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接入”睡眠干预,加速打开万亿睡眠经济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28 05:46
睡眠障碍现状与影响 - 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中48.5%存在睡眠困扰,女性51.1%高于男性45.9%,且随年龄增长困扰率上升[2] - 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如抑郁、疼痛)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可能加剧疾病发展[2] -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或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超过70%,MCI阶段已出现代谢与睡眠异常[3] - 中国60岁以上AD发病率4%-6%(约1699万患者),MCI患病率15.5%(3877余万患者),澳门地区发病率更高[3]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强调其作为底层技术的重要性[1][2] - 澳门大学团队探索可穿戴多模态睡眠脑电+近红外脑氧代谢成像技术,用于MCI早期筛查和AD干预[2][3] - 燧人医疗发布首款消费级多模态梦境脑机接口设备"梦邻",具备脑电监测、睡眠调控、AI分析四大功能,8月底量产[6][7] 睡眠医学发展瓶颈 - 国内睡眠诊断/治疗认知水平较低,医生对睡眠机制掌握不足导致治疗不到位[4] - 睡眠神经调控领域存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瓶颈,需突破普惠型技术障碍[1] - 医疗级产品开发面临产程长、资金需求大等挑战,需产业链协同推进[7] 睡眠健康市场前景 -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从2016年2616.3亿元增至2023年4955.8亿元,预计2027年达6586.8亿元[6] - 失眠与打鼾人群构成民用睡眠产品两大主力需求,行业潜在规模达万亿级[6] - 消费级产品可加速市场教育,为产业化奠定基础,吸引资本关注[7]
科学与健康|健康“链”世界 中国医疗装备走出国际范儿
新华社· 2025-07-25 14:3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我国医疗装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5400亿元,医疗装备市场规模达1.35万亿元 [5] - 近十年医疗装备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5] - 上半年批准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增长87% [5] 技术创新与产品 - 智能仿生手结合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可识别佩戴者运动意图 [5] - 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已为超750例患者提供精准治疗 [9] - 国产自主创新医疗装备包括可弯曲机械手臂、亚毫米级分辨率全身磁共振等 [5] 国际化与出口 - 2024年国产医疗装备出口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 [2] - 近五年进出口贸易额年复合增长率达9.4% [8] - 国产CT、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产品远销海外 [8] 产业链与生态 - 迈瑞医疗"瑞智联"生态系统实现签单项目量累计超650个 [8] - 北京市昌平区打造国际医疗器械城,上海市闵行区建设新优药械出海集群 [11] - 国家药监局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 [10] 临床与应用 - 中国自主研发的支架型人工血管在瑞士完成首例CS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三分支腔内修复重建手术 [6][8] - 医疗装备紧跟临床需求,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9][10] - 国家医保局新增100多项与新技术、新设备相关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10]
Neuralink预计心灵感应脑机设备将于2029年获批
快讯· 2025-07-23 23:54
产品规划与监管进展 - Neuralink的Telepathy设备预计2029年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1] - 公司计划2029年每年进行2000例手术 [1] - 2029年预计创造1亿美元收入 [1] 业务扩张路径 - 2030年将推出Blindsight新设备 [1] - 2030年手术量计划扩大至每年10000例 [1] - 2030年预计收入超过5亿美元 [1]
意念下棋 科幻成真(科技瞭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2 21:56
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3][7] - 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相关企业合作研发 [3][12] - 首例受试者为37岁四肢截肢男性,术后能用意念操作电脑,速度接近正常人 [3][5][9] - 柔性神经电极尺寸仅头发丝1/100,截面积为美国Neuralink电极的1/7到1/5 [7] - 电极柔性超过Neuralink百倍,极大减少脑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7] - 采用"嵌入式"手术方法,仅需在颅骨开硬币大小凹槽,创伤显著降低 [7] 核心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在线学习框架,实现毫秒级神经信号实时解码 [8] - 系统具备"跨天稳定"特性,能适应大脑活动模式的日常波动 [8] - 通过功能磁共振联合CT技术构建患者专属三维脑图,确保植入精度 [6][7] - 术后2-3周训练即可实现打字、游戏等基础功能 [9] - 下一步将拓展至机械臂控制、智能设备交互等物理操作 [10][19] 临床价值与行业意义 - 主要面向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上肢截肢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 [10] - 标志着中国具备从研发到临床转化的完整闭环能力 [10][19] - 未来获批后将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10] - 技术路线从2022年实验室概念验证起步,2024年完成注册检测 [4][5] - 验证了从动物试验到人体试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递进路径 [3][12]
实现多个国际首次!美媒:脑机接口技术,“中国正迎头赶上”
环球时报· 2025-07-21 22:40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谢昭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脑机接口技术被认为是当前最热门的前沿领域之一,美国富豪埃隆·马斯克创立的Neuralink公司已经成功实施 了多例相关手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注意到,中国当前在该领域正迎头赶上,"正在接近全球先进水平,在复杂性上与美国和英国相当"。 帮患者重建交流能力 所谓脑机接口技术,是指从大脑采集高质量的脑电信号,然后将其处理解码后输出,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操作。CNN称,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研制的无 线脑机接口芯片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植入5名患者的大脑中。《环球时报》记者此前在采访中了解到,按照脑电波接收方式的不同,脑机接口主要分为三条技 术路线:不用手术,只是将电极贴在头皮上采集脑电波的无创(非侵入式)模式;通过手术让电极贴着大脑皮层,但并没有插进脑组织的半侵入式;利用微 针或微丝将电极直接插入脑组织的侵入式。从理论上看,采集电极与大脑组织离得越近,收集的脑电波信号质量就越好,但手术风险性也越大。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研制的名为"北脑一号"的芯片只有硬币大小,属于半侵入式。CNN引用美国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教授马克西米利安·里森胡贝尔的 评论称,大多数美国公司采 ...
“起步晚美国20年,中国迅速赶上!”
环球网· 2025-07-21 13:50
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一篇报道中详细介绍了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的进展,称中国的这 项技术虽然起步晚于美国20年,但已经迅速赶了上来,甚至已经有能力与美国富商埃隆·马斯克研发这 一技术的企业,一较高下了。 "北脑一号"如硬币一般 一直关注着中国脑机接口技术进展的里森胡贝尔则认为,中国的技术目前在精巧程度上已经与美国和英 国等科技发达的国家相当了。 大小 报道中,CNN先是讲述了今年3月被中国媒体披露的一场引人关注的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试验。一位不幸 患上"渐冻症",已经无法说话的67岁女子,通过中国自行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芯片'北脑一号',准 确地表达出了她想要吃饭的意思。 CNN还介绍了这场临床试验的一些背景,比如试验是由北京市政府和多所本地高校联合组建的北京脑 科学与类脑研究所(CIBR)主推的,CIBR的所长——同时也是该机构孵化出的中国脑机接口技术企业 NeuCyberNeuroTech的首席科学家罗敏敏,还在今年5月邀请CNN的记者参观了他所负责的科研机构, 并在其间谈及了中国与美国在脑机接口技术上不同的路线:美国的技术对大脑更具入侵性,而中国的技 术则是半入侵性的。 美国乔治城大学的神经 ...
西部首例!脊髓损伤患者脑机接口手术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顺利完成
快讯· 2025-07-21 08:50
7月1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顺利完成中国西部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患者因车祸导致脊髓损 伤,四肢瘫痪。该手术通过在患者大脑硬脑膜外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借助无线供电技术实现脑电信号的 实时传输,让患者实现脑控机械手,重新动起来。该项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此前做了多例临床试验,最长 植入时间已超过21个月,目前正在开展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据了解,我国目前脊髓损伤患者已达300 万至400万人,每年新增病例约8万至9万例。此次手术应用的脑机接口技术,通过高灵敏度电极阵列捕 捉运动意图相关脑电信号,结合神经信号解码算法,为患者搭建起大脑与外部世界的"神经桥梁",带来 了康复治疗的新希望。(新华社) ...
聚焦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与应用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两场专题论坛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09:41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两场脑机接口专题论坛,聚焦技术发展和康复应用 [1] - 论坛汇集近百名来自脑机接口、康复医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和行业代表 [1] - 脑机接口技术被视为人类认知边界探索和生命可能性拓展的革命性技术 [4] - 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持续突破创新,为功能障碍患者带来康复新希望 [4] 技术研究与创新 - "脑机接口与科技自强"论坛关注前沿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突破和智能创新方向 [3] - 8位专家分享脑机接口临床实验、脑功能定位、无创神经调控、视觉修复等最新研究成果 [3] - 专家研讨神经信号编码解码准确度、侵入/非侵入型技术发展、标准化路径等关键议题 [3] - 脑机接口被认为是推动科技自强的重要前沿技术 [3] 康复医学应用 - "脑机接口在康复领域"论坛聚焦神经康复、运动功能重建等临床应用 [6] - 20位专家深入交流脑机接口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创新应用 [6] - 论坛讨论技术前沿突破、临床应用场景、系统集成和未来发展战略 [6] - 脑机接口被视为康复医学范式的革命,重新定义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边界 [6] - 技术突破承载着患者恢复运动、表达和连接能力的希望 [6] - 中国有望在脑机接口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转变 [6]
脑机接口 从“解码语言”到更多可能(国际科技前沿)
人民日报· 2025-07-14 21:57
脑机接口技术概述 -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检测和调控大脑活动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信息通路创造新型人机交互方式[1] - 语言脑机接口通过解码大脑活动信号控制语音合成设备实现"意念对话"需解决信号解码、语音合成等技术难题[2] 技术突破与医疗应用 - 中国"北脑一号"半侵入式系统完成第三例人体植入采用128通道柔性高密度电极帮助渐冻症患者恢复语言交流能力[3] -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256通道微电极阵列系统实现每10毫秒捕获脑波信号近乎实时解码失语患者意图并保留语调变化[3] - 荷兰研究团队优化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单个单词92%-100%分类准确率且保留合成语音语调音色特征[4] 人工智能算法进展 - 加州大学团队利用患者失语前录音训练AI算法合成接近原声的语音[4] - 中国团队开发多流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中文声调音节分类最高76%准确率单字解码达91%准确率[4]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潜力 - 瑞士脑-脊髓接口技术让瘫痪患者实现行走并在植入后稳定运行超过一年[7] - 全球首款光谱覆盖可见光/红外线的视觉假体让失明实验动物恢复光感知能力未来或治疗视网膜病变[7] - 深部脑刺激已用于治疗帕金森病非侵入式电/磁刺激技术探索治疗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7] 技术发展方向 - 未来需突破对复杂意图和语义的解码结合大语言模型实现"所想即所得"[5] - 需提高植入设备长期稳定性降低创伤提升信号解码准确性[8] - 需加强脑科学基础研究揭示大脑信息处理模式以优化脑机交互效率[8]
国家药监局:将助力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早日上市
快讯· 2025-07-14 10:45
行业动态 -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雷平带队调研北京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创新研发工作 [1] - 脑机接口技术被认定为全球前沿发展方向 [1] - 北京在脑机接口技术医疗器械创新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1] 政策支持 - 国家药监局将继续密切关注脑机接口领域医疗器械研发进展 [1] - 将配合相关部门出台支持举措 [1] - 全程跟进指导并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1] 发展目标 - 推动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早日上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