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

搜索文档
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周恺秉:杭州科创崛起离不开两个“微小但重要”的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3:02
杭州创业投资体系演进 - 周恺秉长期参与杭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起持续呼吁加大科技投入,2011年关注创业投资项目退出机制,2015年建议构建"硅谷式"创业生态系统 [1] - 杭州创新公式包含三大核心变量:冒险宽容的文化、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活跃的创投资本,同时涉及创业生态、营商环境等多元因素 [3][4] - 杭州"六小龙"企业涌现印证城市包容度与文化交融的关键作用,44家浙江省独角兽企业中杭州占80%(55家中的44家) [5][11] 城市特质与创业生态 - 杭州社会包容度体现在市民交往无地域歧视、普通话普及、倡导"创业失败亦英雄"理念,推动浙商群体从借贷文化转向投资文化 [6] - 地理区位促成南北文化融合:承接江苏山东的稳健与绍兴温州的冒险,形成兼具科学理性与冒险精神的独特创业气质 [6][7] - 第一代企业家以本地人为主(马云、宗庆后等),而"六小龙"创始人中省外籍占比达67%(4/6),反映城市吸引力 [6] 资本生态建设实践 - 政府引导基金2008年率先探索,培育普华资本、华睿投资等本土机构,管理规模从数千万扩展至数百亿元 [8][10] - 创投机构呈现差异化格局:本土天使投资人专注早期(如李治国),红杉高瓴等头部机构布局成长期项目,形成互补 [8][9] - 杭高投通过支持"小而美"基金(规模1-5亿元)培育早期生态,每年全省50%投融资案例(约500个)来自杭州企业 [10][11] 科技金融协同发展 - 杭州银行体系突破传统间接融资模式,成为全国科技金融创新高地,各大银行积极布局科技金融业务 [10] - 创业投资与科技金融共同构成企业支持网络,该模式具备全国推广价值 [10]
2025广州餐博会开幕 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5:47
展会概况 - 第16届广州酒店餐饮业博览会暨广州国际餐饮食材展于5月15日开幕,为期三天,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覆盖高端食材、滋补品、预制菜、智能设备、中央厨房等九大核心领域 [1] - 首日吸引超5万专业观众到场,汇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000家企业参展,包括燕窝协会、酒协等超20个展团 [1] 展区亮点 - 中央厨房馆展示智能分拣系统、数字化烹饪机器人等10余项创新技术 [1] - 海鲜水产馆实现"24小时产地直达"冷链解决方案规模化应用 [1] - 复合调味料展区汇聚全球风味体系的2000多种配方 [1] 展会创新与活动 - 采用"官方直播间+线下探展体验"双轨模式,设置主题访谈间和直播探展路线,通过线上流量赋能线下场景 [2] - 发布《2024广东餐饮百强榜单》《湾区食韵绘新章-2025年大湾区餐饮企业报告》《广东餐饮产业大数据报告》 [2] - 全国现代创新烹饪大赛设立预制菜专项赛道,吸引超120支职业厨师团队参赛 [2] - 中国湘菜大师、名师(广东区)晋级赛采用"传统技法+现代设备"双维评分体系 [2] 行业合作与趋势 - 郴州市农业农村局、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等首次设立地理标志产品专区,推动"湘品入粤""粤品出省"等合作 [2] - 展会期间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广州)粉面快餐大会、中央厨房创新发展大会等超30场专题活动 [2] 展会历史与定位 - 广州餐博会自2011年创办,构建"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图景,赋能"展、会、赛、销"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建设 [1]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 长三角经济区上榜企业最多
证券日报网· 2025-05-15 02:30
(编辑 张伟) 从本届大会公布的4张主榜单来看,共计400家企业上榜,总估值约为1.14万亿元,总平均估值同比下降约9.9%。其中,有 11家企业估值突破百亿元,2家企业估值在200亿元以上,估值排名TOP10企业估值均值达144.47亿元。 从产业区域来看,北京、上海区位优势明显,持续蝉联上榜企业驻地排名前两名。其中,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上 榜企业最多,北京的独角兽企业最多。深圳在创新器械与智能制造上榜企业数量和第一名差距缩小;苏州在创新医药与生物制 品领域上榜企业数量排名第二、连续平均估值最高;杭州上榜企业总数排名第三,发展较均衡。总体来看,深圳、杭州为大健 康企业驻地第二梯队,广州、苏州为大健康企业驻地第三梯队。以成都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圈大健康产业正在快速崛起,成为 医疗健康企业西部聚集高地。 回顾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合计有43款国产创新药、66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创造了历史新高;中国创新药对外 授权的交易总额实现新突破,跨领域技术融合加速,创新生态正在重构中焕发活力。 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日前,2025年未来医疗100强大会召开并推出《2025未来医疗100强企业成长性分析报告》。 ...
苏州市委科技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苏州日报· 2025-05-10 23:38
会议讨论了市委科技委2025年工作要点等文件。 相关市领导,市委科技委委员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要持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筑牢重大科创平台支撑,建好用好"一区两中心"等高能级 平台,完善以创新绩效为核心的评估机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布局 一批特色科创平台,攻坚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好用好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 移转化中心、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 会议指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技改投入,鼓励龙 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高质量组织实施全球"揭榜挂帅"项目。打造"企业+"科创矩阵,加快培育 科技领军企业,加强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引进一批产业能级高、产业链带动性强 的重大项目。 会议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强化人才引育,抓紧落地落实人才新政,优化人才工作生活 综合环境,靶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重量级科创团队。创新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科技 金融国际合作发展试验区等试点示范项目,健全科技企业上市服务机制。健全激励制度,探索建立与市 场收益直接挂钩的配套奖补机制,营造鼓励创 ...
三举措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4-22 02:3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民 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和化工行业亟须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突破口,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支撑,以创 新生态优化为保障,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破局"卡脖子"技术,以"硬核"创新筑牢产业根基。化工产业链条长、技术密集度高,核心技术缺失始终 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制约。化工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找到打破技术封锁的关键 路径。以南化公司为例,他们通过优化反应工艺、开发新型催化剂产业体系,不仅将产品收率提升至国 际领先水平,还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协同增效。在"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南化聚焦碳捕集、利用与 封存技术攻关,自主研发的碳捕集溶剂已进入规模化试验阶段,为传统化工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了自主解 决方案。 深化产学研融合,以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不畅,一直是制约科技创 新的痛点。化企要通过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引入院士工作站等方式,缩短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的周期。一方面,企业应主动"出题",发布技术需求清单,设立产业创新联合体,引导科研资源向关键 领域集聚;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要转 ...
武创院2025年创新生态伙伴大会召开
长江日报· 2025-04-14 00:23
会议概况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召开2025年创新生态伙伴大会 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创院理事会理事长盛阅春及多位院士专家出席 [1] - 大会聚焦"构建创新生态"主题 邀请院士专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参加 [2] - 国际金融论坛科技金融委员会宣布成立 武创院香港科创蜂巢启动运行 [2] 武创院战略定位与发展成果 - 武创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 在构建创新体系、汇聚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1] - 武创院从战略层面重构创新范式 以制度创新激活要素蜕变 彰显对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实践道路的探索 [2] - 武汉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1] 产业发展方向 - 围绕重点产业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 加快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多链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 [1] - 武创院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国产智能化的高端工业软件 重塑传统产业竞争力 [2] -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 更需要关注新兴科技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2] 合作倡议 - 诚邀院士专家、科研院所、广大企业与武汉携手同行 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不断建功立业 [1] - 武汉将持续打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 让企业在汉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 [1] - 希望通过更多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2]
两会丨创投行业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3-06 09:44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创投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明确指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 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学 素质。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创投的内容简明扼要,体现了政府对于创业投资的特殊性'优待',无论是从监管 机制还是资金供给,抑或专项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都代表了政府对创投的呵护、鼓励和支持,也暗含了政 府对于创投在日后的经济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期盼。"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在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迫在眉睫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卓泳 张淑贤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的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 群指出,要从法律法规到管理办法,把创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严格区别开来,简化程序,提高效 率,特别是在基金登记备案日常检查等方面,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工商注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 在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