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潮
icon
搜索文档
李宁(02331):增持显信心,经营改善趋势可期
国金证券· 2025-07-28 09: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品、渠道、营销调整持续发力,李宁大额增持彰显发展信心,看好公司未来经营趋势逐步改善,26年释放业绩弹性 [3][16] - 公司目前估值性价比较高,看好经营趋势改善带动戴维斯双击 [4][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李宁增持显信心,经营改善趋势可期 - 2025年李宁通过非凡领越累计增持5179万股,总金额约8.09亿港元,持股比例由10.57%提升至13.08%,为2006年以来增持幅度最大一年,显示出董事长李宁本人对公司发展的重视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截至2024年末,非凡领越账面上拥有现金类资产约7.16亿元 [2][14] - 5月6日,李宁正式成为2025 - 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将为十余项国际性赛事提供专业装备支持,合作发布会后展示“荣耀”系列产品,此次合作有望充分发挥李宁产品优势,对核心品类有较大赋能,期待COC产品系列为公司带来显著增量 [2][15] - 公司持续关闭尾部低效店,截至25Q2末,大货门店6099家,年内累计净减少18家,李宁YOUNG门店数精简至1435个,年内累计净减少33个,渠道结构优化带动整体店效水平提升显著 [3] - 公司积极拓展多元文化触点,构建了立体化的品牌营销矩阵,有望提升品牌力 [3][16] - 25年Q1/Q2公司大货流水同比均录得低单位数增长,流水较为稳健,公司预计在2025年增加费用投放,短期可能对利润率构成压力,但中长期来看战略性费用投入效果有望在未来几年显现,2024末账面货币资金高达75亿元人民币,充足的现金储备体现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27/28.27/31.2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13/12倍 [4][20]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预计2025 - 2027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90.31亿、314.52亿、338.6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8.3%、7.7%;净利润分别为24.27亿、28.27亿、31.28亿元 [23] - 资产负债表:预计2025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66.41亿、62.42亿、61.38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376.92亿、405.90亿、438.00亿元 [23] - 现金流量表: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分别为24.16亿、28.51亿、33.72亿元;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 8.58亿、 - 3.99亿、 - 1.03亿元 [23]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日期 | 一周内 | 一月内 | 二月内 | 三月内 | 六月内 | | --- | --- | --- | --- | --- | --- | | 买入 | 1 | 22 | 23 | 37 | 60 | | 增持 | 0 | 1 | 1 | 2 | 7 | | 中性 | 0 | 3 | 3 | 4 | 7 | | 减持 | 0 | 0 | 0 | 0 | 0 | | 评分 | 1.00 | 1.27 | 1.26 | 1.23 | 1.28 | [24]
颐莲如何以文化为锚,在美妆红海开辟新航道?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8 09:27
行业趋势与市场背景 - "国潮"从热词沉淀为行业共识,消费者对品牌的期待从"好用"升级为"共鸣",美妆品牌竞争转向文化价值的深层较量 [2]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10738.22亿元,国货品牌占比超55.2%,但TOP50品牌中仅1个国货零售额突破百亿,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7] - 68%消费者愿为有文化内涵的美妆产品支付溢价,72%的Z世代认为品牌文化表达影响购买决策 [25] 品牌文化战略 - 颐莲以"莲"为文化符号,通过"文化论坛+宋式雅集"形式将千年宋韵与现代美妆跨界融合,探索品牌文化建设路径 [4][6] - 品牌提出"五共"价值观(共创、共进、共享、共赢、共生)和文化伦理(取之有度、不投机取巧、以美济世),推动中国制造升华为文化使者 [7] - 行业专家提出破局路径:从符号借用到精神共鸣、以现代技术激活古籍配方、建立"中国香调"标准体系 [8] 产品与科技融合 - 全新"芙光沁驻"系列融合宋瓷美学与现代科技,瓶身采用天青釉色灵感源自北宋汝窑,配方含荷叶黄酮HA包裹体、超玻因PRO等前沿成分 [22][23] - 第三方检测显示,该系列15分钟可提亮肤色39.6%、提高含水量40.9%,28天后皮肤平滑度改善12.9%、粗糙度改善15.6% [23] - 品牌以"科技传承东方美"为核心理念,将玻尿酸从化学名词转化为情感符号,通过文化叙事增强消费者认同 [27] 文化传播实践 - 首创"文化论坛+宋式雅集"双轨体验,复刻宋人四般闲事,通过诗词拼贴、飞花对诗等活动唤醒文化认同 [11][13] - 联名李清照诗词、荣宝斋、非遗扎染等,将国宝纹样转化为产品视觉符号,并通过快闪店打造沉浸式东方生活场景 [30] - 采用"三维一体"方法论:基因契合点、现代语言转译传统文化、全链条文化融入,避免文化与品牌"两张皮" [27] 品牌基因与定位 - 颐莲诞生于中国玻尿酸产业起源,以"玻尿酸护肤专家"为定位,依托母公司福瑞达22年科研积累 [16][10] - 品牌名源自周敦颐《爱莲说》,"莲"象征洁净坚韧,与"科技之力传递自然之美"理念高度契合 [16][17] - 布局济南—上海双研发中心、透明工厂、"双美生态",以"妆药同源,科技美肤"为技术底座 [10]
黄金珠宝行业深度:国潮年轻化,黄金“新趋势”
上海证券· 2025-07-28 06:3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商贸零售行业"增持"评级 [1][92] 核心观点 - 黄金消费结构分化显著,避险需求推动金价走高:7月21日COMEX黄金重返3400美元/盎司上方,国内品牌黄金饰品价格重回千元区间,预计金价长期上涨趋势不变 [4] - 古法金与小克重产品引领需求:2025年1-6月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948亿元(同比+11.3%),黄金首饰消费量199.826吨(同比-26%),但古法金、硬足金和小克重产品需求旺盛 [4] - 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18-34岁消费者贡献超1/3黄金首饰销售额,品牌通过IP联名(如周大福Chiikawa联名款、老凤祥《圣斗士星矢》系列)迎合年轻需求 [5][49] 金价走势 - 国际金价从2025年初2623美元/盎司最高涨至3499.45美元/盎司(涨幅30%),国内足金饰品价格突破1000元/克 [20] - 驱动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全球央行购金(2024年净购1045吨,中国连续8个月增持) [35] 行业规模与结构 - 2024年中国珠宝市场规模7280亿元(CAGR2019-2024为3.6%),黄金珠宝占比73%达5688亿元(同比+9.8%) [26] - 细分品类中黄金主导(73%),其次为玉石(12.6%)和钻石(5.5%),培育钻石成本仅为天然钻石1/4 [26] - 古法黄金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规模1573亿元,预计2028年以22%CAGR增至4214亿元 [58] 消费趋势 - 消费场景从婚嫁转向悦己:自戴需求占比27%超过婚庆(24%),Z世代对情感表达需求提升 [39][49] - 高端化与性价比分化:古法金工艺溢价显著,同时深圳水贝模式凭借低价策略实现单季销售额超8亿元 [58] 渠道变革 -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2024年金银珠宝线上零售额2982.6亿元(同比+16.4%),直播带货成为重要驱动力 [47] - 线下门店扩张放缓:头部品牌如周大福(6274家门店)加速出海,周大福、六福海外门店数量同比增超10% [47]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提升:2024年CR5达30.3%,周大福以10%市占率领先,老凤祥(9.4%)、周大生(3.2%)紧随 [76] - 重点公司: - 老铺黄金:古法金赛道龙头,产品一口价模式定位高净值客群,门店覆盖80%顶奢商场 [79] - 潮宏基:年轻化设计+IP联名(哆啦A梦、三丽鸥),花丝镶嵌工艺创新 [79] - 周大福:传福系列和故宫系列单年销售额均达40亿港元,定价黄金产品营业额同比+105.5% [83] - 老凤祥:拥有国家级非遗"金银细工技艺",2024年门店5838家(含境外15家) [90]
市场挑战重重 Supreme入局中国市场有胜算吗?
北京商报· 2025-07-28 03:01
Supreme进军中国市场的意图与挑战 - VF集团首席执行官Steve Rendle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Supreme不排除进军中国市场[1] - Supreme已于2020年1月21日在中国成功注册商标,涵盖衬衫、裤子、夹克等产品[1] - 2020年5月11日Supreme在微博注册官方账号supremenewyork,引发消费者期待[2] 中国市场环境分析 - 中国潮流文化不断壮大,国潮关注度过去十年上涨528%[6] - VF集团旗下Vans、The North Face和Timberland在亚太区收入分别增长32%、104%和65%[2] - Supreme全球仅有13家门店,主要分布在纽约、东京等潮流文化盛行地[3] 品牌现状与消费者认知 - 部分Supreme产品在二级市场价格开始低于原价,如一款tote包发售价599元,实际交易价559元[5] - Supreme社区App显示部分款式商品消费者不喜欢比例超过80%[4] - 伦敦门店发售日排队消费者中近1/3为中国人,国内市场需求较高[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国内市场山寨Supreme问题严重,曾出现在头部主播薇娅直播间[6] - 国潮兴起对国外潮牌形成竞争,但国内设计师品牌仍处于发展阶段[6][7] - 品牌形象在中国市场受损严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突出[8] 专家观点 -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Supreme需要重视政策公关而非品牌营销[2] - 可持续时尚创始人杨大筠预言Supreme在中国销售增长不会太好[5] - 时尚专家张培英建议Supreme需做好品牌授权战略和产品创新[7]
中国抹茶迎来labubu时刻
36氪· 2025-07-28 00:09
行业趋势 - 抹茶作为"超级食物"在欧美年轻群体中快速走红,社交平台推动其全球热度 [1][12][17] - 中国抹茶年产量已超过日本,2025年预计达5000吨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1][10] - 抹茶有望成为咖啡(2237亿美元)和巧克力(1250亿美元)市场的替代品,1%份额即代表可观规模 [14][15] 市场表现 - 喜茶借Lisa社交效应在美国售罄三倍厚抹茶,全球推买一送一活动强化品牌关联 [1] - 2024年茶饮品牌上新73款抹茶产品,占含茶饮品的6.3% [10] - 日本宇治抹茶因气候炎热供应短缺,京都碾茶价格同比上涨1.7倍至56.8美元/公斤 [1][12] 供应链建设 - 贵州铜仁建成6万亩抹茶基地+41条生产线,浙江余杭建立6000亩有机/欧标茶园 [7][9] - 贵茶实现2000吨年产能并通过欧盟认证,浙茶自主研发生产线效能达日本设备3倍 [7][9] - 抹茶生产需18道工序,从遮阴种植到低温研磨形成完整技术体系 [6] 产品特性 - 国产抹茶被国际爱好者评为"烘焙级",存在颜色不够翠绿、苦味偏重等差距 [9] - 中国消费者偏好浓苦风味,形成"苦抹党"细分市场 [9] - 企业注重海苔香气与回甘口感平衡,开发微苦清甜的低糖产品 [9] 企业策略 - 喜茶/奈雪/库迪等品牌通过国潮标签强调原料国产化 [4][11] - 贵茶采用"欧标抹茶"定位,浙茶通过九宇子公司布局高端市场 [7][9] - 参考泡泡玛特模式:依托中国供应链实现高性价比全球扩张 [15] 发展机遇 - 国产抹茶契合本土口味偏好,形成规模化生产基础 [10] - 可借鉴费列罗发展路径:从替代品升级为高端产品线 [15][16] - 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优势可复制特斯拉降价逻辑 [19]
从“春碗”到“花开”,华光的IP化突围
齐鲁晚报网· 2025-07-27 05:40
公司发展历程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唯一特展企业身份亮相"中国陶瓷艺术精品展",展会期间拿下千万元订单,创下国内日用陶瓷团购最高记录 [1] - 2025年3月30日在上海亚洲游艇颁奖盛典中与法拉帝游艇、轩尼诗等国际奢侈品牌同台,以"千峰翠色"系列斩获"中华文化传承贡献奖" [2] - 从世博会到LEC全球授权展的十五年参展史,完成了从"器物输出"到"文化符号"的跃迁 [3] IP化战略 - 与央视总台文创连续四年合作打造春晚生肖瓷系列IP作品,创造了年年"一碗难求"的热销现象 [4] - 发布《花开中国》十二大IP,标志着合作从"春节限定"向"全年文化符号"升级 [5] - 以央视纪录片IP为基底,构建"自然之花、人文之花、文明之花"三维矩阵,将花文化融入婚庆、恩师礼等生活场景 [6] 产品与技术 - 自主研发无铅釉、抗菌釉技术确保健康环保,采用高温釉中彩技术使花卉纹样具有立体生命力 [7] - 选用华青瓷与华玉瓷复刻自然光影,用科技力量让陶瓷更加自然灵动 [7] 行业趋势 - 国潮风席卷全球,从李子柒到《黑神话:悟空》,中国IP正成为全球同追的"爆款" [8] - 传统文化通过IP影响力转变为可穿戴的情感、可交互的文化符号和可共鸣的世界观 [8] 未来展望 - 提出"让中华陶瓷之光永远灿烂世界"的愿景,计划以千年窑火守护传统文化根脉,以品牌协同释放产业价值,以文化叙事赋予IP生命力 [9] - 面临从本土到国际市场的开拓挑战,需在顺应世界潮流的同时坚守陶瓷传统文化初心 [9] - 期待从"花开中国"走向"花开世界" [10]
“送到的礼物包装比东西贵,这是好事啊!”
虎嗅APP· 2025-07-25 10:36
木质包装市场趋势 - 中国木质箱盒市场规模达209亿美元(2024年),同比增长8.7% [15] - 亚太市场增长显著,中国和印度为主要驱动力,食品饮料行业是核心消费领域 [17] - 国潮概念推动木盒在礼品/消费品/高端包装领域渗透,设计师品牌采用简约木盒+现代贴纸组合提升仪式感 [18] 消费行为演变 - 包装从功能性保护转向情感连接载体,消费者更重视消费体验中的美学价值 [20] - 木盒包装契合东方美学气质,成为国潮品牌塑造文化自信的关键元素 [18][21] - 国际咨询机构WGSN指出怀旧材质包装能促进购买愉悦感,建议品牌采用趣味包装设计 [25][53] 日本木箱文化借鉴 - 日本桐木盒文化起源于15世纪茶道盛行期,贵族用桐木盒储存唐物茶具形成传统 [32] - 地震频发促使日本发展轻便可移动的桐箱收纳体系,替代大型固定家具 [33] - 江户时期美学KOL推动箱子文化商业化,云洲箱/钝翁箱等高端定制木盒成为身份象征 [38][42] - 现代日本消费中完整包装的二手货价格显著高于裸货,体现包装的溢价能力 [49] 设计应用启示 - 日本通过真田纽/绢布包裹等细节设计构建"开箱多巴胺"体验,形成品牌辨识度 [51] - "题签+签名+押印"的认证体系被消费者视为品质背书,类似名家监制效应 [49] - 包装仪式感塑造"款待之道"品牌印象,即使包装成本高于内容物仍被市场接受 [52] 行业升级方向 - 中国包装从曲奇盒功能性改造转向木盒审美化应用,小红书等平台推动DIY风潮 [7] - 设计师品牌通过拉菲草/简约木盒组合打造轻奢感,低成本实现产品升级 [18] - 木质包装的东方美学属性成为国货区别于国际品牌的差异化竞争点 [18][25]
“国漫热”涌入厨房,华帝用“新中式时尚”引领消费新风尚
新浪证券· 2025-07-25 09:55
国潮文化赋能产品创新 - 追光动画《聊斋:兰若寺》通过古诗词、绘画、建筑与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东方奇幻美学,延续"新文化"系列成功路径[1] - 成功国漫案例(如哪吒系列、白蛇系列)显示传统文化IP化开发是吸引观众的核心竞争力[1] - 华帝以国潮文化为切入点,2018年在伦敦通过高定大秀"丝路·风水"诠释中式厨房元素,开启品牌升级[3] 华帝产品技术创新 - 研发多款明星灶具产品:魔碟灶、鸳鸯灶、聚能灶和炬焰灶,其中炬焰灶JZT-8S60火力达5.72kW并实现七段精控[3] - 推出"小微光"微蒸烤一体机系列,VB50型号实现蒸紫薯花青素保留率93%、减盐25%、脱脂率90.9%[4] - 累计开发517项"好清洁"技术,构建"净洁厨房"三大维度:产品/空间/感官之净[5] 数字营销与高端产品突破 - 联合《长安三万里》团队打造数字人IP"杨贵妃",通过国漫短剧推广美肌浴热水器[7] - 美肌浴热水器首创"以水养肤"概念,采用1-2纳米小分子团簇水实现皮肤深度清洁补水[8] - 三重健康防护系统:晶钢心(10年防腐)、轻软水(150微米过滤)、全屋水路自清洁(99%灭菌率)[10] 行业发展趋势 - 热水器行业经历安全(1.0)、节能(2.0)、舒适(3.0)三阶段后,华帝率先推动"健康养肤"4.0时代[11] - 传统文化与产品创新的深度融合需避免模式化,关键在于与用户需求同频共振[13]
“送到的礼物包装比东西贵,这是好事啊!”
虎嗅· 2025-07-25 02:13
木质包装市场趋势 - 中国木质箱盒市场规模2024年达209亿美元 同比增长8.7% [16] - 木盒包装在礼品、消费品、高端包装领域增长显著 受国潮概念和文化周边升级推动 [13] - 亚太地区市场增长受电商和零售业驱动 中国与印度为主要市场 食品饮料行业是木制包装主要消费领域 [18] 消费行为与品牌策略 - 国产设计师品牌广泛采用简约木盒搭配现代贴纸风格 强化品牌精神与东方美学气质 [18] - 消费者对包装的认知从功能性转向情感连接 木盒流行反映品牌对消费心理变化的回应 [21] - 国际咨询机构WGSN指出怀旧材质和有机材料包装能提升消费者愉悦感 促进购买体验 [24][50] 日本木盒文化借鉴 - 日本木盒文化起源于15世纪茶道兴起 桐木盒最初用于储存中国进口茶道具 [30] - 地震频发促使日本发展轻便可移动的木箱收纳系统 区别于中国传统重型家具 [32] - 江户时期"美学KOL"推动木盒艺术化 如松平不昧创云洲箱、益田钝翁制钝翁箱 [36][38] - 日本形成"极书""附折纸"等认证体系 木盒细节(真田纽/绢布)成为价值标识 [40][43][46] 设计价值与商业应用 - 日本包装设计通过开箱仪式感构建消费旅程 形成独特的"款待之道"文化 [48] - 二手市场完整包装溢价显著 体现日本对包装文化价值的重视 [46] - 现代品牌采用"题签+签名+押印"形式 产生类似名家监制的背书效应 [46] 行业数据与案例 - 小红书平台涌现大量木盒改造教程 涵盖收纳器、花台、百宝阁等创新用途 [3] - 设计师品牌通过木盒+拉菲草组合提升产品仪式感 塑造高级印象 [18] - 日本正仓院至今仍使用桐箱作为重要文物容器 显示其文化传承价值 [32]
“国潮”掀起新一轮二次元游戏热潮 “谷子经济”神助攻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3:31
行业动态 - 中国二次元游戏赛道在沉寂后突然升温,形成继2015年《崩坏》、2020年《原神》后的第三波高潮 [1] - 2025年行业特点为厂商不再盲目跟风,转向IP沉淀和垂直细分领域创新,探索游戏与衍生品关联 [1][14] - 2024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3.48亿元,同比下降7.44% [12] 产品表现 - 《胜利女神:新的希望》国服上线首日登顶iOS免费榜,其海外版全球累计营收达10亿美元(日本占超50%)[2] - 《闪耀!优俊少女》国服回归首日iOS下载约3万,12天流水203万,全球累计收入突破20亿美元 [4] - 《杖剑传说》国服首月流水破两亿,《银与绯》5天流水破4000万 [4] - 完美世界《异环》TapTap预约超300万,B站预约超160万,计划2025年底多端上线 [5] - 米哈游《绝区零》上线2月后人气流水断崖下滑,经版本更新后逐步回稳 [12] 市场格局 - 老牌厂商与新入局者同步提速,形成腾讯、B站、网易、完美世界等混战局面 [6] - 2024年多款二次元游戏快速关服,包括腾讯《白夜极光》、B站《千年之旅》等生命周期不足2年的产品 [10] - 行业呈现"赢家通吃"特征,头部产品占据绝对优势 [9][12] 发展趋势 - 玩法多元化趋势明显,ARPG、射击、开放世界等类型开始植入二次元元素 [14] - "国潮"成为新流量密码,本土文化元素降低开发门槛并增强差异化 [17] - 游戏周边经济("谷子经济")与二次元游戏形成互相拉动效应 [16][18] - 厂商采取"出口转内销"策略,如《如鸢》《鸣潮》先攻海外再回国内 [15] 产品研发 - 爆款产品需具备三大共性:精美服道化、强故事线、技术突破 [19] - 行业重点关注完美世界《异环》和网易《无限大》两款"二次元GTA"类产品 [19][21] - 分析师认为当前行业处于"收割期",现象级爆款更可能出现在PC端独立游戏领域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