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

搜索文档
去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超500家,佛山顺德合同外资投资额累计超154亿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09:29
外商投资在顺德的发展现状 - 顺德外商投资发展合作平台正式成立,标志着顺德外商投资服务进入新阶段 [1] -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顺德通过"三来一补"模式吸引松下、浦项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构建了涵盖家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全球制造之都"产业格局 [1] - 2024年,在外部环境不乐观的背景下,顺德新增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00家 [1] 尼得科电梯华南总部落户顺德 - 尼得科电梯华南总部正式落地顺德并举行签约仪式,进一步强化顺德高端制造集群优势 [1] - 尼得科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综合马达驱动供应商,在全球拥有近347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 [1] - 尼得科电梯事业部副总裁Felix表示,顺德一流的营商环境和"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了效率,华南总部已定下2030年销售额达2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 [2] 顺德外商投资企业概况 - 目前,顺德外商投资企业已达到3061家,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的204家,500~1000万美元的108家,合同外资投资额累计超1543亿美元 [2] - 顺德外资企业以日资、美资、港资、台资为主,各有不同的团体组织 [3] 顺德外商投资服务体系 - 2023年,顺德在全国率先组建区一级外商投资权益保护联盟,首创"1+10+N"外商服务体系 [2] - 佛山市顺德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牵头成立"顺德外商投资发展合作平台",构建"政府—商协—企业"三级护航体系 [2] - 顺德将全力打造佛山综合保税区,持续推进通关便利化、政策透明化、配套国际化 [3] 顺德的经济地位与未来展望 -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表示,顺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中国制造业强区,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之首 [3] - 顺德将继续加大区镇外资工作融合力度,并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将外资产业版图继续做大做强 [3]
四川区域协同基金:聚焦核心领域 打造产业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2:45
基金概况 - 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19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旨在通过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基金首期计划募资50亿元,截至2024年实际协议募资规模达74.2425亿元,超额完成募资任务148.49%,财政资金放大7倍 [1] 投资领域与案例 新型显示 - 投资熙泰科技、龙华薄膜等企业,解决关键材料和核心元器件进口依赖的"卡脖子"问题 [1] - 布局Micro-LED领域,投资领航企业辰显光电,抢占未来产业先机 [1] 新能源 - 投资国电投新能源、琏升科技(300051)、安迈特等企业,覆盖战略资源深加工、正负极材料及化学储能领域,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 [2] 装备制造 - 投资天成电科、星际荣耀等企业,推动国产化、高端化和智能化进程,加速进口替代并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 [2] 低空经济 - 投资腾盾科技、深圳联飞等企业,拓展无人机在应急救援、森林防火、安防侦察及军用领域的应用 [2] 新材料 - 投资神光光学、博雅新材等企业,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问题,推动产业向高端、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战略成效 - 通过母子基金集群构建、地方产业备份转移协助和产业生态打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及未来产业培育 [3] - 未来将继续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助力四川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3]
莫让KPI思维成基层招商紧箍咒
经济日报· 2025-05-28 18:45
招商工作面临的挑战 - 招商工作难点在于过度KPI思维导向的绩效考核做法,而非无商可招 [1] - 中央政策规范区域竞争,限制地方政府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和补贴等 [1] - 传统招商"老办法"失效,地方压力增大 [2] 地方招商策略转型 - 部分地方克服路径依赖,研究产业规律,发展"以商聚商"、"产业链招商"、"金牌服务引商"等新方法 [2] - 仍有地方过度量化招商任务,实施高频度考核,导致基层压力大和企业投资受干扰 [2] KPI思维的局限性 - KPI体系具有时效封闭性,而招商工作需要开放性和多元关联性 [3] - 过度KPI导致短期导向行为,如唯规模、唯产出、唯签约,忽视中小企业 [3] - 过度KPI破坏产业生态平衡,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3] 产业生态建设 - 健康产业体系应如"乔、灌、草"共生的生态系统 [3]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 [3] - 需要公平公正的产业服务理念和政策环境支持耐心资本 [3] 招商考核改进建议 - 应按照国家产业导向实施分类考核和要素供给保障 [4] - 建议"一项一策"跨周期评价,鼓励招商干部创新作为 [4] - 目标是构建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 [4]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安徽蚌埠:多链融合 绘就智能传感器产业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5-28 08:55
行业概况 - 蚌埠作为全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之一,以中国传感谷为核心载体,目标产值超千亿元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1] - 蚌埠市委市政府将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列为重点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成为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4] - 中国传感谷已集聚23家领军企业、200余家智能传感产业相关企业,覆盖从晶圆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经济规模总量超百亿元[10] 技术创新 - 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发布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新技术新产品,包括超低噪声高精度生物信号采集系列芯片等多款新型智能传感器[3] - 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提供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电路等关键产品,拥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00余项、发明专利400余件[3] - 安徽省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产业创新研究院完成7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验收,服务20余家用户,累计经济效益近亿元[5] 产业链布局 - 安徽华鑫微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具备8英寸MEMS智能传感器晶圆生产能力,提供开放式、定制化MEMS晶圆代工服务[5] - 安徽希磁科技在新能源汽车电流传感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30%,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成为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标杆企业[9] - 传感谷公共服务平台建设9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包括力传感器工艺线、温湿声类传感器工艺线等,满足各类智能传感器发展需求[10] 资金与政策支持 - 蚌埠市出台《蚌埠市加快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资金、人才、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11] - 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等智能传感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70亿元[13] - 采用"1+53"厂房用地过渡发展模式,政府代建定制厂房和标准化厂房,企业可自主选择租赁或先租后购[10] 企业案例 - 安徽北方华鑫智感科技成立仅1年多,已建成品类齐全的传感器产品体系,与国内200多家企业合作,2024年产值2亿多元[1][11] - 安徽海车神驭无人装备科技去年4月投产、10月入规,产业生态对企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9] - 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集团与天津大学共建"脑机接口与智能交互技术联合实验室",推动高性能感知器件研发[5]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短板在哪里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5-25 08:13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现状 - 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在技术和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达万亿以上 [1] - 行业短板在于缺乏强大的生态和影响力,具体表现在议价能力弱、政策影响力不足、国际环境不稳定等方面 [1][2] - 碳酸锂价格曾高达60万元/吨,严重影响行业发展节奏 [1] - 部分储能项目招标价格偏离实际成本,可能形成颠覆性隐患 [1] - 行业盈利水平偏低,世界排名前10的企业中仍有亏损 [2] 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 缺乏上下游议价能力,对整车企业议价能力不强 [1] - 对政府政策影响力弱,企业需通过闭门会打听政策走向 [2] - 内卷式竞争导致研发投入减少,影响产业长期发展 [2] - 国际环境不稳定,欧美排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欧洲防范心理强 [2] - 海外建厂企业对发展前景深怀忧虑 [2] 未来发展建议 - 建立强大的经济研究和政策研究能力,补足企业研究短板 [3] - 成立独立行业协会替代现有产业创新联盟,增强产业凝聚力 [4] - 建立有效的政策建议渠道,参考汽车行业成功案例 [4][5] - 实施行业自律机制,遏制内卷式竞争,保障合理盈利水平 [5] - 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建立专利池和国际攻防体系 [6] - 管控互联网负面舆情,防止恶意诋毁,做好用户教育 [6] - 主动建设国际竞合关系,帮助主要应用地区建立产业链 [7] 产业发展前景 - 全球动力电池(含储能电池)还有10倍以上发展空间 [3] - 动力电池产业将成为能源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3] - 行业应争取达到中东油气产业和美国芯片产业的影响力水平 [3] - 需要探索在竞争性领域建设国际领先产业的经验 [7]
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 鸿蒙电脑补齐鸿蒙生态最重要拼图
科技日报· 2025-05-19 23:29
鸿蒙PC操作系统发布 - 首次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在成都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电脑操作系统,实现重要突破 [2] - 鸿蒙PC的推出是鸿蒙生态版图完整的关键一步,目前全球只有鸿蒙能实现工作生活数字一体化的完整体验 [2] - 华为2024年在中国大陆PC市场出货量达430万台,位列第二,鸿蒙有望成为全球三大电脑操作系统之一 [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鸿蒙PC研发历时5年,投入上万名工程师和20多家研究所,积累超过2700项核心专利,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 [3] - 采用软硬端云垂直整合架构,全面突破根技术,性能大幅提升,引入AI和智慧交互功能 [3] - 通过微内核设计将高危漏洞降低50%以上,重构底层隐私和数据安全 [3] 生态建设与产业影响 - 鸿蒙PC首次实现移动端与电脑端生态深度融合,预计年底支持超过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覆盖办公、金融、教育、游戏等核心场景 [4] - 为开发者提供完整应用迁移和开发路径,尤其对企业级开发者吸引力显著提升 [4] - 鸿蒙生态加速布局,补齐手机、平板、穿戴设备后的关键拼图,未来将打造全场景智能体验 [5] 市场格局与行业意义 - 打破Windows与macOS双寡头格局,是中国数字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重要里程碑 [6] - 为中国软件企业提供创新发展机遇,将催生大量桌面应用需求,尤其在办公、创意设计、教育等领域 [6] - 鸿蒙的推广将加速主板、显示、存储等领域融合发展,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集群 [6] 研发投入与根技术突破 - 华为研发强度超20%,每年千亿级、数年万亿级投入是解决根技术问题的基本保障 [7] - 鸿蒙代表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新一轮创新,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产业生态 [7]
浙江湖州出台加快推动招商场景建设实施方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9 08:16
湖州市招商场景建设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湖州市出台《湖州市加快推动招商场景建设实施方案》,以"场景创新 赋能产业"为主题,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目标构建千亿级产业生态 [1] - 方案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升级、未来产业培育及智慧城市建设五大方向系统性构建招商场景生态 [1] - 到2027年计划累计建成特色场景建设示范园区(楼宇)10个以上,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场景6个以上 [1] 重点产业领域布局 - 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智能物流装备等新兴产业链,构建"龙头企业+应用场景+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协同模式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以领军企业为核心,推动汽车电子、智能网联等上下游协同,打造"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场景 [1] - 半导体产业依托南太湖新区产业园等载体,加速车规级芯片、化合物半导体等项目集聚 [1] - 智能物流装备、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搭建示范应用场景促进技术迭代和产业集聚 [1] 传统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培育 - 现代家居、纺织产业引入大规模定制、柔性供应链等数字化场景 [2] - 湖笔、丝绸等经典产业探索元宇宙工坊、3D设计等新业态推动高端化转型 [2] - 未来产业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精准医疗等领域,搭建"研发+中试+基金+场景"创新生态 [2] 智慧城市建设与实施保障 - 智慧城市聚焦政务、交通、文旅等领域,开放智慧治理、沉浸式旅游等场景吸引科技企业参与 [2] - 对重大场景项目优先配置土地、能耗等资源 [2] - 每年举办招商场景发布活动10次以上,推动不少于20项新技术、新产品项目落地 [2] - 首批15个标志性场景和25个标志性招商场景项目已发布,总投资规模超百亿元 [2]
马光远:地方上要构建适合民营企业成长的完整产业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5-16 08:36
"我们要构建做事业的生态,构建适合产业成长的完整产业生态。"5月14日,经济学家马光远参加成都 市新津区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在引进 产业的过程中,要引进核心企业,也要引进配套的企业,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企业主动到当地来。 马光远举例,成都市新津区有像新希望这样的标杆企业,它们早期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众多农 业、食品企业的聚集。这种产业集聚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形 成了高度完善的产业生态,很值得借鉴。 产业配套比简单的财政补贴更有意义 今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全球川商总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作为民营企业负 责人代表之一参加座谈会。5月14日,刘永好在成都市新津区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分享 了新希望集团如何在农业领域做出一些成果的经验。他介绍,新希望坚持43年,在政策指引下成长为有 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当前正围绕农业和食品做"5+3"产业布局,涵盖食品产业、生物科技、生活服务等 多个领域,也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企业落地在公司附近。 马光远十分肯定龙头企业对新津区的带领性作用。他指出,新津区在 ...
投资江西=选择未来!听听这些外资企业怎么说
搜狐财经· 2025-05-05 22:24
江西省外资企业投资概况 - 全省累计设立外资企业2.1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395.12亿美元 [2] - 2023年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7% [2] - 外资企业圆桌会展示江西商机,多家企业分享投资收获并引发新投资意向 [2] 益升华集团在江西的投资案例 - 通过收购宜春企业进入江西市场,收购当年实现2亿元人民币营收增长及900万美元新增外贸出口 [3] - 重组后的益升华恒珠公司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成为跨国企业核心供应商 [3] - 追加投资建设亚太制造中心,项目从审批到环评仅用3个月,建成后将成为集团全球三大制造服务中心之一 [3] - 项目将带动20余家本地配套企业,形成全链条产业生态,80%管理人员由当地员工晋升 [4] 佛吉亚在江西的发展 - 佛吉亚在南昌、丰城、抚州设立工厂,丰城工厂为工业4.0标准“灯塔工厂” [5] - 丰城工厂2022年产值达33亿元人民币,客户覆盖国内主流车厂 [5] - 工厂建设模式从“复制到中国”转变为“从中国复制”,成为全球新建电子工厂样板 [5] - 拥有近500家主要供应商,计划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配合中法产业合作园建设 [5] 费森尤斯卡比在南昌的发展 - 公司经历5次扩建和3次增资,成为集团亚太地区重要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 [7] -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昌输注类医疗器械全国市场占有率超30% [7] - 当地产业生态完善,可高效获取优质供应商资源,政策支持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 [7] - 便捷物流和高效政务服务助力企业专注研发创新,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 [8]
我市召开四月份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
南京日报· 2025-04-30 02:10
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 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要锚定目标不放松,以大抓项目的务实成效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1] - 市长陈之常主持推进会,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奋力拼项目、优服务、抓开工、促投产,支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1] - 会议听取了1至4月全市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各板块围绕重大项目推进和二季度重点经济工作发言 [2] 重点项目介绍 - 追觅科技智能大家电总部基地总投资约40亿元,将打造以智能生活家电生产为主的智能制造工厂,项目已举行开工仪式 [1] - 易咖智车城市服务机器人智能制造工厂一期达产后可年产城市服务机器人2万台,目前正在主体施工,预计年中设备进场试生产 [1] 产业发展方向 - 强调要跟进需求、靠前服务,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强化供应链本土化布局,持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1] - 要加快提升投资实物量,狠抓制造业大项目、服务业总部型项目,加快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进度 [2] - 着力构建产业生态,支持链主企业孵化新企业、新项目,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提高场景招商、供应链招商效率 [2] 工作部署要求 - 各板块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把"挑大梁"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和日常工作中 [2] - 要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优化协调机制,推动项目审批、服务保障更加高效便捷,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 [2]