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项目延期

搜索文档
上市四年就要易主,扬电科技怎么了?
搜狐财经· 2025-07-15 06:22
控制权变更准备 - 公司实际控制人程俊明夫妇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东关系和权益调整频繁 包括程俊明与员工持股平台泰州扬源解除一致行动关系 程俊明退出董事会并卸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 赵恒龙终止股份转让 [2] - 泰州扬源完成减持361.86万股 占总股本2.54% 套现9067.59万元 邰立群不再持有泰州扬源出资份额 程俊明与泰州扬源不再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程俊明单独控制 [3] - 程俊明退出董事会后所持股份有6个月限售期 控制权变更暂不涉及股份转让 第二大股东赵恒龙持股从13.93%减至8.93% 曾计划转让5%股权但最终终止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3.33亿元 同比增长131.88% 归母净利润7034.46万元 同比增长939.68% 扣非净利润6700.67万元 同比增长1228.12%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6亿元 同比下降169.72% 呈现利润与现金流背离态势 [5] - 完成两次募资 IPO首发募资1.69亿元 2023年定向增发募资5.10亿元 反映现金流紧张状况 [5] 募投项目进展 - IPO募投项目"硅钢S13型、S14型节能变压器、非晶变压器技改与扩能建设项目"从2022年12月31日延期至2023年6月30日 因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建设进度放缓 [5] - 定增募投项目"新型高效节能输配电设备数字化建设项目"从2024年11月30日延期至2026年11月30日 "储能及新能源箱式输变电系列产品智能制造项目"从2025年5月31日延期至2027年5月31日 因宏观形势和市场环境调整及公司业务侧重点变化 [6]
上市仅两年,IPO募投项目大面积延期!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00:23
募投项目延期情况 - 公司四个实体IPO募投项目中三个延期一年,从2025年7月7日延至2026年7月7日,另一个项目结项并结转剩余约2/3募集资金至超募账户 [2][7][9] - 延期项目包括游戏机核心零部件扩产项目、5G零部件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结项项目为电子连接器扩产项目 [7][9] - 电子连接器扩产项目原计划投入2.55亿元,实际仅投入约8400万元,未使用的1.7亿元募集资金转至超募账户 [9][10] 募投项目投资进度 - 截至2025年6月末,四个实体项目投资进度介于29.55%至50.06%,其中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度最低(29.55%),游戏机核心零部件项目进度最高(50.06%) [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进度最快,达81.16%,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1.91亿元 [7] - 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7.6亿元,其中超募资金1.3亿元用于收购深圳西可实业52%股权 [6][7] 资金使用与理财情况 - 公司2024年末持有9.89亿元大额存单及结构性存款,占募集资金总额(含超募)近六成 [2][5] - 理财收益净额3148.54万元,占2024年利润总额约1/4 [5][6] - 截至2025年6月末,募集资金余额(含利息)为9.76亿元 [6] 公司经营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游戏机、VR/AR设备精密零部件及电子/光纤连接器,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7.72%,2024年再降7.85% [10] - 2023年IPO发行价57.66元/股,市盈率63.29倍,募集资金总额18.55亿元(含3.87亿元超募) [3][4] - 截至2024年7月14日,公司市值87.12亿元 [10]
元道通信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 三年营收腰斩、净利跌超六成 上市即“变脸”恐遭强制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30
立案调查与财务问题 - 公司因涉嫌2023年年报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 [1] - 2024年审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 表明财务数据存在重大问题 [2] - 股东潍坊中科在立案调查前夕清仓式减持121.5万股(占总数1.01%) 董事孙义同步发布减持计划 [2] 财务业绩表现 - 营收从2022年21.11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12.82亿元 三年缩水39.3% [1][3] - 归母净利润2023年6928万元(同比-44.73%) 2024年4236万元(同比-38.86%) 两年累计跌幅66.4% [1][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07亿元(同比-26.78%) 净利润1063.6万元(同比-47.67%) [3] 股价与市值变动 - 上市以来股价持续破发 跌幅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立案消息公布后单日20%跌停 封单超22万手 [4] - 总市值较上市初期蒸发超过20亿元 当前股价报收21.6元/股 [4] 募投项目与资金管理 - IPO募集资金净额10.65亿元 超募2.23亿元 [6] - 核心募投项目"区域服务网点建设"(原计划投资4.2亿元)进度仅46% 延期至2025年底 [6] - 货币资金从上市时8.3亿元缩减至2024年末3.1亿元 同期新增短期借款2.8亿元 [6] 业务与战略转型 - 主营业务为通信网络维护与建设 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中国铁塔 [2] - 研发费用2024年同比下降18.6% 占营收比重从3.2%降至2.8% [3] - 新能源业务未在年报披露具体营收 战略转型成效存疑 [3]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2022年9月董事长因配偶短线交易被出具警示函 涉及金额2.7万元 [2] - 资金链管理存在矛盾操作 募投项目延期暴露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6]
致尚科技: 第三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09:19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三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025年7月11日以现场投票方式召开 [1] -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赖鹏臻主持,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 [1] - 会议召开符合《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1] 募投项目延期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 [1][2] - 延期决策基于实际经营情况,旨在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1] - 符合中国证监会及深交所相关监管规则 [1][2] 募投项目结项及资金调整 - 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转至超募资金账户的议案》 [2] - 节余资金调整不影响项目实施或公司正常经营,符合监管要求 [2] - 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 [2]
致尚科技: 五矿证券关于致尚科技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4 09:1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7月公开发行A股3,217.03万股,每股发行价57.66元,应募集资金总额185,493.95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6,569.21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68,924.74万元 [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131,217.83万元,预计使用募集资金金额130,217.83万元 [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68,924.74万元中包含超募资金38,706.91万元 [2] - 公司于2023年8月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370,936,081.39元 [3] - 公司于2024年1月使用超募资金13,000万元收购深圳西可实业有限公司52%股权 [3]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5,980.04万元(含超募资金13,000万元),募集资金余额97,561.95万元 [4] - 游戏机核心零部件扩产项目、5G零部件扩产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原计划2025年7月7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4] - 上述三个项目截至2025年6月30日投资进度为48.37% [4] - 超募资金使用进度为33.59% [4] 募投项目延期安排 - 游戏机核心零部件扩产项目、5G零部件扩产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至2026年7月7日 [5] - 延期原因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变化、行业内部环境变化及客户端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 [4] - 延期不涉及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的变更 [4] 游戏机零部件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游戏机配件市场销售额达164.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34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1.2% [6] - 2024年中国主机游戏用户规模达1,154.63万人,同比上升14.05% [6] - 公司计划加快游戏机零部件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巩固市场先发优势 [6] - 公司与行业内知名厂商达成长期合作关系,业务具有可持续性 [7] 5G零部件行业前景 - 项目主要产品包括MPO光纤跳线、PLC光分路器等光纤连接器 [7] - 光通信行业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密切相关,是算力产业链重要板块 [7] - 政策支持光通信行业发展,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7] - 公司自2019年开始提供光通信产品解决方案,产品获行业知名公司认可 [8] 研发实力与投入 - 公司及子公司春生电子、西可实业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专精特新等多项荣誉 [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国内外专利339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 [9]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028.24万元、3,499.72万元和6,170.56万元 [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提高研发效率和技术水平,但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10] 决策程序与合规性 - 项目延期事项已于2025年7月11日经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 [10] - 保荐机构五矿证券认为延期事项履行了必要审批程序,符合相关规定 [10]
涉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元道通信存在强制退市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7-11 15:02
上市后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营收17.79亿元同比下滑15.7%,归母净利润6928.07万元同比下滑44.73% [2] - 2024年营收12.82亿元同比下滑27.39%,归母净利润4235.57万元同比下滑38.86%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07亿元同比下降26.78%,归母净利润1063.6万元同比下降47.67% [2]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主动优化低效益业务、运营商投资调整、新兴业务投入期未盈利、财务费用增加及政府补助减少 [2] 财务及审计问题 - 公司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1] - 2024年审计报告因内部控制缺陷及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问题被出具"保留意见" [2] - 审计机构指出公司未能及时与客户结算导致应收款项审计证据不足,影响坏账准备计提合理性判断 [3] 募投项目进展 - IPO募集资金净额10.65亿元,超募资金2.23亿元,主要用于区域服务网点建设、研发中心及流动资金 [4] - "区域服务网点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底,因场地购置未完成及设备采购仍在进行 [4] 股价表现 - 上市即破发且长期破发,近三年股价累计下跌28.17%,同期行业上涨41.43% [4] - 截至7月11日收盘价27元/股,总市值33亿元 [4]
海泰科: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9:16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7月11日召开,采取现场与通讯结合方式,应到监事3人,实到3人,会议由监事会主席任勇主持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5日通过专人送达、电子邮件、电话及微信等方式发出,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募集资金使用审议 - 同意使用募集资金对全资子公司海泰科新材料及其子公司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未改变资金投向或用途,符合监管规则及公司发展规划 [1][2] - 募投项目延期事项获通过,延期未涉及募集资金投向或实施方式变更,不影响项目建设内容 [2] - 延期归还闲置募集资金并继续补充流动资金议案通过,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进行 [3] 公司章程修订 - 因可转债转股导致总股本及注册资本变更,拟修订《公司章程》部分条款,议案需提交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3][4]
上市首日即破发 安井食品怎么了? 独家回应来了
犀牛财经· 2025-07-10 13:22
港股上市表现 - 安井食品成为速冻食品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港股发行价60港元,募集资金24亿港元[1] - 公开发售获44.2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获5.85倍认购,但发行价较原计划上限下调9.1%[1] - 上市首日破发,公司解释为经济环境、市场情绪等短期因素影响,强调长期战略价值[1][2] 募资用途与战略布局 - 募资主要用于扩大销售网络、优化供应链、数字化运营及产品开发[1] - 国际化战略为赴港上市核心目标,但当前海外业务营收占比仅1%[7] - 计划通过建厂、并购或与餐饮企业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7] 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6.00亿元(同比-4.13%),净利润3.93亿元(同比-10.80%),创2011年以来最差一季度报[3] - 前次57.4亿元募资仍有余额,现金流充裕,但大股东累计减持套现57.78亿元[7] 并购与业务结构 - 2017年后通过收购新宏业、冻品先生等企业布局预制菜,形成第二增长曲线[2] - 预制菜行业增长停滞导致商誉减值风险,公司称当前风险可控[2][3] - 并购引发战略失衡、盈利能力下滑及募投项目延期等问题[2] 股东分歧 - 赴港上市议案获70.63% A股股东支持,28.78%反对[5] - 反对主因包括业绩下滑、巨额募资未用完及大股东频繁减持[7]
年报问询,骏亚科技现形:高多层板“跛足”难行,募投项目延期四年陷困局
钛媒体APP· 2025-07-07 14:54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5.73亿元、24.27亿元、23.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亿元、0.69亿元、-1.54亿元,2024年出现亏损 [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8.63%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9.30%,降幅达9.33个百分点 [3] - PCB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23.40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20.8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88.64% [3] 业绩下滑原因 - 海外大客户伟创力订单锐减,2023年销售额1.66亿元,2024年降至4681万元,公司被迫转向低毛利率的国内市场 [3] - 核心原材料覆铜板、铜箔、铜球及金盐采购价格上升,增加营业成本 [4] - 公司产品结构以中低层板为主,二、四层板收入占比超70%,但毛利率极低 [4] 行业结构性变化 - 高多层板(18层及以上)和HDI板2024年增长率分别为40.3%和18.8%,而单/双面板及其他多层板增速仅为2.4%-5.5% [4] - 公司高多层板布局不足,八层及以上板占比不足9%,远低于行业增长领域 [4] - 可比公司如方正科技、广合科技、胜宏科技等因布局AI服务器、高速通信等高增长领域,毛利率保持增长 [5] 并购与商誉减值 - 2019年以7.28亿元收购深圳牧泰莱和长沙牧泰莱,形成4.5亿元商誉 [7] - 长沙牧泰莱2024年净利润为-202.20万元,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23亿元 [7] 募投项目进展 - 年产80万平方米智能互联高精密线路板项目原计划2021年12月完工,四次延期至2025年12月 [8]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入0.99亿元,进度仅53.63%,尚有0.85亿元未投入 [8][9] - 公司归因于产品认证周期长、宏观环境变化及现有产能利用率不足 [9]
骏亚科技: 骏亚科技: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骏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6 16:14
募投项目延期原因 - 募投项目"年产80万平方米智能互联高精密线路板项目"原定2021年12月完成,但先后四次延期至2025年12月,2024年仅投入0.23亿元,截至2025年5月末尚有0.65亿元募集资金未归还 [1] - 消费电子领域市场疲软:2022年市场规模3370亿美元,2023年同比下滑2.37%,2024年仅回升0.30%,2023-2028年CAGR预计仅2.25%,显著低于全球电子行业5.7%的增速 [2] - 新能源领域竞争加剧:光伏逆变器及储能行业产能扩张导致下游客户面临激烈竞争,新进入者增多 [2] - 目标领域认证周期长:拟生产的PCB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及服务器领域,产品认证和市场验证周期较长 [2] - 宏观经济影响业绩:2024年营业收入23.47亿元(同比-3.30%),净利润亏损1.54亿元(同比-325.20%) [5] 业务发展规划 - 持续深耕PCB核心业务,拓展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同时布局工业控制、智能穿戴、激光雷达、医疗器械、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5] - 已通过通讯、显示面板及汽车电子领域知名客户认证,海外销售网点布局积极推进 [5] - 研发聚焦高频高速通信PCB、高可靠性汽车电子PCB、二阶三压埋盲孔HDI等技术,新产品在服务器、汽车传感器、光模块等领域取得突破 [5] 资金使用情况 - 2021-2024年累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1.6亿元(已全部归还)、2022年1.5亿元(已全部归还)、2023年1.27亿元(已归还1.22亿元)、2024年0.95亿元(截至2025年5月末剩余0.645亿元未归还) [9][10] - 少量资金流向关联方:包括董监高工资薪金29.77万元及日常报销款项,以及2022年拨付全资孙公司2600万元用于归还关联方无息借款(2023年已归还) [12] 产能利用率 - PCB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2021年87.15%、2022年71.32%、2023年71.63%、2024年65.89% [8] - 产能扩张但需求不足:2024年产能425.2万平米,产量仅280.16万平米,主要因宏观经济放缓导致下游需求疲软 [8] 行业数据 - 中国PCB行业增速放缓:2008-2018年CAGR为8.08%,2018-2023年降至4.4%,2022年中国大陆产值同比下降1.4% [3] - 全球PCB市场波动:2018年总产值623.96亿美元(+6.0%),2022年同比仅增1.0%,2023年产值695.17亿美元(同比减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