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传统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台北孔庙举行祭孔大典致敬至圣先师孔子
新华网· 2025-09-29 00:30
新华社台北9月28日电(记者周文其、齐湘辉)28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台北孔庙大门内人头攒动,大 成殿内灯火通明,台北各界人士和民众数百人在此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 看着女儿在台上一丝不苟地演奏音乐,台北市民王先生拿出手机连连拍照。"这是女儿第一次担任乐 生,她排练了很多次,很辛苦。但是只要她喜欢,我们都会支持的。"王先生说。 来自桃园的许先生专门抽出时间来观礼,他认为依循古礼祭孔具有深远的意义。"领票那天就排队很 久,能有机会到现场目睹祭孔大典,感到很开心。每一项仪程都很考究,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这 样的文化习俗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他说。 台北市民李女士带着儿子来到现场观礼。"仪式很精彩,今年孩子在台下看,希望明年有机会上台参与 典礼。"她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非常支持孩子参加文化传承活动,深入了解中华传 统文化。 台湾各地有大小40多座孔庙。当天,台南、台中等地也举行释奠典礼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 释奠典礼由台北市副市长张温德担任"正献官",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担任"奉祀官"。参与典礼的执 事礼生由孔庙所在地的德高望重人士以及明伦高中、丽山高中学子担任,演奏古乐八音的乐生由 ...
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李清照》亮相香港
新华网· 2025-09-28 03:11
该舞剧是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明月耀香江""国风国韵飘香江"三大文化活动的核心剧目。舞剧以宋代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个人情感为叙事线索,以宋代美学为艺术底色,用音乐、舞蹈和光影呈现出"一代 词宗"李清照温婉又坚毅的形象。 当晚,香港文化中心的舞台被光影晕染成繁花似锦的北宋都城,少女李清照着一袭素雅的天青色襦裙亮 相,将宋韵风华尽数展现。 新华社香港9月26日电(黄茜恬)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李清照》26日亮相香港文化中心。 据介绍,为适配香港演出舞台,剧组对舞美、灯光及多媒体设计全面升级。剧团除了演出,更推出"演 出+工作坊"双轨交流模式。舞剧主演近日还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舞蹈工作坊,与香港舞蹈爱好者面对 面交流,示范宋代美学风格的舞蹈体态与技巧。 "看完想重温李清照的诗词。"香港市民郑小姐观演后说,这部秉承海派文化精致唯美之风的舞剧,令人 回味的不仅有演员灵动的舞姿,还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诗意哲学。 ...
邂逅非遗木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9 01:32
近日,江苏省如皋市文化馆内,来自龙游湖学校的6名哈萨克斯坦学生学习剪纸、打莲枪、写书法,近 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图为外国友人(前左)与非遗木偶互动。 徐 慧摄(人民视觉) ...
陕西省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9-07 23:00
活动概况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办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 [1] - 活动由团省委 省少工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开展 主题为"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 [1] - 活动名称为陕西省"少年月刊杯"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 举办地点为宝鸡 [1] 活动流程 - 经过前期100余场展示选拔 最终60名少先队员进入最终展示 [1] - 设置知识竞赛 命题讲解 主题讲解三个环节 [1] - 知识竞赛环节涵盖党史知识 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成就 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 [1] - 命题讲解环节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进行 围绕文物或文物背后的故事人物展开 [1] - 主题讲解环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展示 [1] 活动成果 - 经过3天角逐产生一等奖8名 二等奖22名 三等奖30名 [1] - 活动展现了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1] - 全省各级共青团 少先队组织将持续开展"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系列活动 [1] - 通过活动引领少先队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1]
两岸青年走进千年古村共寻文化根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0:21
台湾东海大学学生王同学表示,和大陆同学一起,通过多元的艺术表达形式来展现独山村的山水人文, 这样的经历很特别。"我们不仅体验到了古色古香的乡村风情和传统文化,还深入交流、共同创作,对 彼此有了更多了解,收获了新的友谊。" 作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独山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内仍保存了大量的古 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多所两岸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2022年以来,一系列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在此开展, 为两岸青年交流与艺术乡建搭建了广阔平台。 在村中一处静谧的工作室内,台湾东海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的10名学生正专注刻画手中的皮影人偶,一 旁的案头堆叠着一沓色彩斑斓、细腻传神的半成品。大家不时交流着手中人偶的细节,认真的神情传递 出对这项传统技艺的敬畏。 用画笔描摹古建风貌、用江石创作乡土记忆、以拓印技艺还原碑刻故事……近日,2025年两岸青年暑期 独山艺术创作实践营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独山古村举办。在为期8天的活动中,来自中国美术学 院、浙江传媒学院、台湾艺术大学、东海大学等两岸9所高校的40余名师生深度"沉入"独山村,开展形 式多样的联合艺术创作,以独特的艺术和文化视角,共同探寻这座千年古村的历史人文 ...
守护西夏陵的千年瑞兽
新华社· 2025-07-14 12:41
西夏陵建筑特色 - 西夏陵建筑承唐仿宋独具特色,融合中原建筑文化与党项族审美[1] - 出土文物包括琉璃鸱吻、绿釉海狮、迦陵频伽、摩羯等多种瑞兽造型[1] - 这些建筑装饰构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是西夏建筑文化的重要符号[14] 琉璃鸱吻 - 西夏陵出土的琉璃鸱吻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古代琉璃鸱吻构件之一[4] - 造型呈典型的"龙首鱼尾"状,鸱口大张,尾出两鳍[4] - 代表鸱吻从鱼形向龙形过渡时期的典型特征[4] - 工艺水平不亚于同时期辽、北宋的琉璃烧制技术[4] 迦陵频伽 - 迦陵频伽又名"妙音鸟",是印度乐神、佛教神鸟[6][7] - 西夏陵发现的唯一一种垂兽,头戴花冠,宝缯下垂,双手合十[7] - 形象和姿态与出土的宋金时期脊饰相似[7] - 反映了西夏崇尚佛教和中原建筑艺术的影响[7] 摩羯 - 摩羯源于印度神话中的"河水之神",随佛教传入中国[9] - 西夏陵摩羯承晚唐摩羯纹样,在身两侧出羽翼[9] - 有鱼首鱼尾和龙首鱼尾两种造型[9] - 见证了摩羯纹在中国"鱼化龙"的演变过程[9] 套兽 - 西夏套兽最早出土于6号陵[11] - 有红陶、灰陶和绿釉陶三种质地[11] - 造型包括大嘴满张和下颌紧闭两种龙首形态[11] 文化意义 - 西夏陵瑞兽融合神话传说与建筑装饰功能[14] - 不同脊兽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和美好期许[14] - 这些文物还原着西夏王朝曾经的辉煌[14]
盛夏为何簪茉莉(文化中国行·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人民日报· 2025-07-13 22:20
经过对文档的全面分析,未发现与公司或行业直接相关的商业、财务或投资信息。文档内容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暑节气习俗展开,重点描述茉莉花在民俗生活中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以下是可提取的文化主题要点: 节气文化传承 - 小暑作为夏季重要节气标志着全国进入高温时节,催生避暑经济需求[2] - 茉莉花销售形成季节性产业链,街头流动商贩通过制作挂坠/手环等工艺品创造微型经济价值[2] - 花卉装饰品具有消暑解闷的功能性消费属性,在江南地区形成稳定消费习惯[2][3] 传统文化产业 - 茉莉花应用场景从个人佩戴扩展到家居装饰(花篮/花束),形成多品类产品线[3] - 传统簪花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在非遗市集等场景实现文创产品转化[3] - 花卉纹样设计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载体,具有IP开发潜力[3] 注: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企业、财务数据或商业运作模式,以上分析仅基于文化现象延伸的潜在产业机会。
中外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万宁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海南日报· 2025-07-08 01:31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 海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跨越国界,共建家园"中外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万宁后安镇曲冲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8名留学生和4名中国学生组成 [1] - 万宁非遗传承人翁海县带领弟子展示猛虎下山拳并传授武术精髓,印度尼西亚留学生狄飞鸿和巴基斯坦留学生宋怀安积极参与学习 [1] - 志愿服务团队在曲冲村"爱心托管站"为18名村里孩子开展互动课程,包括急救假人心肺复苏演示等 [2] 传统文化体验与传承 - 非遗传承人翁海县作为后安镇猛虎下山拳创始人,现场展示刚劲有力的拳法,引发志愿者热烈反响 [1] - 留学生通过武术体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狄飞鸿表示"动作沉下去虽难受,但强身健体",宋怀安学习到抱行礼的文化内涵 [1] -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林晗参观700多年历史的文氏宗祠,对其古建筑保存完好度和多功能性表示赞叹 [2] 乡村教育与文化互动 - 志愿服务团队在"爱心托管站"与村里孩子进行首次近距离互动,孩子们对"洋面孔"表现出极大兴趣 [1] - 留学生设计的互动课程有效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心肺复苏演示环节引发孩子们积极参与 [2] - 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通过武术、古建筑等载体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1][2]
亚投行年会现场直击:非遗体验背后,中国文化正以这种方式走向世界!
北京商报· 2025-06-26 13:35
亚投行年会文化展示 - 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期间设置"北京会客厅"展台 采用新中式设计风格 以迎客松和中轴线为主要造景元素 红色大门象征"门迎八方" [1][3] - 展台提供《北京新发现》《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等旅游手册 涵盖入境交通住宿旅游路线等实用信息 [3] - 12家非遗与老字号企业参展 形成"非遗技艺+老字号品牌+文创IP"多元矩阵 包括吴裕泰同仁堂戴月轩一得阁等知名品牌 [1][3][4] 非遗文化展示与互动 - 吴裕泰展示宋代点茶技艺 同仁堂演示手工搓丸和阿胶熬制 戴月轩展示湖笔制作工艺 [4] - 展区设置沉浸式体验环节 实现"可触摸可参与可感知"的深度互动 有效打破文化认知壁垒 [4] - 波兰银行业协会代表购买中国原料制作的化妆品 意大利参会者称赞文创产品展示是"中国手工艺品变革的好机会" [3][5] 文创产品销售情况 - 展售商品包括文创冰箱贴非遗胸针景泰蓝饰品文房用品茶叶工艺品等 [4] - 非遗转化的伴手礼成为"带得走的文化记忆" 6月24-25日现场交易持续进行 [4] - 一得阁展台两天内接待近百名外宾 显示国际参会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4]
文莱、丹南、林梦华人社团联合举办书法比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新华网· 2025-06-24 09:01
文化活动 - 文莱、丹南、林梦书法大赛近日举行颁奖典礼,征集近300件书法作品,成为传承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交流平台 [1] - 比赛颁奖仪式于22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中国驻文莱大使肖建国出席并致辞 [2] - 比赛按照年龄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公开组,共颁发30余个奖项 [2] 文化意义 - 书法比赛以笔会友、以文促信,促进文莱和马来西亚朋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不同民族人文相亲、民心相通 [2] -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传承的艺术瑰宝和文化认同的情感纽带 [2] - 文莱中华书画文化协会未来将更加积极弘扬书法文化,为更多学生提供免费学习书法的机会 [2] 参赛者反馈 - 来自文莱中华中学九年级的参赛选手陈昌威表示,比赛让学生在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中重新认识了中华文字的美,成为中华书法艺术的传承人 [2] 活动背景 - 文莱地处东南亚加里曼丹岛北部,与马来西亚东部地区接壤,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 [3] - 大赛由文莱、马来西亚沙巴州丹南县、沙捞越州林梦地区华人社团共同举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