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双报
icon
搜索文档
远大医药(00512)亮相BIOHK2025 Go Global战略打开全球创新药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3:09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受邀参加香港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暨展览(BIOHK)2025 分享核药全球化战略布局经验 [1] - 公司推行"Go Global"全球化策略 实现全球研发、生产及销售全链条产业布局 [3] - 公司同步推进"产品全球化"及"产业全球化" 已在海外实现核药研发、生产及销售多个环节突破 [6] - 公司形成以波士顿、成都为核心的研发基地 以波士顿、法兰克福、新加坡、成都为核心的生产基地 [11] - 公司建立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核药销售网络 是唯一实现核药早研-临床-注册-商业化全覆盖的国际化企业 [11] - 公司在全球布局5个研发技术平台及8个研发中心 涵盖核药抗肿瘤诊疗、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等多个业务板块 [13]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创新核药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超过15万人次使用 [6] - 该产品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HC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产品 [6] - 产品在欧洲获批新适应症CE标志认证 适用范围扩展到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神经内分泌瘤引起的肝转移等多重适应症 [6] - 公司目前在研发注册阶段储备15款创新产品 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 覆盖8个癌种 [7] 研发进展与临床成果 - 公司坚定推进"中美双报"策略 治疗前列腺癌的TLX591和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ITM-11等多款产品已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9] - 公司可自主主导创新产品在海外的研究开发、临床推进及注册申请等关键研发步骤 [9] - 易甘泰®两项研究摘要获ASCO接收 15篇研究成果入选2025年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会议 [9] - 自研创新RDC药物GPN02006获2025年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口头报告 [9] 生产能力与设施建设 - 公司成都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 树立世界一流研发生产质量与运营体系 [11] - 该基地是国际范围内核素种类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工厂之一 也是全球首个"零辐射"智能核药工厂及全球首个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 [11] 行业背景与创新趋势 -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认可度不断提升 创新药出海成为药企重要选择 [4] - 中国药企在ASCO中进行的口头报告从2023年25个增长至2025年84个 [4] - 2025年半年来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 [4] - 公司储备在研项目133个 创新项目42个 分布于临床前到新药上市申请的不同阶段 [13]
远大医药亮相BIOHK2025 Go Global战略打开全球创新药市场
智通财经· 2025-09-11 13:09
公司全球化战略 - 公司坚定推行"Go Global"全球化策略 推动创新产品价值长效释放 依托全球研发 生产及销售全链条产业布局 [3] - 公司"产品全球化"及"产业全球化"同步推进 已在海外实现核药研发 生产及销售多个环节业务突破 [5] - 公司是唯一实现核药早研-临床-注册-商业化全覆盖的国际化企业 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网络 [10] 核心产品进展 - 创新核药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超过15万人次使用 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HC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产品 [5] - 该产品在欧洲获批新适应症CE标志认证 适用范围扩展到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 神经内分泌瘤引起的肝转移或其他肝转移等多重适应症 全球市场空间有望翻倍增长 [5] - 公司围绕肿瘤诊疗一体化理念 在研注册阶段储备15款创新产品 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 覆盖8个癌种 [6] 研发与临床成果 - 治疗前列腺癌的TLX591和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ITM-11等多款产品已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坚定推进"中美双报"策略 [8] - 2025年易甘泰两项研究摘要获ASCO接收 15篇研究成果入选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会议 自研创新RDC药物GPN02006获SNMMI口头报告 [8] - 公司全球共布局5个研发技术平台及8个研发中心 储备在研项目133个 创新项目42个 形成良好梯队效应 [12] 生产能力建设 - 公司以波士顿 成都为核心研发基地 以波士顿 法兰克福 新加坡 成都为核心生产基地 [10] - 成都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是国际范围内核素种类最全 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工厂之一 也是全球首个"零辐射"智能核药工厂及全球首个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 [10] 行业背景 - 中国创新药出海正在加速 招商银行研究显示2025年半年来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 [3] - 中国药企在ASCO中进行的口头报告从2023年25个增长至2025年84个 展现出强劲创新实力 [3]
石药集团(01093)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5.48亿元 同比减少15.64%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5:1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总额132.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8.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5.48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5.64% [1] - 毛利率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至65.6% 主要因成药业务收入占比减少 [1] - 每股基本盈利22.29分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4港仙 [1] 收入变动原因 - 收入减少主要因多美素®和津优力®两款产品被纳入集中采购 [1] - 核心产品价格大幅调整导致成药业务收入阶段性承压 [1]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5%至26.83亿元人民币 约占成药业务收入26.2% [1] - 近90个产品处于临床试验不同阶段 其中12个已递交上市申请 [1] - 超过30个重点产品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1] - 拥有在研创新药和创新制剂200余项 含大分子90余项/小分子60余项/新型制剂50余项 [4] - 160余个临床试验进行中 含近60项三期临床试验 [4] 创新与国际合作 - 2025年上半年授权收入达10.75亿元人民币 [2] - 完成4项对外授权项目 累计合同金额达97.1亿美元 [3] - 与阿斯利康就AI平台达成战略研发合作 [3] - 通过"中美双报"策略开展欧美多中心临床试验 [3] - Nectin 4 ADC、ROR-1 ADC、LP(a)小分子等产品实现海外授权 [3] 产品管线与行业地位 - 连续三年入选Citeline全球TOP25管线规模药企 本年度位列第19位(较去年上升5位) [4] - 聚焦乳腺癌、肺癌、内分泌代谢等高需求治疗领域 [2] - 加速推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II、KN026、SYS6010、TG103等核心产品商业化 [2] - 预计到2028年底将有50余款新药或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4] 战略布局 - 坚持"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 [2] - 构建覆盖全球的医药价值生态圈 [3] - 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 [4] - 研发成果多次在AACR、ASCO、ESMO等国际大会汇报 [2]
翰森创新药收入占比超八成 中国头部药企加速全球化创新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3: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4.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3% [2] - 溢利31.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0% [2] - 每股基本盈利0.53元 同比增长14.8% [2] 创新药业务表现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61.45亿元 同比增长22.1% [2] - 创新药收入占比达82.7% 显著高于行业50%-70%的平均水平 [2][3] - 创新药成为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2][6] 业务领域构成 - 抗肿瘤领域收入45.31亿元 占比60.9% [6] - 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收入14.00亿元 占比18.8% [6] - 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收入7.68亿元 占比10.4% [6] - 抗感染领域收入7.35亿元 占比9.9% [6] 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14.41亿元 同比增长20.4% [6] - 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19.4% [6] 对外合作与授权 - 从默沙东收取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 [2] - 授予再生元HS-20094海外独占许可 获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 - 与GSK就HS-20089达成协议 获85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多14.8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8] - 与GSK就HS-20093达成协议 获1.8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多15.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8] - 与麓鹏制药合作引进LP-168 交易总额不超过7.29亿元人民币 [6] - 与普米斯合作开发HS-20117/PM1080 潜在付款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超50起 总金额484.48亿美元 [9] - 合作模式从单一交易向生态共建深化 [10] - 从财务投资向战略绑定转变 形成利益共同体 [10] - 头部药企通过全球权益License-out和中美双报参与国际竞争 [9] 产品研发进展 - HS-20093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三个适应证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 [8] - HS-20093小细胞肺癌适应证进入三期临床 [8] - LP-168在中国开展肿瘤2期关键注册临床研究 [7] - HS-20117开展多项Ib期和I期临床研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