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搜索文档
湖北“狂奔”,“龙头”为何跑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5:28
武汉GDP目标与现状 - 武汉提出2030年GDP突破3万亿元的目标 通过招商引资转型撬动城市发展能级跃升 [1] - 2024年上半年武汉GDP达10592.8亿元 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同比增长5.5% [1][2] - 武汉GDP从2014年破万亿到2023年达两万亿耗时9年 [1] 湖北省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湖北省GDP达29642.61亿元 同比增长6.2% 增速居全国经济十强省首位 [1][2] - 武汉作为全省经济主引擎 其5.5%增速低于湖北整体水平0.7个百分点 [2] - 武汉连续多期增速低于全省:2024年一季度增速5.4%低于湖北6.3% 2023年增速5.2%低于湖北5.8% [2] 增速对比与区域协调 - 武汉5.5%增速与杭州持平且高于南京5.3% 但低于宜昌7.5%等省内城市 [5][10] - 湖北主动调整"一城独大"策略 培育多中心城市 武汉GDP占比从近40%下降 [6] - 外贸增速差异显著:武汉1-6月增长22.3%高于全国2.9% 但低于湖北28.4%及鄂州273.9% [5] 产业结构与转型挑战 - 武汉第二产业增速4%和规上工业增速5.1% 均低于全国水平5.3%和6.4% [7] - 汽车产业受新能源冲击严重:湖北汽车产量从2017年266.61万辆全国第四跌至2024年第十位 产量几近腰斩 [9][10] - 新兴产业高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152% 工业机器人增84.3% 光电子产业产值增31.2% [10] 招商引资与发展策略 - 武汉高技术产业投资上半年增5.8% 其中服务业投资增28.5% 三季度开工项目近八成为产业类 [12] - 提出"三通"战略:畅通物流打造"九州通衢" 畅通双循环打造"九州通商" 畅通要素打造"九州通融" [14] - 强调软环境建设 借鉴杭州"无事不扰 有求必应"模式 通过产业链配套实现可持续招商 [13] 转型路径与未来方向 - 推动汽车产业向研发设计转型 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新型产业网络 [11] - 利用"楚商回乡"和"校友回汉"机制 构建"校友研发+楚商转化"的创新模式 [14] - 从单一招商转向市场开拓 政府协助企业拓展九省市场 提升"武汉制造"竞争力 [14]
湖北“狂奔”,“龙头”为何跑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5:23
总量表现亮眼,但5.5%的经济增速,不及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湖北GDP增速6.2%,位列全国第三、经济十强大省第一。也因此,有人说,身为湖北 省会,武汉似乎没有完全发挥出"龙头"的带动作用。 从2014年GDP首次破万亿,到2023年站上两万亿台阶,武汉花了9年时间。如今频频喊出2030年GDP"三万亿"目标,武汉如何加速?站位全国,经济体量排 在武汉之前的成都、杭州,表现同样出色,武汉想要"跑步"晋级,又该凭何突围? 跑慢了? 上半年,湖北实现生产总值29642.61亿元,同比增长6.2%,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还位列经济十强大省首位。 湖北的亮眼表现,让外界对武汉也充满了期待。作为全省经济和人口首位度最高的城市,武汉一直是拉动湖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542375 每经记者|肖纯 每经编辑|杨欢 "迈向3万亿",武汉又一次喊出这个目标。 7月29日,武汉面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约,当地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正以招商引资的深度转型,撬动城市发展能级的历史性跃升,为2030年 GDP突破3万亿元筑牢发展根基。 在此之前,武汉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GDP达到10 ...
拼经济,拼出又高又新“桥林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7-28 23:23
招商引资策略 - 桥林街道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由主要领导统筹协调,提高目标企业对接率、项目签约转化率和落地推进力[2] - 围绕开发区"1+5+N"产业发展方向,深入研究产业链上下游,形成项目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招商格局[2] - 科学布局100亩产业用地,盘活茶棚园区,聚焦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招大引强,延伸打造"金刘公鸽蛋"等食品产业链[3] 载体资源优化 - 强化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等载体资源共享,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2] - 为南京术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3000平方米厂区,加速其规模化投产进程[2] 企业服务机制 - 为重大项目配备专属"项目管家",实施从招引到投产的全程服务[4] - 街道主要领导挂钩重点企业每月上门服务,班子成员包联77家"四上企业"每两月走访1次,科室分组对接中小微企业实现全覆盖[5] - 通过"浦惠贷"专题座谈会等举措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南京娃岛联萌有限公司因此畅通项目建设资金渠道[5] 营商环境改革 - 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整改多头重复检查问题[4] - 采取专人专班盯办、部门联动帮办机制解决企业政策申报等实际困难[5] 政企互动模式 - 以"严"的作风重塑政企关系,确保惠企政策从文件落实到账面[6] - 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引导党员干部在守纪前提下担当作为[6] 人才队伍建设 - 建立村级"头雁"工作机制,通过头雁论坛、跨村帮带提升村书记产业发展能力[7] - 选派年轻干部到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一线历练,实行"一对一"结对帮带[7]
山东昌邑:多措并举赋能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7 22:28
招商引资策略 - 以精准发力、渠道拓展、模式创新为三大核心举措构建全链条工作体系 [1] - 建立"5+8"项目准入决策机制,由市领导牵头多部门联合把关 [1] - 对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开展"一对一"服务和定期调度通报 [1] 项目评估机制 - 完善快速评估论证机制,对企业实力、投资强度、技术等要素限时预审 [1] - 通过论证项目纳入督导清单动态跟踪,力促落地开工 [1] - 依托"邑心为企"活动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优化营商环境 [1] 招商渠道拓展 - 紧盯世界500强、大型央企民企、行业百强企业及科研机构 [2] - 按产业分类筛选目标企业开展定向精准对接 [2] - 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点对点"招商活动 [2] 重点产业布局 - 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领域重点项目 [2] - 聚焦化工领域创新制定《化工行业投资项目落户服务机制》 [2] - 已纳入重点服务清单项目61个涉及22个责任部门 [2] 审批模式创新 - 推行"容缺预审+并联办理"模式明确各单位职责及时限 [2] - 实施"红黄绿"牌管理计分制度提升全流程效率 [2] - 梳理193项重点手续已完成92项,办结率达98.9% [2] 未来工作方向 - 持续深化"三措并举"工作法聚焦重点产业 [3] - 优化服务流程加速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3] - 以招商突破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3]
香港投资推广署:泰柬等地冲突无碍香港贸易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06:08
香港股市及新股集资表现 - 今年以来香港股市及新股集资表现非常亮丽 尽管全球其他地区如中东、欧洲及泰柬边境发生冲突导致贸易不稳定 但未影响香港贸易发展及招商引资 [1] - 香港最大优势在于金融发展及融资生态圈 包括家族办公室、私募基金及传统企业 同时投资者也关注香港致力发展创科及成熟的募集资金环境 [1] - 越来越多投资者意识到不能仅依赖与美国贸易 需寻找更多贸易伙伴 香港可发挥双向招商引资作用 提升外企对香港的认知 并加深与东盟、中东、北非、东欧等地的投资合作 [1] 香港投资推广署的成果与目标 - 过去两年半约有1300间公司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首年带来1684亿港元投资额 并创造近2万个职位 [1] - 香港投资推广署目标是为香港带来经济效益 并吸引更多不同种类的行业及企业 [1] - 署方去年开始向企业介绍北部都会区发展 已有超过10家企业表达在北都发展的意向 主要涉及创科、物流、旅游等行业 [1] 黄金仓储及金融交易发展 - 香港投资推广署协助核准仓库营运商与本地仓储公司对接 截至7月有8个仓库共5个运营商通过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审批 交割量超过7000吨 [2] - 由于金属用家集中在华南地区 预计未来经香港进行的交割将增加 香港有望在满足仓储需求外 进一步带动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2]
【省商务厅】陕西全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陕西日报· 2025-07-25 00:28
招商引资总体情况 - 上半年谋划招商项目2186个 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同比增长34_8%和42_4% [1] - 签订投资合同项目818个 总投资额达2633_84亿元 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50_2% [1] - 外资项目10个 投资额12_16亿美元 秦商大会签订合同项目24个 投资额121亿元 [1] 招商活动与策略 - 组织丝博会等8场重点活动和44场贸易投资活动 [1] - 推广资本招商、"老朋友新合作"、市场化招商等成功经验 [1] - 指导20个县(区)开展县域首位产业精准招商 [1] 外资利用与服务 - 促成霍尼韦尔与中核西仪续签项目 西安敏华进资2786万美元 三星环新进资3436万美元 [2] - 梳理省级产业政策35项 形成招商引资政策资源包 [2] - 新认定18家境内商务代表处和23家境外商务代表处 [2] 基础建设与协同管理 - 编制《2025年陕西省投资环境白皮书》 启动利用外资国别指南和吸引内资地区指南 [2] - "四个一批"项目库新增重点招商项目469个 总投资2317_43亿元 [2] - 完善招商项目与重点项目联动管理机制 [2]
苏州工业园区47个省市重点产业项目进展顺利 投资完成率达62.7%
苏州日报· 2025-07-23 06:26
苏州工业园区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 同比增长0.4% [1] - 47个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25.8亿元 投资完成率62.7% [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连续三年全市增速第一 [1] 重大项目进展 - 8个省重大项目入选 其中7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70.5亿元 项目数和投资额全市第一 [1] - 60个市重点项目入选 其中47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040.2亿元 全市第一 [1] - 12个新开工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 提前实现三季度100%开工率目标 [1] 项目投资效率 - 20个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70% 10个项目提前完成全年投资目标 [1] - 9个项目已投产或部分投产 预计年底增至13个 [1] - 上半年新签亿元以上社会投资项目117个 总投资近500亿元 开工率全市领先 [2] 下半年工作重点 - 分类推进未开工 已开工和进展缓慢项目 [2] - 围绕"623"产业体系 聚焦主导产业升级 优势产业补链和未来产业培育 [2] - 强化招商质效 确保项目"引得进 推得快 建得好 产得优" [2]
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分析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鼓足干劲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马明龙主持并讲话
镇江日报· 2025-07-21 23:50
7月17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 委常委会会议要求,分析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市委书记马明龙主持会议并讲 话。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对照"山水花园名 城"城市定位,加强对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指导和控制,统筹多种要素功能,一体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 新,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 导,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标"五个转变"的新要求,着力增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 以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分析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时,会议以视频形式连线到各市、区和镇江经 开区、高新区,听取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和丹阳市、镇江高新区发 言。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有效需求稳步扩大、项目攻坚有序推进、内生动能持 续增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 ...
多措并举 四川各地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22:22
招商引资动态 - 四川多地通过签约仪式、投资推介会、对接平台等多举措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1] 遂宁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 遂宁安居区与广东先导稀材签约百亿级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总投资超100亿元 为遂宁近三年首个百亿级重大项目 [2] - 项目一期投资30亿元 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3亿元 二期建成后将成为西南最大新能源镀膜生产基地和半导体高端制造基地 [2] - 先导科技集团将组建专班进驻遂宁 计划7月底开工 8月底全面建设 加速薄膜先进材料生产等项目转移 [2] - 遂宁将推进土地供应、能评、环评等前期工作 推动项目快速开建 [2] 内江产业基金发展 - 内江举行产业基金协同发展对接会 签订13个合作协议和12个产业项目股权投资协议 [3] - 内江构建"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投资矩阵 已备案15支产业基金 另有5支筹建中 [3] - 通过产业基金培育国星宇航、并济科技等新质生产力项目 1-5月引进5亿元以上新质生产力项目33个 [3] - 2025年将组建30亿元内江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形成"母基金+子基金"体系 重点投向四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4] 宜宾京津冀投资推介会 - 宜宾在北京举行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会 签约122个项目 涵盖基金、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 [5] - 签约项目预计全面达产后年产值超250亿元 新增就业7000个 包括鼎晖投资、弘毅投资等机构 [5] - 宜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与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形成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6] - 2024年北京签约的48个项目已见效 推动产业关系向"技术共研、资本共投"转型 [6]
1600亿,香港杀疯了
投中网· 2025-07-21 07:12
香港招商引资成果 -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超过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香港开设或拓展业务,带来逾1600亿港元的外来直接投资,并创造了逾1.9万个新职位 [4] - 从企业来源地看,将近一半企业来自中国内地(630家),其次是美国、英国、新加坡和加拿大 [4] - 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创新及科技、家族办公室、旅游及接待、商务及专业服务 [4] 内地企业在香港的布局 - 宁德时代在香港科学园设立科技创新研发中心,计划在五年内投资十多亿港元,招聘500多人 [8] - 宁德时代在香港设立研究院,这是其在全球的第六大研发中心 [8] - 微众银行的子公司微众科技在香港成立,重点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数字金融与数字基建解决方案 [9] - 百度在香港数码港筹办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智能驾驶业务落户香港 [14] - 理想汽车计划在港投资20亿港元设立芯片研发中心 [14] 香港的营商环境优势 - 香港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且股票、外汇、债券、期货等金融市场活跃 [10] - 港交所上市规则相对灵活,审批周期短于内地资本市场 [10] - 香港实行低税率政策,税制简单,企业税务负担小 [10] - 绝大多数商品在香港可自由进出口,物流体系发达 [10] 创新及科技企业在香港的发展 - 驭势科技在香港国际机场落地无人驾驶拖车项目、无人驾驶巡逻车、无人驾驶巴士等,实现了超千天完全无人驾驶常态化运营 [12] - 驭势科技以香港为桥头堡,把业务拓展到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 [12] - 香港设立100亿港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引导市场资金投向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 [15] - 香港在"创科创投基金"中调配15亿港元与业界配对成立联合基金 [15] 香港的政策支持 - 香港财库局公布《有关香港推行公司迁册制度建议咨询总结及立法建议》,通过放宽财务报表规定、延长撤销注册期限、为迁入公司提供"退出税"抵免等措施,吸引外地公司"落户"香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