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多地加力推动“好房子”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6-03 02:59
政策推动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并于5月1日实施 [1] - 山东省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从规划到运维全过程构建高品质住房体系,提出居住区风貌、空间配置等定性和定量指标 [2] - 贵州省发布《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从健康舒适、绿色低碳等6个方面提出指导性要求,并鼓励开发"第四代"住宅 [2] - 郑州市实施"三步走"标准提升计划:2023年执行75%节能标准,2025年试点近零能耗建筑,2030年实现新建建筑碳中和 [3] 绿色智慧 - 郑州航空港区未来社区样板间墙体保温层达12厘米,节能效率较国标提升45% [3] - 郑州对三星级绿色建筑给予每平方米200元补贴,推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标准 [3] - 郑州高新区智慧社区整合12大系统,实现垃圾分类识别、照明调节等功能 [3] - 山东省要求新建全装修住宅配备智能家居互联功能,构建"智慧物业+定制服务"模式 [3] - 贵州省细化视频监控系统要求,增加适老化健康监测、远程医疗等安全系统 [4] 舒适体验 - 郑州市二七区通过"海绵化"改造、加装"共享电梯"等措施将老旧小区变为"完整社区" [5] - 贵阳市针对隔声差、渗漏等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如规范分户墙厚度和静音排水管材料 [6] - 山东省推行人车分流设计,强化无障碍建设,拓展儿童日托中心等"十类增配设施" [6] 市场影响 - 淄博市张店区某楼盘因园林景观设计优势迎来销售高峰 [3] - 郑州市推行"交房即交证"政策,已让3.2万户家庭同步获得新房钥匙和不动产权证 [2] - 政策推动住房质量改善,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6]
陕建地产锚定“好房子”战略:以产品力与交付力重塑行业价值标杆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11:20
政策导向与行业转型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好房子"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住建部出台《住宅项目规范》,标志住房政策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精进"[2] - 房地产行业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公司以"品质为先,服务为本"理念打造精品住宅[2] - 公司依托陕建控股全产业链资源,将建筑行业精益求精融入房地产开发全流程[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深化产品力与服务力双轨并行,构建有温度、有活力的社区生态[2] - 创造性确立"善居、善颜、善景、善建、善芯"的"五善"好房子产品理念[4] - 陕建雁南云境项目采用"一带一环一轴四心七园"景观设计,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4] 交付能力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交付20个批次9047套房屋,2025年交付5个批次1624套,累计10671套[3] - 陕建长安府南院入选山东省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总建筑面积63978.37㎡,容积率1.45,绿地率40.6%[4] - 项目以纯低密改善洋房大平层为主要产品类型[4] 绿色与科技应用 - 将低碳、环保、节能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践行国家绿色建筑标准[3] -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构建智慧社区,提升便捷智能生活体验[3] - 项目建筑密度19.3%,绿地率40.6%,符合绿色生态要求[4] 战略转型与长期价值 - 公司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以政策响应为战略起点[5] - 通过技术创新将科技力升级为行业驱动力[5] - 以交付口碑沉淀品牌资产,形成"政策-需求-能力"三位一体发展逻辑[5][6]
2025年中国节能门窗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26 03:55
行业概述 - 节能门窗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材料,具有优异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能有效降低建筑物能耗和热量传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 - 根据性能指标分为一级(最佳)、二级(较高)、三级(普通)三个等级,从材料上可分为PVC系列、铝合金系列、纳米复合材料系列、木塑复合系列等[3] - 作为绿色建筑关键组成部分,受绿色建筑理念普及和国家政策推动,近年来发展加速,2023年市场规模达2600亿元,2024年受房地产市场影响略有下降,2025年有望恢复至2700亿元[4] 发展现状 - 过去十年房地产快速发展曾阻碍优质门窗发展,但近年绿色建筑政策推动行业加速,2023年市场规模2600亿元,2024年因房地产传导效应和家装预算压缩出现下滑[4] - 产业链上游包括主型材(铝合金/铝木/塑钢/钢)、玻璃(中空/LOW-E)、五金配件(把手/锁具/合页)、胶条等关键材料,下游应用于房地产、装修装饰、房屋改造等领域[7] - 主要企业包括森鹰窗业、海螺节能环保、皇派家居、瑞明门窗、奥润顺达窗业、嘉寓控股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10] 市场规模与预测 - 2023年行业规模2600亿元,2024年受房地产拖累下滑,但2025年有望回升至2700亿元,主要驱动力来自绿色建筑推广和老旧小区改造需求[4] - 铝合金门窗2024年发展重点包括功能性产品突破和农村市场拓展,塑料门窗面临行业整合与技术升级,其他细分领域如塑钢、玻璃钢、智能门窗同步发展[23] 技术趋势 - 一级节能门窗性能最优,采用LOW-E玻璃等高端材料可实现超强保温隔热,中空玻璃已成为现代门窗标配[7] - 未来技术开发方向包括提升气密性、隔音性和智能化水平,材料创新将聚焦纳米复合等新型材料[28]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低,区域分布不均,头部企业如森鹰窗业、海螺节能环保等通过技术优势和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10][26] - 市场竞争策略包括产品性能差异化(如一级与三级门窗定位)、渠道下沉(农村市场)和互联网营销创新[24] 政策环境 - 国家通过《建筑节能条例》等政策强制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为行业创造增量空间[19] - "十四五"规划明确绿色建材占比提升目标,地方政府老旧小区改造补贴直接拉动节能门窗需求[19]
以创新隔声技术筑基“好房子”内核
中国化工报· 2025-05-26 02:54
行业政策与标准升级 - 《住宅项目规范》自5月1日起作为强制性工程建设标准实施 系统性要求住宅隔声性能 [1] - 新版规范强制要求楼板撞击声小于等于65分贝 亨斯迈解决方案最高可满足小于55分贝的性能 [2] 公司创新技术 - 亨斯迈推出SILENTANE声络优建筑声学系统解决方案 聚焦隔声技术前沿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1] - 基于SILENTANE声络优微孔阻尼弹性体 开发浮筑楼板保温隔声一体化系统 采用高分子聚氨酯弹性体复合多孔纤维面材 [2] - 聚氨酯阻尼弹性体技术成熟 具有超过20年应用历史 在建筑、高铁、汽车隔声领域广泛应用 [1] 产品性能与认证 - 浮筑楼板系统具备高回弹性、高阻尼性和附着力 可抑制低频固体传声 满足多层住宅隔声需求 [2] - 解决方案获得英国Robust Details国际权威认证 已在上海住宅项目中应用 [2] 市场需求与机遇 - 隔声性能成为好房子的重要指标 政策推动、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三重驱动行业发展 [1] - 中国房地产行业对"好房子"需求增长 亨斯迈将聚氨酯声学技术赋能新型建筑隔声材料 [1] 应用案例 - 上海住宅项目全面应用亨斯迈隔声系统 营造静谧居住环境 [2]
研判2025!中国节能门窗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老旧小区改造数量增加,为节能门窗行业带来新的需求[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4 02:16
节能门窗行业核心观点 - 节能门窗作为绿色建筑关键组成部分,2023年市场规模达2600亿元,2024年受房地产传导及家装预算压缩影响有所下降,但2025年有望回升至2700亿元[1][12] - 系统门窗作为节能门窗细分品类呈现高速增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2.76亿元增至11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7.6%[14] - 国家政策强力推动行业发展,2023-2024年密集出台《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到2025年完成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较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改造后居住/公共建筑节能率分别提高30%/20%[4][7] 行业政策支持 - 2023年12月《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强水泥、平板玻璃、节能门窗等产品强制性标准宣贯[4][7] - 2024年3月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将门窗作为建筑节能改造重点[7] - 2024年5月《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专项提出实施节能门窗推广行动[4][7] - 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形成增量需求,2024年全国计划改造5.4万个小区,财政对旧房装修补贴最高达30%[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材料包括铝合金/塑钢等主型材、LOW-E/中空玻璃、五金配件及密封胶条,其中LOW-E玻璃因优异保温性能受高端市场青睐[8] - 下游应用以房地产、装修装饰、旧改为主,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部分企业营收下滑,如森鹰窗业营收同比下降39.71%[17] - 中游产品按性能分为三级,一级节能门窗保温隔热性能最优;按材料可分为PVC/铝合金/纳米复合/木塑复合等系列[3]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包括森鹰窗业(铝包木窗)、海螺新材(塑钢/铝合金门窗)、皇派家居(终端门店800+)、奥润顺达(被动房系统)等[16][17] - 森鹰窗业2024年节能铝包木窗贡献主要利润,但受行业环境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128.9%[17] - 海螺新材门窗业务2021-2023年持续增长,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6.85%至3.59亿元[19] 未来发展趋势 - 定制化需求崛起,消费者对通风采光/隔音保温/智能控制等功能提出差异化要求[21] - 智能化加速发展,传感器与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光热调节、自动开关等智能场景[22] - 绿色建筑政策驱动高性能产品普及,断桥铝/Low-E玻璃门窗将成为市场主流[23]
上海临港:为“未来之城”打造“医疗高地”
环球网· 2025-05-22 10:42
项目概况 - 浦东医院临港院区是上海市"十四五"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已顺利封顶,建成后将构建医学创新功能型平台,聚焦跨境医疗"上海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1] - 该项目是临港新片区高品质国际化研究型医疗中心,重点发展妇儿中心、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五官科和康复医学等学科方向 [3] 建筑设计 - 项目采用全钢结构框架,总用钢量超2.5万吨,构件规格11464种,屈曲约束支撑需通过140圈疲劳测试,一级焊缝占比超60% [5] - 采用BIM与Tekla设计模型,结合Ecotect光环境分析、Energy Plus能量分析等三维技术优化设计构造,实现低碳节能绿色建造 [5] - 优化使用屈曲约束支撑310套、阻尼器637套,相比同类在建医院中钢结构材料优化减少25%使用量 [5] 施工技术 - 项目团队编制《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掺加聚丙烯混凝土抗裂纤维提高抗裂性能 [6] - 创新应用自密实现代化混凝土技术,控制水泥水化热,优化配合比,融合抗裂纤维等特殊材料 [7] - 在最大墙厚3.5米、最大顶板厚3.2米的巨型混凝土构件施工中,采用重型60盘扣支撑系统 [7] 绿色建造 - 通过设计方案优化,将传统两道混凝土支撑调整为自稳式前撑钢管围护结构,节约施工工期 [8] - 将传统回填调整为环保型流态土回填,大幅度降低土方外运量,实现因地制宜 [8] 内部设施 - 项目有2间GCP病房等级为百级洁净、7间手术室等级为Ⅰ级,是医院建筑类洁净度的最高等级 [9] - 通过净化空调系统、防污染工艺和超纯水管处理控制房间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9] - 暖通风管安装后进行漏光量及漏风量测试,确保密封性达标 [9]
三棵树仿石漆何以连续5年市占率第一?
人民日报· 2025-05-22 03:31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建筑涂料行业正经历从传统高耗能向低碳环保的深刻转型,与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建筑标准全面推进密切相关 [1] - 仿石漆作为仿天然石材纹理效果的厚质型建筑涂料,普及率不断提高,成为绿色建材转型的重要方向 [1] - 天然石材开采破坏环境,瓷砖制造能耗大,仿石漆成为"双碳"目标下的重要替代方案 [3]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绩 - 公司连续五年稳居仿石漆市占率榜首,2024年销量超10万吨,市场份额占比超7% [1][2] - 公司成功进军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拓展国际化业务 [2] - 公司从追赶者成长为行业标准制定者,成为观察新型建材产业践行"双碳"战略的典型样本 [1]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公司通过纳米自修复技术和超耐候树脂体系,将产品耐紫外线老化时长提升至4000小时以上,远超国家标准(2000小时) [1] - 公司研发并生产仿真度达99%以上、20年耐老化、零甲醛的仿石涂料系列,攻克行业三大难题 [2] - 水性低VOC配方被纳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草案,降低生产污染和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1]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公司建立国家级实验室、4大研发平台与6大研发中心,引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杰马里·莱恩教授等顶尖专家 [2] - 公司连续三年举办"国漆国匠"全国涂装大赛,通过"以赛育才"模式培养技术工匠,推动工艺创新 [3] 产品应用与市场拓展 - 仿石漆应用于低能耗城市建筑、外墙翻新老旧小区、美丽乡村自建房等场景 [2][6] - 产品应用于福耀科技大学园区等高端项目 [4] - 推出故宫宫廷文化联名仿石漆系列,成为高端别墅与文旅项目的热门选择 [3] 商业模式与社会责任 - 公司从"产品竞争"升级为"生态赋能"和"文化赋能",通过产业链重构+全链路服务生态破局 [3] - 推出涂料焕新补贴惠及千万家庭,将产品研发与社会责任深度绑定 [5] - 通过"培养一个工匠,振兴一门技艺,带动一个产业"模式践行社会责任 [3]
2025年中国BIPV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代表企业及发展趋势研判:政策驱动BIPV快速发展,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1:29
行业概述 - 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通过建筑物(屋顶和墙面)与光伏发电集成,满足建筑物自身用电需求 [4] - 按应用场景可分为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采光顶、预制光伏墙和光伏遮阳板 [4] - 按材料可分为晶硅型和薄膜型,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建材型和构件型 [4] 发展历程 - 1991年德国推出"光电幕墙",随后欧美国家建成大量BIPV系统工程 [5] - 2004年中国在深圳和北京建成首批BIPV项目,后续推出基于BIPV设计的建材产品 [5] - 2021年前国内BIPV项目多为示范性,BAPV是分布式光伏主流 [1][18] 政策支持 - 国家出台《"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文件,将BIPV提升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高度 [1][18] - "整县推进"政策激活市场,2022-2024年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屋顶光伏和BIPV应用 [8][9] - 2024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BIPV列为鼓励类产业 [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光伏零部件(组件、逆变器、支架)和建筑材料,中游为系统集成商,下游为工业/住宅/公共建筑 [11] -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从2017年76GW增至2024年588GW,年复合增长率33.95% [13] - 系统集成商包括隆基绿能、森特股份、晶科能源等光伏企业,以及江河集团、东南网架等建筑企业 [20][21] 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BIPV新增安装量11140MW,累计安装量28129MW [1][18] - 2022年屋顶市场空间917.26亿元,预计2027年达3667.73亿元 [15] - 2022年幕墙市场空间65.69亿元,预计2027年达4573.42亿元 [15] 重点企业 - 江河集团2024年建筑装饰收入212.66亿元(+6.86%),幕墙及光伏建筑订单172.05亿元(+0.17%) [22] - 森特股份2024年BIPV收入14.14亿元(+68.82%),新签约项目112个(+62.23%),金额23.35亿元(+51.75%) [24] 发展趋势 - 政策将持续细化标准,推动强制性光伏建筑应用比例提升,加强跨部门协作 [26] - 钙钛矿电池、建材光伏一体化技术将降低成本,AI和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系统效率 [27] - 创新模式如"光伏+储能+微电网"、能源合同管理(EMC)将提升经济性 [28]
第二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海南)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在海口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02:25
大会背景与意义 - 2025年5月16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海南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办 [1] - 大会旨在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 海南副省长顾刚邀请专家和代表投资兴业共享自贸港机遇 [3] - 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美绿色基金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等机构共同主办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住建部总经济师曹金彪提出需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建筑节能降碳水平 强化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制度建设 [3] -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指出立体园林建筑已成为提升住宅健康舒适性的重要选择 需深度融合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循环利用新技术 [3] 技术创新与展示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强调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主力军需通过技术创新与跨领域协同实现破局 [3] - 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展示了绿色建筑 智能建造 光伏建筑一体化 韧性城乡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 [4] - 博览会重点展示分布式能源技术 建筑智慧运维 绿色建材等实际应用案例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行业可持续发展 [4]
济南国贸园:机器人显身手 “6天可盖一层楼”
科技日报· 2025-05-18 23:36
建筑施工智能化转型 - 济南国贸园采用机器人施工技术实现高效建造 包括三维激光扫描机器人 放样机器人 空中造楼机等 其中5G塔吊通过多终端智能调度系统将施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较传统工艺精准度提升5倍 [1] - 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轻量化造楼机"盖楼神器"由立柱与支撑系统 平台系统等组成 施工速度较传统方式提升30% 该技术已在全国多个项目中应用 [2] - 测量机器人 激光地面整平机器人 墙面喷涂机器人等10余款智能建筑机器人投入使用 墙面喷涂机器人每分钟可施工1.5平方米 效率远超人工 [2] 数字化建造技术应用 - 项目采用BIM技术完成施工图设计全过程 实现从图纸到施工"一个模型全程用到底" 避免返工 通过数字模拟化将建筑拆分预制 现场拼装 提高标准化设计水平和拼装效率 [2] - 实施六大类59小项智能建造技术 实现从设计 生产 施工到运维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2] - 以智慧工地平台为核心 融合多种数智化技术 便于管理人员对施工进度 质量及时纠偏 应用卸料平台超载报警 碳排放双控监测等智能设备 深度链接各环节 [3] 行业发展趋势 - 建筑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5G AI等技术深度应用将推动"智慧工地"成为行业新常态 [3] - 项目采用多项新工艺 新技术 将打造超低能耗建筑与智能化办公环境作为核心目标 是绿色 智能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创新实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