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险渠道
icon
搜索文档
银保渠道崛起!低利率时代,险企如何深耕实现业务增长?
环球网· 2025-09-24 05:20
人身险行业核心趋势 - 人身险行业面临预定利率持续下调形成的低利率环境 分红险成为产品转型重点 [1] - "报行合一"政策向个险渠道全面铺开 推动行业从"高费用驱动"转向"费用透明化"发展模式 [1] - 银保"一对三"合作限制放开 进一步提升银保渠道行业地位 [1] 银保渠道业绩表现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724.44亿元 同比增长45.7% [2]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461.92亿元 同比增长65.1% [2] -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规模416.6亿元 同比增长82.6% [2] - 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531.04亿元 同比增长24.1% [2]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249.39亿元 同比增长150.3% 其中期交保费111.04亿元 同比增长55.4% [2] - 人保寿险长险首年期交保费152.82亿元 同比增长53.9% [2]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长险首年期交保费170.32亿元 同比增长34.4% [2] 新业务价值表现 - 太保寿险 人保寿险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均超100% [3] - 新华保险和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价值贡献占比超过50% [3] 渠道变革驱动因素 - 银保渠道缓解大型险企个险经营颓势 [4] - "报行合一"政策压缩费用空间 促使险企重新重视银保业务 [4] - 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数量限制取消 激发险企拓展银保渠道热情 [4] - 传统代理人渠道面临转型阵痛 银保渠道成为战略补位 [4] - 银行净息差收窄亟需拓展中收业务 保险代销成为重要抓手 [4]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存款收益下降 客户资金转向稳健收益保险产品 [4] - 客户更注重长期稳健收益与保障功能 推动银保产品向长期保障型和分红型转型 [4] 分红险产品发展 - 预定利率下行使长期保障型和储蓄型产品面临低性价比挑战 [5] - 分红险凭借"保证收益+浮动收益"特性成为低利率环境下重要战略选项 [6] - 分红险条款相对复杂 需要代理人专业讲解能力 销售依赖长期客户信任关系 [6] - 某国有银行APP显示储蓄型保险产品达78款 其中分红险产品34个 [8] - 分红险提供"保底+分红"收益 契合银行客户对替代存款产品的需求 [8] - 分红险条款相对简单 适合银行柜员快速销售 银行客户对理财型产品接受度高 [8] 中小险企面临挑战 - 中小险企在手续费透明化后难以通过高费用争取银行渠道资源 [9] - 费率趋同后银行更倾向与品牌强服务优的大型险企合作 [9] - 中小险企需转向产品与服务差异化发展路径 [9] - 可采取开发细分领域特色分红险 与区域银行建立独家合作 数字化工具提升渠道效率三类策略 [9] - 银保渠道适合作为基本盘 经代渠道可用于试点创新产品 [9] 渠道协同发展 - 银保渠道与个险渠道在客户群体 产品类型 销售方式上具有互补性 [10] - 险企应推动多元渠道协同发展 银保渠道作为规模与价值增长重要引擎 [10] - 个险渠道需推动职业化专业化转型 [10] - 建立跨渠道客户信息共享与服务协同机制 避免渠道冲突提升客户体验 [10]
人身险公司两大渠道业务走势分化:个险向下 银保向上
新华网· 2025-08-12 06:30
人身险公司的个险渠道和银保渠道业务走势持续分化。结合记者获得的人身险行业今年1月份数 据,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人身险两大渠道的发展走势为:个险向下,银保向上。 不过,个险渠道和银保渠道并非跷跷板的两端,部分险企全力推进多渠道发展战略,并推动业务结 构优化。整体来看,受访人士认为,当前,无论是个险渠道还是银保渠道,都还需要持续深入的改革, 推动业务质量做优。 个险渠道持续承压 近期持续反复的疫情又让保险营销员文华(化名)犯了愁,她对记者表示,原本想趁着春暖花开多 拜访客户的计划又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事实上,近两年,人身险的个险渠道持续受到疫情影响,线下展业受阻,直接影响保单销售。不 过,在疫情的直接影响之外,个险渠道的深层次问题更被业界人士广泛关注。例如,普华永道中国金融 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记者表示,疫情加速显现了传统寿险营销模式的弊端,包括被业界诟病多年 的拉人头模式,自保件占比较高,代理人脱落率高、专业性低等问题才是近年个险渠道发展困难的根本 原因。 回顾个险渠道近几年的发展,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该渠道实现保费4200亿元,2018年负增长, 2019年基本持续,2020年、2021年负增长,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