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搜索文档
午评:沪指窄幅震荡微涨 核电、无人环卫车概念股集体大涨
快讯· 2025-05-28 03:34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6524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19亿 [1] - 沪指涨0.07% 深成指跌0.04% 创业板指涨0.02% [1] - 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下跌 个股跌多涨少 [1] 板块涨幅 - 核电股走强 长城电工等涨停 [1] - 无人环卫车概念股集体大涨 劲旅环境等多股涨停 [1] - 饮料制造概念股维持强势 会稽山等涨停 [1] - 可控核聚变、饮料制造、垃圾分类、深海科技等板块涨幅居前 [1] 板块跌幅 - 宠物经济概念股调整 天元宠物跌近10% [1] - 电商、宠物经济、CRO、影视等板块跌幅居前 [1] 资金动向 - 盘面上热点快速轮动 [1]
推进垃圾分类 共建美好苏州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苏州日报· 2025-05-26 22:57
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检查 -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专项执法检查 实地检查姑苏区 苏州高新区 苏州工业园区 相城区 吴中区 吴江区等地分类收集 中转 处置情况 [1] - 检查地点包括三元二村 白洋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仁恒棠悦湾 青剑湖花园 虹桥菜市场 唯亭转运站 香城花园 玫瑰天街 七子山餐厨垃圾处理厂 江陵小区等 [1] - 座谈会上听取条例实施情况汇报 市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 [1] 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与部署 - 市人大常委会肯定市政府五年来推进垃圾分类的成效 同时指出存在问题 [2] - 强调要落实市委部署和条例规定 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 压实责任 加强监督执法 发挥物业作用 提升公共场所分类实效 [2] - 要求推进源头减量 建立处理收费制度 强化回收体系建设 持续宣传引导 加强组织领导 [2]
杭州各地掀起垃圾分类全民行动热潮
杭州日报· 2025-05-26 02:05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 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开幕 主题为"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 将持续至5月28日 [1] - 杭州重点围绕推进源头减量 突出回收利用 加强小区宣传 深化校园教育 加大设施开放五大方面开展活动 [1] - 活动形式包括主题宣讲 知识普及 游戏互动等 旨在倡导文明健康低碳生活新方式 [1] 校园垃圾分类教育 - 上城区开展"沉浸式"垃圾分类教育 通过趣味课堂 互动游戏 绘画创作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1] - 西湖区组织"分类知识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 将分类知识融入趣味互动与实践体验 [1] 社区垃圾分类创新 - 拱墅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新模式 设立标准化回收站点 每个站点配2-3名工作人员 [1] - 居民可通过"墅袋熊回收"微信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服务 [1] 城市推广策略 - 杭州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 全方位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2] - 以千年文明涵养现代生态智慧 推动垃圾分类理念广泛传播和深入扎根 [2]
“教育+实践”双轨并行,余杭闲林以“垃圾分类·净山行动”绘就环保新图景
杭州日报· 2025-05-22 02:32
垃圾分类活动 - 余杭区闲林街道翡翠社区联合虎哥回收举办"垃圾分类·净山行动",通过"教育+实践"模式清理山林垃圾并传播环保理念 [2] - 活动设置"环保能量站",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教具,通过快闪教学和互动游戏普及垃圾堆肥、塑料再生等知识 [2] - 志愿者清理水库周边垃圾并进行精准分类,同时向市民宣传文明出行和垃圾分类 [2] 垃圾分类管理创新 - 闲林街道推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建立"一户一码"积分档案,实现垃圾分类精准覆盖 [3] - 通过刷卡积分兑换提升数字化分类投放率,并在小区试点"三级联动"巡检机制强化垃圾投放点管理 [3] 未来计划 - 闲林街道将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拓展环保活动形式与覆盖范围,吸引更多居民参与 [3] - 依据居民反馈调整管理策略,提升分类质效,推动绿色环保理念落地 [3]
各方协同让“新时尚”变好习惯 提升居民积极性认同感办法更多 上海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率达5%
解放日报· 2025-05-20 01:47
垃圾分类成效 - 上海2024年日均分出可回收物7973吨、有害垃圾2吨、湿垃圾9233吨,较2019年分别增长197%、1430%、69% [1] - 日均干垃圾清运量17240吨,较2019年减少157%,湿垃圾占比达干湿垃圾总量35%的"黄金比例" [1] - 市民满意度调查显示96%给予垃圾分类"五星好评",源头减量率已达5% [1][8] 智能设备应用 - 30多个小区推广外观类似洗衣机的智能垃圾桶,通过感应自动开盖 [3] - 杨浦、浦东20多个小区采用"光影成像"技术实现空中触控开门,解决"怕脏手"痛点 [3] - 全市计划年底前完成21万个投放点微更新、8000个专项更新,配套洗手除臭等功能 [3] 清运模式创新 - 黄浦区设立两条"垃圾清运专线",120家商铺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追踪清运车到站时间 [2] - 徐汇区试行节假日24小时开放投放点,落地垃圾数量与开放时长呈反比关系 [5] - 徐虹路垃圾箱房改为全天开放后,五天仅出现零星落地垃圾,效果超预期 [5] 资源化处理能力 - 上海建成15座焚烧设施和11座湿垃圾处理厂,干湿垃圾处理总能力超38万吨/日 [6] - 生物能源再利用三期投运后,老港基地将成为全球最大湿垃圾资源化基地,处理近50%湿垃圾 [6] - 湿垃圾转化为沼气发电及新型饲料肥料,焚烧发电占比显著提升 [6] 循环经济探索 - 东华大学将数百公斤废弃面料再设计为时尚手提包、首饰等再生品牌产品 [7] - VIVARecycle回收展会广告吊旗缝制包袋,提升循环产品附加值 [7] - 黄兴公园通过认养树木优先权等无形价值激励垃圾分类家庭 [8]
北京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彻底扭转“超负荷”“紧平衡”态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6 13:55
垃圾分类实施成效 - 全市近1.3万个居住小区、3000余个行政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超20% [3] - 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8.3%,较五年前提高25.3个百分点 [3] - 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彻底扭转"超负荷""紧平衡"运行态势,处理结构整体优化 [1][3] 基础设施优化 - 整改问题桶站1.49万个,增补各品类垃圾桶2.65万个,解决油渍脏污问题 [3] - 改造11座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带袋垃圾处理能力,推行不破袋投放 [3] 志愿服务体系 - 组建覆盖16区及经开区的四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363支,涵盖社区工作者、教师、学生等多元群体 [4] - 北京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logo正式发布,设计融合四类垃圾色彩与志愿者形象 [4][5] 示范引领作用 - 累计评选出848名"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其中最新评选215名 [7] - 达人在基层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体参与分类 [7]
居民扔垃圾“限时不方便 延时成本高” 垃圾箱房智能化改造能解两难
解放日报· 2025-05-09 01:31
垃圾分类实效 -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总体保持良好态势 小区(村)、单位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1] - 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倡议全市试行"节假日投放模式" 各小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延长投放点位开放时间 具备条件的24小时开放或从早上开放到晚间 [1] 定时定点制度调整 - "定时定点"扔垃圾在推进垃圾分类早期攻坚阶段相当管用 但大部分居民养成了分类习惯后继续强约束的必要性受到质疑 [1] - 徐虹路南丹路路口垃圾箱房在"五一"假期改为24小时开放 5天下来只有一些零星垃圾落在外边 绝大多数都通过箱房的投口扔进了对应的垃圾桶 [1] - 垃圾投放点位的开放时长和落地垃圾数量呈明显的反比关系 管理部门正在重新审视定时定点制度 [2] 智能化改造 - 智能化改造是垃圾投放点实现24小时开放 又能兼顾成本和对投放行为进行高质量管控的最佳方式 [3] - 元福大厦垃圾箱房完成智能化改造并24小时开放 人走到投放口前投放口自动打开 垃圾箱房内外两侧的摄像头分别对垃圾分类质量和投放者进行监控 [4] - 上海正在全力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点的专项更新 智能化改造是专项更新的主要方向 徐汇区在2024年推进了993个投放点的微更新和269个垃圾箱房的专项更新 [4][5] 因地制宜执行 - 居民生活习惯千差万别 "一刀切"地限定投放时间会忽视部分群体的诉求 打破"一刀切"才能让每一位个体感到被尊重 [6] - 乐山六七村垃圾箱房开放时间因地制宜 西面24小时开放 东面每天6时至9时、16时至20时开放 东面居民对目前的定时定点方案没啥意见 [6] - 小区居民到最近一处垃圾投放点的平均步行时间为两到三分钟 居委会干部们掐着秒表慢悠悠地走了很多次 底气十足 [7]
北京垃圾分类五年来减量率超2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2%
新京报· 2025-05-06 10:59
在通州区广通小区的智能回收箱,居民扫码投放即可获得每公斤0.6元的即时返现,支持纸类、塑料、 金属等全品类回收。配合"回收日"活动和大件垃圾上门回收等服务,北京构建起直达居民的回收模式, 提升分类便利度,让"关键小事"成为"便民好事"。 记者从北京市城管委了解到,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五年来,全市生活垃圾日处理量下 降超20%,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从3000吨升至7450吨。目前,全市已完成5.75万个垃圾桶站改造,构建 直达居民的回收模式,让垃圾分类从"关键小事"成为城市文明新标杆。 广通小区配备智能回收箱,每公斤回收物0.6元 5月6日上午9时左右,记者来到通州区杨庄街道广通小区。在一处垃圾分类桶站前,居民高阿姨正把药 盒里的过期药品分离出来,"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药盒可以回收。"高阿姨介绍,扔完过期药后,她 把药盒拢在了一起。 在此处垃圾分类站点旁边,有一个将近两米高的长方体,这是"爱回收"在此处投放的"智能回收箱",居 民用手机扫码即可使用。"回收能换钱。要是卖给收废品的人,还要攒够一堆纸壳子、瓶子才能卖,这 里随时都能来。"高阿姨介绍,她将药盒子投入回收箱,操作之后,微信收到了两毛八," ...
杭州首家垃圾分类主题餐厅亮相
杭州日报· 2025-04-30 03:19
垃圾分类主题餐厅 - 杭州市首家"分类新时尚"主题餐厅在西湖区文一路物美广场正式亮相,标志着垃圾分类"进餐饮"专项行动进入场景化实践新阶段 [2] - 餐厅由西湖区与肯德基联合打造,重构环保体验空间,通过优化服务体系和创新互动载体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顾客体验场景 [2] 环保公益项目 - 翠苑街道推出环保公益项目,将符合食用标准的临期食材制作成惊喜盲盒,首批试点落地5家餐饮单位 [2] - 配套线上服务平台预计6月上线微信小程序,旨在减少食物浪费并增添消费趣味 [2] 政企合作与行业共识 -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表示餐饮行业是垃圾分类的重要阵地,推动其规范化、精细化对实现全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 - 政府期待与更多"分类合伙人"合作,共同推进"美丽杭州"绿色建设 [3] 环保互动活动 - "万物可循"主题市集设置智能回收设备、垃圾分类趣味游戏、闲置物品绿色兑换等板块 [2] - 市民可通过投递使用过的杯套和杯子参与资源循环计划并兑换环保礼品 [2]
回收牛奶盒,垃圾分类“玩”出新时尚
扬子晚报网· 2025-04-27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桂花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牛奶盒回收活动,提升公众垃圾分类认知,强化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打造绿色家园 [1][5] 活动内容 - 志愿者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介绍牛奶盒回收重要性,设置互动游戏加深记忆 [3] - 居民投放牛奶盒,根据数量兑换新牛奶,当天回收200余个 [3] - 设有牛奶盒创意手工展示区,展示精美手工艺品 [5] 活动展望 社区党委书记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