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争端

搜索文档
沪铜日评:国内铜冶炼厂7月检修产能或环减,国内外电解铜总库存量连续累积-20250709
宏源期货· 2025-07-09 0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传统消费淡季特征显现,全球电解铜总库存量连续累积,但因美国对进口铜加征关税引导跨市套利交易,海外多个铜矿生产或运输存在扰动,或使铜价震荡偏强,建议投资者前期空单逢低止盈并短线轻仓尝试多主力合约,关注不同市场铜价的支撑位和压力位[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8日,沪铜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79620,较昨日涨350;成交量61263手,较昨日降14051手;持仓量207382手,较昨日增2876手;库存19109吨,较昨日降2573吨;SMN 1电解铜平均价79795,较昨日降90 [2] - 2025年7月8日,沪铜基差175,较昨日降440;广州、华北、华东电解铜现货升贴水分别为 -50、 -200、 -55,较昨日分别降45、30、15;沪铜近月 - 沪铜连一为220,较昨日降60;沪铜连一 - 沪铜连二为170,较昨日升20;沪铜连二 - 沪铜连三为240,较昨日降10 [2] - 2025年7月8日,LME3个月铜期货收盘价(电子盘)9665,较昨日降119;注册与注销仓单总库存量较昨日降102500;LME铜期货0 - 3个月合约价差51.31,较昨日降28.49;LME铜期货3 - 15个月合约价差 -10.76,较昨日降16.61;沪伦铜价比值8.2380,较昨日升0.14 [2] - 2025年7月8日,COMEX铜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5.51,较昨日升0.37;总库存量221788,较昨日升834 [2] 行业资讯 - 北方铜业在互动平台回应称生产的压延铜箔为PCB业务链上游产品,产能规模为5000吨/年 [2] - 6月铜线缆企业开工率72.41%,环比降9.27%,同比微增0.70%,预计7月开工率续降至71.98%,行业持续承压 [2] - 印尼内政部长要求放宽对安曼国际矿业公司的铜精矿出口禁令,因其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 [2] 重要资讯 - 宏观上,美国参议院版法案将债务上限提高至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扩张或超3万亿美元;8月ADP就业人数为 -3.3万低于预期和前值,使美联储7月不降息概率下降,降息预期时点为9/10/12月 [3][4] - 上游方面,中国铜精矿进口指数为负且较上周升高,港口铜精矿出港量和库存有变化;欧洲高品质废铜受限,国内废钢经济性或提高,部分冶炼厂停产或投产;国内7月电解铜生产量或增加,进口量受限,社会和交易所库存量增加 [4] - 下游方面,部分铜加工企业7月因成品库存高有减产降库计划,多个铜加工行业产能开工率、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环比下降,铜箔产能开工率或环比升高 [4]
特朗普下定决心,印欧日韩有大麻烦?中国成了美国不敢碰的“钉子”
搜狐财经· 2025-07-08 10:42
据上观新闻报道,7月5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透露已签署12封贸易信函,将在7日发出并公布收信 国,而这些信函直指8月1日生效的关税政策。这一动作,让本就紧张的全球贸易局势再添变数。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策略正从"暂缓"转向"强攻"。按其说法,已签署的12封信函将告知相关国家具体关 税,税率最高达70%,且8月1日就会正式征收。这种"突然袭击"式的操作,延续了特朗普惯用的谈判伎 俩——用模糊信息制造压力,逼迫对手在猜测中让步。 李在明(资料图) 从4月初到7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即将结束,75个受影响国家中,仅英国和越南选择妥 协。英方在汽车领域接受10%的加征关税,越方则同意美对其商品加征20%关税(原威胁加征46%), 换来美对越出口零关税。这种看似"双赢"的协议,实则是弱势方的无奈之举。 但日印韩三国的硬刚,却戳中了特朗普的痛点。日本金融机构此前大幅抛售美债,直接迫使美国暂停关 税战;印度在贸易谈判中从"迎合"转向"反制",用WTO诉讼表达不满;韩国因政权更迭,新政府"亲华 实用主义"立场让美韩贸易谈判失去原有节奏。这三个美国在亚太的重要盟友集体"唱反调",让特朗普 的关税策略遭遇前所未有的 ...
专家:中国没有将欧洲视为对手,而是希望与其共同维护平等互利的经贸往来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02
中欧贸易争端现状 - 中国和欧盟在7月底峰会前暂停解决贸易问题,双方未提出新方案打破僵局 [2] - 中国要求欧盟取消电动汽车出口和医疗器械市场的歧视性措施 [2] - 欧盟要求中国取消白兰地进口关税并停止对乳制品和猪肉的反倾销调查 [2] - 欧盟希望中国取消稀土元素和磁铁出口许可证要求 [2] 稀土出口管制争议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稀土出口不应成为中欧问题,只要遵守规定将保障欧洲企业需求 [2] -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指责中国对稀土出口实行"不透明"限制,欧盟准备抵制 [2] - 专家指出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是对美国贸易战的必要反制措施 [3] - 选择稀土作为反制工具因其战略意义大但产业规模小,对全球贸易扰动最小 [3] 中欧经贸关系分析 - 欧盟面临既要避免与美国冲突又要维持与中国重要经贸关系的两难 [7] - 中国视欧盟为关键伙伴但不会在峰会前急于达成协议 [7] - 欧盟尚未放弃在国际事务中对中国指手画脚的做法,影响关系正常发展 [7] - 中国采取谨慎态度,等待美欧、美中谈判进展 [7]
万通智控(300643) - 202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07:4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643,证券简称为万通智控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编号为 2025 - 010,活动类型为电话会议 [1]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7 日,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李滨 [1] 公司业务情况 - 已是春风动力的摩托车 TPMS 和气门嘴供应商,已取得上海本田和五羊本田的定点 [1] - 一辆重卡安装的车队管理系统含 16 - 22 个 NLP 传感器、接收机和 T - Box,单车价值 2,000 - 3,000 元 [2]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宣布从 8 月 1 日起对 14 个国家进口产品征 25%至 40%关税,泰国将被加征 36%关税,公司有 20 多天暂缓期 [2] - 公司在德国、捷克、美国和泰国设厂,实现全球本地化生产和供应,能有效抵御贸易争端风险 [2]
中国对欧盟限制采购中国医疗器械发起反制
财富FORTUNE· 2025-07-07 11:15
中欧医疗器械贸易争端 - 欧盟于6月20日宣布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欧盟公共采购金额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和设备项目之外,分包给中国实体的部分不得超过项目金额50% [1] - 这是欧盟首次依据2022年通过的《国际采购工具》(IPI)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措施,欧盟政府采购市场价值约2万亿欧元/年,占欧盟GDP14% [1] - 欧盟指责中国推行"Buy China"政策,要求县级医院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2025年达70%,2030年达95%,并称87%的中国公共采购项目存在限制进口医疗器械情况 [5][6][7]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实力显著提升,已进入CT设备、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高端领域,具备与国际领先企业竞争能力 [2] - 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凭借产品线丰富、检测快速、价格合理等优势,在欧洲基层医疗和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市场取得进展 [2] - 2015-2023年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出口增长一倍多,2024年出口额达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3] 中方回应与反制措施 - 中国外交部批评欧盟"以公平竞争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是典型双重标准 [7] - 欧盟中国商会认为IPI调查结论不公允,指出中欧长期保持GPA磋商,欧盟单边措施令业界失望 [8] - 中国宣布对等限制措施,采购预算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项目需排除欧盟企业参与,但豁免在华欧资企业 [13][14] 后续发展 - 7月下旬中欧领导人峰会将在北京举行,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外界期待双方借此契机解决贸易争端 [14]
美与他国贸易争端应通过多边平台解决——访意大利经济学教授马里奥·蒂雷利
新华社· 2025-07-03 05:1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争端波及范围广且不确定性大,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是欧盟对美出口最重要领域,2024年该类产品占欧盟对美出口总额30%以上,受新关税冲击最大 [1] - 欧美贸易谈判面临困难,因美国谈判目标不明确,欧盟需形成统一立场才能增强谈判筹码 [1] 多边贸易机制重要性 -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与多边主义相悖,WTO作为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平台,应通过多边机制公开公平解决各国关切 [1] - 欧盟、中国等认同多边主义的国家需团结捍卫WTO机制,施压美国重返多边谈判 [2] 中欧合作机遇 - 中欧建交50周年为深化贸易投资合作提供契机,双方在绿色能源领域互补性强,欧盟可与中国合作发展电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及风力发电技术 [2] - 中国可借鉴欧盟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和金融科技领域的经验 [2] - 双方应保持开放对话,实现贸易投资互利共赢 [3]
特朗普称“不需延长最后期限,将给各国指定税率”,“亲爱的日本,你们要付25%汽车关税”
华尔街见闻· 2025-06-30 10:43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转向 - 特朗普表示将单方面通知各国对美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再进行贸易谈判[1] - 美国计划对日本汽车征收25%的关税[1] - 特朗普强调将很快发出关税信函,并称"我们不需要开会"[2] 美日贸易谈判进展 - 美日贸易谈判已陷入停滞,第七轮部长级谈判未能取得突破[3] - 日本首席关税谈判代表未能与美国财政部长会面[3] - 谈判核心分歧集中在汽车关税问题上[7] 特朗普政府立场变化 - 特朗普表示宁愿直接发信通知关税安排,而非通过谈判解决[5] - 这一立场与美国商务部长等官员此前承诺将达成协议的表述形成反差[6] - 特朗普重申对日贸易长期不平衡的立场,特别提到汽车贸易问题[7] 美日汽车关税争端 - 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5%提高至27.5%[8] - 日本寻求破局但未获成功,与美方在汽车行业待遇上分歧显著[8] - 特朗普建议日本通过购买美国石油等商品来减少贸易逆差[8] 历史承诺与执行情况 - 特朗普曾在5月16日和6月11日承诺发送单边关税信函,但均未兑现[2] - 日本首相与特朗普的会晤未达成协议,谈判陷入僵局[8]
创历史新高的美股面临“盈利考验”!高盛预警标普500 EPS增幅或创两年来最低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09:21
贸易战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贸易战持续发酵 二季度财报季将成为检验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窗口期 [1] - 约10个百分点关税上调将直接冲击企业利润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面临"盈利考验" [1] - 企业普遍预期通过提价转嫁成本 但实际转嫁比例若不及预期将显著压缩毛利率 [1] 行业分化表现 - 食品巨头通用磨坊因关税导致成本承压 上周股价重挫5% [1] - 运动品牌耐克通过供应链优化成功消化关税影响 股价逆势飙升15% [1] - 不同行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差异导致股价分化走势 [1] 标普500指数盈利预期 - 二季度标普500成分股EPS同比增幅预期仅为2.6% 创近两年最低增速 [4] - 与年初两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贸易战通过成本推升和需求抑制双通道冲击利润 [4] - 标普500指数4月较峰值下跌19% 后因科技股暴涨和经济复苏预期回升至历史高位附近 [4] 市场资金动向 - 机构投资者在估值高位保持谨慎 尤其对历史高位的科技巨头愈发谨慎 [4] - 部分资金转向具备成本转嫁能力的消费必需品和全球供应链优势的制造业 [4] - 市场对贸易摩擦的计价存在分歧 不同行业传导速度和消化能力需通过财报验证 [4]
俄罗斯诺镍:高利率和贸易争端将带来负面影响
文华财经· 2025-06-30 01:41
公司财务表现 - 诺镍公司预计2024年财务业绩将恶化 主要受金属价格偏低 高利率 强势卢布和全球贸易争端影响 [1] - 公司面临金属价格低迷 通货膨胀高企 偿债成本上升等问题 卢布走强加剧了财务压力 [1] - 困难条件迫使公司减少投资并搁置部分项目 董事会建议2024年不支付股息 [1]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全球钯金市场预计2025年保持平衡 镍市场将供过于求 汽车行业作为主要消费领域仍处于危机中 [2] - 印尼作为全球最大镍生产国向市场大量供应廉价镍 导致约40%镍生产商在当前价格下亏损 [2] - 全球贸易争端升级和地缘不确定性持续对目标市场造成波动 影响公司财务指标 [1] 运营与市场策略 - 公司未直接受西方制裁 但面临付款问题 设备获取受限 部分西方生产商避免购买俄罗斯金属 [1] - 公司目标是销售全部产品 希望全球贸易争端不影响出口量 [2] - 公司认为通过增加债务支付股息不合适 因此暂停2024年股息支付 [1]
特朗普宣布中止与加拿大所有贸易谈判 因后者征收数字服务税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23:42
美加贸易争端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立即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 以回应加拿大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决定 [1] - 特朗普指责加拿大的数字服务税是对美国的直接攻击 并称这是对欧盟政策的复制粘贴 [1] - 特朗普威胁将在未来七天内告知加拿大继续与美国经商所需支付的关税 [1] 金融市场反应 -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由日内高点转为下跌 反映出市场对美加贸易紧张关系升级的担忧 [1] - 美股随后迅速收复跌幅 三大指数周五收涨 [1] 数字服务税争议 - 加拿大即将正式启动数字服务税(DST) 该税种追溯征收到2022年 首笔税款将于6月31日开始征收 [2] - 数字服务税将覆盖本地和国际科技公司 包括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谷歌和Meta [2] - 美国此前多次反对该税收政策 但加拿大本月明确表示不会推迟执行 [2] 美加贸易关系 - 加拿大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过去几十年维持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 [2] - 2023年美加双边商品贸易总额约为7620亿美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