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消费

搜索文档
五一入境游订单增长188%后,深圳再推出500场特色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07:26
深圳国际消费市场提质扩容行动 - 深圳启动"购在中国2025深圳之夏消费季",计划推出超500场特色活动以刺激国际消费市场[1] - 优化免税消费模式成为重点,深圳将推出"退税+折扣+体验"深度融合模式,包括"Amazing Shenzhen"全球旅游计划等商文旅融合消费活动[1] - 深圳万象城境外旅客退税额度提高至9%,全市离境退税商店已超400家,其中深圳万象城有63家退税商店(47家实现"即买即退")[2] 入境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深圳边检总站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17%),其中外籍人员264万人次(同比增长40.6%),免签入境57万人次(同比增长110%)[2] -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深度融合、促消费活动IP影响力扩大、免签政策红利释放推动深圳口岸通关流量持续高位运行[2] - 五一期间深圳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88%[1] 商业综合体发展情况 - 深圳新开/焕新四个商业综合体项目,包括K11 ECOAST(中国内地首个旗舰项目)、iN城市广场、罗湖益田假日广场和PA MALL[3][4] - PA MALL作为"深圳第一高楼"商业项目,新引进首店率达60%,包括Vivienne Westwood、DIESEL等国际品牌[3][4] - iN城市广场引入首店/特色店/旗舰店共29家,餐饮业态占比超40%[4] 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3.1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1-2月加快1.4个百分点[4] - 深圳将推出首发经济、以旧换新、暑期消费等7大特色消费主题活动[2]
全国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工作推进会召开
快讯· 2025-05-18 23:23
政策动向 - 全国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工作推进会提出提高退税商店覆盖面和退税商品吸引力[1] - 政策目标为增强境外旅客获得感并承接入境消费[1] - 后续可能将中医康养等中国特色产品纳入离境退税范围[1] 行业机遇 - 过境免签政策施行和离境退税政策升级为国货潮品出海创造机遇[1] - 城市商圈将受益于入境消费增长[1] - 国货产品有望通过实力吸引境外消费者[1]
国货“圈粉” 入境消费增长可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5-18 21:26
政策优化推动入境消费增长 - 2024年7月过境免签政策扩大实施 2025年4月离境退税政策升级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升至2万元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1] - "即买即退"服务逐步推广 将退税环节提前 退税实惠更为直观 王府井集团所属10家门店已提供该服务 [1][2] - 商务部等6部门印发通知 从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 丰富退税商品供给 提升服务水平三方面提出8条政策举措 [5] 离境退税业务量显著提升 - 王府井百货大楼2024年下半年离境退税业务量比上半年增长67% 2025年"五一"假期同比增长633% 1-4月业务量同比增长147% [2] - 东安市场离境退税数据增长明显 计划增加处理设备应对业务量激增 [2] - 北京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1070家 拥有14家"即买即退"试点商店 覆盖全市各大重点商圈 [5] 国货潮品借势出海 - 外国游客购买品类包括老字号首饰 布鞋 茶叶 以及智能手表 平板电脑 无人机等电子产品 [3] - 大疆无人机Mini系列和Avata系列受外籍顾客欢迎 价格区间3000-6000元 2024年8月接入离境退税服务后外籍游客消费数量逐渐增长 [4] - 专家建议将中医康养 机器人等中国特色产品纳入离境退税范围 [1][4] 行业服务持续优化 - 旅客材料办理和退税申请流程各需10分钟 多语种《北京离境退税指南》手册成为标配 [3] - 上海税务部门优化升级离境退税系统 推出"开单预录""发票导入"等功能 深圳推出"一单—包"便利化举措 [5] - 专家建议增加退税商店与商品数量 简化流程 增加网点 提升智能化水平 加速推广"即买即退" [5]
“中国购”魅力难挡,离境退税释放入境消费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5-17 09:32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效果 - 瓷器店外籍顾客进店率同比提升50%以上,月均消费从5-6单增至20单左右,中东地区客人尤其青睐花纹繁复的餐具[1] - 摄影产品门店境外游客日均离境退税订单从1月的2-3单增至4月最高单日13单,周订单总量接近35单,无人机和运动相机热销[2] - 琉璃工艺品店欧洲、美国、俄罗斯顾客显著增多,十二生肖主题作品因便携性和中国特色成为热门伴手礼[3] - 摩洛哥游客对中国商品的消费体验感良好,特别认可亚麻衬衫等特色产品的品质[6]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内容 - 政策实现三大升级:退税环节前置至购物环节实现"即买即退"、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放宽商店备案条件[7] - 北京市推出手机版"离境退税商店电子地图",并设立首批集中退付点实现跨店统一办理,流程时间缩减至8-10分钟[9] - 政策特色体现在降低享受门槛和支持文创商品,旨在提升本土商品服务附加值[12] 入境消费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接待外国游客2700万人次(同比2023年翻番),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6] - 境外游客呈现多点入境、自助旅行偏好和年轻化趋势,对国潮品牌和文化特色商品需求上升[12] - 入境旅游有效推动国内服务消费升级,离境退税政策通过"倒逼机制"促进供给侧服务质量提升[6][12] 商家服务优化措施 - 商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顾客制定礼仪手册,如中东客人偏好现金退税、避免与欧洲客人谈论收入隐私等[9] - 眼镜店通过多语言《离境退税指南》宣传单页提升政策知晓度,境外游客反馈流程非常方便[7][9] - 琉璃工艺品店使用翻译软件协助外籍顾客理解生肖文化和退税政策,增强购物体验[3]
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湖北出台提振消费“三十条”
搜狐财经· 2025-05-12 06:16
城乡居民增收行动 - 提升工资性收入增长动力: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40万人以上,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3] - 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返乡创业,2025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300亿元以上,发展特色种养和庭院经济等产业项目 [3] - 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推进农村资产信用贷款试点,探索盘活农户住房资产,规范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 [4] 社会保障支撑行动 -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全面推行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千人口托位数目标4.5个,鼓励发展社区托育服务 [5] -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2025年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6万个,支持乡镇优质初中和县级优质高中建设 [5] -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2025年免费筛查慢性病患者3000万人次,推进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和数智化病理服务 [5] - 提高养老保障能力:建成100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和200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完成2.5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7] 消费体验提升行动 - 推动便民服务消费:建成100个品质型示范便民生活圈,加快社区电商和即时零售发展 [8] - 推动县乡消费升级:新建改造100个县域商业设施和50家农贸市场,提档升级1万个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站 [8] - 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推动商圈数字化改造,发展沉浸式体验和剧本娱乐等新业态,提升航空运动赛事品牌效应 [8] - 提升文旅体娱消费:组织四季体育消费季活动,鼓励举办大型演唱会、电竞赛事,推出"展会+旅行"联票 [9] 商品消费提质行动 - 加力扩围"以旧换新":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以旧换新,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10] - 稳定住房消费:推行公积金"既提又贷",优化租房提取政策,支持城中村改造和存量房收购 [10] - 延伸汽车消费:2025年新建充电桩10万个以上,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5万个,报废汽车回收量增长10% [11] - 推广国货"潮品":新增30个湖北老字号品牌,推动动漫、游戏、低空飞行器等消费产品研发 [11] 服务消费升级行动 - 发展首发经济:新引进首店300家以上,举办首发首展活动100场以上 [12] - 发展银发经济:开通5条以上跨省银发旅游专列,升级康复辅助器具和适老化服务 [12] - 发展夜间消费:新培育20家夜间消费集聚区,发布楚菜餐饮消费指南 [12] - 扩大入境消费:提升"鄂港快线"日均航班至2-3班,加快武汉免税店运营 [13] 消费环境改善行动 -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重点查处食品"两超一非"、网络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 [14] -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培育2万家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动态发展1万家无理由退换货单位 [14] - 加大消费资金投入: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15] 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16] - 有序减少消费限制:大型演出可售票比例不低于90%,放宽办会办展限制 [16]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促销活动审批,合理扩大夜间及假期停车路段 [17]
(经济观察)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中国消费现新引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06:56
入境旅游消费热度 - 中国游热度持续不减 中国购物持续升温 外国人来华购物逐渐成为趋势 [1] - 五一假期入境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 微信支付外卡消费笔数和金额均同比增长近2倍 [2] - 海外民众对来华航班和住宿搜索量继续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潜在来华旅游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 政策支持与便利措施 - 中国持续优化过境免签政策 去年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 同比上升112.3% [1]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 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退税商店增量扩容 [1] - 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和一站式入境综合服务平台 山东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激励引客入鲁 [3] 消费增长与市场表现 - 入境消费带动住宿零售交通等消费增长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中国GDP比重约0.5% 而世界主要国家为1%到3% 增长潜力巨大 [1] - 成都航空口岸一季度入出境外国人达35.4万人次 SKP商场离境退税业务笔数同比增长182% 销售额增幅达224% [2] - 华强北每天聚集超7000名外国游客和采购商 成为深圳外国人密度最高区域之一 AI眼镜等新兴电子产品受欢迎 [2] 消费需求多元化与产业升级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文创服饰到电脑无人机等高附加值科技产品 从吃喝玩乐到医疗康养等生活体验 需求日趋多元 [2] - 境外旅客从需求端对消费市场提出要求 有助于推动中国消费业态升级 [2] - 便捷消费服务体系 创新本土产品和丰富消费场景 是扩大入境消费的关键所在 [3]
城市24小时 | “市市通高铁”,终于轮到东北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6:00
沈白高铁建设进展 - 沈白高铁全线铺轨施工圆满完成 正线全长430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途经7个地市(州)[1] - 预计2024年9月开通 沈阳至长白山最短运行时间压缩至1.5小时 北京至长白山压缩至4小时以内[2] - 项目2015年启动 2021年全线开工 建成后将实现辽宁省"市市通高铁"目标 抚顺市将结束不通高铁历史[2] - 将填补沈阳东向高铁空白 形成"米字形"高铁骨架 巩固沈阳东北高铁枢纽地位[3] 浙江A股上市公司业绩 - 723家浙江A股上市公司2024年共实现净利润2788.51亿元 595家实现盈利 占比超八成[18] - 宁波银行以271.27亿元净利润居首 同比增长6.23% 杭州银行(169.83亿元)和浙商银行(151.86亿元)分列二三位[20] - 71家企业扣非净利润超10亿元 4家超百亿元 72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18] - 银行、电力设备、基础化工行业表现突出 佩蒂股份、宋城演艺等1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0%[18][23] 农民工监测数据 - 202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973万人 比上年增加220万人 增长0.7%[11] - 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升至31.6%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16.0% 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3] - 第三产业就业农民工占比54.6% 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占比44.7%[15] - 农民工月均收入4961元 增长3.8% 其中外出农民工5634元 本地农民工4291元[17] 区域经济发展动态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将于2025年7月5日开园 为全球开园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6] - 湖北将实施"五大行动"加快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 目标2025年R&D经费超100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0家[7] - 广东提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重点促进入境消费 支持广州、深圳等打造入境旅游首站城市[8] - 广州推进数据跨境流动 探索建设算力服务平台 巩固国际信息枢纽地位[9]
广东:积极促进入境消费 支持深圳积极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快讯· 2025-05-07 08:03
入境消费促进措施 - 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打造"活力广东 时尚湾区"国际文旅品牌 [1] - 提升通关便利化和服务保障水平,吸引港澳居民来粤消费 [1] - 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江门、潮州等地市推出优质特色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 [1] 签证与便利化服务 - 为来粤外籍商务、医疗和机组培训人士提供签证便利 [1] - 提高境外旅客在粤住宿餐饮、交通出行、购物支付、通信、就医等环节便利化水平 [1] - 打造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和枢纽城市 [1]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支持广州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1] - 支持深圳积极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 大力培育面向国际的教育、医疗、旅游、会展等市场 [1] 免税店与离境退税服务 - 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 [1] - 在具备条件的口岸增设免税店 [1] - 在大型商圈、商业综合体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推动更多优质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 [1] - 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1] 外币兑换与住宿服务 - 支持在机场、港口、酒店等重点涉外场所设置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网点、外币代兑点 [1] - 支持具备条件的民宿、公寓和国际青年旅舍接待外籍人员入住 [1]
【广东:积极促进入境消费】5月7日讯,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积极促进入境消费。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江门、潮州等地市推出优质特色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为来粤外籍商务、医疗和机组培训人士提供签证便利,提高境外旅客在粤住宿餐饮、交通出行、购物支付、通信、就医等环节便利化水平,打造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和枢纽城市。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口岸增设免税店,在大型商圈、商业综合体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推动更多优质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推广购物离境退税“
快讯· 2025-05-07 07:45
入境消费促进措施 - 广东省政府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重点推动入境消费 [1] - 支持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江门 潮州等地推出特色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 [1] - 为外籍商务 医疗和机组培训人士提供签证便利 [1] 便利化服务提升 - 提高境外旅客在住宿餐饮 交通出行 购物支付 通信 就医等环节的便利化水平 [1] - 打造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和枢纽城市 [1] 免税店及退税服务 - 加快推进广州 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 [1] - 在具备条件的口岸增设免税店 [1] - 在大型商圈 商业综合体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 [1] - 推动更多优质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 [1] - 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1]
做大入境消费 深圳大有可为
深圳商报· 2025-05-05 16:30
国内游及入境游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国内游市场人气火爆,入境游呈现井喷式增长,深圳上榜最受欢迎的十大入境游目的地[1] - 深圳边检总站全年查验出入境人员超2.4亿人次,位居全国第一[1] -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达24.1万人次,同比增长54.4%,其中免签入境人员占比56.5%,同比增长159.7%[1]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中国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1] - 退税政策能促进住宿、餐饮、交通等行业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增长[1] - 2024年中国接待外国旅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2] 入境经济潜力与国际对比 - 中国入境经济占GDP比重长期在1%以内,低于美国(1.1%)、日本(1.0%)、法国(1.3%)、德国(2.8%)[2] - 日本通过"观光立国"政策及日元贬值成功吸引全球游客,2024年全球旅游竞争力排名第三[2] 深圳的独特优势与发展机遇 - 深圳是中国内地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发展入境消费具有独特优势[3] - 深圳旅游业发展能级持续提升,国际知名度提高,入境游发展迎来"窗口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