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前夕主动服务省级项目 护航“黄金周”建设不停歇
中国能源网· 2025-09-30 13:42
本网讯 国庆节前夕,国网兰州新区供电公司组织大项目服务专班,深入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节前专项走访,通过"一对一"精准服务、隐患排 查及用电优化指导,确保项目建设"黄金 周"期间电力供应稳定可靠,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主动靠前 精准对接项目需求 9月28日至29日,该公司专班先后走访兰州新区石化投资集团公司专精特新C区、甘肃盛捷新能源天燃气储备等省市级重点项目,详细了解建设进度与 国庆期间用电计划,动态调整供电方案。针对新区制药、化工等企业对电力可靠性的高要求,该公司创新"项目长"负责制与"一企一策"服务模式,通过 优化无功补偿装置参数、强化电网冗余配置,不仅保障了生产用电稳定性,还帮助企业每月降低电费支出。同时,依托"网上国网"APP实时监测用电数 据,专班为项目方提供"指尖上的能效报告",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该公司联合兰州新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园网共建"机制,提前预留电源点与路径通道,确保电力配套与项目主体"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 运"。在专班指导下,甘肃盛捷天然气液化储备项目仅用3个月完成110千伏专用变设计审查与外线工程协调,较原计划提速20%。此外,专班还协同中 ...
J.D. Power智能座舱研究:不同阵营技术差异明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05:45
研究背景与方法 - 智能座舱研究由J.D. Power与同济大学HVR Lab于2022年共同发起,2025年引入XAI Lab作为AI评价伙伴以完善评选维度[1] - 研究采用千分制智能座舱创新力指数评分模型,包含HMI表现指数(50%)和AI表现指数(50%),两项指数均融合功能模块与用户满意度分数并进行科学权重分配[4] - 研究覆盖豪华、主流和经济三个汽车市场分段,旨在甄选具备竞争力的智能座舱标杆为消费者提供购车参考[1][4] 行业整体表现 - 豪华汽车市场智能座舱行业平均得分为620分(千分制)[1] - 主流车企大模型功能覆盖广泛但核心能力表现趋同,难以通过该技术形成品牌辨识度[1] - 多数车型在基础指令识别和简单场景响应上表现接近,用户难以感知不同品牌差异[1] 技术差异分析 - 免唤醒交互架构出现显著技术分化:豪华品牌依赖预设关键词匹配逻辑,易因发音或语义相近的日常对话触发误唤醒;新势力车企采用"声纹识别+语境分析"组合算法,能通过声纹特征过滤乘客干扰并结合语义关联判断意图,大幅降低误唤醒概率[2] - 复杂场景处理成为行业核心短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复杂指令识别弱(多任务分解与意图修正断层)、模糊需求理解差(如"适合办公的咖啡厅"类场景化需求精准度不足)、跨域协同难(座舱舒适域与娱乐域联动易漏执行)[2] - 典型案例如处理"雪天陡坡停车防溜车+避免蓄电池亏电"复合需求时,多数车型仅能响应单一子任务,暴露多模态协同与动态意图修正技术薄弱性[2] 交互范式演进 - 头部品牌实现从"被动工具"向"主动认知伙伴"跃迁,基于用户行为习惯(如频繁看表触发会议提醒)和实时驾乘场景(如识别孕妇自动调温并禁用按摩功能)提供主动预判服务[3] - 当前多数车型交互能力仍停留在"用户指令-系统响应"的被动阶段,缺乏主动服务意识[3] - 未来体验分层将围绕两大方向:主动服务预判能力深化(如多乘客场景多意图并行处理)和跨设备泛化能力突破(如车机指令无缝延伸至手机端)[3] 入围车型案例 - 研究提及的车型包括蔚来ET9、问界M8、25款阿维塔12、魏牌全新高山、宝马X3、全新奔驰E级及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7][8] - 行业平均线作为基准参考值出现在车型对比中[7]
全省首家“移动车管所”亮相潍坊,企业员工办事“零跑腿”
齐鲁晚报网· 2025-08-01 15:03
政府服务创新 - 潍坊市车管所将服务窗口前移至北汽福田汽车多功能全球中心工厂 开展车驾管业务"上门办"服务 [1] - 采用"需求清单—精准派单—上门服务"全链条响应机制 以"科技赋能+主动服务"为核心 [3] - 运用AI体检车载机器人 便携微机移动警务终端等先进设备 将服务窗口"搬进"企业园区 [3] 企业运营效率提升 - 员工无需请假外出 在园区内完成驾驶人体检 业务受理 在线缴费 现场制证全流程办理 [5] - 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10分钟 节省个人时间成本 支持企业高效运转 [5] 未来服务规划 - 潍坊市车管所将持续深化便民利企服务举措 拓展"上门办"模式 [5] - 推动精准服务直达企业一线 提升员工办事便捷度和获得感 [5]
上海浦东机场失物招领“申情守护网” 全天候响应打造服务标杆
中国民航网· 2025-05-27 04:42
服务创新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与技术赋能构建失物招领服务体系,显著提升旅客遗失物品找回效率[1] - 自4月14日至今机场失物招领处共计接待查询客舱失物旅客26人次,遗失物品找回率达42.3%[1] 服务升级 - 3月起浦东机场将失物查询服务全面接入电话问讯系统,旅客通过统一专线021-96990可全天候查询遗失物品[2] - 浦东机场联合多家航企及地面服务单位搭建失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机上遗失物品与机场失物招领的信息互通[2] - 依托"警企联动"合作平台与公安部门共建"主动服务双通道",开通身份信息核验通道精准锁定失主并主动联系[2] 服务成效 - 自3月服务升级以来浦东机场失物招领处已累计收获"12345"市民热线表扬6次[3] - 旅客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服务体验,引发广泛共鸣[3] - 浦东机场的跨界协作机制与主动服务理念为行业提供人文服务范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