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陆海新通道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甘肃国际物流集团实现多个“首发”
搜狐财经· 2025-07-27 03:57
公司业务发展 - 甘肃国际物流集团上半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2.43亿元,同比增长52.2% [2] - 公司实现多个"首发"业务,包括兰州往返北京大兴"牛羊肉"全货机航线、中欧钢材专列、兰州-塔什干国际定班全货机航线等 [2] - 完成首单2000吨钢材、300吨铝卷出口至阿联酋,521火车配件出口哈萨克斯坦,134吨印度干辣椒进口等业务 [2] - 完成甘肃省首单进出境维修物品(哈萨克斯坦火车头)业务落地 [2] 国际化布局 - 公司在南美洲设立秘鲁海外仓,利用钱凯港优势实现银精矿进口9100吨,创汇9800余万元 [3] - 打造"一带一路"精品物流线路与"高端钢材出口示范项目"等精细外贸项目 [3] - 加快从"点线"连接向"链"接全球转型 [3] 产业链协同 - 公司与甘肃省冶金有色、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等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3] - 参与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集团等企业上游原辅料供应和下游产品销售及物流服务 [3] - 助力省属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开拓 [3] 创新业务模式 - 将进口自中亚国家的亚麻籽等油料作物分拨至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加工后销往国内市场 [3] - 推进港(园)区协同升级、仓贸运产一体化发展 [3] - 探索"物流带动贸易,贸易带动产业,产业反哺物流"的新模式 [3]
甘肃电气集团兰电股份持续优化市场布局 上半年产品出口实现强劲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7-25 07:56
外贸业绩与市场拓展 - 1-6月公司向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服务,直接和间接出口额突破3600余万元,实现强劲增长 [1] - 上半年国际客户考察热潮涌现,十余家国际重要客户来访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 - 在甘肃省新能源装备进出口洽谈会上,公司与30余位海外客商进行"一对一"对接,收获潜在合作线索 [1] - 采用"直接+间接+代理/分销"出口模式提升市场渗透率,上半年出口3622.34万元,接近2024年全年出口总额 [2] - 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出口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大中型电机、中小型发电机、特种电机三大主导产品均为近5年研发,新产品对市场销售贡献度年均超60% [1] - 淘汰改造落后工艺装备,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实现装备、产业、产品、管理全面升级 [1] - 荣获"国家级和省级绿色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称号 [1] 国际合作与渠道建设 - 加入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入围中国油气物资和设备生产及出口企业清单 [2] - 编写双语版宣传手册,与国外代理商签订委托代理及分销协议 [2] - 依托中国建材、中信集团等央国企总包项目带动出口 [2] - 深挖现有海外客户、代理商及贸易商渠道加速国际业务布局 [2] 未来战略规划 -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构筑"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内外联动"立体化市场格局 [3] - 持续攻克关键技术壁垒,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新格局 [3]
“钢铁巨臂”架右江 百色升船机破西南“通江达海”难题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11:20
工程概况 -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升船机是世界最大全平衡钢丝绳卷扬式升船机,由中国能建葛洲坝机电公司所属机船公司承建 [1] - 工程位于广西百色右江中游,线路全长约4公里,采用"省水船闸+升船机+辅助船闸"组合方案,上游最高通航水位228米,下游最低114.4米,最大通航水头113.6米,最大提升高度88.8米 [1] - 项目总投资约50.17亿元,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及滇桂两省区共同推动建设 [2] 技术突破 - 升船机船厢有效水域长130米、宽12米、深3.9米,可同时通过两艘500吨级或一艘1000吨级船舶 [6] - 主提升系统的提升卷筒和平衡卷筒直径均为4.6米,单件重量分别达160吨和280吨,制造精度攻克行业难题 [6] - 首创重力平衡卷筒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设备在提升精度、安全性能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6] - 智能化技术应用包括24小时图像识别监控系统、"云采云仓"平台实现零部件100%可追溯、环境监测系统实时采集8项参数 [6] 经济影响 - 工程建成后右江航道通航能力从300吨级跃升至1000吨级,结束右江20年断航历史 [2] - 每吨货物运输成本降低30%以上,运输时间缩短50% [3] - 预计带动沿线超500家企业升级,形成"西南资源—粤港澳加工"协作链条 [3] - 催生"工业+生态"旅游新场景,与靖西通灵大峡谷、乐业天坑等景点串联形成旅游环线 [3] 战略意义 - 项目是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工程,串联西江黄金水道与西南内陆,形成"干支联动"航运网络 [2] - 推动西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物资流通,为西南腹地"链接东盟"提供水上新通道 [2] - 水运相较公路、铁路运输单位货物能耗降低超60%,"以水代陆"模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
陈刚:以对人民对历史对工程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平陆运河“三大工程”
广西日报· 2025-07-24 01:57
平陆运河建设规划 - 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平陆运河"三大工程"(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1] - 加快推进平陆运河建设事关广西及西南地区通江达海和向海图强,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长远发展[1] - 坚持质量优先、安全第一,以对人民、对历史、对工程负责的态度推进建设[1] 工程建设管理 - 紧盯工程建设节点,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每一项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2] - 统筹谋划建设、运营、管理、发展关系,强化合规管控和系统施治[2] - 加强执纪执法,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建成运营[2] 配套与运营规划 - 同步谋划重要物流枢纽配套建设,统筹港口、码头、产业园区设施[2] - 探索新能源船舶应用,建设智慧船闸系统,实现江海联运无缝衔接[2] - 确保运河建成即高效运营,尽早发挥效益[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开展水环境监测及风险隐患整治[2] - 推进钦州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土石方综合利用[2] - 推进生态涵养区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环保低碳绿色运河[2] 经济带建设 - 积极谋划平陆运河经济带,推进全流域联动融合发展[2] - 带动沿线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放大运河综合效益[2]
工行北海分行:创新金融服务 赋能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3 12:35
海洋经济金融服务 - 工行北海分行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融资余额超22亿元,较年初增长14亿元 [1] - 创新涉海金融服务模式,包括"信用+担保"组合拳及"经营快贷""养殖e贷"等普惠产品 [1] - 水产养殖及批发零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3.5% [1] 小微企业支持 - 针对海洋产业小微企业推出"集群商户e贷",覆盖北海外沙水产品批发、侨港镇水产等特色集散地 [1] - 通过"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实现贷款高效便捷 [1]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项目的贷款余额超8亿元 [2] - 重点支持兰海高速广西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工程,提升西南货物出海通道效率 [2] - 海洋物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4.8% [2] 产业集群发展 - 聚焦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铁山东港产业园,支持绿色化工、新材料、高端纸业等重点产业链 [3] - 采用三维协同服务模式:纵向延伸支持、横向配套协同、头部企业护航 [3] - 为造纸等龙头企业创新运用"项目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组合工具 [3]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改项目铺轨架梁收官,预计年底通车
快讯· 2025-07-22 14:54
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改项目进展 - 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改项目正线817孔架梁、新建段101公里铺轨任务全部完成,为2023年底通车奠定基础 [1] - 该项目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项目,线路北起成渝铁路隆昌站,南至叙毕铁路叙永北站,全长138.6公里 [1] - 设计时速从既有铁路的80公里提升至120公里,采用"裁弯取直"方式优化线路 [1] - 线路途经隆昌市、泸州市,跨越沱江、长江,设11座车站 [1] - 既有隆昌至叙永段铁路由隆泸、泸纳、纳叙三段组成,分别于1992年、2007年、2009年建成通车,原全长161公里 [1]
今年上半年,我国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快讯· 2025-07-21 02:29
今年上半年,我国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创历史同期新高。西藏自 治区物流效率提升50%,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7亿元、同比增长18.1%。四川以5190.9亿元领跑西 部,成都国际及地区定期客货运航线增至80余条。西安国际港站中欧班列(西安)连接欧洲25个国家220 多个城市、亚洲11个国家100多个城市。中老铁路进出口货值突破128亿元,跨境货物品类由500余种扩 展至3000余种。重庆电子信息产业成外贸增长引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经新通道进出口 超4567亿元,同比增长17.1%。贵州轮胎(000589)5G智慧工厂加快产品高端化、国际化。新疆进出口 总值超2808亿元,同比增长28%。海关将继续支持西部口岸、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助力企业开 拓国际市场。(央视新闻) ...
那蒙澄碧河特大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 黄百铁路建设再提速
环球网· 2025-07-19 07:19
基础设施投资 - 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涉及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 对经济稳中向好起到关键作用 [1] 黄百铁路项目概况 - 总投资338亿元 设计时速160公里 全长310多公里 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 货运为主兼顾客运 [4] - 广西段建设投资145.45亿元 自2023年12月开工以来累计完成33亿元 占投资总额22.7% [7] - 工程总体进度达21% 超额完成上半年建设投资任务 全线建设加速推进 [13] 工程进展 - 广西段首座连续梁大桥(那蒙澄碧河特大桥)进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跨越澄碧河水库和银百高速公路 [3] - 广西段新建33座隧道中已有29座进洞施工 [7] 线路规划与区域影响 - 北接沪昆铁路 南连南宁至昆明铁路 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4] - 途经贵州安顺、镇宁、紫云、望谟及广西百色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 广西段距离138公里 [4] - 将结束百色凌云县和乐业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惠及沿线120万人口 [6][11] 经济价值 - 成为川渝黔至北部湾港最短货运通道 相比现有黔桂铁路运输距离更短 填补贵州广西铁路空白县市 [9] - 推动石材、茶叶、甘蔗等产业发展 促进煤炭和特色农产品快速外运 [6] - 提升西部资源运输效率 缩短货物抵北部湾港口时间 助力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13] 战略意义 - 强化百色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节点和出海咽喉要道的地位 [9] - 打通百色铁路南北大动脉 加强四川贵州两省联系 优化投资环境并推动产业升级 [11]
那蒙澄碧河特大桥施工提速 推动贵州广西铁路建设加速
快讯· 2025-07-19 06:09
项目概况 - 黄桶至百色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工程,广西段建设加速推进 [1] - 铁路全长310公里,兼顾货运和客运功能,预计2028年通车 [1] - 工程总投资33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2.7% [1] 工程进展 - 那蒙澄碧河特大桥已进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标志着该段工程取得新进展 [1] 经济影响 - 项目建成后将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优化交通格局 [1] - 将成为贵州至北部湾港(000582)的最短货运通道 [1] - 极大提升西部地区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活力 [1]
黄百铁路广西段首个连续梁开始浇筑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00:43
黄百铁路建设进展 - 那蒙澄碧河特大桥连续梁开始浇筑 标志着黄百铁路广西段桥梁工程进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1] - 大桥全长686 928米 连续梁设计长度112米 跨越澄碧河水库和银百高速公路 [1] - 0号块浇筑需一次性完成312 64立方米混凝土 采用全封闭挂篮施工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 [1] 环保施工措施 - 在澄碧河水库周边铺设300多米环保隔离带 采用可吸收油污的特殊材料 [1] - 配备水质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施工污染指标 通过云平台实现污染预警 施工以来未发生水源污染事件 [2] 工程整体进度 - 黄百铁路总体建设进度达21% 广西段隧道贯通5座/33座 路基完成35% 桥梁完成48% 隧道完成23% [2] - 项目为160公里/小时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 全长315公里 连接沪昆与南昆铁路 预计2028年通车 [2] 战略意义 - 线路途经百色革命老区及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 建成后将形成贵州北部至广西北部湾的便捷通道 [2] -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 对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