升0.1/0.6/0.3个百分点 [1] - 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5% [1] - 多式联运领域和水上运输业新订单指数环比大幅增长 [1] - 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达55%左右,同比高4-5个百分点 [3] 细分领域需求动态 - 电商快递快运业务加快增长,户外休闲/健身娱乐/地方特产/应季果蔬订单环比增长近5% [2] -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气机械制造物流需求增加 [2] - 大宗能源消费需求趋稳,"铁公水"保持基础稳定供给作用 [2] -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物流业务量保持回升 [2] 企业经营与价格指标 - 物流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 [2] - 小型/微型/中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均回升0.2个百分点,大小企业盈利差距缩小 [2] - 物流服务价格指数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2] - 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分别回升0.2和0.6个百分点 [2]
深度不足,跨境产业怎样再上台阶
经济日报· 2025-08-17 21:56
区位优势与贸易繁荣 - 广西凭祥作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枢纽,凭借"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区位优势,成为跨境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1] - 2024年上半年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物324.8万吨(同比+31.4%),货值2889亿元(同比+30%),智能卡口系统实现20秒/车的通关效率[2] - 智慧口岸项目推进"两个24小时"目标:24小时无人化通关+南宁至越南北江/北宁省24小时门到门运输[10][11] 跨境产业链发展现状 - 水果贸易形成"口岸通关-交易中心-深加工"全链条,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实现线上化交易平台[3] - 2024年落地加工企业27家(规上18家),占全市规上工业23%,完成行业产值14.08亿元,盐津铺子年加工果干能力超1万吨[3][4] - 制造业采取"东部研发-多地配件-凭祥组装"模式,如豪越车业电动车组装后出口东南亚[6] 新兴业态与基础设施 - 跨境电商爆发式增长:直播基地日处理3000单,2024年进出口货值超200亿元(增速全区第一),公共清关中心日处理能力100万件[7] - 智慧物流体系成型:"智慧友谊关"APP实时追踪查验进度,智能调度系统提升果蔬通关效率50%以上[2][7] - 中科阿尔法等13个重点项目签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基地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12] 产业升级挑战 - 深加工能力不足:70%企业仅从事初级加工,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附加值较低[9] - 人才吸引力薄弱:12.84万常住人口难以支撑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配套生活设施亟待完善(在建240套员工宿舍)[12][13] - 产业集群度待提升:需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建"研发-制造-贸易"一体化生态[12] 区域经济联动效应 - 形成"东盟原料-凭祥加工-全国销售"的跨境协作模式,如越南凉粉草加工为仙草冻销往商超[4][5] - 强化中国-东盟供应链:凭祥作为前沿阵地,推动双方在资源、市场、技术等要素的深度整合[8] - 带动边民就业:加工/物流/电商等领域创造近万个岗位,边民人均收入增长35%[7][13]
深度不足,跨境产业怎样再上台阶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17 21:55
区位优势与贸易增长 - 广西凭祥作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枢纽,凭借"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区位优势,成为跨境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1] - 2024年上半年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物324.8万吨(同比+31.4%),货值2889亿元(同比+30%),主要运输榴莲、火龙果等东盟水果[2] - 智慧口岸系统实现20秒快速过卡,智能调度APP使生鲜通关效率显著提升,48小时内可直达全国市场[2]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产业 - 2024年凭祥落地加工企业27家(规模以上18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3%,完成行业产值14.08亿元[3] - 盐津铺子建立自动化果干生产线,年加工芒果干等产品超1万吨,直接采购越南、泰国原料[4] - 生和堂食品利用越南凉粉草加工仙草冻等产品,形成"东盟原料+凭祥加工"模式[5] 新兴业态与产业集聚 - 跨境电商直播基地日处理订单峰值3000单,2024年进出口贸易额超200亿元(增速全区第一)[7] - 豪越车业采用"东部研发+凭祥组装"模式,电动车配件全国采购后在凭祥集成出口东盟[6] - 中科阿尔法智能制造基地预计2024年产值达5000万元,瞄准东盟充电器市场[11] 基础设施与产业升级 - 智慧口岸项目将实现24小时无人化通关,南宁至越南北江省24小时门到门物流[10] - 新签约中科智能制造等13个重点项目,新松机器人等项目投产推动产业集群[12] - 建设240套企业宿舍的邻里中心项目,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居住问题[13] 跨境合作宏观效应 - 凭祥通过跨境产业将中国制造优势与东盟资源市场结合,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8] - 产业集聚带动边民就业,形成"加工+物流+服务"多领域联动发展格局[7]
时风集团产品非洲销量翻番,绿色制造成为新的增长优势
齐鲁晚报网· 2025-08-16 14:06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 形成以三轮汽车 商用汽车 拖拉机 发动机为主业 锦纶工业布 汽车零部件 海上光伏支架 轮胎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1] - 公司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院士工作站 农业农村部农机动力与收获机械重点实验室 [1] - 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国家创新型企业 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1] 主营业务发展 - 三轮汽车 拖拉机及单缸发动机完成国Ⅳ升级 商用汽车实现国Ⅵ升级 [3] - 三轮汽车产品和单缸柴油机产品在非洲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03% 商用汽车在越南 哈萨克斯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0% [3] - 化纤产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形成年产20万吨化纤产能 产品远销亚非多国 [3] 新兴业务布局 - 高端汽车零部件业务1-7月同比增长35% 与中国重汽 山东蓬翔 东风德纳 山东中力等建立战略合作 [4] - 成为中核田湾200万KW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核心供应商 参与国家重点绿色能源项目建设 [4] - 规划建设120MW光伏发电 200MWh储能电站及24MW生物质发电虚拟电厂 构建"源网荷储云"一体化模式 [4] 产业链合作 - 参加聊城市第一届新能源汽车配件展 展出制动鼓 差速器壳等汽车零部件 [5] - 与冠州集团 金鼎机械 鲁西化工 力得集团 山东中力等270余家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合作 [5] - 与中国重汽 山东蓬翔 潍柴动力 临工重机 山钢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5]
银保监会:帮扶重点群体 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务院和银保监会部署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以提升行业运行稳定性并支撑抗疫大局稳定 [1] - 货运物流行业是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 承担抗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最后一公里"保障功能 [1][2] - 全国整车货运物流指数截至4月11日为79.02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2% 且从3月中旬147.68高点持续下滑 [2] 金融支持具体措施 - 银保监会提出六方面要求:加大资金支持 帮扶重点群体 提升服务效率 创新担保方式 加强保险保障 确保资金安全 [2] - 要求银行业对运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倾斜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 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4] - 创新动产质押类贷款产品 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增信支持 [4] - 对货车司机汽车贷款给予展期或续贷安排 [5] 保险保障专项方案 - 鼓励开发针对货车司机、快递员的意外伤害保险等专属产品 [6] - 引导发展货物运输保险、道路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等财险产品 [6] - 保险公司已积极响应 长安保险开发货运险及承运人责任险 微保研究特殊人群意外险产品 [7] 行业现状与政策必要性 - 物流行业受疫情蔓延和经济下行双重冲击 面临市场需求下降、运输受阻、从业人员工作困难等问题 [2] - 可能导致企业营业收入下降、资金链紧张 以及从业人员收入减少 [2] - 政策既支持货运物流行业本身 又强化疫情防控的金融保障 [3]
浙商银行“智造融通工程”助力浙江制造业“加速跑”
新华网· 2025-08-12 06:15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与浙江省经信厅合作实施的"浙江智造融通工程(2020-2022年)"超额完成目标 三年间向浙江省制造业提供1335.83亿元授信额度 融资余额超606.50亿元 显著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产业链发展 [1][2][8] 制造业金融支持成效 - 截至2022年末 服务浙江省内超1.36万户制造业企业 贷款余额超1050亿元 占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43%以上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340亿元 较年初增幅近60% [2] - 服务智能制造企业超700家 提供融资余额超385亿元 [3] 产业链金融服务 - 服务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核心企业215家 延伸支持上下游客户近3100户 提供融资余额194亿元 [5] - 2022年相关产业工业增加值达13351.78亿元 占浙江省工业企业60.97% [5] - 通过"分销通"方案服务海康威视下游客户210家 累计融资26亿元 [5] 专精特新企业支持 - 服务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8家 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40家 [7] - 提供融资余额超115亿元 [6] - 创新"专精特新"服务模式 围绕专、精、特、新四个维度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7] 未来规划 - 新阶段目标为"三年金融助力2000亿元" 聚焦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链提升、制造业数智化改造及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领域 [8]
链博会火热收官!超40位500强跨国企业领导人出席,为全球供应链传递多重确定性
华夏时报· 2025-07-21 14:57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1200家,线上线下观众超21万人次,同比增长5% [2] - 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精准匹配2.4万次,是上届的4倍,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同比增长67% [2] - 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及达成意向超6000项,链博首发站发布55项,直播观看人数超5000万人次 [2] 国际化参与 - 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从首届26%升至本届35%,覆盖75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 [2] - 美国企业数量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之首,参展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参展面积增10%,60%为世界500强企业 [4] - 英伟达CEO黄仁勋连续4天出席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苹果、特斯拉、霍尼韦尔等连续三届参展 [3][4] 产业链合作与创新 - 举办70场会议活动,1.4万余人参会,参展商举办上千场推介会等技术交流活动,较上届大幅增加 [6] - 空客首次参展即联合上下游10家合作伙伴展示大飞机全产业链,金马衡器与基硕科技通过链博会达成合作并签署新协议 [6] - 普华永道首次参展并聚焦低空经济,认为中国在先进制造领域具全球领先优势,需强化资源模式和风险管理体系 [7] 市场信心与投资环境 - 嘉吉中国区副总裁表示中国占全球17%人口,是最大食品消费国和进口国,公司在中国拥有50个运营点及7000多个就业岗位 [4] - 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和扩大开放的决心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多机遇,稳定的投资环境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前提 [4] - 中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大局,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沃土,扎根中国是投资未来的正确选择 [5] 后续展望 - 第四届链博会已有102家企业和机构签署参展协议,现场签约数量同比增加50% [7]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三个关键词揭秘中国外贸何以逆势增长
央广网· 2025-07-21 12:14
贸易大国地位巩固 - 货物贸易规模2024年达6 16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32 4% 连续8年全球第一 [1] - 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二 [1] - 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显著 能高效应对标准化和定制化订单 [1] 贸易强国建设实践 - 进博会 广交会 服贸会 数贸会等国家级展会精准赋能货物 服务 数字贸易三大支柱 [2] - 第四届链博会吸引102家中外企业签约参展 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2] - 贸易强国体现在结构均衡 创新突出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不仅是规模领先 [2] 外贸韧性提升 - 东盟连续5年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 [3] - 外贸企业主动应变 如义乌商家积极学习外语 体现市场全球化深度交融 [3] - 未来将加强进口 国际合作和贸易韧性 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贸易格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