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化

搜索文档
中金:从液到固,设备先行——固态电池工艺革新驱动价值重估
中金点睛· 2025-09-17 23:49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新能源车企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路线 多数头部车企预计2026年实现装车 2027年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4] - 全球头部电池厂规划2025-2027年为首轮量产窗口期 2025年处于中试线打通与关键技术工程化阶段[10] - 宁德时代、比亚迪、清陶能源、LGES等厂商已启动中试线建设 逐步向百兆瓦-吉瓦级量产导入[4] 市场空间预测 - 2027年全固态电池设备增量市场空间预计达25亿元 2030年增长至273亿元 期间复合年增长率122%[2] - 全球固态电池(半固态+全固态)出货量预计从2026年34GWh增长至2030年614GWh[22] - 全固态电池占比预计从2027年10%提升至2030年30%[22] 技术路线与工艺革新 - 固态电池采用干法电极、胶框印刷、等静压、高压化成等新工艺 替代传统湿法浆料体系[4][19] - 前中段设备价值量占比升至75%-80%(前段35%-40% 中段40%-45%)后段占比20%-25%[4][27] - 硫化物路线为全固态电池主流(占比40%)因离子电导率最高(接近10⁻²-10⁻³ S/cm)氧化物路线占比35%[15][17] 材料体系升级 - 正极短期以三元高镍材料为基础 长期向超高镍、富锂锰基及高压尖晶石体系突破[17] - 负极从石墨转向硅基复合材料(理论容量400-4200 Ah/kg)终极目标为金属锂负极(理论容量3820 Ah/kg)[18] - 固态电解质需满足高离子电导率与界面稳定性 硫化物对水分敏感 氧化物需高温烧结[15] 设备端核心增量 - 干法电极设备(干法混料机、纤维化设备、高压辊压机)替代湿法工艺 节省溶剂与能耗[29][30] - 等静压设备(温等静压为主)解决固固界面接触问题 压力要求50-500MPa[34][37] - 高压化成设备压力要求从传统3-10吨提升至60-80吨 以形成稳定SEI膜[38][40] 应用场景拓展 - 电动车领域:固态电池满足高能量密度(>300Wh/kg)与高安全性需求[9][23] - eVTOL领域:需能量密度超300Wh/kg 循环寿命500次以上 固态电池为理想选择[23] - 人形机器人领域:全球产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34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206亿美元 固态电池助力轻量化与续航提升[25] 产业链协同与壁垒 - 设备厂与电池厂、整车企业协同验证 推动干法、叠片、等静压等工艺落地[10] - 干法正极因高镍材料硬度高、脆性强 仍存在技术难点 当前以"干法负极+湿法正极"为过渡路径[33] - 具备干法、等静压等核心设备研发基础且与大厂联合验证的企业 有望在放量初期卡位先发优势[4]
2.3GWh半固态产线落地、360Wh/kg搭载低空年底首飞:蜂巢能源固态技术率先量产
高工锂电· 2025-09-17 11:58
核心观点 - 公司对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持审慎态度 认为其成本高昂且制造工艺不成熟 商业化进程将漫长而渐进[1] - 公司采取务实的三步走战略 通过渐进式创新和兼容现有产线的技术路径 加速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6][12] - 公司独创电解质热复合转印工艺 实现与现有液态电池产线100%兼容 显著降低新技术应用门槛和试错成本[24][27] 技术战略布局 - 三步走战略分为深化当下液态电池 攻坚中期半固态电池 突破未来全固态电池三个层次[12] - 液态电池技术持续迭代 5C铁锂快充产品2025年推出 6C快充2026年实现 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2025年达195Wh/kg 2026年目标200-205Wh/kg[14] - 半固态电池定位过渡性方案 聚焦安全性提升和高端细分市场 包括高端乘用车和低空经济领域[16] - 全固态电池保持研发投入 2022年试制出380Wh/kg硫化物全固态电芯样品 但强调产业化仍需解决基础科学和工程问题[19] 产品商业化进展 - 第一代270Wh/kg半固态动力电池进入量产前夜 规划年产能2.3GWh C样量产线2025年11月批量设置 2026年正式爬坡[4] - 能量密度360Wh/kg半固态电池已送样央企低空飞行器项目 预计年底实现首飞[5] - 半固态技术应用后 产线高压绝缘测试短路率大幅降低 产品全生命周期压差故障率显著下降[16] 核心工艺创新 - 电解质热复合转印工艺实现与现有产线完全兼容 无需设备更新或额外投资[24] - 极性变换胶液配方预涂覆于隔膜 在特定温压条件下实现固态电解质涂层精准转移至正极极片[26] - 仿形梯度热压技术解决极片厚度不均导致的压力不均问题 确保涂层转移均匀性[27] - 工艺整体转移率超95% 产线短路不良率降低10% 加工精度提升50%[27] 制造工艺传承与演进 - 坚持叠片工艺路线并创新热复合叠片技术 该工艺成为通往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护城河[29][30] - 叠片工艺使极片受力均匀 天然适配全固态电池需求 避免卷绕工艺R角应力集中缺陷[30] - 热复合叠片将转印 模切 叠片 静压四道工序集成单一工序 生产效率提升一倍[30] - 从液态电池叠片积累到半固态热转印创新 再到全固态热复合叠片储备 构建连贯工艺发展路线[30]
孚能科技计划年底交付全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400Wh/kg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5:02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计划2025年底交付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400Wh/kg [2] -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30Wh/kg即将量产 第三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计划2026年量产 [3] - 2026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500Wh/kg 2027年第三代产品能量密度超500Wh/kg [3] 客户合作与产业化 - 半固态电池已获得广汽、东风、三一重卡、一汽解放等整车企业定点 [2] - 与低空经济领域客户深度合作 包括美国头部eVTOL客户、小鹏汇天、上海时的等 [2] - 正与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和全球物流无人机客户接洽并实现送样 [2] 产能建设与交付计划 - 加快推进0.2G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 [3] - 首批交付产品为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面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 [2] - 已获得多家知名新能源车企青睐 后续将陆续送样实现头部客户卡位 [2] 集团协同支持 - 广州工控将助力提升在广汽供应链份额 并探寻与小鹏汽车等整车厂合作 [5] - 通过旗下天海电子、万力轮胎等企业资源对接更多海内外整车厂 [5] - 推动融入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布局 加强与广州eVTOL企业合作 [5]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固态电池被认定为动力电池行业终极产业趋势 [4] - 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为固态电池提供广阔增量市场空间 [4] - 固态电池布局速度与深度将决定下一轮产业竞争胜率 [4] 公司治理与融资支持 - 国资并表可提升融资能力并降低融资成本 [5] - 广州工控将维护公司股权架构和治理结构稳定 [5] - 半固态电池具备成熟商业化量产基础和头部客户服务经验 [2]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7周:智平方达成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合作,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20250916
光大证券· 2025-09-16 11:12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买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融资活跃 智平方与慧智物联达成1000台战略合作推动半导体显示和智能终端制造环节落地 [4][5] - 人形机器人2025年预计实现万台级别量产 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 [6] - 液冷技术因芯片功耗提升迎来发展拐点 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7][8] - 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 雅江水电站1.2万亿元投资拉动设备需求 [14][1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设备环节最先受益 [22] - 低空经济适航审定取得突破 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24] 重点子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 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 [4] - 源升智能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2025年累计融资达亿元 [4] - RoboScience获京东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 京东云计算入股 [4] - 星源智机器人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中科创星、高瓴投资 [5] - 灵足时代完成Pre-A&Pre-A+轮融资累计数千万元 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 [5] - 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 带动灵巧手、丝杠、减速器等产业链放量 [6] 液冷技术 - 北京大学实现3000W/cm²超高热流密度芯片冷却 单位冷却功耗降至0.9W/cm² [7] -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单颗功耗1.4kW NVL72方案整机架功耗120-130kW [7] - 中国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25 北上广深要求液冷机柜占比超50% [7] - 2024年中国液冷渗透率约10% 预计随高功耗芯片商用加速提升 [7] - 技术路线向双相冷板和浸没式液冷迭代 关注液冷板、UQD、CDU及磁悬浮压缩机组 [8] 机床刀具 - 2025年8月日本机床订单1197.19亿日元同比增8.1% 对华订单同比增8.3%连续16个月增长 [9] - 2025年1-8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56.0万台同比增14.6% [9] - 行业顺周期特性明显 政策推动基本面改善 [9] 机械出海 - 中美经贸会谈推动关税展期90天 美联储预计降息 [10] - 2025年8月美国CPI同比2.9% 核心CPI同比3.1% [11] - 市场预计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82.1% 12月概率75.4% [12] - 2025年7月中国电动工具出口11.9亿美元同比降6.5% OPE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44.4% [12] - 矿山机械出口额6.0亿美元同比增37.6% 铜矿设备需求增长 [13] 工程机械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 为三峡工程6倍 拉动隧道掘进、装载设备需求 [14] - 2025年8月挖掘机销量16523台同比增12.8% 其中国内7685台同比增14.8% 出口8838台同比增11.1% [15] - 叉车2025年7月销量118605台同比增14.4% 其中国内69700台同比增14.3% 出口48905台同比增14.5% [15] - 叉车平均工作时长102小时环比增10.03% 开工率56.4%环比升3.00个百分点 [15] - 预计2025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3.9万台同比增39.3% 渗透率仅3.2% [16]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对ASML、东京电子等实施长臂管辖 加速光刻机国产替代 [18] - 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3亿美元同比增3.7% 机械电子类产品进口占比23.2% [18]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 推动光刻机、光刻胶等卡脖子环节发展 [19] 新能源设备 - 亿纬锂能展示大圆柱电池及系统 发布首款电池护照 [20] - 宁德时代投资时代高性能锂电池项目 产能80GWh 年产值超400亿元 [20] - 东软载波完成1.5GWh储能PACK产线建设 量产风冷、液冷储能一体机 [20] - 奔驰固态电池测试车续航突破1200公里 能量密度450Wh/kg提升25% [21][22] - 固态电池带动干法电极设备、等静压设备、叠片机等需求 [22] - 光伏硅料收储推动价格回升 市场回归健康竞争 [23] 低空经济及eVTOL - 华羽先翔eVTOL鸿鹄进入适航审定 实现飞控系统与螺旋桨系统自主可控 [24]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通用航空企业801家 华东地区230家最多 [24] - 低空经济拉动产业链发展和消费升级 [24] 行业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8月PMI指数49.4%环比上涨 [29][31] - 2025年8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降2.9% [29][31] - 2025年1-8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5.1% [29][33] - 2025年1-8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增14.6% [29][33] - 2025年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24.0% [29][35] 农业机械 - 2025年8月AMI景气度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 [29][44] - 2025年9月2日小麦、玉米收购价环比降0.08%、0.40% [29][44] - 2025年1-7月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同比降5.0%、5.8%、14.0% [29][47] - 2025年1-7月拖拉机出口数量累计同比增16.6% 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31.4% [29][49] 工程机械 - 2025年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降19.5% [29][55] - 2025年8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12.8% [15][59] 锂电设备 -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9.5万辆同比增27% [29][76] - 2025年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同比增32.4% [29][81]
从20家企业看固态电池“量产”最新进展
高工锂电· 2025-09-16 10:55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国内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装备领域[1][4] - 国轩高科"金石电池"中试量产 良品率90% 能量密度350Wh/kg 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 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1][7]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产线11月量产 能量密度270Wh/kg 建成2.3GWh产线 已获eVTOL半固态电池定点项目[3][8] 国际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实现实车演示 能量密度844Wh/L 10%-80%快充需12分钟 生产速度提升25倍[1][11] - Rimac固态电池包100kWh容量 10%-80%补能仅6.5分钟 -20°C低温保持95%电量 比液态电池轻90公斤[12] - 奔驰固态电池EQS测试车续航1205公里 剩余137公里 电池组重量体积与锂离子电池相当[13][14] 设备工艺创新与量产推进 - 先导智能交付干法混料涂布设备 机械速度100m/min 单线产能5-8GWh 降低35%生产能耗和15%综合成本[16] - 海目星获4亿元量产设备订单 打通锂金属固态电池全线工艺 覆盖双技术路线布局[15][22] - 赢合科技固态湿法涂布设备交付 干法设备提升极片制造效率30% 物料残留率低于0.5%[23] 材料体系与制造技术突破 - 曼恩斯特湿法电解质薄涂系统实现1-15μm干膜厚度控制 涂布速度60m/min 采用干法成膜+湿法涂覆复合工艺[17][18] - 道氏技术开发液相法金属锂负极制备 推进液态锂涂布机量产设备创新[19][20] - 宏工科技干法电极物料排料率达99.5% 开发废弃极片脱粉回收系统 降低回收成本[24] 产线建设与产能规划 - 亿纬锂能成都基地年产能50万颗电芯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5][6] - 利元亨交付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 覆盖前中后段设备 预计Q3完成交付[21] - 先惠技术交付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备 预计2025年底实现工业化量产设备交付[28] 新兴应用场景拓展 - 中创新航全固态硅基电池能量密度430Wh/kg 配套产线已建成 实现eVTOL产品规模交付[9][10]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供应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 上汽MG4已开启半固态电池上车[3][8] - 行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中创新航与头部企业合作固态电池项目取得进展[10]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利好设备端需求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6:15
太平洋近日发布机械行业周报:本期(9月8日-9月12日),沪深300上涨1.4%,机械板 块上涨2.1%,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14。细分行业看,激光加工设备涨幅最大,上涨 7.3%;工程机械涨幅最小,上涨0.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 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领域重点专 项,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 本期(9月8日-9月12日),沪深300上涨1.4%,机械板块上涨2.1%,在所有一级行业中 排名14。细分行业看,激光加工设备涨幅最大,上涨7.3%;工程机械涨幅最小,上涨 0.3%。 本周观点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利好设备端需求。 近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政策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领 域重点专项,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产业端,固态电池技术在持续突 破,多家电池头部企业明确量产计划,如:1)宁德时代计划于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 2)国轩高科表 ...
锂电池产业链跟踪点评:8月电池销量同比延续快速增长
东莞证券· 2025-09-15 08:49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2] 核心观点 - 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 动力电池需求预期进一步提升[4] - 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驱动储能端需求维持高增长 锂电池整体需求迎来旺季[4] - 反内卷持续深化 有望促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有利于拥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及相关公司业绩修复[4]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为产业链的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增量需求[4] 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 -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39.1万辆和139.5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 环比分别增长11.91%和10.54%[4] - 纯电动销量90.8万辆 同比增长40.5% 环比增长11.96%[4] - 插电式混动销量48.7万辆 同比增长7.5% 环比增长7.98%[4] -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4] - 纯电动销量615.8万辆 同比增长46.1%[4] - 插电式混动销量346万辆 同比增长22.8%[4] - 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8.8% 环比上升0.1pct 1-8月渗透率45.5%[4] - 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4万辆 同比增长1倍 环比下降0.6% 占出口总量的36.7%[4] - 1-8月出口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 占出口总量的35.7%[4] 电池产销数据 - 8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39.6GWh 环比增长4.4% 同比增长37.3%[4] - 8月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34.5GWh 环比增长5.7% 同比增长45.6%[4] - 动力电池销量为98.9GWh 占总销量73.5% 环比增长8.5% 同比增长44.4%[4] - 其他电池销量为35.6GWh 占总销量26.5% 环比下降1.4% 同比增长49.0%[4] - 8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2.6GWh 环比下降2.6% 同比增长23.9% 占当月销量16.8%[4] - 动力电池出口量15.1GWh 占总出口量66.6% 环比增长1.9% 同比增长35.7%[4] - 其他电池出口量7.6GWh 占总出口量33.4% 环比下降10.4% 同比增长5.6%[4] - 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 环比增长11.9% 同比增长32.4%[4] - 三元电池装车量10.9GWh 占总装车量17.5% 环比下降0.1% 同比下降10.0%[4]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51.6GWh 占总装车量82.5% 环比增长14.8% 同比增长47.3%[4] - 1-8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五企业:宁德时代42.7%(同比-3.5pct) 比亚迪22.8%(同比-1.9pct) 中创新航7.0%(同比0.0pct) 国轩高科5.2%(同比+1.4pct) 亿纬锂能4.2%(同比+0.3pct)[4] 投资建议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基本面改善的头部公司[4] - 在固态电解质 新型正负极 单壁碳纳米管 复合集流体等材料环节拥有技术和产能先发优势的公司[4] - 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设备环节积极布局的锂电设备公司[4] - 重点标的:宁德时代(300750) 亿纬锂能(300014) 科达利(002850) 璞泰来(603659) 当升科技(300073) 星源材质(300568) 恩捷股份(002812) 天赐材料(002709) 天奈科技(688116) 先导智能(300450) 纳科诺尔(832522) 利元亨(688499)[4]
固态电池,凝聚行业未来发展新希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07:31
行业活动背景 - 2025年9月11日至14日举办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 年度主题为"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 [1] - 论坛设置"绿色化新方案:固态电池产业化与下一代电池技术布局"专题会议 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主持 [1] 动力电池技术分类与创新方向 - 当前动力电池分为液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三类 现有装车电池主要为液态或固液混合类型 [3] - 行业创新聚焦三大方向:工艺创新(现有体系优化)、体系创新(技术架构变革)、产业创新(多维度赋能产业变革) [3] - 动力电池向全固态转型需通过创新应对新挑战 [3] 固态电池技术特性与挑战 -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有机电解液 从根本上消除电芯燃爆风险 具备高比能和高安全性双重特性 [5] - 面临核心难题:界面问题与制造工艺尚未成熟 当前成本远高于液态电池 预计两三年后仍有5-10倍差距 [4] - 锂电设备公司推出的"全套固态电池量产设备"实际工艺成熟度不足 距离真正量产存在较大差距 [4] 产业化进程与市场应用 - 全球范围内多国积极推进多条技术路线研发 企业加大技术布局 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5]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小批量示范应用 2030年左右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 [5] - 锂电池应用边界持续拓展至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新兴领域 [4] 行业发展共识与政策支持 - 发布"绿色化新方案智库共识" 要求聚焦油电关键驱动技术 推进纯电、插电、增程、高效内燃机等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8] - 加强固态电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构建有序产业链生态 推动技术研发与标准创新协同 [8] - 强化产业政策支撑 优化税收政策 促进绿色技术与前沿科技协同应用 [8] 安全标准与未来开发重点 - 动力电池应用场景从新能源汽车扩展至低空出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对安全要求持续提高 [6] - 未来开发聚焦三大领域:材料开发、电芯设计制造、系统集成验证 推动行业兼顾成本与安全双重要求 [6]
A股重磅!四大利好驱动,“宁王”突然爆发!
天天基金网· 2025-09-15 05:20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宁王"动了! 周一早盘,A股"最劲"非宁德时代莫属。宁德时代A股涨超14%,创历史新高。其H股大涨近9%,也创下 历史新高。电池板块亦因此大幅拉升,板块涨幅一度超5%。 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四大利好驱动: 一是,今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二是,福建周末发布《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 三是,9月12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叠加近期储能大会召开。 四是,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 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 "宁王"爆发 在其他硬科技大跌之际,宁王爆发了。其A股早盘一度涨超14%,其H股亦大涨近9%。 | DURETS | | | 资金流向 · 12核心内参 | 个股风云 ▼ | 分析师指数 | | 条件选股 | 高级选股 | | | 机构增分 | 热点追击 | ...
A股重磅!“宁王”,突然爆发!四大驱动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9-15 03:42
三是,9月12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叠加近期储能大会召 开。 四是,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 323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 "宁王"爆发 在其他硬科技大跌之际,宁王爆发了。其A股早盘一度涨超14%,其H股亦大涨近9%。 "宁王"动了! 周一早盘,A股"最劲"非宁德时代莫属。宁德时代A股涨超14%,创历史新高。其H股大涨近9%,也创下历史新高。电池板块 亦因此大幅拉升,板块涨幅一度超5%。 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四大利好驱动: 一是,今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二是,福建周末发布《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 首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5日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 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 倡议明确,甲(整车企业)乙(供应商 企业)双方通过采购订单确认订货日期等事项;乙方应按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