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穿越雨林山水 邂逅民族文化
海南日报· 2025-09-29 02:37
国庆中秋假期,琼中将举办14项国庆中秋主题文旅体育活动以及系列乡村旅游活动—— 穿越雨林山水 邂逅民族文化 琼中红毛镇万寿山文化康养古镇内的古建筑。 琼中湾岭镇水央村水央·归隐民宿。 琼中乡村旅游点为游客准备的精美长桌宴。 琼中黎母山镇民族歌舞队在环热旅游公路零桩号表演,吸引自驾游旅客驻足观看。 项目负责人魏锦浩介绍,古镇沿一条仿古街巷两侧,精心修复重建了8座明、清时期古宅,包括晋派二进 院乾德院、徽派大院栖凤阁、万寿楼及4座四合院。为最大程度保留历史肌理,每一块砖石均从原址细心拆 解、编号,再依原貌逐一复原砌筑。飞檐转角、雕梁画栋间,处处可见精工细琢的纹样,尽显东方建筑的古 雅韵味。 10月1日开放当天,国潮雅韵将在此流淌:笛箫清越、古筝悠扬、二胡婉转,伴以现场书画创作、沉香制 作等文化体验,营造沉浸式人文氛围。游客不仅能在此回溯时光,还可品味地道的琼中风味:三色饭、竹筒 饭、"biang"酒、鱼茶等传统美食将飘香古院,燕窝果、山蜂蜜、绿壳鸡蛋、小龙虾等优质农特产亦可供选 购。 美景之外,琼中的民宿体验也迎来全新升级。位于湾岭镇水央村的水央·归隐民宿,23栋以航空铝材打造 的独栋别墅掩映于苍翠山峦之间,静候 ...
国庆、中秋怎么游北京?这份指南请收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8 22:39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重温峥嵘岁月】 从卢沟桥的滚滚硝烟到平西根据地的嘹亮红歌,北京这片热土上,镌刻着不屈的精神。北京市文化和旅 游局精心梳理城市红色记忆,串联起那些承载着坚定信仰的红色地标,推出10条热血沸腾的红色主题游 线路。 线路1:老城胡同的红色记忆 佟麟阁路→北京鲁迅博物馆→赵登禹路→什刹海(梅兰芳纪念馆、郭沫若故居、宋庆龄故居)→张自忠 路 线路2:京西山水的红色足迹 百望山(黑山扈战斗纪念园)→齐物潭→贝家花园→平西情报联络站 线路3:京东平原的地道战硝烟 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24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并 精选京郊微度假、工业研学游等创新体验场景,深挖骑行、赛事等潮流玩法,推出了系列主题文旅线 路,为8天小长假送上首都"文旅大餐"。 主题文旅线路 南彩银杏园→北京国际鲜花港→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舞彩浅山滨水国家登山步道 线路4:大运河畔的红色文脉 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三庙一塔"景区→赵登禹大街→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 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 线路5:香山脚下的热血青春 北坞公园(北坞侵华日 ...
“漫游京郊,多彩乡居”,4条户外乡村线路解锁年轻人松弛假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7 05:49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国庆假日临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漫游京郊,多彩乡居"为主题,针对亲子探索、户外活力、康养 休闲三大市场,串联乡村景致、农事活动、地道美食、特色住宿等资源,打造10条个性化精品乡村旅游 线路,满足市民游客国庆假日京郊休闲度假需求。 本次推荐的4条户外乡村线路为年轻人量身打造,不必远行,也能用喜欢的节奏把假期过得轻松又有质 感。既能打卡藏在山林里的氛围感机位、解锁"乡村+园林剧场"的沉浸玩法,也能在山里的咖啡馆发 呆、星空下和好友围坐小聚,用喜欢的节奏和方式享受假期。 PART 01. 门头沟区水峪嘴村 古道徒步串联人文地标与特色餐饮,沉浸感受京西风情 游玩线路 游玩攻略 水峪嘴村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永定河畔,距离市区大约1.2小时车程。从京西古道风景区出发,踏上 青石板路,触摸千年商旅遗迹,沿途还能欣赏山林叠翠之景。驾车10分钟左右到达马致远故居,在古朴 院落中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探寻元曲文化印记。逛累了,驾车10分钟到只在此山·乡村美育馆 歇歇脚,品尝一杯山野咖啡,享受片刻静谧。如果时间尚早,还可以体验一下福坨山顶的花Young山谷· 集野营。傍晚时分,入住周边东马山家民宿集 ...
这里藏着皖南最“红火”的秋
新华网· 2025-09-25 06:42
时值秋收时节,村民们利用晴好天气,将辣椒、玉米、山核桃等农作物晾晒在房前屋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晒秋"景观。 阳产村山多地少,以种植山核桃、板栗、茶叶等为主。过去,村庄无人问津,村民多外出打工,成了"空心村"。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土楼 和"晒秋"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们当向导、开民宿、办起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2024年,阳产村接待游客21.56万人次,其中晒秋期间接待近1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6万元,曾经萧条的"空心村"成了"红火"的"网红 村"。 这是9月17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阳产村(无人机照片)。 阳产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的群山之间,"阳产"在当地意为"向阳且陡峭的山坡地",村落依山而建,不同于传统徽派村落粉墙黛瓦的 民居,阳产村以连绵数百栋的土楼建筑群而闻名。 相传明末清初,阳产先民为避战乱迁居至此。数百年来,村民就地取材,采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屋而居,逐渐形成了错落有致、质 朴壮观的土楼建筑群。目前,村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土楼建筑300余栋。土楼没有精雕细琢,却呈现出独特的乡土美感。2013年,阳产村入选第二批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
国网北京电力推出“扫码共享用电”服务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9:29
集市摊位用上"共享电" 京郊烟火气更浓了,国网北京电力推出"扫码共享用电"服务,无需报装,即扫即用,据实结算,即时清付。 国家电网首都电力(平谷)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靠山集大集宣传"扫码共享用电"服务。张强/摄 9月23日,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北京市平谷区靠山集大集人头攒动,收银到账的提示音不绝于耳。商户张大哥拿出手机,扫了扫 身边一个白色小箱子上的二维码,摊位旁的电冰箱随即启动。"以前拉线用电不方便,有时候还要自备燃气设备,现在扫码就能用电,冰箱 保鲜不愁,做买卖都透着股利索劲儿。"张大哥笑着说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样便捷的场景,源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推出的"扫码共享用电"服务。今年年初以来,国网北京电力 以"为民服务京小电"优质服务提升举措为载体,积极响应北京市"百千工程"示范村建设,针对地摊经济、乡村旅游等短时用电需求,创新 推出"扫码共享用电"服务。目前,该服务已覆盖昌平、房山、平谷、怀柔等区的乡村集市和景区营地,共安装65套低压"扫码共享用电"设 备。 过去,一些乡村集市因场地临时、缺乏固定电源,商户用电大多靠拉线或自备发电机。国网北京电力营销部农电处专责李干介绍:"我 们因地制宜安装 ...
西藏那曲:湖光山色引客来
经济日报· 2025-09-19 13:30
图为西藏那曲当惹雍错、达果雪山景色。经济日报记者 贺建明摄 2023年12月,当惹雍错景区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文部社区还获得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最美生态摄 影地、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看好文部社区的旅游发展前景,23岁的拉姆去年大学毕业后,也来到了当惹雍错湖畔,担任西藏尼玛县中象 雄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她说:"我们主要负责游客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游客接待及咨询服务,并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对景区进行宣传推广。" "'十四五'期间,我们投入近亿元资金,实施了文部社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旅品牌建设、市场开发及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项目。"尼玛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全春雨表示,当惹雍错景区不仅有自然景观,还 有古象雄历史文化与藏北游牧文化,是文化传承保护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典范,也是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的理 想之地。 站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兴旺宾馆房间外的露台上,放眼望去,近处的当惹雍错湖光潋滟,远处的达果雪山巍 峨壮丽,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一系列投入让文部社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全村共有315户,目前有26家家庭宾馆和民宿, 1200多张床位,旅游让全村人都有机会增收致富。"文部社区居委 ...
稻田书香
人民日报· 2025-09-16 01:21
乡村旅游改造项目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渔亭镇下坦村通过老旧房屋改造书舍实现景观升级 [2] - 碧绿稻田与古朴书舍形成特色景观吸引游客体验 [2] - 项目于2025年9月14日已实际运营并接待游客休闲游玩 [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利用原有建筑资源进行文化空间改造提升区域吸引力 [2] - 自然景观(稻田)与人文设施(书舍)结合创造复合型旅游体验 [2] - 项目获得国家级媒体《人民日报》影像中国栏目专题报道 [2]
(走进中国乡村)雁门关下文旅兴 长城古隘焕新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1:56
中新社山西忻州9月14日电 题:雁门关下文旅兴长城古隘焕新机 中新社记者 杨静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雁门关景区,青砖古墙镌刻着千年风霜,明月楼前杨家将雕像 英姿凛然。漫步新修的关隘古道,两侧商铺林立,古城楼下合影的游客络绎不绝……昔日"天下九塞, 雁门为首"的边塞风情正逐渐重现。 "震撼、雄伟。"来自北京的游客王茹带着孙子登临雁门关,感触颇深:书上读杨家将,不如实地走一 趟。 雁门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是长城重要关隘,有"中华第一关"之誉。雁门关南控中原,北扼 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 村民解补宏说:"景区开门迎客后,我们全家返乡开起了饭店和民宿,一年收入10万余元(人民币)。靠 乡村旅游,我们在村里一年四季有事干、有钱赚。" 解补宏的哥哥解宏宏也于2019年回乡创办了农家乐,同时接过父亲守护长城的责任。雨天防汛查裂缝、 晴日徒步排隐患,清理乱涂乱画,巡查庙院防火情……父亲曾是文保员,妻子如今是景区导游,解宏宏 全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长城。 "祖辈留下的长城,是造福子孙的财富。"解宏宏说,景区发展也离不开这份根基。社交平台上,解宏宏 自称"守关人",常常分享雁门关 ...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新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04:46
核心观点 - 皖南古村塔川通过创新文旅融合模式 将季节性秋景转化为全年性消费体验 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收入多元化[1][2][5][7] 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 - 开发板栗咖啡、乌桕子装饰品、秋景木雕等特色商品 将自然元素转化为可售卖商品[2] - 美学空间融合文创开发、非遗体验、书店咖啡功能 试营业以来平均月营业额达15万元人民币[1][2] - 利用落叶标本制作装饰墙和个性化纪念品 为游客提供"把秋天带回家"的体验式消费[5] - 设计亲子"书签体验课"等互动项目 增强游客参与感和记忆点[5] 旅游产业发展规模 - 全村412户居民中70余户经营民宿和农家乐 从业人员300余人[7] - 民宿年经营性收入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7] - 2024年游客接待总量达到38万人次[7] 四季旅游产品体系 - 春季采茶制有机茶叶 夏季鱼灯装点绿野打卡点 冬季酿米酒 实现全年旅游覆盖[2] - 种植油菜、荷花、向日葵等景观作物及梅花、八角槭等观赏植物 强化四季景观效果[7] - 推出摄影、写生、割稻比赛、创意晒秋、稻田小剧场等"秋色+"文旅项目[5] 产业带动效应 - 吸引奥地利等国际人士投资改造百年徽宅为跨文化民宿 节假日出现"一房难求"现象[7] - 形成以民宿客栈为主导的旅游服务产业 带动本地就业和创业[7] - 实现本地居民就近就业 改变以往外出务工模式 促进家庭团聚和社区稳定[7]
探访全国最大的白藏房群:当世界扑面而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7:15
从海拔4100多米的"天空之城"四川甘孜州理塘县一路向南,顶着似乎触手可及的硕大白云,穿过海子与 草甸,翻过一座无名山后,海拔陡降千余米,星罗棋布般散落山谷的白藏房闯入眼帘——"香巴拉"乡城 到了。 乡城坐落于广阔雄奇的康巴高原之上,藏语意为"手中佛珠",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腹 地。"香格里拉"曾因20世纪英国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被西方视为世外桃源。当世界扑面而来,如今曾 被"他者"书写的白藏房居民们,正以主人之姿,书写这片土地的新故事。 寻常工作日的上午,乡城县青德镇宗萨木府有着不寻常的热闹。走进这栋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藏纳式民 居,房间内的雕梁画栋、繁复壁画与房屋古朴的白色外观形成强烈反差。高悬客厅的明嘉靖年间"天雨 流芳"匾额,传言为纳西族所赠,有"勉励读书"之意。火塘旁,多位游客正围着精美的藏式香巴拉猫泥 塑合影。 2025年8月,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的白藏房。(资料图) 记者 王磊 摄 探访全国最大的白藏房群:当世界扑面而来 中新网甘孜9月12日电 题:探访全国最大的白藏房群:当世界扑面而来 作者 贺劭清 袁牟知博 2025年8月,乡城县宗萨木府的主人洛绒泽仁介绍藏式香巴拉猫泥塑。(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