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

搜索文档
一揽子金融政策的特点与影响:重现924及增量举措
华夏时报· 2025-05-07 13:59
稳增长 - 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 [3] - 降准降息旨在应对全球贸易摩擦冲击、提振低迷的国内物价(3月CPI同比-0.1%,PPI连续30个月为负)、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并修正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问题 [4] - 当前存款准备金率降至6.2%,距离历史低位6.0%仍有空间,未来或可进一步下调1-2个百分点 [5] 扩内需 - 央行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直接增强汽车消费和设备更新领域信贷供给 [6]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6]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设备更新领域的支持 [6] 稳企业稳外贸 - 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至3万亿元,并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形成量价协同效应支持小微企业 [8]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银行简化流程、提高审批时效,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8]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承保能力并实施快赔预赔,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 [10] 稳楼市 - 央行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从2.85%降至2.6%,释放商业房贷利率下调空间 [14] -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加速存量房收储和城市更新 [15] - 商业银行已审批6.7万亿元"白名单"贷款,支持1600万套住宅交付,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 [16] 稳股市 - 上证指数累计上涨8.91%至3300点,证监会支持中央汇金加大ETF买入力度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17][18] - 合并使用8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扩大质押品范围至港股和限售股 [18] - 保险资金入市试点新增600亿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拟下调10%(当前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分别为0.35/0.45/0.40) [19] 促科技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达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3倍,将推动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24] - 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8-10年期科技创新债券,并创设风险分担工具由央行再贷款提供初始资金 [26][28] - 完善科创板审核机制,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支持科技企业并购重组 [25]
连平:“一揽子金融政策”符合预期,仍存降准空间;未来汇率风险将更大,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32
货币政策调整 -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3][4] - 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40% [3][5] - 未来三季度可能进一步降准0.2-0.5个百分点,但降息需谨慎考虑内外环境 [4][5][7] - 短期内LPR和存款利率大幅下调可能性低,因美元利率高于人民币利率约250个基点 [7] 房地产金融支持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 [8][9] - 房地产行业白名单贷款审批额度超6万亿,预计大部分将实际投放以改善房企流动性 [8][10] - 公积金利率下调对刚需购房有边际提振作用,但市场复苏需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8][9] 资本市场稳定措施 -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合并,总额度提升至8000亿元 [11][12] - 平准基金将长期存在,核心职能是逆周期调节市场,不存在撤出问题 [11][12] - 国家队依托汇金等大型机构,可获得无限流动性支持以维护市场稳定 [12] 外贸与汇率风险 - 未来2-4年汇率风险可能增大,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或达1:6至1:7.4 [14][15] - 企业可利用金融衍生品锁定汇率风险,但需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15] - 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制造业全球领先,长期仍将保持全球发展领头羊地位 [15][16]
一文读懂|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8项增量政策 涉房地产金融、险资入市、稳外贸等
新浪财经· 2025-05-07 03:06
房地产融资政策 - 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2]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2] - 头部科技投资机构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2] 保险资金投资 - 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为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3][4]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3][4] - 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长钱长投" [3] 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 - 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重点在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四方面发力 [5][6] -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6] - 规范机构与第三方合作,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6] 外贸金融支持 - 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强化金融纾困和稳定出口 [7]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并提供优惠费率 [7] - 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推出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7] 金融机构资本补充 - 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作加快实施,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提上日程 [8] - 多渠道有序补充中小金融机构资本金,增强金融体系韧性 [8] 科技金融 - 支持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探索长周期科技贷款绩效考核制度 [9] - 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9]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是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近三倍,科技保险提供保障超过2万亿 [10]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在18个城市试点银行首单业务已落地 [10]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10]
第137届广交会圆满收官 现场成交逾254亿美元
证券时报· 2025-05-05 17:26
广交会线上平台同样活跃。本届广交会线上参会境外采购商527185人,来自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参 展企业店铺累计访问量437.37万次。广交会APP升级推出面向采购商和供应商的两个版本APP,功能进 一步优化,实现从行程规划到客户复盘全链路数字化,365天贸易配对持续激活潜在合作,累计下载安 装超过32万人次。 本届广交会积极服务国家稳外贸工作部署,除乡村振兴等展区(专区)全免展位费外,对出口展参展企 业按50%减免展位费,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得到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好评。 此外,据介绍,第138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展位申请工作已于5月1日启 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线下展在广州圆满落幕。证券时报记者了解 到,本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再创新高,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 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下同),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3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广 交会(下同)增长17.3%。新老采购商踊跃参会,到会人数分别达171750人、117188人,分别增长 14 ...
南京玄武打出“组合拳” 助力外贸企业发展
扬子晚报网· 2025-05-02 12:20
扬子晚报网5月2日讯(通讯员玄萱记者董婉愉闫春旭)"五一"前后,为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纾解进出口困局、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南京市玄武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迅速行动,搭建起"实体化专班+五项机制+企业问答+双线联络网"外贸服务新架构,全力为外贸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4月21日晚,由区商务局牵头,即时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金融、数据等多部门资源,推动2023年成立的"外贸服务工作专班"从协调平台向"稳外贸工 作专班"实战枢纽升级。专班通过建立线上咨询回复与线下实地办公会商相结合的"双线联络网",积极构建"企业走访—问题搜集—分类交办—联动反馈— 效果评估"的运行体系,由业务部门、企业、法律、金融等组成专家团队,共同形成定期调度、联动监测、信息报送、应急处理、专家咨询"五维联动"的 运行机制。 稳外贸工作专班结合工作实践和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将上级有关指示和文件精神汇编成《外贸业务十问十答手册》,涵盖了"境内外重点展会参展 情况""通关、退税、物流保障""企业转型发展规划"等要点;同时科学制定《外贸企业走访提纲》,围绕稳订单、稳供应链、企业未来发展等12类主要问 题展开调研。 截至目前,区领导 ...
官宣!本届广交会对出口展参展企业展位费减半,费用原路退回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14:24
广交会参展费用减免政策 - 第137届广交会对出口展参展企业按50%减免展位费 乡村振兴展区及服务机器人专区企业展位费全免 [1] - 外贸中心将通过原渠道退回减免费用 各交易团需在收到退款后1个月内将费用退还至参展企业 [2] - 本届广交会已吸引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超22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创同期历史纪录 [1] 政府外贸支持措施 - 商务部联合多部门推出"三增三减"政策 包括减免困难企业展位费及降低外贸企业内销成本 [2]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及优化汇率避险服务 [2]
河南:出台“1+7”系列政策措施 助力跑出经济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5-01 01:27
河南省经济运行特点 - 河南省经济运行呈现"四快一好"特点 生产供给 项目建设 消费潜力 新兴动能加快增长 发展质效稳步向好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及去年同期 [2] - 省政府推出"1+7"系列政策措施 "1"为24条综合性措施 "7"包含提振消费 基础设施投资 外贸稳量提质等专项方案 [2] 政策措施特点 - 政策覆盖面广 涵盖外贸 消费 投资 助企强企等领域 注重系统集成与联动配合 [3] - 政策针对性强 聚焦破解经济堵点 提出易操作 撬动强的具体举措 含临时性帮扶补贴 满负荷生产奖补等"真金白银"支持 [3] 稳外贸措施 - 河南省商务厅提出三方面措施 强化政策支持 多元开拓市场 抓好纾困帮扶 包括扩增量稳存量 支持海外仓建设 提高展会补贴标准 [5] - 帮助企业运用就业政策 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 加大信贷投放 扩大出口信保普惠统保覆盖面 [5] 财政支持举措 - 河南省财政安排1.5亿元支持消费券发放 其中1.1亿元用于零售餐饮 4000万元用于文旅住宿 [6] - 财政将在扩大投资 纾困帮扶 重点产业支持 减税降费 基层"三保"等领域持续发力 [6] 企业支持政策 - "小升规"政策聚焦企业成本上升 执法检查 要素保障等问题 从培育 服务 奖补等7方面提出21条措施 [4][5] - 具体包括加大培育力度 落实减税降费 支持融资贷款 强化要素保障等 [5]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起步有力 后劲十足 二季度 奋力冲
河南日报· 2025-04-30 23:31
扩内需激活力 - 河南省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基础设施投资回升措施,深挖内需潜能[1] - 消费提升方案包含八大行动,聚焦就业增收、减负政策、带薪休假等,覆盖"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全环节[1] - 基础设施投资14条措施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通过集中攻坚、审批提速和专项债保障推动建设[2][3] 助企惠企 - 重点企业包保服务范围从1500家扩展至15000家,一季度开展产需对接活动1600余场[4] - 实施错峰用电、融资白名单、地价调整等举措降低企业成本[5] - 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开展5G应用、数据要素行动,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场景全覆盖[5] 财政支持 - 安排1.5亿元支持"乐购河南"消费券发放,优化专项债管理机制[6] - 对营收增长超10%的重点企业给予10万元直补,加快清理拖欠账款[7] - 二季度计划发行632.98亿元置换债券,强化"三保"支出保障[7] 稳产保供 - 实施小麦"一喷三防"作业,保障58个生猪调出大县和1351家调控基地产能[8] - 推进28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二季度末工程进度目标超90%[9] - 打造6大农业产业集群和18条产业链,发展设施种植业促农增收[9] 消费外贸 - 一季度河南社零总额7400.54亿元(同比+7%),全国规模第五、增速第三[10] - 发放1.5亿元消费券覆盖零售、文旅等领域,加码汽车家电以旧换新[10] - 前3月外贸进出口2042.6亿元(同比+28%),通过海外仓建设、展会补贴等稳外贸[11]
促消费 稳外贸(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
搜狐财经· 2025-04-30 23:14
消费表现与政策 - 河南省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400.54亿元 同比增长7% 总额居全国第五位 增速居全国第三位 [1] - 省级安排1.5亿元资金分3期发放零售、餐饮、文旅、住宿消费券 所有在豫人员均可申领 [1] - 全面开展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5个领域以旧换新补贴活动 [1] - 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文旅、夜间消费等领域举办特色活动 打造"一城一IP"夜消费品牌 [1] 外贸表现与政策 - 河南省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2042.6亿元 同比增长28% 高于全国26.7个百分点 规模居全国第十位 增速居全国第三位 [2] - 落实外贸稳量提质政策 支持汽车、农产品等重点商品扩大出口 推动海外仓建设 [2] - 动态调整国际性展会推荐名录 组织企业参加食品、纺织等国际知名展会 拓展新兴市场 [2] - 对企业展位费予以减免 加强政银企对接 加大信贷投放和续贷支持力度 [2]
“关税风暴”下,金融之力如何为企业“稳外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09:49
外贸金融支持政策 - 深圳发布2025年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十条及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方案 [1] - 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辖内外贸企业贷款达1.1万亿元 [1] - 继续实施出口信用保险"大统保",2024年服务小微企业突破2.2万家,支持出口90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 [1][8] 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外贸企业通过海外仓缓冲、提前备货、供应链转移、拓展新兴市场等方式应对关税冲击 [3] - 高新技术企业因技术产品可替代性低受影响较小,传统制造业受冲击更明显 [2][3] - 已布局海外或在美国建厂的企业可通过低税率国家生产出口降低关税影响 [3] 银行跨境金融服务 - 银行推出"出口E贷"、"跨境E贷"、跨境电商贷等产品,最高提供500万元纯信用贷款 [5] - 建行深圳分行2024年下调普惠贷款利率35BPs,向10万户小微企业让利超10亿元 [6] - "中国(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11个金融产品,"外贸金融超市"累计上架229个产品 [6] 保险业支持措施 - "跨境电商保"试点启动,6家保险机构组成共保体对接跨境电商"白名单" [9] - 中国信保优化承保方案,提升小微外贸企业赔偿限额,加快理赔效率 [10] - 出口信用保险通过赔款和贷款双重加持帮助企业应对市场波动 [8][9] 区域经济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深圳市进出口总值9901亿元(同比增长2.8%) [1] - 截至2025年4月深圳拥有上市企业583家,南山区217家(超百家位于粤海街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