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消费的真相,藏在线上品牌指数里
虎嗅· 2025-08-27 23:53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的价值与应用 - 北大国发院发布的CBI指数以淘宝天猫平台为技术支持 从销量 价格 搜索等12个维度对全网品牌进行标准化评分 能体现真实消费行为[7][8] - CBI指数可穿透中国消费不同维度的横切面 帮助改善消费领域数据支离破碎的痛点[5][7][10] 消费趋势与行业洞察 - 2025年Q2 CBI指数显示18-24岁年轻人家具家电成交人数增长迅猛 年轻人装点生活热情高涨[12] - 智能家电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 远超行业5.2%的水平[17] - 宠物用品 运动服饰等行业CBI指数上升明显[19] - 宠物行业集中度提升 国内"宠物三巨头"2022年线上市占率7.4% 2025年3月提升至13.3% 乖宝线上市占率实现翻倍[22][23] 品牌表现与竞争格局 - 泡泡玛特CBI综合评分82.99 周大福81.41 老铺黄金78.30[16] - 两轮电动车新势力在CBI500排名集体上升 小牛电动进入前100名 九号电动进入前200名[25] - 电动车行业重新洗牌 新势力通过机甲美学和智能化功能杀入年轻群体[26][30] - FILA品牌排名从17名上升至11名 成交人数和金额增速指标上涨[51] 数据验证与投资机会 - CBI指数可验证品牌危机影响 某护肤品牌舆情期间核心老客未流失 但新品成交金额排名从29跌到43 18-24岁成交人数增速从第5跌到第52[44][45] - 中宠二季度推出的烘焙粮单月GMV突破500万 在膨化粮占主导的市场异军突起[59] - 乖宝旗下弗列加特和麦富迪新品成交金额相对排名降低 麦富迪排名从80下降到94 弗列加特从190下降到212[60][62] - 小牛和极核在18-24岁成交人数及成交金额增速上反超九号 预示行业竞争格局变化[53][55]
尼尔森解读CBI指数:大促成为品牌增长关键驱动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09:48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CBI指数升至65.21 较第一季度63.38提升2.21% 较2023年基期增长9.7% [1] - 近10个季度呈现"量质齐升"特点 消费者更倾向选择优质品牌产品而非白牌商品 [1] - 指数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开发 基于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评估品牌价值 [2] 线上零售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第二季度线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 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的增速 [2] - 快消品行业全渠道同比增长3.4% 其中线上渠道同比增幅达16.2% [3] - 美妆、饮料、粮油食品、个护等品类线上销售额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 电商大促策略与效果 - 电商平台通过简化促销规则、优化会员体系提升购物体验 有效激发品牌消费潜力 [2] - 大促周期从17天延长至32天 结合官方立减、国补优惠等多重激励推动GMV显著增长 [3] - 季节性品类销售额增长突出 冰淇淋增39.4% 啤酒增19.6% 杀虫剂增10.8% 防晒乳增9% [3] 品牌营销策略演变 - 圈层营销成为品牌增长关键路径 通过理解核心圈层需求建立"种草-转化-复购-裂变"闭环 [8] - 多圈层触达有助于提升ROI并构建高黏性用户资产 助力品牌在复杂市场中持续增长 [8]
一季度我国消费品质显著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5-28 18:41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发布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全球首个基于真实消费大数据的线上消费指数CBI 从2023年一季度59 42上升至2025年一季度63 38 今年一季度较基期增长6 7个百分点[1] - 指数每个季度更新 涵盖销售 价格 搜索 好评等多维度评分 提供全国总指数及地级市 行业细分指数[1] - 旨在引导线上消费高质量发展 鼓励品质竞争 减少内卷式竞争[1] 新锐度指标引入 - 北大团队首创"新锐度"指标 考察品牌销售增速 年轻消费者增速及产品创新表现[2] - 当前电商品牌普遍存在低价内卷 创新不足问题 各品类新品数量下滑[2] - 该指标有助于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消费质量 促进电商平台良性竞争[2] 国货新锐品牌崛起 - 山下有松 老铺黄金等国货品牌受青睐 工艺媲美国际品牌 设计融合中国文化元素[2] - 这些品牌产品贴合国人审美和文化自信需求 如山下有松五金设计灵感来自古建筑榫卯结构[2] 消费质量评估创新 - CBI填补了品质消费量化评估空白 传统指标如社会零售额和CPI仅计算金额 无法测度质量[3] - 主流品牌评分依赖财务数据和消费者调研 难以高频捕捉市场变化 且不适用于新锐品牌[3] - 电商大数据为品牌评价提供新数据源 线上产品品质与线下无显著差异 具有代表性[3] 本土品牌竞争力提升 - 中国成为各国品牌全球化布局核心市场 线上化程度高为品牌发展提供便利[4] - 华为 小米成交金额增速超苹果 在搜索量 会员运营等关键指标展现优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