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创新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江北新区获批设立十周年,成为江苏发展生物医药优势产业的重中之重南京“江之北”崛起科创新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9-16 23:24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与创新 - 国务院批复支持江苏自贸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和创新发展高地,南京江北新区作为承载地拥有200多项在研新药 [1] - 园区内企业实现多项全球突破:驯鹿生物成为国内首家实现CAR-T药物跨境供药的企业,世和基因产品获NMPA、FDA、CE三大国际认证,艾码生物开发全球首个核酸药物ER2001注射液 [2] - 药企资本化进程加速:药捷安康和维立志博2024年在香港上市,维立志博拥有14款创新候选药物(6款进入临床,4款全球进度领先),征祥医药一类抗流感新药玛硒洛沙韦和先声药业一类抗体新药苏维西塔单抗于2024年获批上市 [2] - 生物医药谷集聚上下游企业1300余家,在研新药超200项,年内诞生多项全球领先技术 [2] 集成电路与高端芯片产业 - 南智光电建成国内首条8英寸晶圆级光子芯片产线,成为国内首家提供8英寸薄膜铌酸锂流片服务的企业 [3] - 芯擎科技发布7nm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其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累计出货150万片,市占率居国产智能座舱芯片首位 [3] - 特纳飞荣获2025年度闪存控制器企业金奖,主控芯片全球累计出货超千万颗,实现国产高端芯片大规模量产突破 [3] - 新区集聚台积电等数百家集成电路企业,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环节 [3] 产学研协同与人才生态 - 南京大学生化医药学科群集体入驻新区,共建校区平台并培养复合型人才 [4] -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8个月对接78家高校,落地项目45个,入库项目1423个 [4] - 东南大学"大医科"科研载体入驻2000多名师生,园区集聚4所"双一流"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来师生规模达5万名 [4] - 新区通过"人才+平台+资本"机制支持企业,科投集团8年内用6只基金投资维立志博,产业投资基金带动超亿元社会资本注入特纳飞 [5] 创新环境与基础设施 - 龙山社区常住人口4.5万人中硕博占比超30%,社区公益组织拥有25名博士成员 [6] - 新区生态面积占比70%,拥有近百公里长江岸线和80平方公里老山生态屏障 [6] - 南京北站构建"十廊放射"交通枢纽,直接连接科创载体形成"站城无界"模式 [7] - 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小北托育"覆盖全区街道,举办赛艇公开赛、青年戏剧汇等青年活动 [6]
金观平:推动新兴支柱产业聚能起势
经济日报· 2025-08-10 01:23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1]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爆发与加速迭代关键期,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重构创新版图 [1] 新兴产业竞争与挑战 - 部分新兴产业出现恶性"内卷",扰乱市场秩序,侵蚀企业利润,威胁产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2] - 需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2] - 新兴产业培育需要创新资源和多领域支撑,重点在于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2] 创新生态与改革措施 - 以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 [2] - 加快构建精准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2] -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学技术产业化通道,完善产权制度,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 [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涉及科技型骨干企业主导地位、大中小微企业间创新协同 [3] - 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攻关,构建企业牵头的融通创新生态,引导企业主导和参与标准制定 [3] - 中国经济经验在于既紧盯当下也立足长远,以"十年磨一剑"定力持续突围 [3]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纳入三大前沿产业 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证券日报· 2025-06-22 17:10
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证监会出台《科创板意见》,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1] - 增设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为前沿领域企业开辟更畅通的上市通道 [1] - 改革显著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反响热烈,部分企业已启动上市准备工作 [2] -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已完成股改,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称政策为低空出行赛道注入新活力 [2] - 券商加紧梳理项目,头部券商积极对接优质科技企业并与交易所预沟通 [2] - 中信建投证券计划加强科创属性企业储备,履行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 [3] 第五套上市标准成效与案例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已支持20家生物医药企业IPO,募资合计428.71亿元 [3] - 迪哲医药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后,成功推出两款全球突破性创新药并完成17.96亿元再融资 [3] - 生物医药行业受益于科创板政策,吸引保险、公募基金、QFII等专业投资者参与 [3] 前沿行业特点与融资需求 - 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行业存在前期投入大、周期长、潜力大等特点,适用第五套标准需求强烈 [4] - 商业航天企业依赖一级市场风投,科创板改革将加速其登陆资本市场,降低资金成本 [4] -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爆发期,形成"火箭—卫星—应用"闭环,成本持续降低 [5]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从2025年3985亿元增长至2035年17295亿元,复合增长率15.6% [5]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5] - 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创新生态构建,加速eVTOL等核心技术企业商业化进程 [5] 政策配套与市场期待 - 改革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及IPO预先审阅机制,增强包容性 [6] - 证监会将结合产业特点分领域推出细则,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7] - 商业航天企业呼吁出台专项基金、审核细则及合理估值指引 [7] - 监管部门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促进优质上市公司引入 [8]
深圳前海、河套亮新招加速高水平开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0:52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 - 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将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示范样板 [1]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赋予深圳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 [1] 前海合作区发展举措 - 构筑国际"服务圈":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做强"深圳·前海e站通" [1] - 营造国际"创新圈":完善以香港高校转化平台为支撑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1] - 扩大国际"朋友圈":依托香港联通世界优势,提升国际化建设水平,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1]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将建立开放型市场准入体系,畅通资金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深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QFLP和QDIE试点 [2] - 推进外资参与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 [2] 河套合作区发展举措 - 打造教育科技人才高地: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河套学院,实施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薪酬管理 [2] - 打造要素流动"窗口":实施国家级科技金融先行先试政策,创新国际性产业和标准组织管理制度 [2] - 构建制度型开放创新体系:探索便利化出入境及停居留政策 [2] - 优化国际创新环境:推动出台河套深圳园区条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解纷体系 [2]
6月来上海国际淀粉展现场感受食品配料与食品技术的碰撞
环球网· 2025-05-22 07:2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玉米淀粉市场规模达927亿元 [1] - 高附加值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1.2% [1] - 淀粉加工装备市场以8.2%年均增速扩张 [1] - 智能控制系统需求激增37% [1] 展会概况 - 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展览会将于2025年6月24-26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1] - 展示面积达20万平方米 [1] - 预计吸引超2500家参展商及12万专业观众 [1] - 展会联合同期五大板块:食品配料、健康天然原料、营养保健品、医药原料及食品加工机械 [1] 参展企业 - 参展商涵盖淀粉及淀粉衍生物、食品配料、健康天然原料及食品加工机械等多个领域 [2] - 国内外知名企业包括SANGUAN WONGSE INDUSTRIES、BENEO ASIA、华汇生物、浙江顶亨等 [2] 新展区与活动 - 首次推出"淀粉加工设备展示区",以"原料×机械"双核驱动模式 [5] - 尝试Discovery Tour淀粉产业链探索之旅,贯穿产业链上下游 [5] - 与世界制药原料(CPHI)同城双展联动,吸引医药买家 [5] - "2025薯类淀粉及深加工产业发展论坛"将于6月24日召开 [5] 国际合作与挑战 - 俄罗斯淀粉工业协会将继续拜访2025上海国际淀粉展,深化中俄合作 [9] - 2025年国际经济形势面临多重挑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攀升 [9] - 二季度中美新关税政策引发连锁反应,国内淀粉市场呈现分化态势 [9] 文化艺术展区 - "自然之链:马铃薯淀粉的形质与墨韵"展区将亮相 [10] - 展区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与当代科技手段融合展现马铃薯淀粉 [10] - 邀请当代艺术家马达飞及材料科学家和AI技术团队参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