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

搜索文档
特朗普承认美国败了两次,输给中国俄罗斯,拜登本人罪责难逃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08
特朗普承认美国输给了中国和俄罗斯,拜登承担的责任无法回避 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透露,曾经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会晤,讨论 俄乌冲突时,欧尔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欧尔班将俄罗斯的军事优势和中国的贸易实力进行对比,并对特朗普说:"俄罗斯通过战争获得了国家生 存所需的一切,而中国在贸易上击败了美国,俄罗斯通过战争击败了你们(美国)。"特朗普随后补充道:"中国通过贸易不会击败美国,至少在我执政期间 不会。但拜登政府输给了中国。" 欧尔班的这番话,虽然简单直接,但为特朗普理清了美国所面临的外部压力,可以将其分为两条主线:一方面是与中国的经贸竞争,涵盖了关税、市场准 入、供应链以及产业链的主导权;另一方面是与俄罗斯的对抗,过去三年,俄罗斯与美国拼的是硬实力和战场消耗。欧尔班的分析或许过于简化,但它恰好 为特朗普所接受,因为这符合特朗普将美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从特朗普的政治生涯来看,他始终将自己视为一名"商人总统"。作为一位善于做交易的商 人,特朗普在经贸问题上擅长利用关税、谈判等手段来达成美国的利益。而在安全问题上,他更倾向于通过外交和谈判来结束冲突,避免无休止的战争,并 将更多资源转向国内或亚太 ...
中概股大涨,腾讯市值突破5万亿,美联储9月降息呼声浮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0:54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04%至44922.27点,标普500指数上涨0.32%至6466.58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14%至21713.14点,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续创收盘新高 [1][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2.08%至7749.62点,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上涨4.71%至4348.48点 [2] - 芯片股多数上涨,超威半导体涨超5%,恩智浦半导体涨逾4% [2] 中概股及腾讯控股表现 - 腾讯控股ADR上涨7.40%至77.080美元,创逾四年新高,市值突破7000亿美元(约5.02万亿元人民币) [3][4] - 腾讯控股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至184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17%至556.3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期 [3] - 中概股多数上涨,小牛电动涨逾17%,小马智行涨超7%,阿里巴巴、百度、理想汽车涨近4% [2][3] 美国通胀与政策预期 - 美国7月CPI数据显示总体平稳但核心CPI反弹,能源项压制整体通胀,核心商品价格增速未延续全面上升趋势 [6][7] -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降息概率超90%,部分机构认为可能降息50个基点 [7][8][9] - 美国财长呼吁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劳动力市场成为政策关注重点 [5][9]
美国关键通胀数据意外温和 美联储9月会否“暴力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4:56
美国7月CPI数据表现 - 美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与6月涨幅持平 [1] - 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高于6月的2.9%,环比涨幅为0.3%,高于6月的0.2% [1] - 通胀压力维持6月以来的上升势头,但未加速上行 [1] - 能源项压制作用明显,核心CPI反弹但总体CPI保持平稳 [2]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对通胀的传导主要通过进口依存度高的耐用品和中间品反映 [2] - 7月核心CPI超预期已部分反映关税影响,但未来持续性仍需观察 [2] - 进口商通过囤积库存、自行承担成本或减少需求应对关税,抑制价格上涨 [2] - 关税影响的进一步传导存在滞后,但7月核心CPI反弹可视为滞后效应初步兑现 [4] 美联储降息预期 -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超过90% [1] - 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在今年剩余三次会议上均降息 [1] - 7月核心CPI上行幅度不足以成为美联储观望的理由,降息预期仍强 [6] - 机构预测9月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浮现,但25个基点仍是基准情景 [7] 通胀未来走势 - 关税成本传导只是时间问题,商品通胀存在继续抬头的可能性 [4] - 全面通胀效应是否固化取决于关税谈判进程和美联储政策 [4] - 若关税谈判取得进展,物价可能冲高后回稳;若谈判破裂,核心CPI持续高于3.5%的风险上升 [5] - 美联储理事认为消费者行为可能缓解价格压力,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或低于预期 [5] 美联储政策动向 - 7月议息会议释放鸽派信号,鹰鸽分歧公开化 [6] - 非农数据低于预期削弱美联储"暂不降息"的理由 [6] - 美联储9月降息已是大概率事件,年内降息两次或是基准情景 [6] -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支持维持利率不变,防止经济活动加剧通胀 [7]
美国关键通胀数据意外温和,美联储9月会否“暴力降息”?
搜狐财经· 2025-08-13 12: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随着美国关键通胀数据相对平稳落地,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12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美国7月份通胀压力维持 6月份以来的上升势头。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与6月份涨幅持平。但剔除波动较大的食 品和能源价格后,7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高于6月的2.9%,远高于美国联邦储备委 员会制定的2%目标;环比涨幅为0.3%,高于6月份的0.2%。 整体而言,关税的影响在7月份的CPI数据中没有6月那么明显,通胀没有加速上行。在CPI数据公布 后,投资者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超过90%,美联储或在今年剩余的三次会议上都降息。 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立 即降息,并指责其"总是行动太迟"。特朗普称,他正考虑允许针对鲍威尔的相关诉讼继续推进。 在经济数据和白宫压力的双重驱动下,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也已经浮现,接下来会"暴力降 息"吗? 通胀意外温和 迄今为止,美国大规模征收进口关税对商品价格的传导有限。 中航证券首 ...
高盛说美国人扛了86%关税成本 特朗普炮轰其CEO“去当DJ”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3 03:15
多位政府高官和美企高管近期都收到了特朗普的下台威胁。 当地时间8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炮轰"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称其 应"找个新的经济学家"或"专注当DJ而不是经营一家大型金融机构"。所罗门曾以"DJ D-Sol"的艺名在派 对和音乐节担任DJ。 美国关税大头谁掏钱? 高盛:先美企 再美国消费者 让特朗普把高盛CEO"贬"为DJ的导火索,是高盛近日的一份报告。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简·哈祖斯在报告中对"美国收关税是谁掏钱"的问题估算称,截至6月,美国企业承担 了64%的关税成本,消费者承担了22%的关税,而外国出口商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承担了14%的关税。 高盛警告,继续这么加关税的话,到10月,美国消费者将承担67%,外国企业承担25%,美国公司承担 8%。 除了高盛CEO 特朗普还威胁这些人下台 8月12日,特朗普发文要求高盛CEO换掉其首席经济学家或自行退出,批评高盛关于市场反应和关税效 应的判断"完全错误"。特朗普称,关税为美国带来数万亿美元收入,并未引发通胀或对经济造成其他损 害,"主要是由企业和政府——其中很多是外国政府——在买单"。 由于唱衰美国政府加关税或未能配合其 ...
美国通胀:“慢热”而非“不热”
国盛证券· 2025-08-13 02:37
通胀数据表现 - 美国7月未季调CPI同比2.7%,与前值持平,低于预期2.8%[1] - 核心CPI同比3.1%,高于预期值3.0%和前值2.9%[1] - 核心服务分项环比从0.3%升至0.4%,高于12个月均值0.3%[2] - 能源分项环比从0.9%降至-1.1%,汽油、电力、燃气环比均大幅回落[2] 市场反应 - 标普500、纳斯达克、道琼斯指数分别上涨1.1%、1.4%、1.1%[3] - 10Y美债收益率上行1bp至4.29%,美元指数下跌0.4%至98.1[3] - 利率期货隐含的9月降息概率从88%升至96%,年内降息次数预期从2.3次升至2.4次[3] 政策与展望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16.6%升至18.6%,为1933年以来最高水平[4] - 现行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通胀上行1.5-1.8个百分点[4] - 市场预期美国Q4 PCE通胀为3.0%、核心PCE通胀为3.2%[4] - 年内仅剩3次FOMC会议,连续降息可能性较低[4]
欧元区第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4%
新华网· 2025-08-12 05:57
欧元区第一季度GDP数据 - 欧元区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 4% 欧盟GDP环比增长0 3% [1] - 欧元区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 2% 欧盟GDP同比增长1 4% [1] 主要经济体GDP表现 - 德国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 2% [1] - 法国GDP环比增长0 1% 西班牙增长0 6% 意大利增长0 3% [1] - 爱尔兰GDP环比增长3 2% 匈牙利GDP环比萎缩0 2% [1] 经济前景分析 - 美国政府最新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发展 给欧元区带来不确定性 [1] - 欧元区4月经济信心持续下滑 达到近期低点 [1]
洞洞鞋Crocs股价暴跌三成
第一财经· 2025-08-11 07:28
美国关税政策对消费品企业的影响 - 卡骆驰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此前分析师预测为小幅增长,主要因美国消费者在非必需品支出上趋于谨慎,店铺客流量下降且对价格上涨担忧 [3] - 卡骆驰预计2025年下半年关税新增成本4000万美元,全年或达9000万美元(约6.47亿元人民币),将损害公司盈利能力 [3] - 卡骆驰股价单日暴跌近30%,创近14年最大单日跌幅 [4] 其他美国本土企业受关税冲击情况 - 耐克表示美国关税将增加10亿美元成本,GAP预计增加2.5亿至3亿美元成本 [6] - Deckers美国市场销售额增速从11%放缓至2.8%,因关税不确定性未提供全年业绩指引,预计下半年利润率承压 [6] - Deckers选择吸收部分关税成本而非全部转嫁消费者,股价下挫近20% [6][7] 国际品牌受关税影响表现 - 彪马股价单日暴跌18.4%,下调2025财年指引,销售额预计"低双位数百分比"下滑,从盈利4.45亿至5.25亿欧元转为经营亏损 [9] - 彪马预计2025财年因美国关税造成8000万欧元毛利损失 [9] - 阿迪达斯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关税将增加2亿欧元(约15.7亿元人民币)成本,考虑在美国市场提价 [9][11] 企业应对关税策略 - 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母公司迅销计划提高美国市场售价以应对关税 [11] - 迅储称秋冬季商品将面临更高关税,"除了涨价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11] - Deckers选择内部消化部分成本以稳定市场份额,但利润空间将压缩 [6]
专访丨美国高关税政策是对本国消费者变相征税——访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
新华社· 2025-08-11 02:20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将美国从全球化大势中孤立出来,造成的恶果将由美国消费者承受 [1] - 美国滥施关税分裂了全球经贸体系,将自己排除在全球化进程之外 [1] - 美国占全球贸易的比重本就有限,如果其他国家团结起来,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就不可能得逞 [1] 美国经济与贸易趋势 - 美国经济增速正从过去几年的高位放缓,不一定会陷入衰退,但增速会下降 [1] - 美国已不足以影响世界贸易的总体走向,虽然仍能影响进入美国的进口商品占比,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将趋向于下降 [1]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很难实现迫使企业赴美建厂的目的,因为美国制造业现状不佳,产出水平不见起色 [2] 关税对美国国内的影响 - 关税的直接后果是推高物价,对美国消费者是一种变相征税 [1] - 绝大多数行业和消费者都会因生产或生活成本上升而受损 [1] - 民调显示,多数美国民众认为关税"有害",因为他们切实感受到生活成本增加 [1] - 关税或许能暂时保护钢铁、铝等少数行业,但对美国经济整体而言,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将损害更广泛的产业链 [2] - 美国曾限制太阳能电池板进口,结果既没有培育出像样的本土企业,还推高了新能源建设成本,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2] 政治与政策走向 - 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颠覆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推行的全球化政策 [2] - 美国民众会否认同这种做法,或意识到这会让他们的生活更糟进而用选票反对,问题的最终结果将取决于政治领域 [2] - 美国中期选举对特朗普政府将是一场大考 [2]
面临外部不确定性,日本下调增长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5:28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税行政令8月7日生效 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 与多国贸易协议存在关键细节分歧 [1] - 日本内阁府下修2025年度实际GDP增长预期至0.7% 较1月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 [1] - 日本七大车企预计2025财年合并营业利润缩水2.67万亿日元(约1302亿人民币) 丰田预期净利润同比减少44%至2.66万亿日元 斯巴鲁净利润预计减半至1600亿日元 [2] 日本企业业绩表现 - 日本8家电子零部件巨头中7家2025年4-6月最终损益同比恶化 整体销售额同比微减至2.8747万亿日元 净利润下降24%至1839亿日元 [2] - 企业利润缩水主因包括美国关税导致的出口减少 投资收缩 以及日元贬值预期和国内通胀压力 [3] 日本经济政策调整 - 日本中央和地方基础财政收支赤字收窄至3.2万亿日元(原估算4.5万亿) 预计2026年度转盈 [3] - 政府计划2027年度全面改革大米政策 包括强化农地银行功能 支持农户降本和扩大出口 [4] - 寻求恢复韩国农产品进口 自民党推动大米种植以缓解"米荒" [4] 企业技术转型动向 - 丰田汽车在静冈县建设的"Woven City"技术试验城将于9月25日启用 聚焦自动驾驶技术实测和跨行业创新合作 [4] 国内政治经济挑战 - 日本政府需应对美国关税冲击 抑制通胀 决定加息时机 管理汇率波动 维持经济增长持续性等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