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重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一堂奥运名将讲授的“科学健身”课
人民日报· 2025-08-06 22:49
近日,李昕、奚爱华、郭伟阳、赵帅、郑姝音等奥运名将走进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红河学 院附属学校,为孩子们和体育爱好者带来一堂聚焦"科学健身""体重管理"的公益健康课。 面对大家关于如何坚持运动的疑问,他们不约而同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体操奥运冠军郭伟阳说,许 多人视运动为负担,内心有抵触,"改变观念,把运动当作追求健康、享受快乐的方式,感受会完全不 同。" "管理体重首先是为了身心健康,不用苛求训练量,也不要节食。"跆拳道奥运冠军赵帅认为健身是一 项"系统性工程",他建议大家"多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并且坚持下去"。 在当天的互动环节,奥运名将与孩子们和体育爱好者一起体验接力运球投篮、跆拳道踢靶接力、气排球 垫球接力等活动。当奥运亚军、原中国女篮运动员李昕踏上篮球场,她瞬间转变为一丝不苟的教练,从 控球、步伐等方面纠正和指导活动参与者。李昕表示,体育带给人们的不仅有身体健康,还有精神面貌 的改变,能让人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身着跆拳道服的孩子们奋力踢靶,稚嫩的"哈"声中透着一股初生牛犊的锐气。赵帅表示从孩子们的身上 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希望他们坚持下去,不断体会跆拳道运动中蕴含的 ...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颠覆认知:低碳水饮食未必能减肥,错误选择或致体重反弹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5 10:19
低碳水饮食研究核心发现 - 哈佛大学研究颠覆传统认知:低碳水饮食减重效果不取决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而是由食物质量决定,以动物蛋白和精制脂肪为主的低碳水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反弹[4][7] - 高质量低碳水饮食应包含植物性蛋白、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和全谷物,此类饮食结构能显著减缓体重增长,而红肉和加工食品为主的低碳水饮食与体重增加相关[5][7][8] - 研究覆盖12万余名受试者,追踪时间长达24年,数据来自《JAMA Network Open》发表的大规模观察性研究[4][7][12] 饮食效果与体重关联性 - 植物性低碳水饮食对超重人群(BMI 25-30)效果最显著,但对肥胖人群(BMI>30)和正常体重人群(BMI<25)影响有限[9][10] - 超重人群采用优质低碳水饮食可优化代谢功能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研究存在局限性,数据依赖自我报告且样本以白人健康专业人士为主[10][11] 科学减重实践指导 - 低碳水饮食需优先选择豆类、坚果、鱼类等优质蛋白及不饱和脂肪酸,避免单纯减少主食摄入[5][8][11] - 个性化营养搭配成为未来趋势,食物质量取代碳水数量成为健康饮食新标准,需根据个体代谢差异制定方案[8][11] 研究影响与行业启示 - 研究结论修正了公众对低碳水饮食的认知误区,强调宏量营养素质量比数量更关键[7][8] - 预计将对全球饮食指导产生深远影响,推动营养科学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11][12]
新研究:超加工食品可能阻碍减重效果
新华社· 2025-08-05 06:03
研究核心发现 - 超加工食品显著阻碍减重效果 低加工食品减重效果达1.84公斤 超加工食品仅0.88公斤 减重效果相差近两倍[1] - 低加工食品可减少脂肪量 体脂百分比和内脏脂肪水平 超加工食品未观察到此类改善[1] - 超加工食品可能通过延迟饱腹感增加能量摄入 加工方式和添加剂或影响肠道微生物[1] 食品加工程度影响 - 超加工食品含食品提取物 添加剂和工业成分 具有高糖盐低价格特性[1] - 低加工食品仅经清洗 切割 冷藏等简单处理 包括新鲜果蔬 冷藏肉类和牛奶[1] - 英国普通人饮食中超加工食品提供超过50%能量摄入[2] 膳食指南改进方向 - 现行英国膳食指南侧重食物种类及营养素比例 未充分考虑食品加工程度因素[2] - 关注食品加工程度可改善国家膳食指南的不足 提升体重管理效果[2] 研究方法设计 - 研究采用55名英国成年人样本 进行8周交叉饮食实验 设置4周间隔期[1] - 实验组分别采用基于低加工食品和超加工食品的饮食模式 均遵循英国官方膳食指南[1]
体重管理带火瘦身经济
河南日报· 2025-08-04 23:41
健康食品行业 - 仲景生活烘焙店推出含中药材的健康糕点产品如山药南瓜奶豆、陈皮蜂蜜蛋糕等 茶饮类产品添加藿香、紫苏等草本成分 主打"本草茶咖"概念 [3] - 喜茶"纤体瓶"、奈雪"霸气羽衣甘蓝奇异果"、肯德基轻食品牌"KPRO"等知名品牌纷纷布局健康食饮赛道 行业专家认为该领域存在广阔发展空间 [3] 健身行业 - 河南省1-5月规上服务业中健身休闲活动企业营收同比增长49.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0.5个百分点 [1] - 24小时自助健身房在郑州已发展至近百家 以"自律侠"为例 8.9元日卡销量最高 92元月卡和784元年卡受青睐 [6] - 《2025天猫健身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 中国健身人口快速增长 预计2025年经常锻炼人数占比达38.5% 线上健身月活用户年复合增速17.3% 超70%消费者增加健身开支 [4] - Keep等健身APP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 涵盖瑜伽、操课等课程 用户可通过社区分享健身成果 相关智能健身设备如瑜伽垫、壶铃等销量增长 [7] 医疗健康服务 - 河南省人民医院减重门诊单日下午接诊50余名患者 其中10人专为减重而来 35岁患者武女士体重96kg首次就诊 [12] - 中医减重采用针灸、埋线、火龙罐等疗法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展穴位埋线治疗 通过刺激脾胃经络调节代谢 [16][18] 保险行业创新 - 平安健康保险推出"体重管理服务臻享版" 用户完成减重任务可获得运动软件会员等奖励 [21] - 人保健康河南分公司在企业开展"燃脂大挑战"活动 150名员工中98人减重超10% 最高减重12kg 相关企业员工年度医疗费用下降10% [21] - 河南省政策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与体重管理深度融合 保险业从传统理赔模式向"疾病发生前干预"转型 推出健康问卷、专项产品等服务 [22]
盒马上新40余款低GI商品 加速布局大健康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08:44
行业趋势 - 国家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计划推动全民健康关注度提升[1] - 低GI食品从糖尿病患者专用转向更广泛人群的日常健康需求[1] - 消费者对低GI食品需求增长主要源于控糖和减重需求[1] 产品布局 - 盒马集中上线超过40款自有品牌低GI商品覆盖6大品类[1] - 产品类型包括黏豆包、馒头等主食面点及面包、沙琪玛等休闲零食[1] - 2023年起已开发10余款自有品牌低GI食品并从低GI青稞多谷物面开始布局[1] 技术认证 - 所有低GI商品均通过官方"低GI食品认证"[2] - 低GI食品定义为血糖生成指数较低能减缓餐后升糖速度的食品[1] - 该类食品具有消化吸收较慢和血糖峰值较低的特性[1] 消费行为 - 消费者最注重产品可靠性和高性价比[2] - 低GI商品复购率较同品类普通商品更高[2] - 健康生活频道中低GI、低能量及药食同源系列商品关注度较高[2] 供应链策略 - 与供应商合作剔除品牌推广等中间成本以提升性价比[2] - 积极联动供应商伙伴共同开发低GI食品认证产品[1] - 通过简化商品营养标签和健康科普提供差异化健康指南[2] 市场挑战 - 低GI健康商品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且开发成本较高[2] - 价格成为市场推广的主要挑战之一[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围绕健康场景开发更多新品[2] - 持续扩充低GI食品覆盖品类丰富消费者选择[2]
国家掀减肥风暴真因揭秘:中国超重人群激增,放任肥胖危机巨大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0 06:09
中国肥胖危机现状 -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预计2030年将达70.5%,儿童达31.8% [3] - 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超重和肥胖人数达4.02亿,2050年或飙升至6.27亿 [5] - 2021年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26亿,中国占比超4亿,居全球前列 [7] 国家政策与行动 - 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 [3][5] - 政策推动健康餐饮、运动场所、医疗服务升级,普及"体重管理门诊" [5][7] - 目标通过顶层设计和社会协作遏制体重失控,降低未来医疗和经济压力 [5][7] 肥胖成因与数据 - 高糖高脂外卖盛行、久坐、运动资源不足、压力及睡眠问题导致肥胖率攀升 [7] - 2030年中国男性超重肥胖人数将达3亿,女性达2亿;30-34岁男性超重率38.5%,肥胖率19.3% [7] - 中国标准下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属腹型肥胖 [8] 肥胖健康影响 - 肥胖与200多种疾病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10] - 内脏脂肪增加13种癌症风险,腰围超标者早逝风险翻倍 [10] - 儿童肥胖人口达3520万,将导致未来慢性病患者激增,加重社会负担 [5][10] 行业与社会响应 - 中国位列全球13个健康体系准备最充分国家,推动低脂外卖、健身设施普及 [13] - 企业、社区协同营造"减肥友好型"环境,控重门诊覆盖范围扩大 [13] - 呼吁个人主动监测BMI和腰围,调整饮食与运动习惯 [13][15]
全民减肥风潮,为何成社会大事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9 13:0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卫健委宣布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6月底前实现全国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4] - 政策导向从"倡导"转向"行动",体重管理成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抓手[11] - 贵州省人民医院计划开设"国家卫健委减重食谱窗口",并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推广减脂餐[13] 市场需求与商业机会 - 京东买药推出"减一斤体重奖励100元现金"活动,反映减重热潮已蔓延至商业领域[4] - 健康、运动相关品牌纷纷推出春季减重活动,显示行业对政策导向的快速响应[4] - 食品工业营销影响力远超健康宣传,形成市场认知挑战[13] 临床现状与挑战 - 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肥胖专病门诊号源紧张,最快需等待十天[4] - 贵州省人民医院营养门诊开设六年来患者体重反弹率居高不下[7] - 超重人群多处于BMI24-28临界点,生活方式干预面临执行难题[7][8] 社会影响因素 - 男性肥胖主要诱因是久坐和频繁应酬,女性则与生育后生活重心转移相关[9] - 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肥胖患者数量增加[9] - 快节奏生活环境下,健康饮食获取和运动便利性成为关键制约因素[13] 学术观点与研究 - 北京大学马冠生教授指出控制体重是与人体基因机制作斗争[8] - 社会学视角认为单靠个人努力难以改变肥胖趋势,需改善社会环境[8] - 《柳叶刀》研究显示全球近9亿人肥胖,提出4类减肥方式和5大管理要点[17]
本市已建成143家标准化社区康复中心 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夜门诊 家门口“打卡”夜门诊 康复减重最“热门”
解放日报· 2025-07-29 02:07
见习记者 李昂 记者 顾泳 亚健康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白天没时间,小病一直拖"堪称当代职场人的健康困境;夏季 持续高温天气又"劝退"许多本打算出门就诊的人。为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就医需求,上海已有不少公立医 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夜门诊。夜门诊到底开展哪些健康项目?哪些人群有看夜门诊需求?近日, 记者走访了本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受夜门诊的受欢迎程度。 康复需求比想象中多 老年人通过治疗恢复身体机能,年轻的"上班族"可改善亚健康,夜间增开高压氧舱 康复成为不少居民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夜门诊"打卡"的一大原因。周五晚6时,虹口区江湾医院 结束了一天中最繁忙的白天门诊,可医院二楼的门诊康复大厅仍开放着。 71岁的郑阿姨正在接受物理因子治疗,将肺里的痰排出。她去年年底突发脑卒中,导致左半边身体 完全无法活动。今年年初,郑阿姨住进江湾医院,接受了4个月的康复治疗。出院时,她已经恢复站立 行走功能,但是在做家务时发现,手臂和腿部力量不够,锻炼时还容易拉伤肌肉。于是,郑阿姨回到江 湾医院继续接受手法治疗、电疗和运动治疗。 郑阿姨住在虹口体育场附近,每周需要做三次治疗,通常坐公交车到医院。"现在白天太热了,我 听 ...
国家重磅发力,减肥正式提上新高度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8 10:18
肥胖现状与趋势 - 中国25岁及以上超重和肥胖人数已达4.02亿,全球肥胖人口最多国家[5] - 2030年预测成年人与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70.5%和31.8%[4] - 当前全国超重肥胖率已达50.7%,"三高"人群突破3亿[10] 健康与经济影响 - 肥胖与200余种疾病相关,占全部疾病负担70%以上[6] - 肥胖相关医疗支出每年超3000亿元,2030年或占医保总支出22%[10][11] - 肥胖群体劳动生产率比健康人群低10%-20%[11] 肥胖年轻化特征 - 2019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较2010年上升9-11个百分点(小学生26.2%、初中生23.1%、高中生21.0%)[7] - 18-29岁人群年均肥胖增长率达7.4%(2013-2018年)[14] - 25-29岁"胖癌"发病率15.28%,远超60-64岁人群的1.55%[7] 成因分析 - 城镇化率从不足20%升至67%,第一产业GDP占比从30%降至15%[14] - 国人日均静坐时间8.8小时,睡眠时长从2013年8.8小时降至2024年6.7小时[14] - 金融从业者腰臀比超标率67%,程序员脂肪肝检出率81%[16] 国际应对措施 - 日本"全民瘦腰计划"要求男性腰围≤85cm、女性≤90cm,2020年肥胖率仅4%[23][24] - 英国2016年实施"糖税",西班牙2022年推出200项儿童减肥措施[23] - 哥伦比亚2023年征收超加工食品税[23] 政策干预效果 - 体重管理投入1元可节省3-5元医疗支出,肥胖率降10%可减数百亿医疗费用[22] - 2024年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4.4%),支出2.97万亿元(+5.5%)[20] - 日本75岁以上人均医疗费用96.5万日元,是75岁以下3.8倍[24]
行业周报:“体重管理年”关注减脂健康饮食,AI赋能赤子城科技中报亮眼-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14: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将带来客流增长和旅游市场国际化,减脂健康饮食、AI+社交、健康食品等领域发展潜力大,本周A股社服板块跑赢大盘,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跑输大盘 [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旅游 - 海南自贸港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实施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包括更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便利的通行措施和更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15] - 封关政策明确海南加工增值基地定位,为重点产业集群提供一流税收环境,后续将加快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推进景区景点升级,国际旅客高增长趋势有望持续 [4][17] 减脂饮食 - 减脂、控糖等健康理念推动绿色饮食市场扩容,中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超8000亿元,全谷物等成消费热点 [20] - 肥胖和糖尿病人群催生对低糖、低脂、高纤食品需求,中国体重管理市场预计2027年达926亿美元,代餐市场渗透率提升 [23] - 2025年3月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减重经济裂变为多领域产业生态,2024年中国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达2100亿元,同比增长14.3%,受益标的为十月稻田 [25][27] AI+社交 - 赤子城科技2025H1总收入预期31.35 - 32.1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8.0% - 41.5%,社交业务和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28] - 社交业务多产品矩阵发展,SUGO、TopTop、HeeSay等产品排名靠前,在多个市场有适配性,创新业务中精品游戏盈利转正,社交电商平台荷尔健康快速发展 [31] 美丽 - 中国亚健康人群超5.6亿人,保健品是亚健康调理重要手段,64%的养生人群会购买保健品,功能性保健品需求攀升 [33] - 2024年全球营养健康食品规模达1915亿美元,2019 - 2024年CAGR达5.4%,中国健康保健食品市场2024年规模达2602亿元,预计2024 - 2027年CAGR达6%,中国保健食品人均消费金额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37] - 2025Q1/2025Q2天猫+京东+抖音西式保健市场规模分别为209/232亿元,yoy+21.6%/+7.4%,辅酶Q10市场规模分别为4.6/5.4亿元,yoy+14%/+1%,金达威自有品牌Doctor's best收入增长,2025Q2线上市占率达4% [41][42] 出行数据跟踪 航空 - 本周(7.20 - 7.26)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16954架次,较2024年同期+4%,环比-0.7%,国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14630架次,较2024年同期+3%,环比-0.6%,7月国内航班同比+2%,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1974次,环比持平,恢复至2019年同期88%,7月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89% [50] 访港数据追踪 - 本周(7.19 - 7.25)内地访客总入境人次达82.95万人,环比-4.5%,全球访客总入境人次(除内地外)19.18万人,环比-1.2%,内地访客日均人数较2024年日均+16.4%,全球访客日均人数(除内地外)较2024年日均+5.5% [54] 行业行情回顾 A股行业跟踪 - 本周(7.21 - 7.25)社会服务指数+2.30%,跑赢沪深300指数0.61pct,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2025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8.99%,强于沪深300指数的+4.89%,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 [60] A股社服标的表现 - 本周(7.21 - 7.25)A股涨幅前十名以旅游、检测类为主,涨幅前三名分别为西藏旅游、科锐国际、实朴检测,涨幅后三名分别为兰生股份、国义招标、曲江文旅 [65] - 净流入额前三名分别为凯撒旅业、西藏旅游、创业黑马,净流入额后三名为兰生股份、豆神教育、信测标准 [65] 港股行业跟踪 - 本周(7.21 - 7.25)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1.67%,跑输恒生指数0.60pct,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2025年初至今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6.51%,弱于恒生指数的+26.56%,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 [78] 港股消费者服务标的表现 - 本周(7.21 - 7.25)港股教育类涨幅靠前,涨幅前三名分别为华夏控股、中国中免、东方甄选,涨幅后三名分别为奈雪的茶、金界控股、绿茶集团 [84] 推荐标的 - 旅游:长白山 [7] - 教育:好未来、科德教育 [7] - 餐饮/会展:特海国际、米奥会展 [7] - 美护:科思股份、水羊股份、康冠科技、倍加洁 [7] 受益标的 - 餐饮:蜜雪集团、古茗、小菜园、绿茶集团 [7] - IP:泡泡玛特、布鲁可、华立科技、青木科技 [7] - 美护:毛戈平、上美股份、若羽臣、巨子生物、爱美客、四环医药 [7] - 新消费:美图、赤子城科技 [7] - 运动:力盛体育 [7] - 即时零售:美团 - W、顺丰同城 [7] - 眼镜:博士眼镜、佳禾智能、亿道信息 [7] - 旅游:西域旅游、九华旅游、同程旅行、携程集团 - S [7] - 教育:中国东方教育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