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六小龙”之一 更新招股书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01:00
上市进展 - 公司于8月22日更新赴港上市招股书 继续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今年2月14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1] - 公司预计2025年将录得净亏损 因持续投资产品升级以支持市场渗透 [1] 市场地位与行业规模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为中国最大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 市场份额达23.2% [3] - 2024年中国空间设计软件行业规模达33亿元 预计2029年增至66亿元 [3] - 2024年全球空间设计软件市场规模达192亿元 预计2029年达317亿元 [3] - 公司业务已拓展至通用设计及可视化软件市场 2024年中国空间设计软件仅占该市场的4.4% [3] 产品与技术战略 - 公司为云原生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 主要产品包括针对国内市场的酷家乐和针对国际用户的Coohom [3] - 公司近期升级空间智能飞轮战略 聚焦空间编辑工具-空间数据-空间大模型三大核心布局 [3] - 公司推出3D AI设计工具酷家乐电商棚拍 帮助跨境电商企业降本增效 上半年电商AI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长188% [9] - 公司于今年3月推出AI智能设计平台 截至6月30日累计订单金额超1600万元 [9] - 上半年公司软件利用AI生成约11亿张设计图片 初步实现AI技术商业化运转 [9]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6.006亿元 2023年6.635亿元 2024年7.548亿元 2025年上半年3.991亿元(同比增长9.4%) [6] - 亏损逐步改善:2022年净亏损7.037亿元 2023年6.461亿元 2024年5.135亿元 2025年上半年2.261亿元 [6] - 经调整净亏损持续收窄:2022年3.375亿元 2023年2.419亿元 2024年0.70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178亿元 [6]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72.7% 2023年76.8% 2024年80.9% 2025年上半年82.1% [7] 客户结构 - 企业客户贡献主要订阅收入:2022年占比90.1% 2023年87.0% 2024年85.3% 2025年上半年84.4% [6] - 个人客户订阅收入占比提升:2022年9.9% 2023年13.0% 2024年14.7% 2025年上半年15.6%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服务超过43.3万名个人客户和4.7万名企业客户 [6] - 企业客户净收入留存率101.6% 大客户110.0% 个人客户92.3% [6]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营业成本逐期下降:2022年1.64亿元 2023年1.54亿元 2024年1.44亿元 2025年上半年7150万元 [7]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重持续下降:2022年72.9% 2023年58.9% 2024年44.7% 2025年上半年37.5% [7] - AI技术提升效率: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同比减少16.8% 营销开支同比减少20.7% [7] - AI技术应用于简化产品需求文件 协助编码工作 提供线上支援并缩减营销团队规模 [7] 技术创新与新兴业务 - 公司推出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 用于虚拟环境训练AIGC模型 增强智能机器人及具身AI认知能力 [9] - 在具身智能领域与智元机器人 银河通用 穹彻智能等企业达成合作 [9] - 今年3月开源空间语言模型SpatialLM 通过视频生成物理正确的3D场景布局 [10] - 7月开源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 首次将3D高斯引入AI空间训练 [11]
“杭州六小龙”之一,更新招股书
上市进展 - 8月22日更新赴港上市招股书 继续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今年2月14日首次递交招股书 [1] - 预计2025年将录得净亏损 因持续投资产品升级以支持更深层次市场渗透 [1] - 公司将在8月25日TechDay上阐释技术进展 [3] 市场地位与行业规模 - 按2024年收入计为中国最大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 占23.2%市场份额 [2] - 2024年中国空间设计软件行业规模达33亿元 预计2029年增至66亿元 [2] - 全球市场2024年为192亿元 2029年预计达317亿元 [2] - 中国空间设计软件行业仅占通用设计及可视化软件市场的4.4% [2] 财务表现 - 亏损逐步改善:2022年亏损7.037亿元 2023年6.461亿元 2024年5.135亿元 2025年上半年2.261亿元 [4] - 经调整净亏损:2022年3.375亿元 2023年2.419亿元 2024年0.70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178亿元 [4]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6.006亿元 2023年6.635亿元 2024年7.548亿元 2025年上半年3.99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4% [4] 客户结构 - 企业客户贡献大部分订阅收入:2022年90.1% 2023年87.0% 2024年85.3% 2025年上半年84.4% [4] - 个人客户占比:2022年9.9% 2023年13.0% 2024年14.7% 2025年上半年15.6%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服务超过43.3万名个人客户和4.7万名企业客户 [4] - 企业客户净收入留存率101.6% 大客户110.0% 个人客户92.3% [4] 成本与效率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72.7% 2023年76.8% 2024年80.9% 2025年上半年82.1% [5] - 营业成本逐期下降:2022年1.64亿元 2023年1.54亿元 2024年1.44亿元 2025年上半年7150万元 [5]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重下降:2022年72.9% 2023年58.9% 2024年44.7% 2025年上半年37.5% [5] - AI技术提高研发效率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较2024年同期减少16.8% 营销开支减少20.7%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主要产品包括针对国内市场的酷家乐和针对国际用户的Coohom [2] - 升级空间智能飞轮战略 聚焦空间智能 明确空间编辑工具-空间数据-空间大模型三大核心布局 [2] - 2023年推出3D AI设计工具酷家乐电商棚拍 上半年电商AI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长188% [6] - 今年3月推出AI智能设计平台 截至6月30日3个月累计订单金额超1600万元 [6] - 上半年利用AI功能生成约11亿张设计图片 重点赋能空间设计和跨境电商营销 [6] 技术创新与开源 - 2024年推出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 用于虚拟环境中训练AIGC模型 [6] - SpatialVerse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穹彻智能等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达成合作 [6] - 3月开源空间语言模型SpatialLM 通过视频生成物理正确的3D场景布局 [7] - 7月开源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 首次将3D高斯引入AI空间训练 [8] 投资者背景 - 获得IDG资本、纪源资本、顺为资本、云启资本、经纬创投、线性资本、Hearst、Pavillion、高瓴创投、Coatue等多家机构投资 [8]
群核科技招股书更新,加速冲刺港交所,目标“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搜狐财经· 2025-08-23 00:07
上市进程 - 公司于近期更新招股书数据并继续推进港交所上市计划 目标成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1] - 上市进程由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2024年2月14日递交招股书 因未在6个月有效期内完成聆讯而于8月14日失效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0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783万元 成功扭亏为盈 [3] - 电商AI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长188% [3] - AI智能设计平台在3个月内累计订单金额超过1600万元 [3] 业务战略 - 公司专注空间智能领域 布局空间编辑工具-空间数据-空间大模型三大核心 [1] - 近期升级空间智能飞轮战略 [1] - 通过AI技术赋能家居客户创建设计方案 提升设计效率 [3] 资本背景 - 获得IDG资本 纪源资本 顺为资本 云启资本 经纬创投 线性资本 Hearst Pavillion 高瓴创投及Coatue等知名机构投资 [1]
vivo发力“空间智能”的底气:三十年技术复利,不做跟风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1:33
公司战略布局 - vivo正式发布混合现实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 重量仅398克 轻于目前市面上已发布的600克左右产品 并针对中国人面部轮廓进行定制化设计[1] - 公司布局MR眼镜是科技战略的开端与关键奇点 长期计划与手机 机器人等硬件达成云端深度协同 形成场景化服务[1] - 公司通过MR产品迭代验证空间计算技术 未来计划逐步推出面向特定场景的机器人及家用机器人 采用渐进突围策略[8] 技术协同与复用 - MR技术可为家用机器人提供三维空间数据采集和交互操控能力 解决机器人训练数据不足和操控依赖遥控器的问题[4] - MR对环境的高精度扫描和建模能力可帮助机器人建立毫米级空间建模 通过26DoF手部追踪技术实现手势指挥机器人[6] - 公司技术复用体现在:MR和手机摄像头能力复用于机器人"眼睛" AI大模型和操作系统能力复用于机器人"大脑"[12] 生态建设路径 - MR生态发展需要硬件体验与内容生态正向循环 公司计划通过开放标准吸引开发者 目前vivo Vision已落地180度视频 巨幕观影等功能[10] - 公司聚焦研发机器人"大脑"和"眼睛"部分 "小脑"和"四肢"交由合作伙伴推进 形成产业链协同[11] - 目前MR应用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占比超47.5% 娱乐类仅占18.7% 消费市场开发被严重低估[10] 市场定位与愿景 - MR设备被视为联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 是下一代具有手机潜力的产品 但不会取代手机 而是形成多终端互补[7] - 公司部署手机-MR-机器人三位一体智能服务体系 致力于从通信与消费电子企业转型为空间智能科技公司[13] - 机器人Lab已于今年3月成立 专注技术研发并与产学研机构合作 体现长期技术投入稳定性[13] 产品迭代规划 - vivo Vision探索版需经历两到三年持续迭代才能达到黄金标准 硬件体验优先于生态培育[3] - MR爆发需满足"快准狠"标准:快速切换回现实 普通用户易上手 生产力与内容硬核化[3] - 公司基于30年供应链整合能力实现产品轻量化 通过人因实验室数据库开发4款面罩和8款泡棉适配中国用户[11]
vivo发力“空间智能”的底气:三十年技术复利,不做跟风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1:29
公司战略布局 - vivo正式发布混合现实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重量仅398克,轻于目前市面上已发布产品,并打造出贴合国人面部轮廓的外部配置和佩戴设计 [1] - 公司通过MR眼镜布局作为科技战略的开端与关键奇点,长期计划与手机、机器人等多种硬件达成云端深度协同,形成"场景化服务" [3] - 公司采用"渐进突围、沿途下蛋"的方式,短期满足用户对大屏沉浸感的需求,长期作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攻克家庭非结构化场景下的感知决策难题 [11] - 公司成立机器人Lab专注技术研发,并与产学研机构探索合作,部署以人为中心、覆盖"手机-MR-机器人"的三位一体智能服务体系 [24] 产品技术特点 - vivo Vision探索版基于中国人头数据库设计,提供4款不同适配性面罩和8款不同特性泡棉,实现真正为中国用户定制 [21] - 产品已落地180度视频、巨幕观影、空间照片/视频等功能,并提供三维空间层面的观影体验,同时定制MR游戏强化娱乐场景落地 [18] - 产品具备26DoF手部追踪技术,可帮助操作员直接通过手势指挥机器人,降低操作门槛并实现不同硬件结构机器人的打通控制 [8] - 公司选择主要研发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部分,"四肢"和"小脑"则交给合作伙伴推进,基于在智能硬件领域的能力积累 [21] 行业发展态势 - 智能硬件赛道竞争正从二维空间升级到三维,MR眼镜作为三维电子空间的"眼睛"成为产业链角逐的关键赛道之一 [1] - MR设备将成为联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是下一代具有手机潜力的产品,并可能改变未来生活方式 [9] - 目前MR应用在教育、医疗两个领域的占比超过47.5%,娱乐类占比仅18.7%,显示出对商用场景开发渐成气候但对消费市场开发被严重低估 [17] - 游戏玩家用户需求分支多细分广,MR设备不会替代其他设备而会形成互补,未来可能出现手机与MR设备成套购买的情况 [10] 生态建设规划 - 公司认为生态成熟会与硬件体验强相关,在硬件体验好的前提下逐渐培育内容生态,吸引更多用户购买形成正向循环 [4] - 公司将拥抱开放标准追求多元开发路径,让更多开发者创意落地进一步丰富内容生态 [18] - 公司策略聚焦核心能力圈进行技术和人才投入,充分发挥在生态系统中的聚合能力推动产品和生态共同迭代 [17] - 从硬件生态来看MR整个供应链已经可以落地,用户基数方面价格也能落到可接受程度,为内容制作者拥抱生态提供前提 [5] 技术协同效应 - MR技术可帮助机器人对家庭场景建立毫米级空间建模能力,借助对人物表情语义等的精准识别赋能机器人更好理解人类 [8] - MR积累的多任务处理和行为学习能力可帮助家庭机器人应对复杂环境实现能力泛化迁移 [8] - 公司在MR眼镜产品积累的技术和生态能力可复用到机器人研发过程中的视觉能力部分,且存在诸多软件和应用生态方面的重合点 [10] - 公司通过MR产品迭代验证空间计算技术,未来计划逐步推出面向特定场景的机器人以及家用机器人 [14]
群核科技更新招股书 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0:06
上市进程与战略升级 - 公司于8月22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 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调整净利润达1783万元 [1] - 升级空间智能飞轮战略 聚焦空间编辑工具-空间数据-空间大模型三大核心布局 形成正向循环体系 [1] 业务规模与客户基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超过4.41亿个3D模型及超过5亿个结构化3D空间场景 [1] - 上半年服务43.3万名个人客户和4.7万名企业客户 企业客户净收入留存率达101.6% 大客户达110.0% [2] - 营业成本持续下降 从2022年1.64亿元降至2024年1.4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7150万元 [2]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4.0亿元 毛利率升至82.1% [2] - 近三年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边际成本显著下降 [2] - AI相关业务增速显著 电商AI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长188% [2] AI技术商业化进展 - 上半年通过AI功能生成约11亿张设计图片 重点赋能空间设计与跨境电商营销 [3] - 3月推出AI智能设计平台 截至6月30日三个月内订单金额超1600万元 [2] - 2023年推出酷家乐电商棚拍工具 以虚拟摄影棚替代实地棚拍 [2] 空间智能生态建设 - SpatialVerse平台基于海量空间数据集 可构建物理正确的合成虚拟数据集 用于训练AIGC模型和增强智能机器人交互能力 [4] - 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企业达成具身智能领域合作 获谷歌与斯坦福联合研究论文致谢 [4] - 3月开源空间语言模型SpatialLM 登上Hugging Face趋势榜前三 7月开源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登顶该榜 [5] 投资者背景 - 获得IDG资本、纪源资本、顺为资本、云启资本、经纬创投、高瓴创投、Coatue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1]
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群核科技再次冲击“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新浪财经· 2025-08-22 08:29
上市进展 - 群核科技于8月22日更新港股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 目标成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1] - 公司曾于2月14日递表 但因6个月有效期规定导致8月14日招股书失效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调整净利润达1783万元 而2022-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亏损7.04亿元、6.46亿元和4.22亿元 [2]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72.7%增至2023年76.8% 2024年前三季度达80.4%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82.1% [4] - 营收保持增长 2022年6.01亿元 2023年6.64亿元(同比增长10.5%) 2024年前三季度5.53亿元(较2023年同期4.86亿元增长13.8%) 2025年上半年营收4亿元 [5] 业务亮点 - 电商AI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88% [5]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中国空间设计软件市场份额提升至23.2%(2023年为22.2%)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平均月活跃用户约270万名 按2023年MAU计为全球最大空间设计平台 [6] 业务构成 - 核心产品包括酷家乐、海外版Coohom及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 专注于住宅及办公楼等现实空间设计及AI虚拟环境训练 [6]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低 2022-2024年9月末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11.3%、6.0%和7.4% [7] 行业地位 - 按2023年收入计为中国最大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 市场份额22.2% [6] - 属于"杭州六小龙"企业之一 技术应用聚焦垂直空间智能设计领域 [6]
群核科技更新招股书:上半年扭亏为盈 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7:59
上市进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8月22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 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调整净利润达1783万元 [1] - 近三年营业成本持续下降 从2022年1.64亿元降至2023年1.54亿元 2024年进一步降至1.4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7150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82.1% [2] 业务规模与客户基础 - 公司为全球最大空间设计平台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4.41亿个3D模型及超过5亿个结构化3D空间场景 [1] - 2025年上半年服务43.3万名个人客户和4.7万名企业客户 [2] - 企业客户净收入留存率达101.6% 大客户留存率达110.0% 个人客户留存率为92.3% [2] 空间智能战略布局 - 公司升级空间智能飞轮战略 聚焦空间编辑工具-空间数据-空间大模型三大核心布局 [2] - SpatialVerse平台基于海量空间数据集 可构建物理正确的合成虚拟数据集 用于训练AIGC模型并增强智能机器人/AR/VR/具身人工智能的交互能力 [4] - 在具身智能领域已与智元机器人 银河通用 穹彻智能 智平方 松应科技等企业达成合作 [4] AI业务增长与商业化 - 2025年上半年电商AI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长188% [3] - AI智能设计平台推出3个月内累计订单金额超1600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通过AI功能生成约11亿张设计图片 重点赋能空间设计和跨境电商营销领域 [3] 技术突破与开源生态 - 2025年3月开源空间语言模型SpatialLM 登上Hugging Face趋势榜前三 可通过视频生成物理正确的3D场景布局 [5] - 2025年7月开源3D高斯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 首次将3D高斯引入AI空间训练 登顶HuggingFace趋势榜 [5] 资本背景 - 公司获得IDG资本 纪源资本 顺为资本 云启资本 经纬创投 线性资本 Hearst Pavillion 高瓴创投 Coatue等知名机构投资 [1]
“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群核科技更新招股书,上半年扭亏为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7:2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783万元并扭亏为盈 [1] 战略布局 - 升级空间智能战略并明确空间编辑工具、空间数据及空间大模型三大核心布局 [1] - 构建空间智能飞轮体系 [1] 资本市场进展 - 更新招股书并继续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1] - 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群核科技更新招股书:上半年扭亏为盈 继续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7:15
公司上市进展 - 空间智能独角兽群核科技于8月22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 继续推进上市进程[1] - 公司计划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783万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